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实习任务书及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自动化学院
《电动汽车》实习报告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实习题目:智能小车设计
姓名:黄珉博
学号:
班级: 14级车辆工程1班
指导老师:宋长森
实习时间:2017年6月5日—2016年6月16日
成绩:
电动汽车实习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智能小车设计
二、设计主要内容
(1)广泛查找文献资料,认真研究,反复论证,精心设计技术方案。

(2)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勤奋学习,认真思考,敢于挑战困难并勇于创新。

(3)较为深入的掌握51单片机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编程方法,初步了解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方法及手段,较熟练地掌握51单片机几种重要的片内外设的基本原理及编程方法,初步掌握51单片机外围电路的扩展方法。

(4)在现有车模的基础上,以51单片机构成小车控制核心,同时加装声光电、红外线、超声波传感器、LED显示等外围设备,实现对小车的速度、位置、运行状况的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处理器进行处理,然后由处理器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车的智能控制;(5)设计的智能小车应该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前进、后退、准确定位停车。

并有相应的声光电设备发出相关的提示或警示信息。

(6)遥控方式可自选,系统通过遥控器可以控制小车的行驶方向、速度、起停等运行状态,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控制精度、距离及范围,小车行驶速度应达到3m/s以上。

(7)分析结果,独立撰写设计总结报告陈述自己的观点,格式应严格遵守学校规范。

内容尽量翔实,其中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认识。

三、原始资料
硬件资源:小车底盘、51单片机系统板、PC机。

设计指导资料:51单片机系统板配套光盘
四、要求的设计成果
(1)在现有车模的基础上,以51单片机构成小车控制核心,同时加装声光电、红外线、超声波传感器、LED显示等外围设备,实现对小车的速度、位置、运行状况的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处理器进行处理,然后由处理器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车的智能控制。

(2)撰写说明书,要求简洁、通顺,格式规范,设计方案正确,实现技术路线明确,论述内容完整、清楚、规范,数据、资料真实可靠,软件程序运行良好。

(3)要求有完整的电路设计原理图及软件源代码。

五、进程安排
(1)第 1 天:任务布置及相关知识讲解
(2)第2-3天:资料查阅与方案制定
(3)第4-8天:硬件设计、程序编制与调试阶段
(4)第 9 天:撰写设计报告
(5)第 10 天:答辩与考核阶段
目录
第1章设计任务
通过对智能小车的性能掌控,了解有关单片机及智能设计有关内容。

1、学习了解智能小车有关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

2、学习有关智能小车的相关电路图。

3、编程实现智能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寻迹等功能。

4、进行答辩、演示小车相关功能。

5、完成相关实习日志以及实习报告。

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由于普通直流电机更易于购买,小车对于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同时电路和控制相对简
单,所以本设计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单元。

总体方案的设计思路
方案一:使用继电器对电机进行开关控制和调制。

但缺点很明显,继电器响应慢而且机械结
构容易坏。

方案二:使用三极管或达林顿管,结合单片机输出PWM信号实现调速的目的,此方案易于实
施,但若控制电机转动方向较为困难。

方案三:使用PWM控制芯片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总体方案设计
方案选择:采用方案三。

该方案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以轻松实现对电机方向的控制
控制器模块介绍
1、A T89C52单片机
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 存储单元,AT89C52单片机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AT89C52为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准的C51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8xc52 相同,其主要用于会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

功能包括对会聚主IC 内部寄存器、数据RAM及外部接口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会聚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IR的接收解码及与主板CPU通信等。

主要管脚有:XTAL1(19 脚)和XTAL2(18 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2MHz 晶振。

RST/Vpd(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

VCC(40 脚)和VSS(20 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5V电源的正负端。

P0~P3 为可编程通用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在本设计中,P0 端口(32~39 脚)被定义为N1 功能控制端口,分别与N1的相应功能管脚相连接,13 脚定义为IR输入端,10 脚和11脚定义为I2C总线控制端口,分别连接N1的SDAS(18脚)和SCLS(19脚)端口,12 脚、27 脚及28 脚定义为握手信号功能端口,连接主板CPU 的相应功能端,用于当前制式的检测及会聚调整状态进入的控制功能。

