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6 归类例析育种实验设计问题-高一生物下学期知识点梳理与测试(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类例析育种实验设计问题
育种实验设计问题已成为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的一个热点内容,这类试题常以农作物育种成果为背景,综合考查育种原理、育种方法选取、育种流程等知识。
本文试就这类问题的母题做分类例析,并总结出解题技巧。
一、诱变育种实验
【母题1】野生青霉菌分泌青霉素很少,产量只有20单位/mL,要求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出高产的青霉菌菌株,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答案:实验步骤:
(1)对野生的青霉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使之产生基因突变,并进行分离培养。
(2)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高产青霉菌菌株。
【技巧点拨】
(1)育种流程: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经射线辐射或诱变剂处理→进行种植或培养获得多种变异植株→通过人工选择,从而获得新品种。
(2)育种特点:优点是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缺点是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实验
【母题2】现有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甲为高秆抗病(AABB),乙为矮秆不抗病(aabb),要求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矮秆抗病(aaBB)的新品种,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答案:实验步骤:
(1)将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的植株杂交,得F1的种子。
(2)种植F1,让其自交,得F2的种子。
(3)种植F2,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从中筛选出矮秆抗病(aaB_)植株,并对其不断进行自交和选育,最后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aaBB)类型。
【技巧点拨】
(1)育种流程:杂交→自交→选优(隐性性状育种到此结束)→连续自交,直至稳定遗传(显性性状育种)。
(2)育种特点:优点是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缺点是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实验
【母题3】现有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甲为高秆抗病(AABB),乙为矮秆不抗病(aabb),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矮秆抗病(aaBB)的新品种,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答案:实验步骤:
(1)将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的植株杂交,得F1的种子(AaBb)。
(2)种植F1,取其花粉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发育成正常植株(3)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从中筛选出矮秆抗病植株,让其自交结实得F2(aaBB)。
(4)种植F2,发育成新的植株。
【技巧点拨】
(1)育种流程:不同性状的双亲杂交→F1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优选出符合要求的可育植株。
(2)育种特点: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四、多倍体育种实验
【母题4】四倍体番茄所含的维生素C比二倍体大约多了一倍,现有一番茄品种(2n),要求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四倍体番茄,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答案:实验步骤:
(1)把二倍体番茄种子种下去长成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发育成四倍体植株,自交结实,得四倍体番茄种子。
(2)把四倍体番茄种子种下去发育成四倍体番茄植株。
【技巧点拨】
(1)育种流程:正常幼苗或萌发种子→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多倍体植株→人工选择,筛选出新品种。
(2)育种特点:优点是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缺点是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五、细胞工程育种实验
【母题5】“白菜–甘蓝”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贮存等优点,现有优质白菜、甘蓝两个品种,要求运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优质的“白菜–甘蓝”新品种,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答案:实验步骤:
(1)原生质体制备。
取白菜、甘蓝幼嫩叶的体细胞,分别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
(2)原生质体融合。
取等量的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混合后,加入PEG溶液,获得杂种细胞。
(3)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养。
用机械方法筛选出“白菜–甘蓝”的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4)杂种植株的再生与鉴定。
将愈伤组织培养成杂种植株,用形态学方法对该杂种植株进行鉴定,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白菜—甘蓝”新品种。
【技巧点拨】
(1)育种流程:酶解法去除两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壁→用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把杂种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新植物体。
(2)育种特点: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对培育作物新品种有重大意义;缺点是技术复杂,需要植物组织培养等技术支持。
六、基因工程育种实验
【母题6】“863计划”的实施对促进我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995年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研究培育的“抗虫棉”,就是“863计划”成果之一。
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体内存在抗棉铃虫基因,而土壤农杆菌很容易感染植物细胞,现要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答案:实验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体内提取含目的基因的DNA,同时从土壤农杆菌体内提取带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质粒。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DNA,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将重组质粒导入经CaCl2处理过的对四环素敏感的土壤农杆菌体内。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将上述土壤农杆菌放到加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能够正常生长的土壤农杆菌就含有目的基因,反之则无。
让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去侵染棉花受精卵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将上述棉花受精卵细胞培育成植株,然后用棉铃虫去取食其叶片,从中筛选出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
【技巧点拨】
(1)育种流程: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对导入的目的基因进行检测→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2)育种特点:优点是能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缺点是有可能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