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选听《拿波利舞曲》课件 新人教版
《那不勒斯舞曲》课件
![《那不勒斯舞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a93a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8.png)
旋律特点
旋律走向
这首舞曲的旋律线条清晰,以级 进为主,偶尔出现跳进。
音域与音程
旋律的音域较窄,主要集中在中 音区和高音区,音程的变化也比 较小。
和声运用
和声进行
这首舞曲的和声进行比较简单,主要 是以主和弦和属和弦的交替进行为主 。
和弦外音
在旋律中出现了少量的和弦外音,给 音乐增加了变化和趣味性。
04
《那不勒斯舞曲》的舞台 表现
舞蹈设计
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设计应充分展现《那不勒斯 舞曲》的独特风格和节奏,通过流畅 、优雅、有力的动作表现出舞曲的情 感和故事。
舞蹈队形
舞蹈与音乐的融合
确保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紧密配合, 使舞蹈和音乐融为一体,增强艺术感 染力。
利用不同的队形和排列,营造出层次 感和视觉冲击力,强化舞台效果。
创作背景
总结词
历史背景深厚
详细描述
该作品创作于19世纪末,是作曲家在意大利旅行期间所受启发而作,反映了当 时欧洲社会文化背景的变革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品评价
总结词
音乐史上的里程碑
详细描述
《那不勒斯舞曲》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和独特的音乐结构使其成为施特劳 斯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那不勒斯舞曲》音乐分 析
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
这首舞曲的曲式结构是三部曲式,由三个乐段组成,每个乐 段又分为若干小节。
乐段分析
第一乐段是主题部分,由两个主题构成,每个主题都有不同 的旋律和节奏;第二乐段是副歌部分,旋律优美、流畅,与 第一乐段形成对比;第三乐段是再现部分,将第一乐段的主 题重新呈现,形成首尾呼应。
情感表达与音乐表现力
人音版小学音乐 那不勒斯舞曲 课件
![人音版小学音乐 那不勒斯舞曲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a20e1d16fc700abb68fcbd.png)
小号,铜管乐器家族的一员,常 负责旋律部分或高亢节奏的演奏, 也是铜管乐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 乐器。常用于军乐队、管弦乐团、 管乐团、爵士大乐团或一般爵士 乐,视曲目编制需求而有不同。
音色强烈、锐利、 极富辉煌感,声音嘹 亮、清脆、高亢,具 有高度的演奏技巧和 丰富的表现力;是铜 管族中的高音乐器, 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 声,也可奏出优美而 富有歌唱性的旋律。 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 加神秘色彩。
• 全名彼得· 伊里奇· 柴科夫斯基 (1840年5月7日-1893年11 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 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 师。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 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 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 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 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 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 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 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 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 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 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 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 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 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 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 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 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 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 怆交响曲》(即6号交响曲) 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
波莱罗舞曲初中音乐PPT课件
![波莱罗舞曲初中音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41b60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d.png)
三.该舞曲的情节概况:
• 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店里,一个少女在翩 翩起舞。开始时她只是慢慢跳动,舞姿优 美而轻盈。随着音乐的逐渐热烈,舞蹈也 越来越欢快奔放,迷住了在场的人们。他 们开始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助兴,并情不自 禁地与少女一起欢舞,最后在狂欢的气氛 中结束。
四.法国音乐家拉威尔:
• (Maurice Ravel,1875~1937)生于西布恩。父 亲祖籍瑞士,母亲是西班牙人。拉威尔七岁开始学 钢琴,十四岁入巴黎音乐院。从学生时代起就注意 和声的色彩性,将新颖大胆的和声与古典情势相结 合,形成自己特殊的风格,成功地创作了《戏水》、 《小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作品,但受到保 守的学院派责难,四次参加罗马奖考试都失败。毕 业后一些有创新思想的画家、诗人、音乐家为友, 常在一起讨论对艺术的见解。曾为法国、希腊、西 班牙、意大利、希伯莱民歌配和声;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中曾投军,不久对战争感到憎恶和厌倦。退伍 后隐居乡下,曾到欧美各国访问演出。晚年主要作 品有两部钢琴协奏曲和管弦乐《波莱罗》。从未担 当过公职,只教几个他感兴趣的私人学生,毕生未 结婚。1932年遭车祸头部受伤,于1937年去世。
管反复演奏,大管的演奏(奏出第二主题) • . 4.音响效果: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
安静的感觉
C. 第二主题
• 1. 旋律线条:黯淡 • 2. 音乐风格:西班牙——阿拉伯风格 • 3. 音乐的表现: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
