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思路研究
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际问题与对策

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际问题与对策摘要:学习型城区建设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路径,但是学习型城市建设并非如想象的那样如火如荼,而是出现了潮涨潮落的现象。
杭州市滨江区在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中,围绕“要不要”、“谁来建”、“如何建”三大问题,积极探索,形成了扎根社区,发展社区教育,立足区情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滨江路径。
关键词:学习型城区;建设;终身学习;实践;思考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热潮。
1999年9月,上海首次提出要创建学习型城市,随后大连、常州、南京、青岛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
十六大后,全国已有80多个城市提出了要创建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如火如荼。
但是到2004年—2005年,这股热潮有所降温;近年来亦是不温不火。
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潮涨潮落的现象值得研究,以使后来者能够吸收兄弟城市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尽量走自己的路。
近几年来,杭州市滨江区发挥“小政府、大社会”和“小机构、大服务”的体制优势,扎根社区,发展社区教育,立足区情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
总结滨江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历程,基本上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路径”的探索中前行。
一、解决一个“要不要”的问题:明确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战略地位发展社区教育和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习型城区建设是不是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这是滨江区在发展社区教育过程中首先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滨江区教育局会同区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建立了调研课题,分别从国内外理论界的相关论述、兄弟区县的经验、市民和各部门的需求与认识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的结论是:首先,建设学习型城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市文明和谐发展的智力支撑;其次,建设学习型城区是实现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基本路径和体系架构,在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与夯实学习型社区基础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的步骤;再次,学习型城区是社区教育更高一个层次发展的重要目标,具有制度体系架构的深层涵义。
杭州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障 ,要想 维护城 市社会 肌体 的健康 与和谐 ,关键 还 在于 城市社 区 的发展 ,由此 ,社 区建设 的战略 地位
日益 凸现 ,我 国进 入一个 全 面深人 的城市社 会建设 和社 区发展 的新 阶段 。
2 世 纪 是 学 习 的世 纪 。 人 人 都 要 “ 会 学 I 学 习 、学 会技 能 、学 会生存 、学会 做人 ” 。 “ 民学 全
我 国城 市 正 面 临 经 济结 构 调 整 转 型 、消 费 结
构 急 剧 升 级 、社 会 结 构 复 杂 多元 等 巨大 的 变 革重
构 ,而 世界各 国城 市也普 遍 陷入 困难 重重 、管理混
课堂 ”被列 为美 国的教育 战略 ; 日本 提 出把 大阪建
成 “ 习型 城市 ” ;19 和 19 年两次 世界终 身学 学 94 97
杭 州 学 习型 社 区建 设
的实 践 路 径探 索
方云 秀
提 要 :学 习型社 区建设 不仅 是 社 区成长 发展 的新路 径 ,是城 市社 会发 展 的理念 创 新 ,更是 杭 州创 建 学 习型城 市 的实 践 目标 和 探 索路 径 。 本 文对 学 习型社 区 的理论 与特 征进 行 了 ,充 分 调 动 蕴 藏 在 群 体 组 织 中 的 自觉性 和 主 观 能 动 性 。第 三 ,要 有 一 系 列 的
激 励 和 制 约 机 制 。通 过 有 效 的正 激 励 和负 激 励 , 激 发 学 习 愿 望 、养 成 学 习 习惯 、创 造 学 习条 件 、 培 养学 习能力 ,从 而达 到改 变 和提升 组织 与个 人 的
共 同 目标来 营造 一种 学 习 的氛 围 ,创 造一 种学 习 的
系列各 自独 立 的小社 区组 成 ,这些 小 社 区彼此 容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

M a ., 0 6 r 2 0
山西经 济 管理干 部 学院学 报
J U N LO 4 O R A F 踟 , ^ 姗
20 0 6年 3月
Vo . 4 N 1 1 1 o.
