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糊语言的象似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 会 视 野
文|王珂菲
关于模糊语言的象似性的研究
摘要:模糊语言的象似性主要表现在幽默语言的象似性上,由于模糊语言是幽默产生的前提,因此两者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认知语言学概念中,象似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以模糊语言为载体的幽默语言必然具备象似性。

本文通过对语言的象似性做出简单介绍,进而对模糊语言的象似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模糊语言的研究与解读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模糊语言;幽默语言;象似性
随着幽默现象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幽默语言作为语言学中的一种现象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与之相关的,作为语言幽默性基础的模糊语言得到了重视,探讨模糊语言的象似性,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模糊语言所产生的幽默性的认知。

同时,针对象似性的探讨,也是基于语言本身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日后的研究与解读。

一、语言的象似性
语言的象似性是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是与语言的任意性相对的。

在语言学界,语言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从提出至今一直经受着不断地讨论。

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与其所表达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联系,因此,成为象似性,也就是说我们说的词语会很自然的与它指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我们说手,就会不自觉的看向身体的手的部位,“望梅止渴”的典故,就是由于提到“梅子”这个词语,人们在脑海中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梅子,就像看到梅林,吃到梅子一样,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模糊语言是借助于语言的模糊性,如概念的模糊、语义的模糊、语音的模糊等诸多方面,形成歧义、幽默等。

在一定方面,模糊语言也正是借助于语言的象似性达到想要的表达效果,因此对于模糊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具有必要性。

找到两者的内在联系,能够更好的发挥模糊语言的幽默性,深化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二、模糊语言的象似性分类简析
1、模糊语言的映像象似
映像相似是指是指某一符号在某些特征上与其所反应的事物有一致性,主要包括语音象似和概念象似。

这两方面反映在模糊语言中,则可以明显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与幽默性[1]。

模糊语言的语音相似是指在语音方面相同或相近,在语义指代上则有明显的不同。

这里举两个笑话为例:一是:“清乾隆年间,乾隆问刘墉:“国家的银子哪里去了。

”刘墉答:“掉河里了。

”乾隆又问:“怎么不捞呢。

”刘墉答:“河深(和珅)啊!”另一个则是“传说清乾隆年间,和
珅和纪晓岚同朝为官,纪晓岚为侍郎,和珅为尚
书。

某次两人一起喝酒,和珅想要戏弄纪晓岚,
便指着一只狗问‘是狼(侍郎)是狗?’,纪晓
岚马上意识到和珅的辱骂,便说‘垂尾是狼,上
竖(尚书)是狗’”同样都是谐音,利用谐音人
们能够巧妙地针锋相对、化解尴尬,同时也能不
伤和气的完成并不平静的交流,这就是利用了谐
音的映像象似。

另一个是概念象似,概念相似还是围绕主
题概念为主的,如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
天》中出现如下对话:
“说出来不怕大家伙儿笑话,他家穷的。

啥玩意儿没有。


“别拔瞎,当时(我家)还有一件家用电
器嘛。


“家用电器?”
“手电筒呗。


这段对话就是巧用了“家用电器”的概念
做文章,一提到家用电器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
能会想到冰箱、电视、洗衣机等,但“手电筒”
这个词被抛出后,大家既找不到理由反驳,又忍
俊不禁的笑。

也达到了说话者的目的。

用一个较
为直白的话表示就是“偷换概念”,在模糊语言
中象概念映像象似情况出现的较为频繁,需要引
起我们的关注[2]。

2、模糊语言的拟象象似
模糊语言的拟象象似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
得到语言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相似,通常情况下
包括模糊语言的数量象似、模糊语言的突显象似、
模糊语言的标记象似。

模糊语言的数量象似主要是通过象似的数
量,通常会以多取胜,彰显重复的力量,如“一
个文理不通的书生在写作时喜欢用‘呜呼’一词,
他的一个朋友就给他评论道‘起呜呼,终呜呼,
中间独自尽呜呼;长呜呼,短亦呜呼,说来说去
总呜呼,呜呼复呜呼,呜呼连呜呼,恐军不久亦
呜呼’。

”这个故事中书生的朋友通过“呜呼”
一词评点书生,对书生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尽管
连用了许多“呜呼”,但并未显得冗杂,反而尽
显幽默。

语言的突显象似主要体现在有些重要部分
被调换位置,从原有位置抽出,独立成为重要的
内容,以进行突显。

除此之外还有标记象似,简
单而言就是打破常规的象似,如开心麻花小品《大
圣归来》中出现如下对话:
“想当年我爷爷是给齐天大圣扛旗的,可
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不是,你爷爷排倒数第二你有什么可骄
傲的”
这段话就是打破了人们对于俗语“一人之
下万人之上”的常规认知,既让人觉得熟悉,又
让人眼前一亮,达到幽默的效果[3]。

3、模糊语言的隐喻象似
隐喻象似就是通过联想建立两个事物间的
联系,这种关联通常是通过隐喻完成,具有一定
的内涵性与幽默性。

如“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那我也要投入进去,因为我不能让自己的爱情暴
尸街头。

”就是将没有婚姻的爱情比喻为暴尸街
头,这个比喻是在原有比喻的基础上的扩展,在
博得大家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模糊语言的隐喻象似较强两种象似形式又深入了
一步,从映像象似到拟象象似,再到隐喻象似,
对模糊语言的象似性的讨论得到了层层深入。

三、结语
模糊语言的象似性的研究,作为语言学内部
的一项研讨,能够进一步发现模糊语言作为语言
现象的一些内在品质,进而服务于幽默。

幽默作
为当今时代人们社交生活必备的一项语言技能,
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关的,从语言的源头
发现幽默的根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模糊
语言在存在歧义的同时,也代表着一定的形象性,
正是对语言的象似性研究,让我们进一步挖掘认
识语言的可塑性。

(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作者简介:王珂菲(1984~),女,硕士
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
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李鑫华.隐喻象似初探[J].四川外语学
院学报,2005,2(5):70—73.
[2]王晓军、林帅.国内语言幽默研究十年
回顾与思考:2001——2010[J].外语研究,
2011,5(8):28—32.
[3]赵莉.言语幽默的评价功能[J].外语艺
术教育研究,2008,3(5):33—34.
370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