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长沙市湘郡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长沙市湘郡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考试
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是由温特发现并命名的
B.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
C.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D.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会产生无籽番茄,属于可遗传变异
2. 下列遗传实验及实验结果中,不能体现“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是()
A.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两部分,有核的一部分能分裂,无核的部分不能分裂
B.将抗冻蛋白基因转移到牡丹体细胞中培育出抗寒能力比较强的牡丹新品种
C.将海蜇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到小鼠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小鼠在紫外线下出现荧光现象
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只有少数子代噬菌体带标记
3. 抑制性神经元可使其后的神经元更不容易发生神经冲动。
图中的Ⅰ、Ⅰ是两种常见的神经中枢抑制方式,图中Ⅰ~Ⅰ表示不同的神经元,1、2表示突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突触1中释放递质的是神经元Ⅰ的树突末梢
B. 抑制性神经元a释放递质促进神经元Ⅰ的Na+内流
C. 抑制性神经元b是所在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D. 抑制性神经元b可抑制神经元Ⅰ和Ⅰ的活动
4.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蛋白质含量较低,不含红细胞,但含有少量淋巴细胞。
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脑脊液中含有的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相对稳定
B. 脑脊液可以为脑部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
C. 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降低
D. 细菌性脑膜炎会导致脑脊液中的淋巴细胞数目上升
5. 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加有植物油和苏丹III的试管会出现橘黄色
B.加有淀粉溶液和碘-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会出现蓝色
C.加有蛋白质、蛋白酶和双缩脲试剂的试管会出现紫色
D.加有葡萄糖溶液和斐林试剂的试管振荡后会出现砖红色
6. 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反应物的图形编号是
A. Ⅰ
B. Ⅰ
C. Ⅰ
D. Ⅰ
7. 为探究新鲜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是否适合于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有人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
B. 从图中看出37Ⅰ时酶的催化效率最大,故为最适温度
C. 由图看出可以用过氧化氢酶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D. 图中曲线不再上升原因是过氧化氢已被完全分解
8. 细胞学说是十九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发现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施莱登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 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9. A 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 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
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D.UTP断裂两个特殊化学键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10. 下图为酥梨成熟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在图中所示酶作用下,酥梨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逐渐变大
B. 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酶
C. 用斐林试剂检测,10月底的酥梨样液砖红色最深
D. 图中蔗糖和果糖含量逐渐升高,是由淀粉分解而来
11. 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B.同期细胞的体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也增大
C.细胞周期中,核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都发生于间期
D.分裂期与间期时间的比值可反映处于两个时期细胞数目的比值
12. 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神经调节的过程
B.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C.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则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D.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13. 下图是一个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水层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B. 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
C. 表水层含氧量夏季比冬季高是由于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更旺盛
D. 夏季氧气含量与水深成反比,与温度及光的穿透性有关
14. 以下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A.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纱布以防止厌氧菌繁殖
B. 晒干的种子在低温、低氧环境中不进行呼吸作用
C. 食品包装上的“胀袋勿食”是指微生物乳酸发酵产气
D. 提倡“有氧运动”是指爬山、游泳、一百米冲刺跑等运动
15. 下列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气候干旱
B.地震、火灾
C.寒潮
D.传染病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头发主要由角蛋白组成。
下图为烫发的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角蛋白的S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角蛋白的S-S键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C.肽链盘曲折叠程度仅由S-S数量决定
D.卷发剂处理的过程中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17. 乙酰六胜肽为人体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穿透细胞膜能力的小分子链状六肽,由于能够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信息传导,避免肌肉过度收缩,减少了动态纹的发生,还能有效重组胶原蛋白,增加弹力蛋白活性,多用于化妆品内作为抗皱成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六胜肽可与甲、乙液等量配制的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
B.乙酰六胜肽进入细胞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就决定了该小分子多肽的功能
D.该多肽由6个氨基酸通过5个肽键相连
18. 某兴趣小组将小球藻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2mm×2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藻细胞分布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进行取样计数前,需将培养液摇匀
B. 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2.5×107个/mL
C. 应先在计数室滴加样液再盖上盖玻片
D.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正确的清洗方法为浸泡、冲洗
19.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统一性表现在()
A.都有相似的细胞膜
B.都有遗传物质DNA
C.都有染色体
D.都有核糖体
20.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就在于其表面的刺突状糖蛋白(S蛋白)与肺上皮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的特异性结合。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参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新冠肺炎患者往往出现发热症状,原因是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导致身体发热
C.采用治愈患者的血清进行治疗是因为该血清中含有抗体,能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止病毒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可选用刺突状糖蛋白(S蛋白)与血清进行杂交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时,垂体释放的A____________(填名称)激素的量增加,使尿量减少。
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图中B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激素A是由____________分泌的,A的作用是促进图中结构C____________(填名称)对水的重吸收,这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图示可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__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__调节,二者是共同发挥作用,内环境稳态才得以维持。
22.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
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和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23. (14分)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
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做出这一判断是根据哪一过程?。
(2)P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F1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F2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是。
(3)P的2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是,遗传因子组成是,原因是。
(5)如果需要得到纯种的红果番茄,你将怎样做?。
(6)F2自交得F3,F3中能稳定遗传的红果所占的比例是。
24. 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序号ⅠⅠⅠⅠ代表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后,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的含量最早增加;图中Ⅰ分泌增加几乎可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__________,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2)当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器官C中的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图中Ⅰ__________激素释放增加,促进器官B中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
25. 某种雌雄同株的农作物,高秆与矮秆、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高秆茎节长、易倒伏,矮秆性状正好相反,且产量高于高秆。
为探究纯合矮秆抗病品种的育种过程,兴趣小组得到了部分育种信息:研究人员利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F1全是高秆抗病,种植F1并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
整个实验过程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相对于高秆植株,矮秆植株产量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2)依据上述F2的统计结果,有些同学们认为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做怎样地处理?_______________;若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兴趣小组分多组重复了上述杂交实验,统计发现,只有一组F2中出现了矮杆抗病植株,其它各组F2只有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出现矮杆抗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若要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该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A
3. D
4. C
5. D
6. B
7. D
8. C
9. C
10. D
11. B
12. C
13. C
14. A
15. D
16. AD
17. BD
18. ABD
19. ABD
20. BCD
21.
(1).升高
(2).抗利尿
(3).脊髓
(4).大脑皮层
(5).下丘脑
(6).肾小管和集合管
(7).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神经
(9).激素(或体液)
22.
(1).红眼、细眼
(2). 5
(3). XEXe
(4). B(或b )
(5). v(或V)
(6). V和v(或B和b )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
23. (1)红果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2)DdDdDDⅠDd=1Ⅰ2(3)测交(4)黄果dd黄果为隐性性状,只产生一种配子(5)让红果植株连续多代自交(6)3/16
24.
(1). Ⅰ
(2).代谢(呼吸)的速率
(3).下丘脑
(4).抗利尿激素
(5).肾小管和集合管
25.
(1).不易倒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茎节短,生长消耗的营养物质少
(2).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F2的结果
(3).将两对性状合在一起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4).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
(5).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6).让该矮杆抗病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出现不抗病植株,则证明其为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