第 1 第 1 4卷 期
推 进 学 习型 城 市建 设 问题 的 思考
相适应的学 >理念 。第三 , - j 要构建和完善终 身教育体 系。第四 , 抓好各种 学 .型 组织创 建。 要 - - j
第五 , 营造 良好 的社 会环境和舆论氛 围。第六 , 形成健 全的保 障和激励机制 。 要 要
【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 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组织; 终身教育 【 中图分类号】 2 0 F9
城 市 的不断发 展 必然要 求 市 民素质 的 不断 提 高 。人 们 要 不 断 突 破 自 己 知 识 和 能 力 的 现 有 水 平 , 养 创 培 新 的思 维方式 , 面提 高 自己的素 质 , 现 自己的远 全 实 大抱 负和人 生 价 值 , 必须 把学 习作 为 生 活 的基 本 就 需 要 。建设 学 习 型城 市 , 仅 是 为 了保 证 一 个 城 市 不
收 稿 日期 :0 5 0 .7 2 o .9 2
1 推进 学 习型城 市 的意义 1 1 推 进 学 习 型 城 市 建 设 是 全 面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的基 础 工程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8 90 (060 — 02 3 10 — 1120 ) 0 6 —0 1
1 0年 则 是 每 3年 增 加 一 倍 。 人 们 在 学 生 时 代 获 得
的 内在要 求 , 是 落实 科学 发展 观 的基础 工程 。 也
学习型城市建设:理之源与行之路的探索

02 学习型城市建设 的理论基础
学习型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
学习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适应变 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01
开放性和包容性
能够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促进多元发展;
03
02
特征
学习型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04
创新和创业精神
鼓励创新和创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政策推动
教育改革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广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 ,促进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衔接。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 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 与的良好格局。
文化传承与创新
弘扬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和产 业升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适应社会变革
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不 断适应社会变革,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01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习型城市建设 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方法,以适应时代 的发展需求。
02
03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国 家和地区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借鉴 ,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全球化发展。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01
02
03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 向,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综合素质 和生活质量。
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包括构建完备的学习设施、开展多 样化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 围等。
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注重公平和包容 性,为不同群体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和资源。
杭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城 市建设 ,要 加 强领 导 ,建 立健全 有效机 制 ,营造 良好 的环境 ,注 重理论 联 系实 际,完善平 台载 体 ,开展形 式多样 、内容 丰富的各种 活动,提 高城市 “ 实力” ,促进城 市综合 竞争力。 软 关键词 :学 习型城 市建设 路 径选择 杭州 课 题 组 组 长 翁 卫 军 , 中共杭 州 市 委 常委 、宣传 部 部 长 ;课 题 组 副 组长 魏 皓奔 , 中共 杭 州 市委 宣传 部 常务 副部 长 、研 究 员。课 题 组成 员安 蓉泉 , 中共杭 州 市委 党史研 究室 主任 、教授 ; 康 志 友 , 中共 杭 州 市 委 宣传 部理 论 处 处 长 ;赵 维利 , 中共杭 州 市委 宣 传 部 理 论 处 (邮政 编 码 3 0 6 1 2 );柯 红 波 , 中共杭 州 市 委党校 副教 授 ;周 旭 霞 , 中共杭 州 市 委党校 副教授 ( 0 邮政 编码