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 使用了几个变化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 断地更换乐器 • 4. 音乐的力度:逐渐加强
舞曲两个主题的音乐表现:
»A.引子:舞曲开始部分 »使用乐器: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 弦,铃鼓; »所有乐器表现的音乐特点: »都表现出“波莱罗”的节奏,而铃鼓自始至 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 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
《第五单元 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8b3ca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d.png)
《选听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和欣赏拿波利舞曲,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拿波利舞曲的基本特点。
2. 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拿波利舞曲,学生能够掌握不同演奏形式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听赏《拿波利舞曲》原版乐曲,记录下你对乐曲的感受和体会,包括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2. 收集不同版本的《拿波利舞曲》音频或视频,进行对比欣赏,分析不同演奏形式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可以包括乐器演奏、演奏者技巧、音乐制作等方面的差异。
3. 在听完或看完每个版本的《拿波利舞曲》后,写一篇短评,分析不同版本的音乐特点和优劣,以及它们在舞蹈中的应用效果。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必须与拿波利舞曲相关,符合课程要求。
2. 提交作业的形式可以是文字、音频、视频或图片等形式,但需保证质量。
3.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至学习平台或指定邮箱,并注明提交人姓名。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讨论的深度和广度等。
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将对所有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和反馈,同时也会邀请学生参与互评,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总评中。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及时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作业。
2. 学生可将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将尽力解答和提供帮助。
3.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和问题,应及时向教师反映,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安排。
4. 反馈应包括问题描述和建议解决方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改进教学。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拿波利舞曲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在提交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从而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和欣赏水平。
《第五单元 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47a01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9.png)
《选听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理解和感受拿波利舞曲的特点和魅力;2.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3. 增进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认知和理解。
二、作业内容1. 听赏《拿波利舞曲》:请学生们在课后自行选择聆听一首拿波利舞曲,可以是网络上、唱片店里或者从其他渠道获取。
确保他们能够完整地听完整首曲子。
2. 记录感受:在聆听完毕后,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写下一段关于这首舞曲的文字,包括旋律、节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描述,以及自己对这首舞曲的整体感受和评价。
3. 分享交流:将学生们写的感受和评价整理成文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和借鉴,增强对音乐鉴赏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后自行完成,并确保在下次上课前提交;2. 提交的文档应清晰、有条理,能够让其他同学了解你的感受和评价;3. 分享交流环节应积极参与,尊重和倾听其他同学的感受和评价,并从中学习。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文字表达的质量、分享交流时的表现等都会被纳入评价范围;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学生互评,教师根据作业完成质量给出评分,同时鼓励学生互评,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结束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表扬优秀作品,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加以改进;3. 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对作业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拿波利舞曲的魅力,还能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同时也能增进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通过分享和交流环节,学生们还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初中音乐课程《选听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拿波利舞曲风格的理解和掌握;2.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选听《拿波利舞曲》教案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选听《拿波利舞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74586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f.png)
