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萍乡市安源镇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萍乡市安源镇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毛乌素沙漠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播种绿色,是陕西人70年的坚守。
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和脚步“定格”在这里。
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
70年来,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绿水青山”来了,“金山银山”也跟着来了。
这些年,榆林风沙区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摘编自《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陕西日报》2020年4月23日)材料二:
已有的沙漠改造经验,往往是在外延上下功夫,种树、种草,取得了许多成效,但这种沙漠治理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还经常面临着沙进人逃的窘境和风险,重复治理不断。
若从内涵上着力进行突破,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地改造沙漠,而且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我国沙漠的表面土壤普遍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成分是砒砂岩,另一种成分是沙子。
砒砂岩一旦裸露就风化,一遇风就起尘,一遇水就松散,随水大量流走,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沙子,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同砒砂岩一样,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
两者能不能结合起来,变两“害”为一“宝”?陕西省组织科学家从改造沙漠的内涵入手,进行了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试验。
科学家和工程人员起早贪黑,在沙漠采取沙和砒砂岩样本,在实验基地建设了14块试验田,进行不同
配比的土壤试种,研究在不同水旱条件下土壤胶结作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几度寒暑,科学家们发明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砒砂岩与沙组合配方,集成了砒砂岩与沙组合成土的配方技术、田间配置技术、规划设计技术、规模化快速造田技术和节水高效技术,在实验室和田间实验研究基础上创建了在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
经过艰苦的努力,沙漠改造首先在试验田取得成功。
连续几年平均亩产马铃薯超过5000斤,玉米单产平均超过1600斤。
(摘编自《且看大漠神工》,《人民日报》2014年9月14日)材料三: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属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包括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盐池县。
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在“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大背景下,未治理面积仍然很大,林下经济、复合农林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等问题,不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距离达到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仍有较远距离。
同时,该区域已有的“沙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政策分析,缺乏对当前发展现状的评价。
尤其缺乏对在一线实践“沙产业”的企业机构的定义梳理、统计分析。
要了解“沙产业”的特征、问题、前景,实现其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更准确地把握沙漠治理产业化的现状。
为此,本研究给出了“沙产业”企业的定义,编制了毛乌素沙地“沙产业”企业清单,并通过对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各县级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林牧渔业发展水平、沙产业企业数量及规模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了当前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为下一步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摘编自《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6期)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往种树、种草等方法尽管取得了许多成效,但往往没有在内涵上着力改造,因此投入大、耗费多,常带来重复治理的问题。
B. 砒砂岩一旦裸露就风化、遇水松散流失与沙子结构松散、漏水漏肥的特性是造成我国沙漠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
C.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是在研究不同水旱条件下土壤胶结作用和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配方是科学而固定的。
