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流水堆积地貌 学案(无答案)-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湘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二章流水堆积地貌导学案
姓名:班级:编号:7 编制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能够辨识流域不同河段的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并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
(区域认知)
2.结合图文资料,综合分析流水地貌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综合思维)
3.能够通过野外实践,观看视频,认识主要的流水堆积地貌及分布。
(地理实践力)
4.树立保护环境、促进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1、堆积地貌的动态形成过程。
一、课前预习单
1.冲积扇
(1)分布:河流自____流至____地带。
(2)成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________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
2.洪积扇:在____________地区,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3.沙洲和冲积平原:在河流的______,或河流流经____时形成。
4.三角洲: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____大量沉积而形成。
洪积扇和冲积扇的区别
1、主体不同。
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2、范围不同。
冲积扇范围较大,有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而洪积扇范围较小。
3、形成气候不同。
冲积扇多发生在降雨多的地区,常有弯曲的河流出现,有时改道较多,出现错综的河网;而洪积扇多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上游河流较少。
二、课中提升练
1.下图是流水堆积地貌,①②③④中表示洪积—冲积平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
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2.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 )
A.堆积作用
B.水蚀作用
C.风蚀作用
D.风化作用
3.堆积体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
A.峡谷
B.河口三角洲
C.沙丘
D.冲(洪)积扇
4.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分布于( )
A.狭长山谷底
B.平原边缘处
C.河流出山口
D.河流入海口
下图为冲积扇与三角洲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关于冲积扇与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山谷出口附近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①地势平坦,汊流较少②波浪作用显著③土壤肥沃,气候湿润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为沙波形成过程示意图。
在浅水区,
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水流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自东向西
8.沙波移动方向为( )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
C.维持原地
D.往复摆动
9 .下列有关河谷演变的不同阶段,
叙述正确的是
A.a阶段河流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B.b阶段河流向下侵蚀,形成V字形谷
C.c阶段河流地貌主要分布在上游
D.河谷演变过程的正确排序是a—b—c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
该校学生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
下图为该校学生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实验过程中( )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
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
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得越多
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运得越远
11.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 )
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
B.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
C.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
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
12.该实验模拟的河段( )
A.为河流的上游,常见V形峡谷地貌
B.乙处适宜发展聚落
C.为河流中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
D.丁处适合修建河港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3.()由图可知( )
A.堆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堆积物颗
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
良好,适宜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14.()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山间河谷出口处
B.大江大河的中下游
C.盆地中心
D.河流入海口处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疑难2,)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荆江曲流的形成
与流水作用有关。
图1中(深度解析)
A.甲为凹岸堆积,乙为凸岸侵蚀
B.甲为凹岸侵蚀,乙为凸岸堆积
C.甲为凸岸堆积,乙为凹岸侵蚀
D.甲为凸岸侵蚀,乙为凹岸堆积
16.(疑难2,)图1中有关河流地貌、弯道水速(参照图2)、外力作
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B.甲—a—侵蚀—开采砂金矿
C.甲—c—堆积—兴建仓库
D.乙—a—堆积—种植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