③《拿波利舞曲》的结构和分析:分析《拿波利舞曲》的结构特点,包括奏鸣曲式和主题发展,以及如何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④《拿波利舞曲》的演奏和表现:介绍《拿波利舞曲》的演奏方式和表现技巧,以及如何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学生可能在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时,对作品的情感和风格把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向学生介绍《拿波利舞曲》的音乐元素、结构特点和创作背景。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拿波利舞曲》进行音乐元素的分析和比较,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如音乐会、合唱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深度不足,未能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讨论环节。
3.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较弱。
(三)改进措施
1.深入研究教材,补充相关音乐背景知识和音乐术语,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欣赏《拿波利舞曲》,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背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答案:采用奏鸣曲式,结构严谨,主题鲜明
《第五单元 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ab344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7.png)
《选听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拿波利舞曲》,让学生了解拿波利舞曲的特点和风格。
2. 引导学生尝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拿波利舞曲的感受和情感。
3.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独立完成一篇《拿波利舞曲》的聆听笔记,包括曲名、作者、风格特点、音乐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
2. 在家中尝试跟随着《拿波利舞曲》的音乐节奏,模拟舞曲的舞蹈动作,并拍摄视频上传至班级群。
3. 观看并学习一段关于《拿波利舞曲》的演奏视频,了解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必须认真完成,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聆听笔记的字数不少于300字,舞蹈视频要体现真实动作,确保质量。
3. 提交作业的时间不得晚于作业布置后的第三天,逾期未提交者将视作未完成。
4. 作业中遇到问题可向家长或老师请教,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将根据聆听笔记的质量、舞蹈视频的表现、演奏视频的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3. 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群与其他同学交流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共同提高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将完成的作业主动提交至班级群,以便老师和其他同学查看和评价。
2. 学生和老师应就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3.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生完成作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共同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拿波利舞曲的特点和风格,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舞蹈和演奏视频的学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表现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和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拿波利舞曲》有更深入的理解,包括音乐风格、节奏、旋律等。
2. 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包括对音乐情感的感知和音乐结构的理解。
《拿波利舞曲》课件PPT
![《拿波利舞曲》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3291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6.png)
《拿波利舞曲》
导入
《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于1876年创作的芭蕾舞剧,共4幕, 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导入
《天鹅湖》取材于民间传说,剧情为: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 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齐格费里德游天鹅湖,深深爱恋奥杰塔。王子 挑选新娘之夜,恶魔之女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以欺骗王子。王子最终 及时发现,扑杀恶魔。白天鹅恢复公主原形,与王子结合,美满结局。
新课
聆听歌曲第一部分(即前十八小节) 体会弱起小节歌曲的特点,体会典型节奏型。
这段乐曲只有一个“啦”字,为无词歌,演唱时 口腔要打开,舌尖要轻巧而灵活。第一部分注意每小 节第一拍的后半拍休止,重音在第二拍上。
新课
齐唱 用富有弹性的“la”演唱旋律,来表达自由自在、乐观向 上的青春气息和情感。
新课
我们今天要学的《拿波利舞曲》就是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 幕中的一段舞剧音乐,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
新课
欣赏乐曲,思考: 歌曲可以分几个部分?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歌曲为大调式,由带重复的两个部分组成。第 一、第二乐段是第一部分(前十八小节)活泼而从 容;第三乐段是第二部分,采用连续的、密集的十 六分音符的重复,情绪更加清新欢畅、热烈奔放。
新课
第三乐段速度渐快,它是热情奔放的塔兰太拉风格的舞曲,旋 律由两个一组带滑音的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 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速度非常快。最后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塔 兰太拉舞曲的尾声,把全曲推向高潮。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风格舞 曲,整个舞曲以小号为主奏,音乐活泼,前半段平 稳,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是 一首塔兰泰拉风俗舞曲。课后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 继续搜集、欣赏这部作品相关资料。
