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代数式中,是分式的为( )
A .3x
B .y
π C .32x y - D .2
x y -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4±
B .824a a a ÷=
C .()235a a ---=
D .33
39x x
y y ⎛⎫= ⎪⎝⎭
3.已知不等式组20
10x x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
A B .C .D .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8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6cm
B .20cm
C .16cm 或20cm
D .以上都不对 6.如图,点P 是AB 上任意一点,∠ABC=∠ABD ,还应补充一个条件,才能推出
△APC ≌△APD .从下列条件中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APC ≌△APD 的是( )
A .BC=BD ;
B .AC=AD ;
C .∠ACB=∠ADB ;
D .∠CAB=∠DAB 7.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C .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结3132x x x a
-⎧≤+⎪⎨⎪≤⎩的解集为x a ≤;且关于y 的分式方程
34122
y a y y y --+=--有正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之积是( ) A .7
B .-14
C .28
D .-56
二、填空题 9.当x______时,分式1x 3
+有意义. 10.根据资料显示,新冠病毒的直径最小大约为0.00000008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1.在3.14,0,5
π-
227-,2.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的0依次增加1个)中,无理数有_______个.
12.若|
+(c-4)2=0,则a-b+c=_________.
13.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E 在CA 延长线上,EP BC ⊥于点P ,交AB 于点F ,若10CE =,3AF =,则BF 的长度为______.
14.已知实数31a ,则a 的倒数为________.
15.已知关于x 的方程
4433x k k x x ---=--无解,则k 的值为________. 16.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
接BF 、CE ,下列说法:①ABD ∆和ACD ∆的面积相等,②BAD CAD ∠=∠,③BDF CDE ∆≅∆,④//BF CE ,⑤CE BF =,其中一定正确的答案有
______________.(只填写正确的序号)
三、解答题
17.计算:(20112π-⎛⎫- ⎪⎝⎭.
18.解方程:
31122
x x x =+++
19.已知222111x x x A x x ++=---. (1)化简A ;
(2)当x 满足不等式组1030
x x -≥⎧⎨-<⎩,且x 为整数时,求A 的值. 20.如图,在△ABC 中,AB =AC ,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求证:BE =CD .
21.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 ,某地已开通5G 业务,经测试5G 下载速度是4G 下载速度的15倍,明明和芳芳分别用5G 与4G 下载一部600兆的公益片,明明比芳芳所用的时间
快73
分钟,求该地4G 与5G 下载速度分别是每秒多少兆?
22.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
(1)已知40A ∠=︒,求CBE ∠的度数;
(2)已知BCE 的周长为8cm ,2AC BC -=,求AB 与BC 的长.
23.小明在学习了“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代数式可以写成另一个根号的代数式
的平方,如23(1+=.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设2(a m +=+(其
中a 、b 、m 、n 均为整数),则有2222a m n ++.222a m n =+,2b mn =.这样
小明就找到了把总分a +的代数式化为平方式的方法.
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
(1)当a 、b 、m 、n 均为整数时,若2(a m ++,用含m 、n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 、b ,则:a =______,b =_________;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a 、b 、m 、n 填空:2__(________++.
(3)若2(a m +=+,且a 、m 、n 均为正整数,求a 的值.
24.如图1,ABC 的边BC 在直线l 上,AC BC ⊥,且AC BC =,EFP △的边FP 也在直线l 上,边EF 与AC 重合,且EF FP =.
(1)在图1中请你通过观察,猜想并直接写出AB 与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2)将EFP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2的位置时,EP 交AC 于点Q ,连接AP ,BQ ,猜想并写出BQ 与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
(3)将△EFP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3的位置时,EP 的延长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Q ,连
接AP,BQ,你认为(2)中所猜想的BQ与AP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分析】
根据分式的定义,对照选项分析,分母中含有字母的是分式,分母中不含字母的是整式,对选项逐一验证即可.
