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09年

合集下载

中国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

中国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

北京、江苏省南京市、辽宁省抚顺市、山东省荣城、文登、湖北省宜昌(全市)、四川省德阳(全市)、江苏省丹阳、常州、高邮、浙江省镇海、安徽省休宁。
三十三、江苏省苏州市1998年人口统计年报数据表明,该市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三十四、广东省增城市北部山区人口出现负增长。(04~05年消息)
三十五、甘肃省两当县人口负增长。2005年的自然增长率为-1.22‰ 。
7、吉林省以下地区:
(1)图门市(2)长春市市区
8、湖北省以下地区:
(1)武汉市(2)宜昌市(3)五峰县
9、天津市以下地区:
(1)市内六区
10、江苏省以下地区:
(1)南京市(2)扬州市(3)通州市(4)南通市(5)太仓市(5)东台市(6)丹阳市(7)常州市(8)高邮市(9)苏州市(10)镇江市(11)启东市(12)如东县
(1)都江堰市(2)什邡市(3)邛崃市(4)彭州市(5)德阳市(6)广汉市(7)大邑县(8)阆中县(9)盐亭县(10)剑阁县(11)夹江县(12)荣县
5、辽宁省以下地区:
(1)大连市(2)沈阳市(3)抚顺市(4)鞍山市之三个城区
6、山东省以下地区:
(1)青岛市(2)蓬莱市(3)威海市(4)乳山市(5)烟台市牟平区(6)荣城(7)文登(8)长岛县(9)沂水县
十、2007年,山东省蓬莱市出生3637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1.8‰,连续第九年实现人口负增长。(2007年消息)
另:山东省长岛县人口连续4年负增长。(2008年消息)
十一、2006年浙江省慈溪市人口趋于负增长,出生6327人,死亡人数6329人。
十二、2003年辽宁省大连市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七、山东省青岛市人口七年出现负增长(2002年消息)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大数据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大数据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48:49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围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在人口学领域,每年全球各地区的人口数和人口发展率都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2009年,各地区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如何变化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各地区的人口数。

根据数据统计,2009年全球人口达到了68.9亿。

其中,亚洲地区的人口最多,达到了43亿;非洲地区紧随其后,人口数为10.1亿;欧洲地区排在第三位,人口为7.34亿;北美地区有5.25亿人口;拉美地区的人口数为5.03亿;而大洋洲仅有3.32亿人口。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各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在2009年,全球范围内的平均出生率为每千人中有20.3人出生,而平均死亡率为每千人中有8.8人死亡。

然而,不同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亚洲地区,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每千人中有18.2人出生和7.1人死亡。

由于亚洲地区的人口庞大,尽管出生率较低,但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非洲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分别为每千人中有33.7人出生和10.8人死亡,这意味着非洲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欧洲地区、北美地区和拉美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自然增长率也较小。

此外,大洋洲地区在2009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每千人中有15.4人出生和7.3人死亡。

大洋洲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说明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相对迅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洋洲地区的人口总数相对较少,因此其人口增长相对较小。

最后,我们来看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反映了人口的生育状况和死亡状况之间的平衡程度。

根据以上数据,亚洲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为每千人中有11.1人增长;非洲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为每千人中有22.9人增长,这是全球最高的自然增长率;欧洲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为每千人中有1.5人增长;北美地区和拉美地区的自然增长率则分别为每千人中有1.4人和1.3人增长;大洋洲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为每千人中有8.1人增长。

2009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2009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100.0
其中:城镇
62186
46.6
乡村
71288
53.4
其中:男性
68652
51.4
女性
64822
48.6
其中:0-14岁
24663
18.5
15-59岁
92097
69.0
60岁及以上
16714
12.5
其中:65岁及以上
11309
8.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万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33474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指标
全 国 按地址分 北京市 1755 8.06 4.56 天津市 1228 8.3 5.7 河北省 7034 12.93 6.43 山西省 3427 10.87 5.98 内蒙古自治区 2422 9.57 5.61 辽宁省 4319 6.06 5.09 吉林省 2740 6.69 4.74 黑龙江省 3826 7.48 5.42 上海市 1921 8.64 5.94 江苏省 7725 9.55 6.99 浙江省 5180 10.22 5.59 安徽省 6131 13.07 6.6 福建省 3627 12.2 6 江西省 4432 13.87 5.98 山东省 9470 11.7 6.08 河南省 9487 11.45 6.46 湖北省 5720 9.48 6 湖南省 6406 13.05 6.94 广东省 9638 11.78 4.52 广西壮族自治区 4856 14.17 5.64 海南省 864 14.66 5.7 重庆市 2859 9.9 6.2 四川省 8185 9.15 6.43 贵州省 3798 13.65 6.69 云南省 4571 12.53 6.45 西藏自治区 290 15.31 5.07 陕西省 3772 10.24 6.24 甘肃省 2635 13.32 6.71 青海省 557 14.51 6.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625 14.38 4.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59 15.99 5.43 注:1.本表数据根据200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全国总人口包括现役军人数,分地区数字中未包括。3.全国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总人口(年末)(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133474 12.13 7.08
Hale Waihona Puke 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5.05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2009年的各地区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显示了中国大陆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增长趋势。