《第五单元 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2c7bb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a.png)
《选听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选听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拿波利舞曲》,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与特点,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情感表达,并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作业内容1. 音乐欣赏:学生需在家中利用课余时间,完整地聆听《拿波利舞曲》至少三次,并尝试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
2. 节奏感知: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使用节拍器或自制节拍工具,跟随乐曲的节奏进行敲击,感受乐曲的节奏变化。
3. 创作体验:学生可尝试用绘画、文字或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达对《拿波利舞曲》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创新表达。
4. 音乐笔记:记录每次聆听后的感受,以及乐曲中特别吸引自己的片段,分析其音乐特点与情感表达。
三、作业要求1. 音乐欣赏要求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全神贯注地聆听,不得分心或做其他事情。
2. 节奏感知中,学生需严格按照乐曲的节奏进行敲击,家长可协助纠正不准确的节奏。
3. 创作体验部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表现形式。
4. 音乐笔记需详细记录自己的感受与发现,字迹工整,思路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对乐曲的理解程度、节奏感知的准确性、创作表达的独特性以及音乐笔记的详细程度。
2. 鼓励学生在互相评价中交流学习心得,促进彼此的进步。
3.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或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进行课堂讲解,对于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2.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建议,教师需及时给予回应与指导。
3. 通过课后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作业完成情况,对表现不佳的学生给予鼓励和督促。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拿波利舞曲》这一作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单元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选听 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b7713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4.png)
《选听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选听拿波利舞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选听拿波利舞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拿波利舞曲的背景及特点;2. 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音乐审美意识。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选听拿波利舞曲》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拿波利舞曲的起源、发展及风格特点等。
2. 听赏作业:学生需在家中通过音乐播放器或在线音乐平台,完整地听赏《选听拿波利舞曲》,并记录下自己的听赏感受。
3. 创作任务:学生根据《选听拿波利舞曲》的旋律和节奏,尝试创作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或绘画作品,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课堂交流:学生需在下一课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听赏感受及创作作品,并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做好笔记,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听赏作业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音乐,用心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并做好记录。
3. 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特点进行创作,作品要具有个性化和创意性,能够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2. 听赏作业的记录和感受的真实性及深度;3. 创作任务的创意性、个性化和对音乐的理解程度;4. 课堂交流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评价方式将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以激励学生;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将指出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学习任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简谱)拿波利舞曲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简谱)拿波利舞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7cfeb9b9f3f90f76c61bed.png)
欣赏舞蹈视频,记录特点 狐步:行走、倒向性 快步舞:密集、重复
拿波利舞曲
聆听音乐
两个舞蹈动作中,哪一个与a主题风格相符? 请说明理由
2019/11/21
节奏
2/4
Dong ti
ti dong da
重拍后置
演唱 a 主题 演奏乐器——小号(明亮温暖)
聆听 a1 主题
旋律变化举手,节奏变化举拳,增加乐句竖食指 单、
剧情介绍:恶魔罗德巴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 王子,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 女郎,一会儿又变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这个曲子就是 那个女郎跳意大利南方拿波利的音乐。
