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人文地理》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人文地理》初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
1.(1)与北京市地图相比,中国地图()
1.(2)在1:8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量得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为
2.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
1.(3)图中图例表示()
A. 比例尺较大
B. 表示的实际范围广
C. 表示的内容较详细
D. 可以认识北京市的轮廓
【答案】B
【解析】(1)读图可知,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图幅相同,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其比例尺小,内容简单;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答案】A
【解析】(2)根据中国地图中线段式比例尺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量得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为2.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1920千米。

故选A。

【答案】B
【解析】(3)读图可知,题干图例表示的是运河。

故选B。

2.(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2)关于丙、丁两村的比较,正确的是()
A. 甲位于山台
B. 乙为山峰
C. 该地为丘陵地区
D. 甲、乙两地间相对高度大于500米
【答案】B
【解析】(1)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A错误;
乙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B正确;
图示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为山地地区,C错误;
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位于2000—2500米之间,两地间相对高度位于0—500米之间,D错误。

故选B。

【答案】C
【解析】(2)读图可知,丙村与丁村相比,丁村靠近公路和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丁村交通更为便利,故A错误;
丁村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丁村比丙村水源更为丰富,故B错误;
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图中丁村位于丙村的西南方向,故C正确;
丙村位于山谷,容易出现滑坡;丁村处地形平坦开阔,发生滑坡灾害几率较小,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 )
A. 图例
B. 方向
C. 长度
D. 比例尺
【答案】C
【解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C选项不是地图三要素之一。

4.(1)影响绿春县城聚落形态的主要自然成因是()
4.(2)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资源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析】
5.(1)学校的公厕位于学校的方位是()
5.(2)学校大门的朝向是()
5.(3)学校东西长度大约()
A. 西北
B. 东北
C. 西南
D. 东南
【答案】B
【解析】(1)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来判断方向,学校的公厕位于学校的方位是东北。

故选B。

【答案】C
【解析】(2)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可知学校大门的朝向是南方。

故选C。

【答案】B
【解析】(3)由比例尺可知,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米,故学校东西长度100多米。

故选B。

6.(1)下列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
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向
B. 图例
C. 比例尺
D. 标题
【答案】D
【解析】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根据题意。

【答案】C
【解析】从图中看出,图C范围最大,其比例尺最小,故A错误;
从图中看出,图A范围最小,其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在北京旅游最实用,故B错误,C正确,D错误。

7.四川境内的贡嘎山海拔为7556米,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为500米,贡嘎山和成都平原的相对高度为( )
A. 7556米
B. 7056米
C. 8056米
D. 9056米
【答案】B
【解析】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7556-500=7056米。

8.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B. 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 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一定是山地
D. 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答案】A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海洋),A正确;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地标高表示海拔,B错误;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地,如果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C错误;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

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D错误。

故选A。

9.当你在我国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 )
A.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该城市地图
B. 世界地图
C. 中国地图
D. 比例尺尽可能大的该城市地图
【答案】D
【解析】当你在我国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比例尺尽可能大的该城市地图,该图表示的内容比较详细。

10.如图不属于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地图,因为它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 )
A. 辨别方向
B. 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
C. 估算距离
D. 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
【答案】C
【解析】读图可得,图中没有比例尺,所以无法估算距离,故C符合题意;图中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读方向和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故A、D不符合题意;图中有图例和注记,可以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故B不符合题意。

11.(1)珠穆朗玛峰()
11.(2)从珠峰大本营前往珠峰()
A.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
B. 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
C. 南坡位于中国境内
D. 比青藏高原高8800米
【答案】A
【解析】
【答案】C
【解析】
12.(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
12.(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湿热⑤靠近河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
【答案】D
【解析】
13.(1)学生集中点是甲村,其所在虚线区域内地形类型( )
13.(2)学生沿河流干流,逆流而上进行实践探究活动,他们的行进方向是( )
A. 丘陵
B. 山地
C. 高原
D. 平原
【答案】D
【解析】读图可得,甲虚线内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且地形平坦,是平原地形。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学生沿河流干流,逆流而上进行实践探究活动,他们的行进方向是从南向北;故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4.(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
称,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14.(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__地气温更高。

14.(3)C地位于D地的__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4.(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

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_______。

【答案】山顶, 陡崖, 山脊
【解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A山顶,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B陡崖,等高线向海拔低出处凸为D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是形成河流的地方。

【答案】570, D
【解析】(2)A处的海拔是670米,D处的海拔是1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70-100=570米;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两地相差570米,则相差3.42℃,D的气温高。

【答案】西北, 2
【解析】(3)依据指向标指向北方,C位于D的西北方向,图上的比例尺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CD相距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应该是2千米。

【答案】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
【解析】(4)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此做法的理由是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

15.(1)甲、乙、丙三村庄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乙村位于丙村的________方向;乙村所在的地形类型________。

15.(2)度假村所处的海拔是________米。

15.(3)图中干流②的流向是________。

【答案】(1)沿河流分布(或地形平坦分布), 西北, 平原
【解析】(1)读图可知,甲、乙、丙陡位于河流沿岸,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乙村位于丙村的西北方向;乙村海拔在200米
以下,地势平坦,所在的地形类型是平原。

【答案】(2)400
【解析】(2)读图可知,等高线图上同一等高线上点的海拔高度是相等的,图中度假村的海拔在400米。

【答案】(3)自西北向东南
【解析】(3)读图可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图中干流②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16.填写下列表格,比较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房屋密集度道路修筑
情况
商店的多

学校的多

有无农田有无果园
乡村
城市【答案】
房屋密集度道路修筑
情况
商店的多

学校的多

有无农田有无果园
乡村稀疏稀疏少少有有
城市密集密集多多无无
【解析】解:乡村的房屋稀疏、道路较稀疏,商店较少,学校较少,有农田和果园,城市房屋高大密集、道路密集、商店多,学校多,无农田和果园.
17.(1)从形态看,图示区域的聚落为________。

17.(2)试分析河流对该聚落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乡村
【解析】从形态看出,该民居房屋分散,低矮,为乡村聚落;
【答案】河流为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平坦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

【解析】河流对该聚落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为:河流为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平坦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

18.探究思考
探究思考:
(一)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图1沙漠中聚落沿________分布,图2中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和山间谷地。

图3中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沿线。

此外,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密集。

(二)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降水多,为方便排水,屋顶坡度设计的较
________(大或小)。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为了保暖,房屋设计墙体较厚,窗子较小。

(3)下图所示是北冰洋沿岸的冰屋,当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们就地取材,用________建造房屋,防寒保暖。

()
A.石头 B.冰块 C.竹木 D.黏土
18.探究结论:
(4)由探究思考(一)可知,水源充足、________、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5)由探究思考(二)可知,聚落的形态受当地________、建筑材料等条件影响,此外,地形与人们的生产活动也影响着聚落的形态。

18.拓展应用
拓展应用:
(6)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这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产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色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下图中的竹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