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单元测试 湘教版选修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单元测试湘教版选修6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般来说,愈向食物链后端 ( )
A.生物体的总数量愈多 B.生物体的总质量愈大
C生物体的总能量愈少 D.生物体的个体愈小
2.某地鼠害严重,从长远利益考虑,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 )
A.提高投放毒饵的数量和密度 B.经常发动群众进行围捕
C.禁止捕杀蛇类和猫头鹰等鼠类的天敌 D.保护好大小粮仓,使老鼠断粮
3.“蛇岛在l平方千米范围内生长着数I.~tYj计的蝮蛇,同时有大量的青蛙和鸟类,该岛四季长绿”。
下列对前面叙述的评论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蛇岛的生态系统已失去平衡
B.蛇岛的生态系统处于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C.赶走飞鸟,捕捉青蛙,可使蛇的数量增加·
D.大量的毒蛇和青蛙不可能同时存在
4.某氮肥厂废水不断排人河中,河中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
A.中毒死亡 B.饥饿而亡
C.缺氧而亡 D.缺少饵类’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t'l i-~题。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对“绿色?肖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
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6.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尘、沙尘暴天气逐渐严重,发生次数增多,影响范围增大,最远的可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沙尘主要来自于内蒙古地区,据此回答7----8 7.对扬尘、沙尘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 )
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8.导致扬尘、沙尘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 ( )
①人们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②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③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④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量渐少,蒸发量不断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 9/6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lO%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所造成;5%是由于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
请仔细阅读文字,回答9----10~_。
9.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I).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10.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 )
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是由于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
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基地推进的结果
11.形成黄土高原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的是 ( )
A.轮荒耕作 B.植被破坏
C.地下开挖矿井 D.大面积开挖原生地面,露天开矿
12·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
B.人类工农业及其他生产活动所致
C.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区推进所致
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l 500亿元。
回答13~15题。
13·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00,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f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14·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 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
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 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
15.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f 、
A.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 B.地处背风坡
C.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小D.风力很大
16.关于黄土高原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人口承载量最大的地区 B.是我国降水最少,气候最干旱的地区
C.是从农牧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 D.是自然环境条件比较稳定的地区17.我国草场按照地区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区:①东北草原区②蒙、宁、甘草原区③新疆草原区④青藏草原区⑤南方低山区。
其中位于季风区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⑤
18.下列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 )
A.呼伦贝尔大草原 B.青海湖
C.人工蔬菜大棚 D.西双版纳雨林
19.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⑦④
20.下列属于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 )
A.建立动物园 B.建立人工繁育基地
C.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D_建立自然保护区
21·进入20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传染病的周期流行
C.天敌过多 D.人为破坏生态环境
22·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其中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场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哪项不是因过度放牧造成的后果 f 、
A.牧草地上部分逐渐稀疏、低矮
B.牧草根系变短、根量减少,并影响到种子的形成
C.鼠害、虫害严重
D_土壤板结,影响牧草的生长
23.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十分少,营养结构简单,相比其他生态系统数量最少的是 ( )
A.人类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高
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低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是高低不同的
D.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
25.目前导致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变暖 B.气候变干
C.开采矿产 D.滥牧滥伐
二、综合题(共5题,共50分)
26.根据图3--20“澳大利亚食物网示意”,回答下面问题。
(12分)
(1)根据所学知识,在图中填上括号内供选择的次级消费者(狮、虎、豹、狼),如认为均不恰当,请说明理由。
(2)根据图中食物网,牧羊业的有利条件是存在问题——。
(3)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皮制成品价格高,因此遭到滥杀。
你认为应该对袋鼠采取怎样的措施才算正确?
27.读图3--21“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用箭头将图中食物关系连结起来,构成食物网。
(2)列举出图中四条食物链:、
——————————————————、—————————————————————————————————————————————一、—————————————————————————————————————————
(3)关于该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即食物链
B.有时一种动物(或植物)会被几种动物所食
C.一种动物只吃某一固定的动物(或植物)
D.各食物链彼此交错联系,形成食物网
28.图3—22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8分)
29.读图3—23“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的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向——流,判断根据——
(2) 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
(3)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大多流程短小?
(4)后来,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p分)
材料一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位于美国西部怀俄明州的落基山谷。
1872年3月1日,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国诞生了。
黄石公园不仅有原始的森林草地景观、珍稀的野生生物,而且还有3 000多处温泉。
材料二黄石公园堪称野生动物的宝库。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大规模捕杀,狼在此已经绝迹,而鹿、驼鹿等大型鹿群成倍增长,植被遭到破坏。
1995年1月,美国从加拿大引进8头灰狼,放归大自然。
计划放归15头灰狼,通过自然繁殖,到2002年使其增至100头,恢复生态平衡。
(1)黄石公园大规模捕杀狼以后,植被为什么会遭到破坏?
(2)引进大灰狼以后,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3)1988年,一场森林大火差不多烧掉了公园的一半。
有人说:“与其让这些可贵的森林被野火吞噬,还不如伐取、利用起来。
’’但另一部分人坚决反对,认为森林火灾和伐木是两回事。
试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作一评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A 6.B 7.C 8.D 9.C
10.A 11.B 12.B 13.C 14.B 15.C 16.C 17.D 18.D 19.B 20.D 21.D 22.C 23.D 24.B 25.D
二、综合题
26.(1)不恰当,缺少大型哺乳动物,羊、兔也是外来带人的。
(2)缺少大型哺乳动
物,羊无天敌,自然放养,草场资源丰富野兔大量繁殖,与羊争食;(3)有计划捕杀,保持数
量稳定。
27.(1)略;(2)树叶——鹿——狼——虎果实——鼠——黄鼠狼——
虎花——虫——禽——老鹰草——兔——狼——虎 (3)B D 28.从自然原因看: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该地地温上升,蒸发增加,河流干涸;从人为原因分析:由于该区人
口增加,引发过度放牧、滥捕野生动物,使鼠害增加,草场沙化。
防治建议为适度放牧,保
护野生动植物,恢复当地的生态平衡。
29.(1)南北干旱地区的内流河,绿洲往往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 (2)高山冰雪融水 (3)
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在流动过程中蒸发多,往往形成断头河;(4)由于气候变暖,加上人们
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沙漠化加剧,绿洲受到破坏。
30.(1)狼以麋鹿、驼鹿为食,麋鹿、驼鹿以植物为食。
大量捕杀狼,麋鹿、驼鹿成倍增长,所以植被遭到破坏。
(2)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狼、麋鹿、驼鹿、野牛、熊等动物;
分解者:微生物;非生物环境:空气、水分、养分、太阳光热等。
(3)伐木是将物质与能量取走,要在高海拔地区恢复这些营养物质则是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因此,伐木造成的生态平衡
破坏,恢复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
森林火灾产生的灰烬补充土壤的养分,森林火灾也吞噬了
妨碍植物生长的害虫,间接保护了没有遭受火灾的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