谢谢
拿 波 利 舞 曲
总结
ab主题:小号以中速独奏的形式演奏,活泼而热烈 b主题延续a主题的音乐风格,在乐句开头运用附点 节奏显得更加从容。
c主题: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 d主题: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 风格的音乐,速度急促,将全曲推向高潮而结束
2019/11/21
请欣赏
《拿波利舞曲》视频
单、双簧管 奏出呼应句
单、双 簧管奏 出呼应
句
增加呼应句
调整个别音
b
b1
演唱b1 主题
完整聆听ab主题
ab主题音乐风格
小号以中速独奏的形式演奏,活泼而热烈 b主题延续a主题的音乐风格,在乐句开头 运用附点节奏显得更加从容。
2019/11/21
聆听c主题
十六分音符
重复
音阶
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的音乐,速度急促,将全曲推向高潮而结束
聆听d主题
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的音乐, 速度急促,将全曲推向高潮而结束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欧美流行风--斯卡波罗集市》课件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欧美流行风--斯卡波罗集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46f5f6aa00b52acfc7cabe.png)
斯卡波罗集市
苏格兰民谣
• Tom and jerry(保罗西蒙 加芬克尔)
1 您去过斯卡布罗集市吗?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 她曾经是我的爱人。
2 叫她替我做件麻布衣衫
(绿林深处山刚旁)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白雪封顶褐色山上追逐雀儿)
上面不用缝口,也不用针线 (大山是山之子的地毯和床单)
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许 多人对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发 展前景产生怀疑。在这种情 况下,一些年轻人离开了大 城市,来到郊区,过着一种 简朴的群体生活而形成的音 乐。没有过多的力度、速度 变化,贴近自然,短小精悍, 不断进行重复演唱。音乐特 点上多怀旧、忧郁、柔美、 清新,善于用诗一般的语言 来低吟浅唱、娓娓道来,表 达乐者的情绪。
她就会是我真正的爱人。 (熟睡中不觉号角声声呼唤)
3 叫她替我找一块地
(从小山旁几片小草叶上)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滴下的银色泪珠冲刷着坟茔)
就在海水和海岸之间
(士兵擦拭着他的枪)
她就会是我真正的爱人。
4 叫她用一把皮镰收割
(战火轰隆,猩红枪弹在狂呼)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将军们命令麾下的士兵杀戮)
将收割的石楠扎成一束
(为一个早已遗忘的理由而战)
她就会是我真正的爱人。
乡村音乐
是一种具有美国民族特色 的流行音乐,其根源来自 英国民谣,是美国白人民
族音乐代表。乡村音乐 的特点是节奏平稳准 确而明晰,曲调简单, 带有叙事性,具有较 浓的乡土气息,曲风 清新自然,能给够给 人们带来恬美与宁静。
让人们静下心去思考自己 的工作、爱情与生活。叙 事性的歌词往往能触及人 们的内心世界,引起共鸣
拿波利舞曲-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拿波利舞曲-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83c5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c.png)
拿波利舞曲-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拿波利舞曲的历史背景和曲式结构。
2.了解拿波利舞曲的特点及乐器合奏。
3.掌握拿波利舞曲的音乐形态和节奏特点。
4.学习合奏技巧,提高合奏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拿波利舞曲的节奏特点。
2.掌握拿波利舞曲的音乐形态。
3.了解乐器合奏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对于乐器合奏的技巧,可能存在难度。
2.学习拿波利舞曲的音乐形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美妙。
2.学习内容(1)历史背景拿波利舞曲是16-17世纪欧洲各国宫廷中的一种流行音乐舞曲。
这种舞曲起源于意大利,后传到法国,并在法国乐坛上达到了高峰。
(2)曲式结构拿波利舞曲一般分为快板、慢板和快板三个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快板通常采用二声部结构,第二、三部分则采用三声部结构。
(3)特点及乐器合奏拿波利舞曲的特点在于节奏感极强。
节奏感强是源于它采用了常见的“三连音”节奏,也叫“万字格”节奏。
一般来说,拿波利舞曲是由弦乐、管乐和打击乐一起演奏的。
(4)音乐形态拿波利舞曲常见的音乐形态以重拍和非重拍的交替为特点,如下图所示:重非重非重非重非# # # - # - # 3 # - # - # 3 # - #(5)乐器合奏技巧在合奏中,各乐器的重要性都不相同。
弦乐和管乐的功能是连贯和表达旋律,打击乐则是提供韵律感。
在合奏过程中,各乐器要注意发挥自身的特色,达到协调、和谐、美妙的效果。
3.课堂练习(1)实践合奏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合奏,让学生们熟悉拿波利舞曲的音乐形态和合奏技巧。
(2)创作练习老师布置创作练习,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尝试创作一段拿波利舞曲。
4.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拿波利舞曲知识进行回顾。
五、课后作业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回家练习拿波利舞曲,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另外,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乐器演奏技巧方面的资料供学生们参考。
拿波利舞曲-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拿波利舞曲-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667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3.png)
拿波利舞曲-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拿波利舞曲的音乐元素、形式和历史背景。
2.掌握拿波利舞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轮廓。
3.能够通过演唱或钢琴弹奏,表现出拿波利舞曲中的情感和风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拿波利舞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轮廓。
2.掌握演唱或钢琴弹奏拿波利舞曲的技巧。