的实际能 力 ,并将 推 动学 习 型 、创 新 型 、生态 型城 市 建设等 一 系列 战 略举措 同时跟进 。 ( )建 设 学 习型 城 市 ,是 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二
和推进 社会 主 义核 心价值 体 系建设 的基础 工程
群 众对 城市 发展 的新 期 望提供 不竭 的人 文精 神 和科
为其 国际化 大都市 的地位 和实 力 。圈际大都 市对 全
生存 和发展 的基本 方式 和共 同特 征 。学习是 文 明传
承之途 、人生成 长之 梯 、政 党巩 固之基 、国家兴 盛
之要 。善于学 习 的民族 ,必定是 充满希 望 的民族 ;
善 于学 习的城 市 ,必将 是拥有 未来 的城 市 。进入 新
世 纪 以来 ,杭州 在构建 终身 教育体 系 、推 动社 区教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2011-01-06 07:17:52 杭州网(2011年1月5日)建设学习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1.建设学习型城市,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只有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科学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
2.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正处于全面提升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的关键时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前进道路上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还很多。
只有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杭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3.建设学习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杭州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港口资源,面对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制约日益加剧的形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驱动力。
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科技、资金、资源、信息、体制、环境、政策等要素和条件,只有为人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谈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

谈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创新的光芒。
它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作为一名科技专栏作家,我将深入探讨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揭示其对城市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学习型城市的概念。
学习型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城市及其居民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它不仅是一种城市发展理念,更是一种城市治理模式。
学习型城市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城市持续发展的智慧之门。
然而,学习型城市并非一成不变。
它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变化,以满足不同城市和居民的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和改进,让学习型城市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我们需要不断前行,不断超越,才能到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未来。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我国的城市发展正在从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化向创新型、智能化转型。
创新型城市建设,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城市及其居民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形态、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创新。
它不仅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更是一种城市竞争力。
创新型城市建设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城市持续发展的智慧之门。
然而,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并非易事。