本文将就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这些数字对于不同地区的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影响。

1. 人口数2009年各地区的人口数统计显示,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为13.3亿人。

与上一年相比,人口总数增加了0.57%,这意味着大约有755万人增加到中国大陆的人口数量。

在各个地区的对比中,东部地区人口总数为7.34亿人,占总人口的55%,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中部地区的人口总数为3.78亿人,占总人口的28.5%。

而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为1.18亿人,占总人口的8.9%。

同时,东北地区的人口总数为1.04亿人,占总人口的7.8%。

2. 出生率2009年各地区的出生率数据反映了该年度各地区人口的生育状况。

在整个中国大陆,每千人的平均继续生育率为12.1‰。

这表示,每一千人中,平均有12.1人出生。

对于各个地区的比较而言,西部地区的出生率最高,为14.3‰,而东部地区的出生率最低,为10.4‰。

中部地区的出生率为12.7‰,而东北地区的出生率为12.1‰。

3. 死亡率2009年各地区的死亡率数据反映了该年度各地区人口的生存状况。

整个中国大陆的死亡率为6.8‰,这意味着每千人中有6.8人去世。

与出生率相似,各地区的死亡率也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的死亡率最低,为6.1‰,而中部地区的死亡率为7.6‰。

西部地区的死亡率为7.8‰,而东北地区的死亡率为7.4‰。

4.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是人口数量减去死亡率后的差额,用于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情况。

2009年,中国大陆的自然增长率为5.3‰。

虽然各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但整体上与出生率和死亡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西部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最高,为6.5‰,而东部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最低,为4.3‰。

中部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为5.1‰,而东北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为4.7‰。

阿克苏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阿克苏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阿克苏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在地委和行署的正确领导下,阿克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地区三干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克服“7〃5”事件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断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20521元。

地方生产总值237.5亿元,增长12.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9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72.1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94.5亿元,增长12%。

地方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86:30.36:39.7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7%,其中,食品价格指数102.6%,居住类价格指数101.4%。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5.88%。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85.5%。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98%。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2.4%。

二、农业农林牧渔总产值14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农业产值106.88亿元,增长18.45%;林业产值6.44亿元,增长24.32%;畜牧业产值21.25亿元,增长10.39%;渔业产值0.77亿元,增长16.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13亿元,增长1.6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6.39万亩,增长15.8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16万公顷(332.36万亩),增长37.26%;棉花播种面积29.16万公顷(437.48万亩),下降0.57%;油料播种面积1.22万公顷(18.26万亩),增长130.2%;甜菜播种面积 0.39万公顷(5.89万亩),增长89.39%。

全年粮食产量161.14万吨,增产37.3%,棉花产量46.45万吨,增长7%;油料产量2.05万吨,增长89.6%;甜菜产量26.41万吨,增长92.2%,水果产量90.70万吨,增长21.39%。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 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 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2.09 12.10 12.14 11.95 11.90 11.93 12.10 12.08 12.37 12.07 12.95 12.43 10.94 10.48
116
15.04
117
14.39
119
12.98
121
11.60
122
11.45
123
11.21
125
10.55
126
10.42
127
10.06
129
9.14
130
8.18
131
7.58
132
6.95
133
6.45
134
6.01
135
5.87
135
5.89
136
19.39 20.16 21.13 21.62 23.01 23.71 24.52 25.32 25.81 26.21 26.41 26.94 27.46 27.99 28.51 29.04 30.48 31.91 33.35 34.78 36.22 37.66 39.09 40.53 41.76 42.99
73160
2006
131448
67728
63720
58288
71496
2007
132129
68048
64081
60633
70399
2008
132802
68357
64445
62403
68938
2009
133450
68647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在2009年,各地区的人口数、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不考虑移民和移民的情况下,人口的产生和减少之间的差异。

根据当年的数据,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为:1. 地区A:人口数为X万人,出生率为Y‰,死亡率为Z‰,自然增长率为(Y-Z)‰。