难点1.理解拿波利舞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能够把音乐元素和情感融合得淋漓尽致。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介绍拿波利舞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分析拿波利舞曲的音乐元素、形式和声响颜色。
3.理解拿波利舞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轮廓。
课时安排1.导入环节(5分钟)2.音乐素材欣赏(10分钟)3.拿波利舞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10分钟)4.音乐元素和形式分析(15分钟)5.基本节奏和旋律轮廓演唱教学(2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通过钢琴演奏,展示拿波利舞曲的情感和风格。
2.学生模仿演唱或钢琴弹奏拿波利舞曲。
课时安排1.导入环节(5分钟)2.钢琴演奏教学(20分钟)3.学生演唱或钢琴弹奏练习(30分钟)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听取学生演唱或钢琴弹奏的拿波利舞曲。
2.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
课时安排1.导入环节(5分钟)2.学生演唱或钢琴弹奏表演(30分钟)3.评价和点评(15分钟)四、教学手段1.演示音频文件和视频资料。
2.利用黑板和白板进行示范和演示。
3.借助钢琴乐谱、歌谱等教学资料。
4.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教学和听课反馈进行教研评估。
2.学生钢琴演奏或演唱表演的评价和点评。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拿波利舞曲的音乐元素、形式和历史背景。
同时,学生可以在钢琴演奏或演唱中表现出拿波利舞曲中的情感和风格。
我相信,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 5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 5](https://img.taocdn.com/s3/m/84b4f2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4.png)
场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了解芭蕾舞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掌握芭蕾舞七个手位及五个脚位的基本动作要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片段,能够对古典舞剧音乐产生兴趣并了解中国芭蕾舞的发展历程。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芭蕾舞手位及脚位的动作要领2、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音乐与舞蹈及感情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法等。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相关音乐作品视听资料等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电影《芳华》视频片段。
2、师:上课前,老师要先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冯小刚导演的《芳华》。
影片讲述的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背景下,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的部队文工团,在这里经过历练,逐渐蜕变的过程。
影片中有多段盛大的舞蹈场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播放视频片段)师:我们很难想像,视频中翩翩起舞的女主角竟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在已经发疯的状况下听到了熟悉的旋律,能够马上站起身来,跳出曼妙的舞姿。
究竟是什么舞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芭蕾舞神秘的面纱。
3、芭蕾舞一向给人高贵、优雅的感觉。
当我们看到芭蕾舞者在台上翩翩起舞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全都是关于美好的词汇,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芭蕾舞的前世今生。
介绍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芭蕾舞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是一门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
芭蕾在近四百年的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流传极广。
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足尖点地,故又称足尖舞。
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4、芭蕾舞专业因为其自身的原因,对身体条件的要求还会更加严苛。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选听《拿波利舞曲》ppt课件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选听《拿波利舞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ba2d7af7ec4afe04a1dfb0.png)
歌曲简介
《拿波利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 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 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 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 乐。
初中美术课件
故事背景
舞曲奏响时的场景是:恶魔罗德巴 尔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 王子。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 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会儿 又变换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此曲 即为该女所跳的意大利南方那不勒 斯舞蹈的音乐。
初中美术课件
拿波利舞曲
初中美术课件
乐曲结构分析:
舞曲共分为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 出现了由小号以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热烈 的第一乐段。弱起小节使得乐句陡增生动、活 跃之感。
初中美术课件
第二乐段的节奏及音调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 句以附点节奏代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显得从容 不迫。 第三乐段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
初中美术课件
初中美术课件
拿波利舞曲
