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能有什么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貌能有什么用
愉快的寒假结束了,假期里,爸爸妈妈带孩子们出门或者游玩的机会多,既有朋友家互相走访,也有到图书馆、博物馆这些公共场所去的。
在尽情游玩的同时,可能会遇到尴尬的场面:大家正在聊天,孩子却在旁边大喊大叫“我要玩手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安静的展馆内,忽然响起高声尖叫,孩子奔跑的身影瞬间遍布各个角落……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带着孩子随地大小便,或者破坏公物。
这些都为原本愉快的气氛添上一抹阴影。
懂礼貌原本是我们对孩子最基本的要求,但随着所谓“张扬个性”的呼声逐渐高涨,“礼貌”似乎落伍了。
一定要讲礼貌吗?为什么我们要相互尊重呢?在公共场合为什么要讲究公众礼仪?讲礼貌到底
有什么用?人生活在群体当中,是社会动物,所以在共处时保持彼此之间的恰当距离,遵守共同规则,这是让社会良好运转的基本要求,
而“礼貌”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随心所欲,不受任何规则约束,彼此恶语相向,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想必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更何况,中国是礼仪之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
而有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那么,该如何将“礼貌”的习惯写进孩子的人生字典?除了生活中家长的言传身教之外,在亲子共读中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聊一聊,什么样的行为举止叫做“礼貌”,礼貌到底有什么用:《贝贝熊系列·礼貌待人》
【美】斯坦·博丹著【美】简·博丹绘,张德启等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适读年龄:3+岁
贝贝熊系列是由世界著名品牌美国兰登书屋和全球孩子的“行为教育之父”斯坦·博丹联袂打造的一套畅销全球的儿童行为教育丛书,热销全球30多个国家,行销40余年,销量高达2.4亿册,销售量及
畅销时间均为少儿读物世界之最。
“礼貌待人”通过小熊兄妹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讲述了礼貌为家庭带来的改变。
小熊兄妹的没有礼貌让熊妈妈忍无可忍,制定了礼貌待人的规定。
刚开始熊哥哥和熊妹妹想通过极其礼貌的方式,迫使妈妈放弃这个规定,谁知两个人开始将讲礼貌变成习惯,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懂礼貌》
【美】阿丽奇著,戴伟杰译启发文化出品适读年龄:2+岁
假如只用语言讲述礼貌,孩子尤其是低幼儿童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这本书用很多生活当中的鲜活案例做引子,帮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礼貌,为什么要懂礼貌,怎样做才是礼貌的行为举止。
一位幼儿园老师曾经坚持连续四年每天读其中一页给班上的孩子听,并一起演出书中的情节。
班上的学生个个举止合宜,受到了爸爸妈妈的高度赞扬。
《圖书馆的狮子》
【美】努森著,【美】霍克斯绘,周逸芬译和英童书出品适读年龄:3+岁
这本书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主人公—狮子在图书馆的经历,生动地讲述了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所,什么时候需要轻声细语,为什么要轻声细语,这样的规矩什么时候可以打破。
本书还配有英文原版故事,可以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语言。
《手不是用来打人的》全四册
【美】玛丁妮阿加西博士伊丽莎白弗迪克著,【美】玛丽卡·海因莱因绘,陈薇薇译步印童书出品适读年龄:1+岁
这套丛书包括:《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尾巴不是用来扯的》。
本书作者是一位专业行为治疗师,她从事情发生的原因、各个参与者的角度等多方面为孩子讲述了为什么会有不讲礼貌的事情发生,以及为什么要讲礼貌。
一位读者评论:“聚焦儿童健康中日渐引起重视的一方面。
每位小儿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的候诊室,每家儿童保健中心以及小学都应该放置本书。
”《奇先生妙小姐》系列
【英】罗杰·哈格里维斯童趣公司出品适读年龄:1+岁
本丛书将人们个性中的每一个侧面进行拟人化处理:“荒唐”“傲慢”“害羞”“勇敢”“快乐”等等,然后用这些人物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每一种性格特征可能会带来的后果,知道每种个性都会有好的一面与不足之处。
当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包容他人,也就更容易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在合作时尊重他人,互相帮助,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