它需要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居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这就需要我们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为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我们需要不断前行,不断超越,才能到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未来。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还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需要不断前行,不断超越,才能到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未来。
因此,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关注和推动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城市环境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地方高校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的 。地 方 高 校 参 与 学 习型 社 区建 设 是 一 种 互 动 、 通 过程 , 沟 有 利 于 彼 此 的发 展 ,地 方 高校 参 与 学 习 型 社 区建 设 有 利 于
促进双赢 。 ( ) 利 于 高 校 的 发 展 一 有
随 着 知 识 经 济 时代 、 息 时 代 的 到 来 , 闭 性 、 结 性 信 封 终
( 江农林大学学工部 , 江 浙 浙 临安 310 ) 1 3 0
[ 摘 要 ] 习 型社 区 的 建设 是 构 建 学 习型 社 会 的 重 要 内容 。 文 中 以杭 州 市 为 例 , 论 证 杭 学 在 州 市地 方 高校 参 与 学 习 型 社 区 建 设 的 优 势 后 , 出资 源 交 换 、 面援 助 、 同行 动 是 地 方 高校 参 提 全 共
学 习 的载 体 . 区 内 的高 校 , 有 大 量 可 以为 社 区所 用 的物 社 拥
杭 州 市 政 府 非 常 重 视 学 习型 社 区 的 建 设 ,从 2 0 0 2年 至 20 0 7年 相 继 发 布 了 《 于 杭 州 市 构 建 终 身 教 育 体 系 建 设 关
学 习 型 城 市 的实 施 意 见 》 《 州 市 学 习 型 社 区 评 估 指 标 体 、杭
21 0 1年 第 1期
理 论 观 察
The r tc o e i Obs r ato e v i n
No ,2 1 .1 01 S r a .6 e i lNo 7
( 总第 6 7期)
她 离较 叁 马 习型 社 区建 设 的 摸
以杭 州 市 为例
宄
谭 娟 晖
系 》 文 件 , 确 指 出 , 有 效 利 用 社 区 内 的 教 育 资 源 , 立 等 明 要 建
杭州农村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 习型社 区是 以学 习者 为 中心 ,以终身 学 习教育 学
体系为基础,以实现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学习需求 和获得 自身发展 的社区。”l 2 在综合 国内外研究 以
及我 国 国情 的基 础上 ,我 们认 为 ,学 习 型社 区应 具
有 以下 几个 特点 :一 是具 有 明显 的区域性 。这 是 由
作 者 汪国新 ,杭 州市成人 教 育研 究室主任 ( 邮政编 码
建 设 农 村 学 习 型 社 区是 构 造 学 习 型 城 市 的 重
要组 成部分 。杭 州要 实施学 习 型城市建 设 战略 ,就 必须 高度重 视杭 州农 村学 习型社 区建设 。杭 州市共 1 8 乡镇 ( 道 ),其 中 乡3 个 ,镇 1 5 ,街 9个 街 1 0个
人学 习 、时时 学 习 、处 处学 习 的社 区 ,社 区 内的各 种 学 习型组 织 ,充 分利用 社 区文 化教 育 资源 ,社 区 成 员 的学 习权利 都有 保 障 。因此 ,可 以把学 习型 社 社 区界 定 为 :以社 区 为 依 托 以社 区终 身 教 育 为 基
础 ,有效 整 合社 区 资源 ,努 力创 设各 具特 色 的学 习
征 。五是 要 以促进 社 区成员 全 面发 展 以及社 区可持
会”。美 国早在 17 年就制定 了 《 96 终身学 习法 》。
1 9 年 ,欧盟 在 “ 与学 :迈 向学 习社会 ” 的报告 95 教
中 ,提 出 了构建 学 习社会 的具 体 途径 和策 略 。随着 国 际竞争 的 加剧 ,全 球经 济一 体 化进 程逐 步加 快 ,
从而促 进社 区成 员全 面发 展和社 区可持续 发展 而创 建 的新 型社 区 。北 京 师 范 大学 厉 以贤 教 授 指 出 ,
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一、前言学习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不仅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还能够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份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为城市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义1.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学习型城市能够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增强城市适应能力。
学习型城市可以及时把握全球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等挑战,保障城市的持续发展。
3.促进城市居民素质的提高。
学习型城市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让居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品位。
4.改善城市环境。
学习型城市能够引进绿色环保技术,推动城市的环保工作,并且通过学习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污染。
