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医疗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防范医疗事故,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
(1)甲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2)乙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丙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丁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第三条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
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氐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5)根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条医师手术权限:各级医师确定主持某级手术前,要在上级医师指导(包括在本院或外院进修时)下至少主持完成10例以上的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各专科的具体完成例数由科室根据专科特点、手术复杂、难易程度调整并报医教部批准。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丁级手术。
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逐步开展乙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也可根居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甲类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熟练完成甲类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8)新调人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有高一级的医师带教,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核定权限。
资深主任医师可由医院学术委员会考核认定。
(9)进修医师根据进修医师管理规定,由科室根据其职称和实际能力,经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确定手术权限,并报医教部批准执行。
(10)外请专家会诊手术根据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暂行规定》执行。
第五条资格准人手术权限:各级医师手术权限除符合上述要求外,同时必须符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技术准人资格。
第六条手术审批权限。
(1)常规手术:甲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乙类手术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审批;丙类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审批;丁类手术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
(2)特殊手术。
①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②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③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④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⑤同一患者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⑥高风险手术。
⑦外院医师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⑧大器官移植。
以上手术须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教部审核,由业务院长或院长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执业医师在异单位、异地医手术,需按《执业医师法》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外籍医师的执业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3)资格准入手术: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4)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施行手术。
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或术中发现手术权限超出值班医师手术权限级别时,应按规定报告上级医师处理。
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员生命,经治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5)新技术:根据医院新技术准入制度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