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楚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14页 ◎ 第2页 共14页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楚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Jū gōng 尽瘁,死而后以,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①jū gōng________ ②________ 改为________。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鲜
为人知(xiǎn ) 元勋
(xūn ) 伫
立 (zhù) 蝉蜕
(tuō)
B.迭
起(dié) 深邃
(suì) 污秽
(huì) 小楷
(kǎi )
C.彷
徨(páng ) 赫

(chì) 祈

(qǐ) 攒
成(cuán )
D.收敛
(liǎn ) 锲

不舍(qiè ) 迸

(bèng ) 澎湃
(bài )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 历尽心血 来势汹汹 迫不急待
B.义愤填膺 一反既往 迥乎不同 奇趣横生
C.高山之巅 巾帼英雄 马革裹尸 亦复如是
D.人迹罕至 慷慨淋漓 当之无愧 扑朔迷离
4. 将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 )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2. 按原文默写。

(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

(赵翼《论诗》)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

(韦应物《滁洲西涧》)
(5)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7)万里赴戎机,________。

(《木兰诗》)
(8)________,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9)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三、语言综合运用.(8分)
1. 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

其它两部分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 法布尔的著作《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
3.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 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________,________。

4.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顾客:厂长,贵厂生产的毛巾,那上面的蝴蝶可是栩栩如生呐! 厂长(惊喜的):是吗?
顾客:我洗脸时,那蝴蝶竟扑到我脸上来了! 该顾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 古诗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1. 课内文言文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________编纂的《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至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________时期________家、________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

蒙辞
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
第3页共14页◎第4页共14页
即更刮目相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用原文句子回答问题:
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②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③孙权要吕蒙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5)本文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
(6)翻译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从吕蒙的角度来看,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2. 课内现代文阅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
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
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你指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何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文中说闻一多先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请你分点列举他的成绩。

列举两点即可,多举加1分
(3)请指出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

(用原文语句回答)
(4)解释下列画线词在句中的含义。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5)闻一多先生惜时如金,请你写出一句劝人珍惜光阴的古诗或名言一句。

3. 课外现代文阅读
《成长的桥》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


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

一次不小心
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

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
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

你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

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

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
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猾”。

后来听说是好
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
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
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

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

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

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
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

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
聪明了。

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
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

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

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

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
心了好久。

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

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
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

(4)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

请写出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谈一下理由。

①句子: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

四.作文(50分)二选一
1. 命题作文
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振奋,有的令人深思,有的令人警醒,总
有一种声音让人铭记在心。

请以“有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第5页 共14页 ◎ 第6页 共14页
②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塑造人物形象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2. 半命题作文
请以“其实 就在我身边”为题,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文 要求:
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塑造人物形象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7页共14页◎第8页共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五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答案】
鞠躬,以,已
【考点】
根据拼音写字词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2.
【答案】
B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3.
【答案】
A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的书写,解答时需要回顾所学知识,仔细辨析各选项作答.
4.
【答案】
C
【考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答案】
B
【考点】
病句辨析与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3)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

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

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5)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6)句意歧义。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7)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