2. 地区B:人口数为X万人,出生率为Y‰,死亡率为Z‰,自然增长率为(Y-Z)‰。

3. 地区C:人口数为X万人,出生率为Y‰,死亡率为Z‰,自然增长率为(Y-Z)‰。

4. 地区D:人口数为X万人,出生率为Y‰,死亡率为Z‰,自然增长率为(Y-Z)‰。

5. 地区E:人口数为X万人,出生率为Y‰,死亡率为Z‰,自然增长率为(Y-Z)‰。

在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中,出生率越高,死亡率越低,自然增长率就越高。

出生率和死亡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教育水平、文化习俗等。

例如,在地区A,出生率较高,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婚育观念较重,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地区B可能有较高的死亡率,可能源于医疗条件不完善、疾病流行或其他健康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增长率只考虑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不包括移民和移民的因素。

这意味着,自然增长率无法完全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情况,因为移民和移民也会对人口数产生影响。

此外,自然增长率也可以用来分析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如果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意味着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将减少;而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则表示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人口将增加。

总的来说,2009年各地区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状况和趋势,并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格

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格

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格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格以下是近年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趋势和发展情况。

表格1: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5 12.07 7.33 4.742016 12.95 7.45 5.502017 12.43 7.18 5.252018 10.94 7.14 3.802019 10.48 7.13 3.35从上表可见,中国的人口出生率自2015年至2019年有所下降,而死亡率相对稳定。

自然增长率从5.50‰逐渐下降至3.35‰,说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表格2:美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5 12.4 8.1 4.32016 12.2 8.2 4.02018 11.6 8.6 3.02019 11.4 8.8 2.6美国的人口出生率从2015年至2019年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率则稳步上升。

自然增长率从4.3‰逐渐下降至2.6‰,表明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表格3:日本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5 8.2 9.3 -1.12016 8.1 9.4 -1.32017 7.8 9.5 -1.72018 7.7 9.7 -2.02019 7.4 9.9 -2.5日本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并且死亡率逐年上升。

自然增长率从-1.1‰下降至-2.5‰,说明日本正面临人口减少的问题。

表格4:印度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5 19.5 7.3 12.22016 19.0 7.2 11.82018 18.2 7.0 11.22019 17.8 6.9 10.9印度的人口出生率较高,但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2009年北京市情

2009年北京市情

北京北京市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其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时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过1亿4700万的旅客。

此外,现在的美国和古代中国也有许多城市定名北京。

中文名称:北京市外文名称:Municipality of Beijing别名:京、Peking行政区类别:直辖市所属地区:中国华北下辖地区:东城、西城、宣武、崇文、朝阳等政府驻地:东城区正义路2号电话区号:010邮政区码:100000地理位置: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人口:常住人口1,755万人(2009年) 方言:北京话气候条件: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著名景点:紫禁城、天坛、北京CBD、金融街、北海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火车站: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车牌代码:京地区生产总值:11,865.9亿元人民币(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67,612元人民币(2009年)人类发展指数:0.897(高,2006年)市树:国槐、侧柏市花:月季、菊花一、基本概况市名北京市(英语:Municipality of Beijing 汉语拼音:Běijīng Shì)。

简京,旧译Peking。

经纬度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

全市南北跨纬度1度37分,东西跨经度2度05分。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辖区18个。

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2个县。

乡镇全市乡镇级区划数为317个,共有135个街道办事处和182个乡镇(2008年,北京市民政局)[1]。

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0年

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0年
指标
全 国 按地址分 北京市 1962 7.48 4.41 3.07 天津市 1299 8.18 5.58 2.6 河北省 7194 13.22 6.41 6.81 山西省 3574 10.68 5.38 5.3 内蒙古自治区 2472 9.3 5.54 3.76 辽宁省 4375 6.68 6.26 0.42 吉林省 2747 7.91 5.88 2.03 黑龙江省 3833 7.35 5.03 2.32 上海市 2303 7.05 5.07 1.98 江苏省 7869 9.73 6.88 2.85 浙江省 5447 10.27 5.54 4.73 安徽省 5957 12.7 5.95 6.75 福建省 3693 11.27 5.16 6.11 江西省 4462 13.72 6.06 7.66 山东省 9588 11.65 6.26 5.39 河南省 9405 11.52 6.57 4.95 湖北省 5728 10.36 6.02 4.34 湖南省 6570 13.1 6.7 6.4 广东省 10441 11.18 4.21 6.97 广西壮族自治区 4610 14.13 5.48 8.65 海南省 869 14.71 5.73 8.98 重庆市 2885 9.17 6.4 2.77 四川省 8045 8.93 6.62 2.31 贵州省 3479 13.96 6.55 7.41 云南省 4602 13.1 6.56 6.54 西藏自治区 301 15.8 5.55 10.25 陕西省 3735 9.73 6.01 3.72 甘肃省 256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5 6.02 6.03 青海省 563 14.94 6.31 8.63 宁夏回族自治区 633 14.14 5.1 9.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85 15.99 5.43 10.56 注:1.本表数据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

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截至2009年

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截至2009年

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截至200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截至2009年根据截至2009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都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和特点。

