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座位安排中的德育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学生座位安排中的德育学问
作者:王通林
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高中学生座位安排有德育学问。
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学生座位安排好后应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变动。
关键词:座位安排;课堂行为;学生间交往;德育学问
人是一种非特定化的存在,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留下了未确定性,人的非特定化使得人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向世界开放,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非特定化的存在,座位对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影响作用不言而喻。
常言道:“昔孟母,择邻处。
”说的就是周围环境对成长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同伴对人的影响作用。
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安排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安排座位时,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1座位安排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
由于座位位置的不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是不相同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也不相同。
坐在后排的学生,上课时虽然和前排的同学一样看黑板、看教师,但他们看不见前面发言同学的表情,看不到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察觉不到同学们的“发展变化”,有种被动和旁观者的感觉。
而坐在前面和中间的同学,可以回头或者掉头左右观察自己的同学,使自己置身其中,因而参与意识强,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增强。
靠边的学生和角落里的学生的参与感与后排同学的感觉大致相同,参与意识随着距离教师和同学较远较偏而降低。
从客观情况来讲,在教室后排就坐的学生距离教师较远,动作不易被发现,缺少教师的监管,课堂问题行为容易发生,特别是对于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来说,约束性相对减弱,所以他们的行为会更加随意,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有调查表明,座位处于边沿及后排的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比率是坐在教室中间位置学生的三倍多。
大部分情况下,教师们都认同这样的座位分配原则:远则差、近则好;偏则劣、正则优,认为这是最佳的座位分配形式,能有效地保证课堂纪律。
但如此安排座位,容易形成同类学生“扎堆”现象,课堂行为自觉的学生“扎堆”,相互传递的都是课堂行为正能量,不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也“扎堆”,相互传递的都是课堂行为负能量,这样是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容易形成“小团体”,也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课堂行为自觉性不足的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监控,如果将这
些学生合理安插到监控区内,他们上课表现良好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课堂行为问题也会随之降低。
2座位安排对学生间交往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座位编排时,班主任有意将学生崇拜的对象或学习的榜样或追赶的目标,放在其眼前或身旁,学生时时受到激励,处处受到督促,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
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促使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交往,促使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交流合作。
将优等生与后进生、中等生安排在附近,促使双方之间的交往、促使互相帮助,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可以进步,而优等生在辅导、帮助后进生的同时可以回顾所学知识,可以更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提高了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果安排座位比较随意,可能引起同学之间关系冷漠,学生的邻座之间不能互补,也难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局面,有时甚至关系紧张,影响团结。
另外,高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高中学生开始注重男女生的交往,所以还需要考虑到性别差异对学生座位安排的影响。
不能因为害怕学生早恋而在座位安排上采取男女隔离的方式,心理健全的学生必须跟异性正常交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每个学生潜意识中都希望给异性留下好的印象,所以,如能恰当地利用这种微妙的心理,适当调配男女生同桌或邻桌,不但有利于消除不必要的神秘感,增强激励作用,而且对学生的行为自律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3座位安排后的稳定与变动
学生座位一旦安排好后,要维持其相对稳定。
相对固定的学生座位,方便班主任认识和辨认学生,便于班级管理,频繁的座位变动,不利于科任老师熟悉和认识学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较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一个交流与了解的过程。
给学生创造交流的适当环境,需要维持学生座位的相对稳定。
在维持学生座位相对稳定的同时,又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变动。
不管采取何种学生座位编排方式,总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座位不满意,如果学生座位不进行适当变动,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进步,还可能会引起人际纠纷,通过座位的合理变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满意的位置,让每个学生在自己不满意的位置不会呆太久。
学生相处久了,彼此熟悉了,容易形成比较固定的“交往伙伴”,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班级小团体”,这将影响班级纪律的遵守和良好班风的形成,适度地变动座位,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有利于防止“班级小团体”的形成,促进人际和谐。
高中学生座位安排大有德育学问,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室座位编排,有利于促进学生交往,有利于体现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座位,让学生在教室这个小天地里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道年.分好小座位,做好大德育[J].广东教育·综合,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