三、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1.教育体系的建设教育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来建设城市的教育体系。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城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整合城市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3.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培育新兴的产业。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环境保护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我们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推进节能降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构建杭州学习型城市

:
l
“ 脉 相 袭 、 养 天 堂 ” 这 是 杭 口大 国 , 把 沉 重 的人 口负 ” 要 担转 化 为丰 富 的人 力 资 源 优 势 , 就必 须全 面开 发
人 力资 源 , 全面 投 资 人力 资本 。 全面 提升 人 的学 习
造城 市精神、增强城 市综合竞争力的 题 中应有之义;尤其 需要从战略角度 , . 加强对杭州_ _ 0 学习型 城市的研究 ,着力从体制 制度层 面提 出杭 州构建 学习型城市的对策和思路 o■l : , l
‘
: 恧 词 :终 身学 习体 系 擘 习型 城 市 主
杭州
.
与 上 海 国际 大 都 市 圈融 合 , 进 长 江 三 角 洲 、 推 省 域、 市域 三级 经济 区域 一体 化进 程 ; 强化 国际风 景 旅 游 城市 、 区域 中心城 市 、 会 城 市 、 造 业 基 地 省 制 四大城 市功 能 ; 大做 强 中心城 市 , 速集 聚各类 做 加 要 素 , 强城 市 综合 竞 争 力 , 筑 城 市 新 优 势 , 增 构 赢 得 发展 主 动权 。20 02年 , 州 市 政 府 提 出 了 “ 杭 构 建 终身 教育 体系 ” “ 设 学 习型 城 市 ” 和 建 的发 展 目 标, 出台了《 杭州 市人 民政府 关 于杭 州市 构 建终 身 教 育体 系 、 建设 学 习型 城 市 的意 见 》 进 一 步 实施 ,
载, 也是新 时 期 的历 史期 盼 。人 文 内涵 给 城市 以 高 尚 品味 , 养底 蕴给城 市 以超 然气 质 , 学 知识 智 慧 给 城市 以卓 越 眼界 , 业发 展给 城 市 以时代 活力 。 创 杭 州作 为是 浙江 的省会 城市 和 长江 三 角洲南 翼 的 中心城市 , 已成 为推 动 区域 经 济 的主 要 动 力 源 之
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际问题与对策——杭州市滨江区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实践与思考

2 1 年第9 总第2 2 0 2 期 0 期
砌 铴
本刊特稿
学 习型城 区建设 的实际 问题 与对策
杭州市滨江区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实践与思考
倪 勇敏
( 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 ,浙江 杭州 3 0 5 ) 10 1
摘 要 :学 习型城 区建设是 学习型城市建设 的重要 载体 - , g  ̄习型社会建设 的关键路 径,但是学 习型城市建设并非如想 象的那样如 火如 o 荼 ,而是 出现 了潮涨潮落的现 象。杭州市 滨江 区在推 进 学习型城 区建 设 中,围绕 “ 不要 ”、 “ 要 谁来建 ”、 “ 如何 建”三 大问题 ,积极探 索,形成 了扎根社 区,发展社 区教育 ,立足 区情推进学 习型城 区建设的滨江路 径。 关键 词:学习型城 区;建 设;终 身学习;实践 ;思考
型城 市 ,随 后大连 、常州 、南京 、青 岛等城 市也纷纷 展的重要 目标 ,具 有制 度体 系架构 的深 层涵义 。社 区 提 出创建学 习型城 市的 目标 。十六大 后 ,全 国 已有8 教育 则是学 习型城 区建设 的重要 基础和平 台 ;最后 , 0 多个城 市提 出了要创建学 习型城 市 ,创建 活动如火 如 从激励 手段上 讲 ,社 区教育示 范区 、实验 区只是促 进
中图分 类号 : 7 G2
文献标识码 :A
进入2 世纪以来 ,全 国迅速 掀起 了一股 创建学 习 实学 习型社 区基 础之 间 ,是一个承 上启下 的关键性 的 1 型城 市的热潮。1 9 年9 ,上海首次提 出要 创建学习 步骤 ;再 次 ,学 习型城 区是社 区教 育更高 一个层次 发 99 月
一
解决 一个 “ 要不要 ”的 问题 :明确学 习型城 规 定提取和 使用职 工教育培 训经费 ;鼓励社会 力量和
学习型城市创建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终 身 学 习和 全 民 学 习的环境 和机 制 的社会 。 因为 学 习型社 会 学 习行为 的普 遍 性 ,有 人 形象地 将 学 习型
体 现 出项 目教 材 以工作 情 景为 支 撑 ,营造 具有 实际 职业 环境 的教 学环境 的优越性 。
参考文献 : [ 】 大 源 .职 业 教 育 学研 究新 论 ( .北 京 : 育科 学 1姜 M] 教
一
带有 浓厚 的人 文主义 色 彩和理 想 主义倾 向。 17 9 2年 ,联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前 主席 法 国学者埃
德 加 ・富尔提 出 了他所 认 识 的学 习型 社会 ,教 育不
再 是 某些 杰 出人才 的特 权 或某 一特 定年 龄 的特 殊活 鑫
动, 而是越出了 传统教育的规定界限, 在时间和空间 蘑
中 图分 类 号 : 7 G7 文献 标 识 码 : A
魏 瓣
绻
阎 兵, 李 莉 ( 龙 江广 播 电视 大 学 , 龙江 哈尔滨 1 0 8 ) 黑 黑 5 0 0
要 : 有 关 学 习型 城 市 创 建模 式 的理 论 研 究进 行 初 步 总 结 , 述 学 习型 城 市 创 建模 式 的三 种 理 论 , 对 学 习型 对 综 并
版 社 。 0 7 20 .