—— (俄)柴可夫斯 基
初中美术课件
初不完整,请联系购买完整版
初中美术课件
作者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1840-1893),俄罗斯历史 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 中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 特色。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 旋律优美,通俗易懂,却又不 缺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 的真实写照!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5单元:拿波利舞曲(共24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5单元:拿波利舞曲(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0d51d33169a4517623a34e.png)
节奏
2/4
Dong ti
ti dong da
重拍后置
演唱 a 主题 演奏乐器——小号(明亮温暖)
聆听 a1 主题
旋律变化举手,节奏变化举拳,增加乐句竖食指 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双簧
单、双簧管 奏出呼应句
单、双簧管 奏出呼应句
管奏 出呼
应句
单、双簧管 奏出呼应句
增加呼应句
聆听 b 主题
旋律变化举手,节奏变化举拳,增加乐句竖食指
聆听c主题
十六分音符
重复
音阶
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的音乐,速度急促,将全曲推向高潮而结束
聆听d主题
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的音乐, 速度急促,将全曲推向高潮而结束
塔兰泰拉
塔兰泰拉tarantella,意大利南部民间舞。以对舞 为基础的集体舞。音乐一般为6/8或3/8拍。舞蹈 特点是节奏急促、强烈、腿部动作丰富多变。舞 者手持铃鼓,边舞边击,十分热烈。舞蹈来源有 一有趣传说:14世纪中叶,意大利南部城市塔兰 托城一带出现一种奇怪的传染病,是由名为塔兰 泰拉的毒蜘蛛咬伤所致。受伤者只有疯狂地跳舞, 直至全身大汗淋漓,才能排出体内毒素。塔兰泰 拉之名由此而得。由于该舞的独特风格,音乐家、 舞蹈家们都以它为素材创作了许多作品
ab 主题谱例
a b
旋律音变化 句首节奏变化
演唱 b 主题
聆听 b1 主题
旋律变化举手,节奏变化举拳,增加乐句竖食指
单、双簧管 奏出呼应句
单、双簧管 奏出呼应句
单、双簧管 奏出呼应句
单、双 簧管奏 出呼应
句
增加呼应句
调整个别音
b
b1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5单元:水草舞(共18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5单元:水草舞(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1f9ef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4.png)
欣赏提示
2.B段以琶音为基础组成旋律,由低音乐 器奏出。高音区则配以切分模进音调,描绘 海水的波动,然后再现A段,接尾声。
聆听音乐,说一说这首歌营造出的情境。
歌曲介绍
这首歌选自舞剧《鱼美人》, 是钢琴独奏曲。
作 者 介
吴祖强: 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
绍 会名誉主席。主要作品有《钢琴
变奏曲》;交响音画《在祖国大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水草舞
《水草舞》
作品介绍
选自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的一 段群舞音乐,为三部曲式结构。音乐吸取了 民族民间音调,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柔美 的水草形象。
欣赏提示
1.A段音乐由开始4小节主导动机发展而 成,它以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的 旋律,生动地刻画了水草在碧波中摇曳,清 秀、柔美的形象。
这是吴、杜二人的成名作,也
成为中国舞剧艺术发展初期的一部 重要作品。 1964年二人再度合作, 与数位作曲家共同创作了国产芭蕾 舞剧 。
歌曲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中速柔美地。
跟着音乐表演吧!
再见!Leabharlann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5日星期二2022/2/152022/2/152022/2/15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52022/2/152022/2/152/15/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52022/2/15February 15,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52022/2/152022/2/152022/2/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背景
舞曲奏响时的场景是:恶魔罗德巴 尔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 王子。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 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会儿 又变换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此曲 即为该女所跳的意大利南方那不勒 斯舞蹈的音乐。
拿波利舞曲
乐曲结构分析:
舞曲共分为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 出现了由小号陡增生动、活 跃之感。
拿波利舞曲
—— (俄)柴可夫斯基
作者简介
彼 得 ·伊 里 奇 ·柴 科 夫 斯 基 (1840-1893),俄罗斯历史 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 中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 特色。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 旋律优美,通俗易懂,却又不 缺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 的真实写照!
歌曲简介
《拿波利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 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 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 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 乐。
第二乐段的节奏及音调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 句以附点节奏代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显得从容 不迫。 第三乐段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
谢谢!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