在AT89C52 片内存储器中,80H-FFH 共128 个单元为特殊功能寄存器(SFR),SFR 的地址空间映象,并非所有的地址都被定义,从80H-FFH 共128 个字节只有一部分被定义,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定义。

对没有定义的单元读写将是无效的,读出的数值将不确定,而写入的数据也将丢失。

不应将数据写入未定义的单元,由于这些单元在将来的产品中可能赋予新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复位后这些单元数值总是"0"。

AT89C52除了有AT89C51所有的定时/计数器0 和定时/计数器1 外,还增加了一个定时/计数器2。

定时/计数器2 的控制和状态位位于T2CON(参见表3)T2MOD(参见表4),寄存器对(RCAP2H、RCAP2L)是定时器2 在16 位捕获方式或16 位自动重装载方式下的捕获/自动重装载寄存器
2、L CD1602液晶模块
工业字符型液晶,能够同时显示16x02即32个字符。

(16列2行)
为了表示的方便,后文皆以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

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

它由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每位之间有一个点距的间隔,每行之间也有间隔,起到了字符间距和行间距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不能很好地显示图形(用自定义CGRAM,显示效果也不好)。

1602LCD是指显示的内容为16X2,即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个字符液晶模块(显示字符和数字)。

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

因为1602识别的是ASCII码,试验可以用ASCII码直接赋值,在单片机编程中还可以用字符型常量或变量赋值,如'A’。

以下是1602的16进制ASCII码表地址:读的时候,先读左边那列,再读上面那行。

3、6位共阴数码管模块
共阴极数码管是一类数字形式的显示屏,通过对其不同的管脚输入相对的电流,会使其发亮,从而显示出数字能够显示时间、日期、温度等所有可用数字表示的参数。

共阴极数码管是把所有led的阴极连接到共同接点com,而每个led的阳极分别为a、b、c、d、e、f、g及dp(小数点),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8个led分别与上面那个图中的a~dp 各段相对应,通过控制各个led的亮灭来显示数字。

共阴极数码管表面不要用手触摸,不要用手去弄引角; 焊接温度:260度;焊接时间:5S 表面有保护膜的产品,可以在使用前撕下来。

4、D S1302时钟模块
DS1302的引脚排列,其中Vcc1为后备电源,VCC2为主电源。

在主电源关闭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时钟的连续运行。

DS1302由Vcc1或Vcc2两者中的较大者供电。

当Vcc2大于Vcc1+时,Vcc2给DS1302供电。

当Vcc2小于Vcc1时,DS1302由Vcc1供电。

X1和X2是振荡源,外接晶振。

RST是复位/片选线,通过把RST输入驱动置高电平来启动所有的数据传送。

RST输入有两种功能:首先,RST接通控制逻辑,允许地址/命令序列送入移位寄存器;其次,RST提供终止单字节或多字节数据的传送手段。

当RST为高电平时,所有的数据传送被初始化,允许对DS1302进行操作。

如果在传送过程中RST置为低电平,则会终止此次数据传送,I/O引脚变为高阻态。

上电运行时,在Vcc≥之前,RST必须保持低电平。

只有在SCLK为低电平时,才能将RST置为高电平。

I/O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端(双向),
SCLK为时钟输入端。

5、I IC 内存模块
6、内存模块 (Memory Module)是指一个印刷电路板表面上有镶嵌数个记忆体芯片chips,
而这内存芯片通常是DRAM芯片。

7、U SB通信模块
电机驱动工作原理
寻迹模块工作原理
遥控模块工作原理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的硬件组成
STC89C52单片机介绍
电机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报警模块电路设计
循迹模块电路设计
遥控模块电路设计
供电电路设计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主程序设计
循迹程序设计
遥控程序设计
第5章调试结果及分析
第6章总结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硬件图
附录2:源程序
正文格式要求:
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正文:重新起页,一级标题为小三宋体加粗,二级及以下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格式采用小四,宋体,单倍行距。

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表,式。

图名置于图之下,表名置于表之上,图表号与图表名之间空一格。

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参考文献为单独页,内容部分五号宋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