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散文读后感700字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700字五篇
幸福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追求,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便是一种幸福,他们快乐是我们的幸福。
下面是为大家啊准备毕淑敏散文读后感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毕淑敏,当过兵,做过军医,做过内科主治医师,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经历相当丰富,写出来的文章也很有见解,读了《幸福的七种颜色》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
《幸福的七种颜色》中的内容带有研究的色彩,这本书的名字挺吸引我的,所以我就迫不及待的买来读。
幸福有七种颜色中的七,其实是泛指,因为世界上,七字真的是很多,一周七天,世界有七种元素,有太多的东西与神秘的七有关,七在佛教里面也是桔祥之数,有七宝、七层浮屠等等。
这个七啊,有神秘又空灵。
常为泛指,说明多的意思。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
“好的家庭要有丝网般的过滤功能。
快乐的幸福的消息,如高屋建瓴,肥水快流,多拉快跑,让佳音火速进入所有成员的耳鼓。
忧郁的不幸的消息,只要不关急务,便遮掩它,延容它,让时间冲涮它的苦涩,让风霜漂白它触目惊心的严酷。
”
“放大欢乐,缩小痛苦,这就是幸福家庭的奇妙镜片功能。
”毕博士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了幸福的概念;也阐述了些许不怎么常见的名词,比方“第二志愿”的感想,以及“我很重要”“让我们倾听”“化腐朽为安宁”等等,其中有几篇印象尤其深刻:一、素面朝天
你看啊,日本人,女性一般在家里和外面是不同的一个人,在
家里素面朝天,去外面的时候就会打扮的漂漂亮亮,整张脸都是化
装后的杰作,我也没资格说她们很虚伪,可能她们比我更注重外表吧。
毕竟我以前也学过化装!
看看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装。
面对骄阳,面对暴风,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
它们会衰老
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
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不拥有美丽的女人,并非也不拥有自信。
美丽是一种天赋,自
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你可能会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的,尽管我学过化装,但是我平时没有化装,可能是没有时间,没有这种天赋可以将自己
化得和谐,所以,我只能选择素面朝天,因为我觉得,自然才是美的,只要经常面带微笑,才是的!
我相信不化装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装的目光更坦
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装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二、回绝
此篇文章中说到一句话:“如果你愤怒,却佯作宽容,那不但是,而且是混淆原那么。
如果你哀伤,却佯作欢颜,那不但是,而
且是对自己的污损。
如果你热爱,却反倒逃避,那不但是,而且是
丧失勇气。
如果你喜欢,却装出厌烦,那不但是,而且是懦弱和愚蠢……”
三、忍受快乐
快乐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展翅翱翔,快乐是一种淋漓尽致的挥洒
泼墨,快乐是一种两情相悦,快乐是一种生死无言,对于快乐,如
同对待一片丰美的草地,不要忍受,要享受。
忍受快乐,是一种怯懦。
享受快乐,是一种学习。
幸福不是一种颜色,也不是七种颜色,甚至也不是一百种颜色……幸福比所有这些的相加还要多,幸福是无限的。
只要你认真
寻找,幸福比比皆是。
幸福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个连作者都不知道的问题,但她却写了
这本书,她没有告诉我们答案,或许是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微
妙吧,不同的人看完后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众所周知,毕淑敏是个心理学家,而关于幸福的这些问题又与
人类的心理有关,也许正因如此,她的观点更容易被群众所承受吧。
读完这本书后,不少人一定会对生活有所改观吧。
其实,幸福并不复杂,它就是那么简单。
对老师来说,学生的
进步就是幸福;对农民来说,收获庄稼就是幸福;对平民来说,衣食
无忧、全家平安就是幸福;对作家来说,自己的作品受到认可就是幸福……在不同的人眼中,幸福的定义各种各样。
作者对幸福的认识
不一定是我们对幸福的认识,但从某些角度来看,又或许是相同的。
读完了这本书,也想要谈谈对幸福的认识。
在我的意识中,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人生其实很短暂,因为当
你出生时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会在哪一刻终结,也许今天我们是这
世上活生生的人,而明天就不知自己身处何方了,或许化作了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甚至是一粒尘埃,谁都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不知道前方终究是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7月23日,相信这个日子我
们都不会陌生,正是在这一天,一辆北京驶向福州的列车与一辆杭
州驶往福州的列车相撞了,车上的38人遇难,就是在那么一瞬间,
多少人家破人亡,列车上的人又有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呢,灾难
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降临的,大家都还记得小依依吧,那个最后被
救出来的小姑娘,在这一瞬间,她失去了爱她的父母,从此她将要
面临失去父母的痛苦,她还那么小,命运对她又是否太残忍了呢?面
对那些逝者的亲人,我们又有谁不同情呢?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至少我们还有亲人,无论在何时,我始终都认为,只要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平安快乐就是最幸福的事。
有些人的一生总是去追求很多,金钱、地位、权势……但在这
过程中,他们常常失去了做人最根本的东西,当你站在顶峰的时候,旁边没有人和你分享,这些人是孤独的,是可悲的,他们不会感受
到幸福,因为幸福早已在他们争名夺利时悄悄地远离他们。
秦始皇
嬴政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但最后却落了个二世而亡,赵政,赐
死了扶苏,尽管他曾得到过天下,但是他失去了很多,试问他幸福吗?