D. 沙漠改造在试验田取得成功,连续几年马铃薯、玉米获得高产,这是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取得的成效。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曾使毛乌素变成茫茫大漠,70 年的努力和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使其得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B. 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距离达到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仍然有较远距离。
C. 毛乌素地区沙产业研究可通过对一线实践企业机构定义梳理、统计分析,准确把握相关现状,为下一步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D. 多年来,人们采用多种措施对沙漠进行改造,促进了毛乌素荒漠化的逆转,但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之路依然遥远。
3. 以上三则材料均和沙漠治理有关,介绍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佛
冯骥才
当锦盒被打开,我被拿出来放在桌上,来不及弄清这是什么地方,只见眼前站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老板,但他靠边靠后站着。
中间一人倒背着手,沉着脸看着我,那神气好像他是佛。
他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肯定是秘书了,中间那人一动不动站着,呆呆瞧着我,似懂似不懂,他也不表示喜欢与否,站了一会儿便转过身向右边另一间屋子走去;好像他走向哪里,别人就得跟着走向哪里。
他大概就是陈主任了。
在他们走进另一间屋子之后,由于距离太远,我就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了,能听到的都是“喝茶、喝茶”,过一会儿还是“喝茶"。
又过些时候,老板似乎告别而去,他走时没经过我这间屋子,看来我被陈主任留下了,随后那年轻的秘书走进来,重新把我放进锦盒,轻轻关好。
我好像被拿到什么地方放好,跟着我听见关柜门和上锁的声音。
我以为从此要过一阵“深藏密室”的绝对平静的生活,我想得美!只过了几天时间,我就给人从锦盒里拿出来放在桌上,陈主任陪着一个人对着我瞧,刚才秘书来向陈主任报客人姓名时,说是“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
我想,陈主任是不是行事谨慎,刻意回避了本地人?黄老的年纪六十开外,谢顶,衣装考究,气度不凡。
陈主任一口一个“黄老”称呼他,口气似很尊敬。
他对我看得十分仔细,还几次用“不错”两个字夸赞我。
在陈主任到另一间屋接听电话时,他紧盯着我胸前的璎珞与飘带细看,忽然脸上露出极其惊讶的表情,好像发现了宝物。
等陈主任听过电话回来,这黄老立刻把脸上惊讶的表情收了回去,对主任只淡淡说了一句:“东西不错,要想出手就交给我吧。
”
陈主任说:“交给你,我自然放心.”
黄老说:“您的东西不上拍为好,我拿到香港去找买家。
国内买家大都是土豪,只认鎏金铜像,要讲看
历史看文化看艺术还得是人家欧洲人,肯出高价的也是人家。
”陈主任说:“东西太老不能出关吧?”
黄老笑得露出牙来,说:“您下次去香港到荷里活老街那些古玩店看看就明白了,汉俑魏碑唐三彩,全是新出土的,只要肯出钱,什么东西都能出去,不单能出去,您要是咱这的人,在那儿买了几件东西还不用自己往回带,只管回来后到北京潘家园这边来取。
”
陈主任听得瞠目结舌,说:“那就交您全权去办吧。
”
黄老说:“那好,别的事我就和小袁秘书说吧。
”说完便告辞而去。
我就被装进锦盒,再装进他座驾的后备厢里。
自从离开天津,我便找不到北了。
我被转手好些地方,经手好多拨人,至少被十五六个人看过,而且是在各式各样的环境里,高贵讲究的,粗俗不堪的,一本正经的,文气十足的,我对什么样的环境毫不在意,这都是人间的各种把戏,我只求一己的清净。
我的转机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我也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一个外国人拿着一大一小两个放大镜仔细打量我。
外国人这么看佛吗?我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他脸上的胡子修理得很干净,根根见肉;牙齿像瓷器那么光滑透亮,金丝边的眼镜框后边一双蓝色的小圆眼珠专注地看着我。
他那股认真劲儿给我一种好感。
他有一个翻译,把他的话翻译成中文,说给我当时的经手人徐经理听,他说我身上刀刻的线条很深,刀法简练有力,只有宋人才有这么好的刀法。
徐经理只是连说:“是、是、是。
”这个外国人又说一句:“这种刀法,很像你们宋代北宗山水画使用的中锋的线条,非常有力,非常优美。
”他跷起大拇指。
徐经理只是点头,赔笑,说是。
看来他没太听明白。
难道中国人对自己的好东西还不如外国人懂?为了我,这个外国人至少到徐经理这儿跑了三趟。
最后他们开始对我进行精细的包装,当一些有弹性的细绵纸把我小心翼翼地缠绕起来后,我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不到了,我只能随遇而安了,过了很长的时间,当我被从一层又一层包装中取出来后,我看到许多稀奇古怪的脸,红的、黑的、白的、满是毛的,全是外国人对着我惊奇地张着嘴,其中一个竟然用不流畅的中国话对我说:“欢迎你来到德国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
”
他们不会相信我一个“木头人”能听见他们的话吧,我呢?则是惊讶自己的奇遇,我居然来到个从来没有佛也不信佛的世界中来。
这样会更槽糕吗?我还会碰到怎样更惊险和古怪的遭遇呢?。
想不到吧,我现在已经是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的骄傲了。
这里边有一个重要原因连我也不曾料到。
在我一连串匪夷所思的经历中,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和把我“买”到德国来的那个外国人,都发现我身体一层皮壳下边,还保存着一些宋代彩绘的颜色。
在我进了德里斯顿的博物馆后,那里的人请来些修复古物的高手,动用了很多高科技,将我身上一些没有价值的表皮和污迹,一点点极其小心地除掉,这样前后居然干了半年。
我没想到他们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大功夫,却渐渐
将皮壳下边一千年前的色彩,美丽的朱砂、石绿、石青、石黄五彩缤纷地显露出来,叫我古物重光,再现当年的辉煌。
我应该从此无忧无虑了吧。
可是渐渐我忽然有点想家,有点彷徨和失落,有点乡愁吧。
可是我的家又在哪儿呢?我是佛,一定来自一处遥远的庙宇或寺观,那么我始祖的寺庙又在哪里?
