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更漏子·锦筵红翻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更漏子·锦筵红翻译赏析
《更漏子·锦筵红》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
其古诗全文如下:锦筵红,罗幕翠。
侍宴美人姝丽。
十五六,解怜才。
劝人深酒杯。
黛眉长,檀口小。
耳畔向人轻道。
柳阴曲,是儿家。
门前红杏花。
【前言】《更漏子·锦筵红》是北宋词人张先写的一首词。
此词戏剧性地叙写了一段才子佳人歌筵酒席之间的邂逅,生动地塑造一位年仅十五六却面目姣好、善解人意的少女形象。
此词虽写才子佳人之爱但给人以清新感。
词情大胆而用笔含蓄,颇具艺术特色。
【注释】1.锦筵:美盛的筵席。
2.罗幕:丝罗帐幕。
3.侍宴:宴享时陪从或侍候于旁。
4.姝(hū)丽:美丽。
5.解:了解,懂得。
6.怜才:爱慕有才华的人。
7.黛(dài)眉:黛画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8.檀(tán)口:红艳的嘴唇,多形容女性嘴唇之美。
檀:浅绛色,即浅红色。
9.柳阴:亦作“柳荫”,柳下的阴影。
10.儿家:古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
【翻译】宴席桌上铺锦红,碧绿锦罗垂幕。
侍宴的人儿生得美,楚楚动心肺。
年纪轻轻十五六,懂得爱慕有才华的人。
劝我饮尽又斟满,一杯又一杯。
眉儿细又长,口儿红又微。
贴在我耳畔轻轻说:“路弯弯的柳荫处,是奴家的家。
奴家门前有杏花,不见不散。
”【赏析】此词以才子佳人之爱为主题,颇有戏剧性地叙写了才子佳人歌筵酒席之间的邂逅。
全词以叙事见胜,笔墨紧凑,场面、人物、动作、对话表现得极为精彩,风格清新,明秀而又含蓄,情感热烈、轻
倩而不流于浅薄。
起首两句为场面描写,写的是锦筵铺红,罗幕垂碧,同时为下边美人出场暗设衬托。
“侍宴美人姝丽。
”这一位侍宴的歌女生得很美,出现红筵翠幕之间,自是格外光彩照人。
“十五六,解怜才”,点其年龄之轻,则歌女之动人,词人之动心,皆不言之中。
“解怜才”三字,极有分量,说这位歌女虽很年轻,却懂得什么是爱。
正是因为她倾倒于词人的才华,所以才“劝人深酒杯”。
这句词意为歌女劝词人饮尽、斟满。
《道山清话》载“每张先来,即令侍儿出侑觞,往往歌子野之词”,可证。
这句妙很有分寸,入情入理。
酒席之上,众目睽睽之下,这位歌女要向词人初次表示自己的爱慕,必然是也只能是通过劝酒之际来暗表衷情。
这一动作描写,不仅刻画出她的爱情心理,而且十分贴近歌女的身份。
下片接着写歌女借劝酒进一步大胆表示。
过片两句,为歌女而特写檀口为浅红色。
这两句写当歌女手执酒壶,词人面前俯身斟酒时,词人对她美貌的观感:只见她画眉长,红唇小。
不难想见,此时此刻,两人目光相注,目成心许,所以机灵而大胆的歌女当下便“耳畔向人轻道”:“柳阴曲,是儿家。
门前红杏花。
”此三句是歌女声口,尤言:柳阴隐秘之处,便是妾家,可别忘了,门前有红杏花!声音虽轻柔,胆子却很大;话虽简短,情感却很挚烈。
此三句,歌女性情全出。
这几句话虽极大胆,却合情合理,完全符合歌女的身份。
结句极美,将词境溶入一片红杏花之中。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