幸福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追求,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便是一种
幸福,他们快乐是我们的幸福。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当别人做错事时,对他们的宽容也是种幸福,它让我们快乐。
幸福并不复杂,它
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在于我们有没有去发现它。
幸福者不会空虚、
迷茫、无所事事,幸福者安康、安详、乐观、豁达,脸上时常带着
迷人的微笑,身边常常笼罩着悦人的光辉。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幸福,本就触手可及,只要你愿意争取!
好的书让人受益匪浅,有可能终生受益。
读散文集,更是能让
你的情操在相应的时间里得到陶冶。
在众多的散文家中,我最喜欢
的就是毕淑敏了。
她的作品,一扫20世纪80年代末文坛琐碎平庸的文风,被人称赞为是“对当代小说的一种”。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余年,过无数垂危的生命,帮助过无数来访者走出生命的低谷,被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故事的起伏,精湛的文笔,让我不得不读了一遍又一遍,感受了一次又一次,其中有一个片段让我感悟至深:
“为什么不读书”?夏导问。
“没钱”“为什么没钱”?“因为钱在我妈妈那儿”。
“你妈妈在哪儿”?“我不知道,我妈妈跟着人跑了,她不要我了,她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卷跑了。
就剩下我和爸爸,爸爸说他一个人也要供我读书,他就上山挖药材,他在最陡的崖上看到了一兜贝母,人家都看到那兜贝母了,可是谁也不敢去采,只有我爸爸上去了,他就再也没回来。
”这篇《源头朗》在描写火石到大城市生活、求学的同时,亦表现了苦难人物心中理想和现实压迫的种种矛盾。
著名作家贺绍俊曾经说过“毕淑敏与其说是一位作家,不如说是一位心理学家,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针对我们的心理疾患而开的心灵处方,这源于她的善良和对人的心里隐秘的洞悉。
”
读毕淑敏的书,能体会到一种特别的爱,让我沉思许久……
毕淑敏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同样是一位慈祥而又可爱的母亲。
在《混入北图》这篇文章中,毕淑敏的母爱与她对儿子的教诲更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那时,北京图书馆是最大的图书馆,哪里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图书,但那里却有规定:只对成年人开放。
不知是不是遗传了
毕淑敏,她的儿子从酷爱看书,对文学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
当
他长到十几岁已经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毕淑敏在他苦苦的要求下,
不得不带儿子“混入”北图,满足孩子向博览全书的愿望。
本文主要讲述了毕淑敏到儿子进入北图的过程和看书的过程。
其中详写的是进入的过程。
在过程中,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动
作描写,表现了母子二人害怕被识破的心情,但儿子也急迫想去看
书的复杂心情。
在好不容易进去后,儿子恨不得把全馆的书都看一遍,所以,他直到闭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在毕淑敏的这篇文章中,充
分的表达了儿子对读书的渴望,甚至把博览全书为理想。
确实,在我们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很珍贵的,我们在学习上,不
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多多去闯闯,在丰富的
经历和阅历下,就能够让你体会到世界是包罗万象的。
在青春时,
何不去拓展自己的领域,为梦想努力,像毕淑敏的儿子一样,有志气:“长大一定要光明正大的从正门走进北图,因为那是贵宾的通
道!”
这本书是毕淑敏散文作品之一。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只是被它
的书名给深深的吸引了,当然也是想更多的了解到“幸福”是什么,如何是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七”应该是泛指,幸福不只是一
种颜色,也不是七种,只要我们认真寻找,幸福比比皆是,幸福是
无限的。
阅读毕淑敏老师的散文,我对“幸福”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我羡慕你”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常常对别人说的话。
当自己和
他人比拟时,总会觉得他们的优势比自己多,所以会脱口而出一句
“我羡慕你”。
文中,作者觉得自己青春已流逝,开始渐渐衰老了,她开始羡慕年轻人的青春,那股不畏艰险奋斗的力。
一天,他带儿
子去公园。
儿子喜欢走在铺满卵石的小路上,作者蓦地站住了,突
然想起年幼的自己不也是喜欢这样吗?可是,从哪一天起,自己已经
不能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上了呢?一句“我羡慕你”打破了作者的沉思,说这句话的是一位老年人,作者疑惑,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
母亲,有什么好羡慕的?是年纪,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比起来,作
者是年轻的,她还能做许多老人不能做的事情,他还有时间去实现
自己的小愿望。
我们常常过多的把眼睛注视着别人,而自己那么在
不知不觉中失落者最珍贵的东西。
不管自己是否老去,脸上的皱纹
是否更多了,都应该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要记住:我们的青春活
力永远存在!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我”到底重要不重要?或是直接认为不重要。
其实一个人的价值可以胜于整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
个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没有人能代替我。
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
失败,或是地位卑微就去认为自己不重要。
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让
我们大声地每一个人宣布——我很重要!
慢慢地把书合上了,一篇篇散文让我回味无穷,我觉得自己拥
有了更多的幸福,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