本文将分析这些数据,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生率。

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每千名人口中新增的婴儿数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出生率呈现出起伏的趋势。

在该时期,人口生育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出生率逐渐下降。

到了2009年,中国的出生率已经降至每千名人口约为13.9,这意味着每千名妇女平均生育1.39个孩子。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死亡率。

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每千名人口中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人数。

截至2009年,我国的死亡率也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

然而,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某些地区的医疗资源不均衡分布,我国的死亡率在不同地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后得到的差值。

截至2009年,我国的自然增长率约为每千名人口0.73,属于较低水平。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主要是由于出生率逐渐下降和死亡率缓慢下降所导致。

此外,还要考虑到城乡差异、地域差异以及政策差异等因素对自然增长率的影响。

总结起来,截至2009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和特点。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继续关注人口问题,并适时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平衡发展。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还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需要持续关注人口问题,加强相关研究,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并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烟台市人口分析(区域分析课程)

烟台市人口分析(区域分析课程)

3220669
3509753
2968067
6468228
市区
619938
1762602
883032
879570
504520
1258082
1743355
芝罘区
236597
689737
341950
347787
0
689737
683950
福山区
93116
249351
125032
124319
134268
115083
6468228 1743355
683950 250154 472978 192396 143877 628249 876883 858619 445788 565541 636271 669303 44219
3255160 873693 339574 125739 239133
96937 72310 313088 447221 431741 223258 281977 322366 340167 21649
44219
6458232 1708328
667780 247007 474950 181157 137434 625796 887220 859489 447296 568575 642331 674455 44742
100.15 102.05 102.42 101.27
99.58 106.20 104.69 100.39
男女人口比例
328 326 324 人口总数(万人) 322 320 318 316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份(年)

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96年

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96年

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96年1996年,我国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该主题进行探讨,分析各地区的人口情况以及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一、各地区人口数情况1996年,中国的总人口数为12.9亿,各地区人口数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以华东地区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口数量较多。

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分布不均所致。

此外,中部地区的人口数量也相对较多,这与其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二、各地区出生率变化情况在1996年,中国的总出生率为17.61‰,各地区的出生率也存在明显差异。

东部地区的出生率相对较低,这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成本提高以及二孩政策限制有关。

相反,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出生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经济相对滞后、生活水平较低以及婚育观念的影响有关。

同时,中部地区的出生率也在逐渐下降,与其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实施也有一定关联。

三、各地区死亡率变化情况1996年,中国的总死亡率为6.2‰,各地区的死亡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东部地区的死亡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其相对良好的医疗资源和健康保障制度有关。

相反,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死亡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经济欠发达、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有关。

中部地区的死亡率在逐渐下降,与其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有关。

四、各地区自然增长率情况自然增长率是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后的剩余数值,即每年新增人口数量。

1996年,中国的自然增长率为11.41‰。

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也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较多,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小所致。

相反,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出生率相对较高以及死亡率相对较低的情况有关。

中部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也在逐渐下降,这与其地区的人口结构调整以及人口政策的实施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标
全 国 按地址分 北京市 1755 8.06 4.56 3.5 天津市 1228 8.3 5.7 2.6 河北省 7034 12.93 6.43 6.5 山西省 3427 10.87 5.98 4.89 内蒙古自治区 2422 9.57 5.61 3.96 辽宁省 4319 6.06 5.09 0.97 吉林省 2740 6.69 4.74 1.95 黑龙江省 3826 7.48 5.42 2.06 上海市 1921 8.64 5.94 2.7 江苏省 7725 9.55 6.99 2.56 浙江省 5180 10.22 5.59 4.63 安徽省 6131 13.07 6.6 6.47 福建省 3627 12.2 6 6.2 江西省 4432 13.87 5.98 7.89 山东省 9470 11.7 6.08 5.62 河南省 9487 11.45 6.46 4.99 湖北省 5720 9.48 6 3.48 湖南省 6406 13.05 6.94 6.11 广东省 9638 11.78 4.52 7.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4856 14.17 5.64 8.53 海南省 864 14.66 5.7 8.96 重庆市 2859 9.9 6.2 3.7 四川省 8185 9.15 6.43 2.72 贵州省 3798 13.65 6.69 6.96 云南省 4571 12.53 6.45 6.08 西藏自治区 290 15.31 5.07 10.24 陕西省 3772 10.24 6.24 4 甘肃省 2635 13.32 6.71 6.61 青海省 557 14.51 6.19 8.32 宁夏回族自治区 625 14.38 4.7 9.6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59 15.99 5.43 10.56 注:1.本表数据根据200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全国总人口包括现役军人数,分地区数字中未包括。3.全国总人口 注:1.本表数据根据200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全国总人口包括现役军人数,分地区数字中未包括。3.全国总人口
2009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总人口(年末)(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133474 12.13 7.08 5.05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