(选自《小说月报》2019年第12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讲述了木佛被辗转变卖最终落到外国人手中的经历,情节一波三折,精彩迭出,结尾发人深省。
B. 小说细致地描绘了陈主任、黄老及外国购买者在看到木佛时的神情,透露出他们对木佛价值的认可。
C. 真正看重木佛价值的是外国的购买者,他们将木佛送到博物馆并请来修复古物的高手让它再现辉煌。
D. 小说中黄老对陈主任所说的关于文物倒卖的一段话,揭露了文物走私黑幕的冰山一角,令人震惊。
5.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叙写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传统文学中,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但近年来出现了弱化的迹象,城市文学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当作家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在城市中生成时,文学书写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从乡到城的转变。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不过一百多年,但农耕文明史却有数千年,因此,虽然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但乡村依旧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寓寄之所和心灵故园。
尤其是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迎来新机遇。
安土重迁、心系家乡、不忘故园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如同福克纳一直在书写他那个“邮票般大小的故乡”,很多中国作家的笔下也萦绕着一份难解的乡愁情结。
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通俗文学身份使其具有都市文化特征,这使得网络乡村题材作品相对小众化。
尽管如此,乡村书写也并未在网络文学中缺席,而且由于作家是在虚拟空间中建立故事,这个虚拟空间要能为人物角色提供停泊身体和精神的港湾,作品因此更能凸显出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
一些网络小说的作者从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取材,用打动人心的故事反映生活变迁,彰显出网络文学也要为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赋形的历史使命。
紧扣时代脉搏,描写改革开放前后家乡乃至中国乡村的整体性变化,展现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脱贫致富的创业实践,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表达时代精神的新内涵,是当下网络乡村题材写作中的“现象级”主题。
从写作者自己的家乡到整体上的乡村,网络小说在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展开对故乡的书写。
而在一些幻想类作品中,作者已不满足于将某个具体的乡村作为故乡的所在,而是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人类的乡愁带入新的境界。
中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土地要经过耕耘才能变成适宜种植的熟地,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耕作土地会消耗很大的时间和体力成本,“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
久而久之就强化了故乡意识,乡愁油然而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怀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
体现在文学中,就是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作品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
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发展起来,人疏远了自然和土地。
到了信息时代,网络又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
但由乡土浸润而成的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则被带到了新的叙事空间中,继续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
(摘编自桫椤《故乡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并未缺席》,2020年8月19日)材料二
由起点中文网开创的VIP付费阅读制度被各文学网站相继推行后,网络小说主要以连载形式在平台上更新,“不断更”被视为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互动”,互动化写作已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方式,各大文学网站存储量最多、最受关注的作品大都是在作者与粉丝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如宫斗、武侠、玄幻等。
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品,文学网站通常会对作品进行分类,自起点中文网分成主站和“女频”开始,网络文学分为“男频”“女频”的模式渐渐深入人心,现已成为网络文学最常见的“分类法”。
(摘编自陈定家《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三
浅显、直白的小白文成为网络类型小说的主导性语言,它们缺少必要的铺垫和修饰,往往直奔主题,口语化特征极为突出。
写手们在持续更新的巨大压力下,不再花心思去推敲语言,语言的主观化色彩较浓,显得随意而粗糙,语体杂糅。
只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把人物关系勾勒出大致的轮廓,就算是万事大吉。
也就是说,网络小说的语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直观化倾向,它基本不进行人物心理刻画,而是让人物不断地说话和行动。
就文本属性而言,网络文学文本与传统的印刷文本相比,具有较为突出的互文性。
互文性概念是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进一步阐发,指不再局限于对文本的孤立考察,转而关注文本之间的复杂互动。
传统的文本分析活动习惯性地将文本看作稳定的对象,但在互文性的视野中,一个文本中往往还包含了其他文本的元素,即具有引文性特征。
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文本生成的动力机制。
在迄今为止的网络文学写作中,互文性的现象非常突出。