【详解】
根据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分母中要含有字母,A、B、C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中分母含有字母,满足要求,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掌握分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D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幂的相关运算分别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4,原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 826a a a ÷=,原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 ()62
3a a --=,原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 3
3
39x x y y ⎛⎫= ⎪⎝⎭
,原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和幂的相关运算.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3.D
【分析】
分别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确定出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进而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 2010x x -⎧⎨+≥⎩
<①②, 解①得:x<2,
解②得:x ≥-1,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故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掌握解题方法以及解集的确定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
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
原式==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两种情况,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看看能否组成三角形,再求出周长即可.【详解】
解:当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是4cm,4cm,8cm时,4+4=8,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此时不能组成三角形;
当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是4 cm,8 cm,8 cm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是4+8+8=20(cm),
所以该三角形的周长是20 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能求出符合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用了分类讨论思想.
6.B
【详解】
根据题意,∠ABC=∠ABD,AB是公共边,结合选项,逐个验证得出:
A、补充BC=BD,先证出△BPC≌△BPD,后能推出△APC≌△APD,故正确;
B、补充AC=AD,不能推出△APC≌△APD,故错误;
C、补充∠ACB=∠ADB,先证出△ABC≌△ABD,后能推出△APC≌△APD,故正确;
D、补充∠CAB=∠DAB,先证出△ABC≌△ABD,后能推出△APC≌△APD,故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AAS,SSS,ASA,SAS.注意SSA是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做题时要逐个验证,排除错误的选项.
7.D
【分析】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
理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
解: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不符合题意;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与它相邻的内角等于60°,是等边三角形,所以C选项为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有两边和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D选项为假命题,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判断命题的真假,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记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
8.A
【分析】
不等式组整理后,根据已知解集确定出a的范围,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正整数方程,由分式方程有非负整数解,确定出a的值,求出之和即可.
【详解】
解:解不等式31
3
2
x
x
-
≤+,解得x≤7,
∴不等式组整理的
7
x
x a






由解集为x≤a,得到a≤7,
分式方程去分母得:y−a+3y−4=y−2,即3y−2=a,
解得:y=
+2
3
a

由y为正整数解且y≠2,得到a=1,7,
1×7=7,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3
【分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3≠0,再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x+3≠0,
解得x≠-3.
故答案为≠-3.
【点睛】
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
10.8×10-8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 ×
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解:0.00000008=8×
10-8. 故答案为:8×
10-8. 【点睛】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 ×
10-n ,其中1≤|a |<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1.3
【分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详解】
解:3.14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227-
是分数,属于有理数;
无理数有: 5
π- 2.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的0依次增加1个) 共3个.
故答案为: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12.9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
解:∵|+(c-4)2=0
∴a-2=0,b+3=0,c-4=0
∴a=2 ,b=-3,c=4,
∴a-b+c=2-(-3)+4=9.
故答案为9.
【点睛】
本题考查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平方的非负性,解题关键是正确求出a、b、c的值.
13.4
【分析】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B=∠C,再根据EP⊥BC,得出∠C+∠E=90°,∠B+∠BFP=90°,从而得出∠E=∠BFP,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E=∠AFE,最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证明:在△ABC中,
∵AB=AC,
∴∠B=∠C,
∵EP⊥BC,
∴∠C+∠E=90°,∠B+∠BFP=90°,
∴∠E=∠BFP,
又∵∠BFP=∠AFE,
∴∠E=∠AFE,
∴AF=AE=3,
∴△AEF是等腰三角形.
又∵CE=10,
∴CA =AB =7,
∴BF =AB -AF =7-3=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E =∠AFE ,注意等边对等角,以及等角对等边的使用.
14 【分析】
直接利用倒数的定义结合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解:∵实数31a ,
∴a
=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性质,正确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15.-3k =或1k =
【分析】
根据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是: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无解,或解这个整式方程得到的解使原方程的分母等于0求解即可.
