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洞矿区金塘矿段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矿技术
P rospecting technology 黄金洞矿区金塘矿段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雒小荣,张宗栋,李建斌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一一大队,湖南 长沙 410100)
摘 要:黄金洞金矿区地处湘北东,处于区域性北东向深大断裂控制的巨型金、铜、钴多金属成矿带上,金塘矿段内冷
家溪群第四岩组出露广泛,近EW向及NWW向断裂破碎带发育,成矿条件良好,本文对该矿段金赋存规律及矿化特征
进行分析,总结找矿标志,对今后矿区及外围开展金矿勘查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黄金洞矿区;金塘矿段
中图分类号:P61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5-0087-2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Jintang ore section in jinjindong mining area
LUO Xiao-rong, ZHANG Zong-dong, LI Jian-bin
(Hunan Nuclear Geology 311 Brigade, Changsha 410100,China)
Abstract: Jinjindong gold deposit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Hunan Province. It is located in the giant gold,
copper and cobalt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controlled by the regional NE trending deep fault. The fourth rock group
of LENGJIAXI group in the Jintang ore block is widely exposed, near EW and NWW fracture fracture zones are developed,
and the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re go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ccurrence law and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in
this ore block, summarizes the prospecting criteria, and puts forward the ore prospect in the future The explora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and around the area has a certain indicative role.
Keywords: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prospecting criteria; jinjindong mining area; Jintang ore section
1 区域地质背景
黄金洞矿区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的汇聚碰撞带上,在长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架(见图1),NE向区域性断裂为主要的导岩导矿构造,次一级近EW向断裂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已知的黄金洞、万古等金
矿床均产于这类构造破碎带内。
图1 黄金洞矿区区域地质图
2 金塘矿段地质特征
(1)地层:主要出露冷家溪群第四岩组,其中冷家溪群第四岩组又划分为二个段,第四岩组第一段(Ptln41):由粉砂质板岩、条带状板岩夹厚层变质长石石英杂砂岩、绢云母板岩、变质细砂岩组成;冷家溪群第四岩组第二段(Ptln42):主要为板岩、粉砂质板岩、变质粉砂岩、绢云母板岩、条带状板岩、斑点状板岩、千枚状板岩、变质长石、石英(杂)砂岩及变质石英细砂岩等,是含金矿脉的主要赋存层位。
(2)构造:受区域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金塘矿段褶皱及断裂构造较为发育。
褶皱构造由一系列近似平行的次级同向倒转背、向斜紧密型褶皱群组成;断裂构造主要由近EW 和NWW向及NE向组成,其中NE向泥湾深大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为含矿热液提供通道,近EW向及NWW向断裂区内为主要容矿构造,金塘矿段1号、3号矿体均产于此类断裂破碎带中。
(3)岩浆岩:该矿段内未发现有岩浆岩出露。
(4)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白云石化、毒砂、黄铁矿化等,其中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3 金塘矿段主要矿脉特征
金矿矿段有3条含金矿脉,其中1号、3号为主要矿脉。
1号矿脉产于冷家溪群第四岩组第二岩性段中,出露长约3.2km,走向北西西,倾向北北东,倾角37°~50°,矿(化)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由含金石英脉夹含金蚀变破碎板岩组成;3号矿脉位于1号矿脉北边,出露长约3.3km,走向近东西,倾向南,与1号矿脉产状相对,倾角43°~66°,矿(化)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由含金石英脉及含金蚀变破碎板岩组成,具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
收稿日期:2020-02
作者简介:雒小荣,生于1986年,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预算
及矿业权维护。
2020年 3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87
找矿技术
P rospecting technology
4 金塘矿段主要矿体特征
金塘矿段金资源量主要集中在1号、3号矿脉中,其中1号矿体赋存于1号矿脉中,控制长1100m,控制标高-130m~-294m。
矿体沿构造充填呈脉状,透镜体状产出,主要以含金石英脉、含金硅化蚀变破碎板岩为主,矿体平均品位3.84g/ t,平均厚度1.23m;3号矿体赋存于1号矿脉中,控制长1200m,控制标高-130m~-510m,矿体沿构造充填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以含金蚀变破碎板岩为主,矿体具有向东侧伏的规律,侧伏角45°,矿体平均品位3.53g/t,平均厚度4.14m。
5 矿石特征
矿石结构:含金蚀变破碎板岩型以粒状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碎裂结构为主;含金石英脉型以交代残余结构、角砾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为主。
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星点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和板状或条带状构造,部分具网脉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及晶洞构造等。
矿石类型:有含金蚀变破碎板岩、含金石英脉、含金构造角砾岩和含金蚀变板岩等,其中含金蚀变破碎板岩为主要矿石类型。
6 找矿标志
(1)产于冷家溪群第四岩组中的近EW向及NWW向[1] 311大队.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矿区采矿权-130m标高下金矿详查报
告[R].2013.9.