( 文 系 基 金 项 目 《 育 部 、 政 部铁 道 运 输 管 理 专 业 师 本 教 财
资培训包开发项 目核心课程教材子项 目》 的阶段性成果 。 目 项
编 号 为 L Z 0 2 BD 3)
201第7 0/ 总 2 期 10 6
社 会。
圣霞毒叠
【 】 大 源 .当代 德 国职 业 教 育 主 流 教 学 思 想研 究 【 . 2姜 M】 北 京 : 华 大 学 出版 社 ,0 8 清 20. [ 】 伟 平 , 国庆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开发 技 术 【 .上 海 : 3石 徐 M】 上 海教 育 出版 社 ,0 6 20 . 【 】 泽 民 .职 业 教 育教 材 设 计 【 .北 京 : 国铁 道 出 3邓 M】 中
学习型城市建设对于杭州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价值探究

看作 是僵 化 的符 号 ,而看 作是一 个 充满 活力 的发展
经 过 数 百 年 漫 长 的发 展 ,城 市 如 今 正 走 向一 过程 ,我 们就 会 看到 知识 是学 习 的结果 ,学 习又是
个新 的发 展 阶段 。随着 科 学技 术 的发展 ,知识 特别
是知 识 的广泛 应用 和不 断创 新 极 大地改 变 了人类 生
知识 、创 新知识 的学 习与 自己的发 展结 合起来 ,进 行 有组织 的学 习活动 ,并使 学习扩 展到人们 生存 、
发 展的整 个过程 。正是 由于这 样 的需要 ,人 们把 教
关 键词 :学 习型城 市
码 3 0 10 1 2)
新 型城 市化
价值
杭 州
作 者 曹 力铁 ,杭 州 师 范大 学钱 江 学院教 授 ;臧 继 良,杭 州 师 范大 学社 科 部研 究 生 ( 邮政 编
改革 开 放 以 来 ,特 别 是 进 入 新 世 纪 以来 ,杭 州 的经 济社 会发 展取 得 了突 出 的成就 ,一 个 经济欣
市 ,必定 是学 习型 的城 市 。 二 、学 习型城 市 的 内涵和 基本特 征
习型城 市 的前 提是 学习 ,关键是 城 市为 了创新 和发 展 ,为 了市 民的提 高 ,生 活 品质 的改善 所进行 的 系
统 的有组织 的学 习 。学习 型城市 主要应具 有 以下几 方 面的特 征 :
欣 向荣 、社 会和 谐稳 定 、人 民幸 福安康 、环境 整 洁
产 和生 活 的面貌 ,也使 城 市现 代化 的发 展进 入 了一
个崭 新 的 阶段 。在 当今 时代 ,城市 现代 化 的基本 内 容 ,就是 以文 化 和现 代科 学技术 的聚集 和发 展为 主 要特 征 ,融现 代 生产方 式 、生 活方 式 为一 体 ,通过 市 民素质 的不 断 提高 ,在 经济社 会 发展 中充 分发挥
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

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作者:课题组来源:《杭州(上半月)》 2014年第13期文课题组课题组于2012年11月在杭州市区发放《杭州市学习状况调查问卷》,以了解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现状。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总数为1200份,回收问卷1157份,其中有效问卷10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7%。
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在杭州市内发放,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学习氛围亟待增强。
杭州市民学习观念的调查显示,68.0% 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5.6% 将学习等同于读书;在有关学习阶段的调查中,66.4% 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是面对全民,84.5% 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是贯穿人生始末的活动;在对待事业发展问题上,35.5%被调查者认为个人奋斗至关重要,10.4% 被调查者将家庭背景作为事业成功的关键。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杭州市民的总体学习观念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大部分市民对学习的认识仍存在局限。
学习渠道需拓展。
杭州市民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杭州市民的每天业余学习时间偏少。
每天业余学习 2 个小时以上的仅占34.4%;市民的学习渠道中选择网络学习、学校进修、传统媒体的比例分别占62.8%、57.7%、42.5%。
调查显示,网络学习已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可,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在资源利用中处于劣势。
学习氛围建设需要加强。
杭州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状况调查显示,65.3% 被调查者认为杭州的学习资源优势在图书馆资源,50.0% 被调查者认为是学校资源;在对推动市民学习最有效组织的调查中,有41.5% 被调查者认为是学校,23.1% 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
在对杭州市学习氛围的调查中,有44.7% 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氛围不浓,40.8% 认为缺乏学习指导。
调查显示,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要进一步重视学习理念、学习氛围、政策支持和学习态度。
认为学习对事业发展影响作用最大的是18 岁以下的群体,随着样本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作用也在逐渐降低。