(8)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

2.
【答案】
青草池塘处处蛙
各领风骚数百年
凭君传语报平安
野渡无人舟自横
明月来相照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
落花时节又逢君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三、语言综合运用.(8分)
1.
【答案】
在人间,我的大学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2.
【答案】
昆虫记,昆虫的史诗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本题考查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的有关文学常识.
3.
【答案】
如果你是一缕清风,就吹走一阵炎热
【考点】
仿写句子
第9页 共14页 ◎ 第10页 共14页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解答时需要注意观察例句的句式、修辞,更要抓住关键词. 4.
【答案】
文段中顾客的语言风趣幽默,栩栩如生的蝴蝶洗脸的时候扑到脸上来了,暗指毛巾的掉色现象严重.故提炼:毛巾脱色严重,质量有问题. 答案:贵厂生产的毛巾脱色,质量有问题.
【考点】 句段分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段分析,解答此题时,要细读文段,体会话里话外的意思. 5. 【答案】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根据最后一句诗中的“故园“一词可知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答案: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思想感情.
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考点】 思乡怀人诗 把握主旨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
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1. 【答案】
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6年),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②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 ③句意:就重新另眼看待了.更:重新. ④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问题作答. 对话(语言)描写
(6)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
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往事:历史 句意: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重点词有:以:用 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③重点词有:见:认识 句意: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7)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本题从吕蒙角度分析. 答案:(1)司马光 资治通鉴 编年体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6年) 北宋 史学家 文学家 (2)辞:推托.涉猎:粗略地阅读.更:重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军中多务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对话(语言)描写. (6)①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③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7)学习知识要勤奋,多挤时间,不能找借口,否则会一事无成.(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解析】 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
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
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
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2. 【答案】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文本中的“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和“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可概括其作为学者方面的突出贡献. (2)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概括其做的三件事.即:①撰写了《唐诗杂论》;②完成了《楚辞校补》;③编著了《古典新义》.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钻探古代典籍”这一要求,此题应结合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解答.表明这一做法目的语句只能从本段文字中找出.根本目的是: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4)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纸上的字写得密,写
第11页共14页◎第12页共14页
得整齐.
(5)本题考查对名人名言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即可.珍惜时间的名言
有很多,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答案;
(1)《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2)①撰写了《唐诗杂论》;②完成了《楚辞校补》;③编著了《古典新义》.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
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4)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纸上的字写得密,写得整齐.
(5)时间就是生命.
【考点】
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主旨(或主题)
人物形象
【解析】
这几段文字出自《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3.
【答案】
(1)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
抒情性的句子.从结尾“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可以总结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父母温厚的爱.
(2)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总结的越全面越好.从第五段“一睁开眼
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
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可以明确“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知道了自己对父母是那样重要,要为父母读书.
(3)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
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我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
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看出我老实、诚实;从“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
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可以看出我理解父母、学习努力.
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用比喻句形象写出了父母的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
【考点】
记叙文阅读综合
文章题目
人物形象
【解析】
本文通过回忆我儿时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是一次意外坠楼,却让我看到我对父母的重要性,并从此发奋学习,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此后我一直努力学习,因为父
母让我认识到: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
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四.作文(50分)二选一
1.
【答案】
【例文】
有一种声音满坡春色,彩蝶飘扬.
春天的脚步在这喧闹的山坡上悄然而至,万物为一睹春姑娘的芳颜,接踵苏醒,跃跃欲试.
昨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满山的芬芳都惊醒,今日才得以多彩的世界来填充空洞的眼球.
俯身采摘一寸红.
此时的花,在它的身边,不断环绕着“芳香、浓艳”的词语,乍一看,它又如此的高贵雍容、典雅清扬.可是,在它别样多彩的花瓣上的一串串脚印,又何曾想过此景之难得呢?
抬头望望湛蓝的天空,与此时的花天衣无缝的交融在一起,绘声绘色的交织着,散发着春天的味道.
转眼间,躁动的夏天,送走了春花的烂漫,让海风肆意吹着零落的花枝,烈日猛烈的摧残着.而地上落红也
不甘服输.仍挥舞自己的翅膀,和着夏日徐徐的微风,掠过人们空洞的眼球,失落的它,努力带着笑容,带
着那个春天的美好愿望,飞向下一站–天堂.
…残花败柳零落成泥.
喧闹的秋天,赶走了梧桐树上唯一的黄叶,带着秋天的味道,急匆匆的来了.看–它那可爱的脸庞上还带着汗,或许是激动的泪水吧.清新的果香笼罩在整个世界,让人陶醉其间,早已忘却了春花单纯的幽香.他们
的眼光,总是定格在沉甸甸的枝头,和被笑容掩埋的汗水.
…孤叶独舞别,秋实泪葬花.
静谧的冬天,满城风雪,这世界突然褪了色,只剩下一种单调的颜色–白.当人们在这白色的世界里无限遐
想时,春红的身影又突然闪过眼眶.但是,人们只对它怀着美好的憧憬,欢笑早已消失早萋萋的羊肠小道,
而是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久久回荡.它又在流连于哪一片“灯火阑珊处”呢?
如今,春姑娘又带着春天的激情,带着人们遗失的美好,开始创作一幅绝妙的水粉画.
–听,那么花儿,在缓缓打开自己的花苞,用最美丽的笑容,来看看这久违的世界.那欢乐的声音,让空气
凝固在这个瞬间.那清样扬玉漱的声音,在为“满圆春色”歌唱.
它们在他们的记忆里苏醒了.花都开好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牵动我心灵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考点】
命题作文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本作文题目是“有一种声音”,前面有一大段提示性的文字,能打开我们的思路,该题目
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作文难度不大,大多数考生都容易打开写作思路.
【审题立意】这道全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有一种声音”,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语:“声音”和“一种”,该题目
可以理解为:一个声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理解,可能更容易构思成文.
【思路创新】写作文时,可以写别人面对面的“声音”,也可以写通过文章书籍影视作品中别人的“声音”,也
可以是物的“声音”.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表达方式】因为题目的关键是“声音”和“一种”,所以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一定在文中占据一定的篇幅.
2.
【答案】
【例文】
其实,感动就在我身边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却了感动的滋味,是我的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其实不然,感动就在我身边.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在
更多的时间里,我们用漠然武装自己的情愫,用冰冷封锁内心的火热.的确,我们的心因为缺少感动而不再
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丝毫感动.当我们错过感动,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请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当我读书疲劳的时候,父母会递来削好的苹果,这便是感动;当我挥汗运动的时候,朋友会送来解渴的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