[2] 311大队.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金矿赋矿层位特征研究.2014.7.
[3] 沈克富.平江黄金洞金矿田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J].湖南地质,
2000,19(4):237-240.
[4] 张先学.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金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J].国土资源
导刊,2008,5(3):60-61.
断裂破碎带是金矿(化)体的主要赋存空间,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2)在断裂破碎带分枝部位或交叉复合部位往往金矿化富集,品位较高。
(3)矿脉带中断裂破碎带变宽并有石英脉穿插的部位一般金矿化较好。
(4)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小颗粒金与黄铁矿、毒砂共生且交代毒砂,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7 结语
黄金洞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2013年对矿区金塘矿段开展了深部勘查,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并发现了多条盲矿体,说明矿区仍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矿山在开采的同时要加强探矿工作。
本文总结了矿区金矿找矿标志,有利于今后矿区深部及外围开展金矿找矿工作。
(上接86页)
矿石结构较简单,主要为半自形-他形晶细粒结构。
矿石构造为胶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当黄铁矿含量较高时为块状构造。
3.3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石墨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
与金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
硅化与金矿关系密切,呈硅质石英脉(石英:他形晶,粒状,粒径为0.05mm~0.5mm±)和石英细网脉产出。
黄铁矿化主要分为两期,早期呈细粒细脉状黄铁矿,为地层中的黄铁矿(海底喷流产物);晚期为半自形粒状黄铁矿,在氧化带中为褐铁矿(不透明,他形粒状及脉状,边缘呈褐红色,粒径为0.5mm~1mm±)及立方体流失孔。
金矿化与后期黄铁矿、次生褐铁矿关系密切。
4 矿床成因
辽河群火山-沉积岩石序列反映辽东裂谷独特的地质环境,其上部盖县组碎屑沉积岩反映了大陆裂谷晚期海陆交汇相。
从本区的区域构造环境分析,在此期间仍有局部地下凹陷区,有海底火山喷气作用形成的炭质、Fe2O3、Au、Ag 等成矿组分(类似现代海底黑烟囱),在泥质岩、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提供沉淀物质,使片岩中有多个较大透镜体,形成一套特殊的灰黑色、较致密的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炭质大理岩,为本区金银初始矿源层。
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在本区显示一套中-酸性侵入岩和次火山岩岩株、岩枝。
金矿(化)体与闪长玢岩分
布有一定空间关系,即次火山岩热液(包括岩浆晚期热液)是本区叠加-改造重新富集的主要热液来源。
本区金矿的工业类型为硅质石英脉-石英网脉带型,成矿作用与辽河期火山喷流~印支-燕山期次火山热液(包括岩浆晚期热液)叠加改造有关。
5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5.1 找矿标志
(1)土壤地球化学测量Au、Ag综合异常区。
(2)北东向、北西向主构造线的次一级断裂及不同方向断裂交叉共扼处或顺层陡倾断裂。
(3)赋矿围岩—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含黄铁矿炭质大理岩。
(4)闪长玢岩上下盘、二长花岗岩分布区的外带地层中。
(5)物探激发极化法视极化率高值区能圈定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炭质大理岩的大致范围。
(6)含黄铁矿的石英脉、石英细网脉带是直接找矿标志。
5.2 找矿方向
Ⅴ号金银矿化蚀变带两侧走向延长及倾斜延深金矿(化)体未封闭;Ⅱ号金银矿化蚀变带南东部延长、延深银矿体未封闭,Ⅰ号蚀变带只有一个钻孔控制,Ⅳ号含金硅化蚀变带未有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工作区南部花岗岩外带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HT6、HT7金银综合异常区覆盖层较厚,槽探工程控制较少,异常查证程度不够,是一个潜在金银成矿区段。
对已知的金银矿化蚀变带继续开展工程验证,同时根据本区成矿地质特点,工作重点区段在工作区的西部和南部,主要寻找隐伏金银多金属矿,力争找矿有新的突破。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 3月上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