浙江省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考

■漫画/言论浙江省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考桑士达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城市,正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口号;新加坡提出建成“学习型政府”;日本倡导建设“学习型城市”。
从我国来看,在党中央的大力提倡下,目前,全国各地都相继提出并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城市”活动。
今年以来,中央和浙江省委对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工作作出新的部署。
我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热土,作为历来人杰地灵、崇学重文的省份,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当须走在前列、走出新路。
其一,须深刻认识、正确把握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意义和内涵。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城市是社会的主骨和枢纽,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所在。
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党组织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城市新形象、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
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进一步厘清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内涵,就是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经过不长的时间,把我省城市特别是杭、宁、温等主要城市打造成以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广大市民的良好文明素质为支撑,垒筑教育事业发达、学习资源丰厚、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条件优越、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构建能够通过学习推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充盈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的知识化、现代化的新型城市。
其二,须营造全民学习、领导机关带头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是社会的领导力量,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起着榜样的作用,他们在政治理论、科技文化、理政观念上能否站在前沿,往往决定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速度。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合格的领导者、管理者,必须重视学习、爱好学习、坚持学习。
推动杭州社会进步三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推动杭州社会进步三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一个重视学习的政党,是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党;一座善于学习的城市,是充满希望、富有活力的城市。
全市上下要动员起来,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追求,为实现到2015年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雏形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一个重视学习的政党,是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党;一座善于学习的城市,是充满希望、富有活力的城市。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
应该看到,今后五年,我市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同在,居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中,杭州经济社会要继续保持科学发展,继续快步走在全省前列,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杭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是我市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杭州长远发展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服务体系为支撑,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让学习成为推动杭州社会进步的动力。
为此,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情况,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伦理经典、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