【详解】
解:原方程去分母后整理为(3)48k x k +=+,由于方程无解,故有两种情况:
(1)若整式方程无实根,则30k +=且480k +≠
3k ∴=-;
(2)若整式方程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则
4833
k k +=+, 1k ∴= 经检验, 1k =是方程4833
k k +=+的解. 综上所述:-3k =或1k =.
故答案为:-3k =或1k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分式方程无解,有两种情况,①整式方程本身无解;②整式方程有解,但使得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零(即为增根).
16.①③④⑤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 ,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①正确;利用“SAS”证明③△BDF ≌△CDE 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⑤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F=∠DEF ,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④正确.
【详解】
解:由题意得 BD=CD,点A 到BD,CD 的距离相等
∴△ABD 和△ACD 的面积相等,故①正确;
虽然已知AD 为△ABC 的中线,但是推不出来∠BAD 和∠CAD 一定相等,故②不正确;
在△BDF 和△CDE 中BD CD BDF CDE DF DE =⎧⎪∠=∠⎨⎪=⎩
, ∴△BDF ≌△CDE,故③正确;
∴CE=BF ,故⑤正确;
∴∠F=∠DEF
∴BF ∥CE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⑤.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SA ;AAS ;H.L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7
.4-
【分析】
先利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立方根和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再依次相加减即可.
【详解】
解:原式=14(2)(1
-+-+
=1421
--+
=4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主要考查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立方根和绝对值的性质,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化简绝对值后最后先带上括号,以免出错.
18.4 3
【分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详解】
去分母得:6=x+2x+2,
移项合并得:3x=4,
解得:x=4
3

经检验x=4
3
是分式方程的解.
【点睛】
此题考查解分式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19.(1)
1
1
x-
;(2)1
【分析】
(1)根据分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把A式进行化简即可.
(2)首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x为整数求出x的值,再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化简后的A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原式=
2
(1)
(1)(1)1
x x
x x x
+
-
+--
=
1
11
x x
x x
+
-
--
=
1
1
x x
x
+-
-
=
1
1
x-
(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 ∵x为整数,
∴x=1或x=2,
①当x=1时,
∵x﹣1≠0,
∴A=
1
1
x-
中x≠1,
∴当x=1时,A=
1
1
x-
无意义.
②当x=2时,
A=
1
1
x-

1
=1
2-1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详见解析
【分析】
只要用全等判定“AAS”证明△ABE≌△ACD,则CD=BE易求.
【详解】
∵CD⊥AB于点D,BE⊥AC,
∴∠AEB=∠ADC=90°,
又∠A=∠A,AB=AC,
∴△ABE≌△ACD(AAS).
∴CD=BE.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该地4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4兆,5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60兆.
【分析】
首先设该地4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x兆,则该地5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15x兆,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4G下载600兆所用时间-5G下载600兆所用时间=140秒.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再解即可.
【详解】
解:设该地4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x兆,则该地5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15x兆,
7
3
分钟=140秒,
由题意得:600600
140
15
x x
-=,
解得:x=4,
经检验: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15×4=60,
答:该地4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4兆,5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60兆.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22.(1)∠CBE=30°.(2)BC=3cm,AB=5cm.
【分析】
(1)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推出∠ABC=70°,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推出∠ABE=∠A=40°,便可推出∠CBE的度数;
(2)根据题意可知AC+BC=8,然后根据AC-BC=2,即可得AC、BC的长度.
【详解】
解:(1)∵AB=AC,∠A=40°,
∴∠ABC=∠C=70°.
∵DE垂直平分AB,
∴AE=BE,
∴∠ABE=∠A=40°,
∴∠CBE=∠ABC-∠EBA=70°-40°=30°.
(2)∵△BCE的周长为8cm,
∴BE+EC+BC=8cm.
∵AE=BE,
∴AE+EC+BC=8cm,
即AC+BC=8cm.
∵AC-BC=2cm,
∴AC=5cm,BC=3cm.