这一方面表现为原创性的缺失,读者在阅读时经常会看到不同文本的混杂与嵌入;另一方面,网络文本突破了单纯的文字文本形式,将图片、视频和其他电子科技融入文本,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奇特的互文效果。
随着语言的重要性的降低,语言很可能在未来网络文本中
成为一种装饰和点缀,只发挥注释的功能。
在这样的文本环境中,不仅意味着文学语言的退化,而且可能导致文学性乃至文学的退化。
(摘编自黄发有《媒介融合与网络文学的前景》)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作家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因为创作的需要,积极改变观念去适应时代。
B.网络小说的作者如果不从熟悉的家乡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就无法反映社会生活变迁。
C.网络文学由不断摸索到模式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网站的做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D.网络小说语言存在直观化倾向,重在展现人物的语言、行动,而不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刻画。
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发展导致乡土文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使得乡土文学出现了弱化的迹象。
B.当今一些科幻类作品中,地球甚至太阳系也开始寄寓人类的乡愁,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
C.虽然城市化生活发展起来了,但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依然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
D.文学网站采用的“女频”“男频”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发展。
9.根据材料三,下列不能体现网络文学“互文性”特点的一项是()
A.不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本,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于一体。
B.文本一旦被创作出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不再属于它的创作者。
C.文本间的复杂互动意味着没有绝对独立的文本,只有文本之间的关系。
D.引用、参考、仿作、戏拟以及各种的照搬,文本创作方式不胜枚举。
10.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存在着文学性退化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11.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
曾祖遂,密令。
祖彖,水部郎中。
父舆,精吏术。
图,成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
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
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
”渥即表为僚佐。
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天子出幸,图从之不及。
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王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淘中。
”图不肯往,章泣下。
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
僖宗次凤翔,即行在拜知制诰,
迁中书舍人。
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
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
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
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
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
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
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
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因自目为耐辱居士。
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
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
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
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有文集三十卷。
(节选自《新唐书·司空图传》,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
B. 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
C. 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
D. 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以见其宜休之志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在,也称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巡行所到的地方。
B. 狩,可指帝王出外巡视,也讳称帝王被迫外出,文中为第一个意思。
C. 笏,即朝笏,古时君臣相见时臣子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多用玉、象牙等制成。
D. 弑,杀,封建时代专指臣子杀君王,子杀父母。
例如,弑君、弑父、弑母。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空图出身官宦,有才学。
司空图曾祖、祖父、父亲都为官;他咸通末年考中进士,并有文集留世。
B. 司空图屡被提携,重情义。
司空图先后被王凝、卢携、卢渥提拔;王凝遭贬他追随前往,被升官也不忍离开王凝。
C. 司空图正直忠君,有气节。
司空图拒绝和贼军将领相见,不愿和乱国奸臣同朝为官;闻听哀帝被杀,绝食而死。
D. 司空图行为怪诞,轻名利。
司空图常带领客人在为自己准备的墓穴中饮酒赋诗;多次辞去官职,不接受他人馈赠。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请。
(1)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