要学习杭州人文历史和艺术知识,增强广大市民对杭州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广大市民热爱杭州、建设杭州的热情。
为此,我们要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整合学习资源,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方便群众学习,使人民群众的学习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 的重要 性不 言而 喻 ,关键 是 怎样 才能 顺利 推进 学
杭 州研 究
第2 卷 பைடு நூலகம் 1 6 辑
习型城市 的建设 中积极 倡导 。
一
展 , 自身 的价值 得 以充分 实现 ,从 而推 动城市 的不
断创新 和生 活 品质 的提升 。 ( )学 习为提 升杭 州的 竞争注入 活力 三
、
杭州推进 学 习型城 市建设 的作用
城 市竞 争 力 的研 究 专 家 指 出 ,竞 争 资 本是 指 作 为推 动现 代 社 会 发 展 的 主 要 动 力 源 ,城 市 的发 展 首 先 有 赖 于 城 市 的 主体 —— 城 市 市 民 的发
展 ,而市 民的发 展取决 于是 否学 习 、学 习什 么和如
建设 学 习型 城市 的核 心在 于通 过一 种组 织化 的学 习
存 》的报 告 书 ,指 出所 有 人 的终 身 不 断地 学 习 不
仅 是可 能 的 ,而且也 是必 须 的 。 由此 学 习作 为一 种
全 新 的理念 ,在 国际社会 受 到广 泛重 视 。美 国随 后
提 出了 “ 向学 习社 会 ” 的设 想 ,2 世 纪8 年代 日 迈 0 0 本 提 出把 大 阪建设 成 “ 习 型城 市 ” ,新 加坡 、荷 学 兰 则提 出 了打造 “ 习 型政府 ” ,欧 盟把 19 年 定 学 96 为 学 习年 。城市 作为 经济 、政 治 、科 学技 术 和文 化
城 市 的经济 、社会 、环境 资本 ,竞争 过程是 指城市 的城市资 本创 造增加 值 的过程 ,城市竞 争资本 积 累 与竞 争过程 密切 相关 ,影 响城市竞 争力 的 因素 涵盖
何 学 习。2 1年 岁末 ,杭州 市委 、市政府 在第 十二 00 个 五年规 划 中 ,旗帜鲜 明地提 出 : “ 加强 学 习型城
习型城 市建 设 ,许多 学者 对这 一 问题进 行 了探索 。
彼得 ・ 圣吉 指 出 :学 习 不仅是 人类 的天 l 生,也是 生
命 趣 味盎 然 的泉 源 。他认 为要 创建 学 习型组 织 ,需 要 进行 五项 修炼 ,即建立 共 同愿景 、自我超 越 、改 善 心智模 式 、团队学 习 和系统 思考 。潘 久艳 认为 ,
推动 ,第 二 阶段是 群众 自觉 ,最后形 成社 会 习俗 。
用 。城市 自身发 展 的根本 动力 来 源于不 断的创 新 ,
而创 新 能力 的增强 依 赖于 先进 文化 的 引导 和支 撑 ,
杨彤 、王 能 民等认 为 学 习型城 市建设 需 要解 决 的问 题 是 如何 提升 城 市 内组 织 的学 习能力 及 充分培 育其 参 与知识 活 动 的动 机 。王小 章 的研究 表 明 :要 形成
市建设 ,促进 人 的全面发 展 。”学 习是城 市发展 的 必 由之 路 ,建 设学 习型城 市是 时代赋予 杭州 的历史 使命 ,也是杭州 城 市 自身发 展 、不断创新 的需要 。
( )学 习为加 快杭 州的创 新奠 定基 础 一
了城 市 管 治 、创 新 和学 习 、贸 易 环 境 、制 度 和 政 策 。所 以 ,城市 的发 展 已经 不再 限于物 质经济 财富
杭 州推 进 学 习型 城 市 建设 的思 路 研 究 周霞 旭
提 要 :建 设 学 习型城 市是 时代 赋 予杭 州 的历 史使命 ,是杭 州城 市 自身发 展 、不 断创新 的需 要 。本 文 分析 了杭州 推 进 学 习型城 市建 设 的特 点 ,提 出 了杭 州 推进 学 习型城 市 建 设 的 思路 与 重
的量 性 增 长 ,而 善 于 学 习 、有 效学 习 、学 以致用 也 是城 市提 高 自身 竞争 力所 必不可少 的因素 。将 学
习 置于在 城市 发展 的核心地 位有 助于促 进社 会创新
和经 济持续 发展 ,通过 不断 推进学 习 ,加 强人力 资
进 入 2 世 纪 以 来 , 以微 电子 技 术 、生 物 技 l 术 、新 材 料 技 术 等 为 基 础技 术 革 命 正 向前 飞 速 发
才 能为城 市发 展不 断 注入新 的活力 。
学 习是 人 类 进 步 的 标 志 和 基 本 生 存 方式 ,学 习型组 织 是建设 学 习 型城市 的 基石 。建设 学 习 型城
市 。 由于 现实 中存 在 “ 不学 有术 ” 和 “ 而无 术 ” 学 两 类人 ,因 而 “ 工具 性 学 习”或 者 “ 功利 性学 习 ” 实 际 上不 需 要 政 府 刻 意 地 去 宣 扬 ,但 “ 目的性 学 习 ”或者说 “ 非功利 性 学 习”就 需要 政府 在推进 学
点。
关键 词 :学 习型城 市
建设
思 路
作者 周 旭 霞 ,中共杭 州 市委 党校 副教 授 (邮政编 码 3 0 2 l0 4)。
学 习 是 一 个 古 老而 崭 新 的 话 题 ,人 类 文 明 的 成 果都 是 人类 自觉 地 、创 造 性 地 学 习 和 实 践 的 结 晶 。 1 7 年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发 表 了 《 92 学会 生
以 “ 博学 多知 ” 为荣 ,以 “ 学无术 ” 为耻这 样一 不
种 社会 风 尚,具有 这种 风 尚的城 市 ,才是 学 习型城
学 习是获 取新 知识 、提高 智能 的基 本途 径 ,是创 新 的前 提 和进 步 的基 础 ,只 有将 先进 文化 转 化为 创新
能力 ,全 面推 进理 念创 新 、管 理创新 和 科技 创新 ,
教 育 的中心 ,城 市对 社会 的发 展起 着 巨大 的推 动作
活 动 ,努 力 营造 不 断创 新 、不 断 进 步 的 城 市 文 化
和 精神 , 提高 城 市 的综 合 素质 、运作 效 率 和竞 争 能 力 ,推进 城 市经 济和 社会 事业 的快 速发 展 。孙其 昂
倡 导建设 学 习型城 市 分 阶段推 进 ,第一 阶段 以行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