∵AB=AC,
∴AB=5cm.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能利用等边对等角求角度是解题关键;(2)能得出AC+BC=8cm是解题关键.
23.(1)m 2+3n 2,,2mn ;(2)13,4,1,2;(3)13或7
【分析】
(1)已知等式右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表示出a 与b 即可;
(2)令m =1,n =2,确定出a 与b 的值即可;
(3)根据第(1)题的结论,结合a 、m 、n 均为正整数,即可求解.
【详解】
解:(1)∵222(23m m n +=+,
又∵2(a m ++,
∴a =m 2+3n 2,b =2mn ;
故答案为m 2+3n 2,,2mn ;
(2)令m =1,n =2,则a =m 2+3n 2=1+3×4=13,b =2mn =4,
∴13+1+2;
故答案为13,4,1,2;
(3)由(1)可知:a =m 2+3n 2,4=2mn ,
∴a =m 2+3n 2,mn =2,
∵a 、m 、n 均为正整数,
∴m =1,n =2或m =2,n =1,
∴a =12+3×22=13或a =22+3×12=7,即a =13或7.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运算,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4.(1)AP AB =,AP AB ⊥;(2)BQ 与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是AP BQ =,位置关系是AP BQ ⊥,理由见解析;(3)成立,理由见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得ABC ∆与EFP ∆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45BAC CAP ∠=∠=︒,AB AP =,可得AP AB =,AP AB ⊥;
(2)求出CQ CP =,根据SAS 证BCQ ACP ∆≅∆,推出AP BQ =,CBQ PA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90CBQ BQC ∠+∠=︒,推出90PAC AQG ∠+∠=︒,求出90AGQ ∠=︒即可;
(3)证明相等时思路同(1),证明垂直时,延长QB 交AP 于点N ,则PBN CBQ ∠=∠,借
助全等得到的角相等,得出90APC PBN ∠+∠=︒,进一步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AP AB =,AP AB ⊥,
AC BC ⊥,且AC BC =,边EF 与边AC 重合,且EF FP =.
ABC ∆∴与EFP ∆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5BAC CAP ∴∠=∠=︒,AB AP =,
90BAP ∴∠=︒,
AP AB ∴=,AP AB ⊥;
(2)BQ 与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是AP BQ =,位置关系是AP BQ ⊥,理由如下:
延长BQ 交AP 于G ,
由(1)知,45EPF ∠=︒,90ACP ∠=︒,
45PQC QPC ∴∠=︒=∠,
CQ CP ∴=,
在BCQ ∆和ACP ∆中,
BC AC
BCQ ACP CQ CP
=⎧⎪∠=∠⎨⎪=⎩,
()BCQ ACP SAS ∴∆≅∆,
AP =BQ ∴,CBQ PAC ∠=∠,
90ACB ∠=︒,
90CBQ BQC ∴∠+∠=︒,
CQB AQG ∠=∠,
90AQG PAC ∴∠+∠=︒,
1809090AGQ ∴∠=︒-︒=︒,
AP BQ ∴⊥;
(3)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45EPF ∠=︒,
45CPQ ∴∠=︒,
又AC BC ⊥,
45CQP CPQ ∴∠=∠=︒,
CQ CP ∴=,
在Rt BCQ ∆和Rt ACP ∆中,
BC AC BCQ ACP CQ CP =⎧⎪∠=∠⎨⎪=⎩

Rt BCQ Rt ACP(SAS)∴∆≅∆,
BQ AP ∴=,
如图3,延长QB 交AP 于点N ,
则PBN CBQ ∠=∠,
Rt BCQ Rt ACP ∆≅∆,
BQC APC ∴∠=∠,
在Rt BCQ ∆中,90BQC CBQ ∠+∠=︒,
90APC PBN ∴∠+∠=︒,
90PNB ∴∠=︒,
QB AP ∴⊥.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猜想能力,题目比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