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建筑设计中建筑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分析研究
建筑表皮
精选文本
2
什么是建筑表皮?
建筑表皮指维护结构的表 层或者维护结构的本身, 一般来讲,是构成建筑实 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护结构是指建筑及房间 各面的围挡物,如门、窗、 墙等,能够有效地抵御不 利环境的影响。
1.提供舒适的庇护所,建筑 表皮为室内空间提供必要的 保护,并且提供必要的私密 性。
建筑表皮的历史演变5
到20世纪后期,70年代的能源危机则使人们意识到了能源 能耗的问题,同时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也使表皮的形式更加自 由。建筑的表皮已经从建筑的承重结构分离开来,变成纯粹 的皮。建筑表皮也开始呈现多元化倾向。后现代主义强调建 筑自身的价值和个性,反对国际主义千篇一律的表皮形式,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和现代主义的 玻璃幕墙相比,建筑表皮有由薄向厚和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 进化的趋势。
建筑表皮的历史演变3
一直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新材料和新技术给建筑表皮的 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建筑的外表 应该是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表达,即形式跟随功能。
建筑表皮的历史演变4
到了20世纪的上半叶,密斯提出了“Skin and Bone”的 概念,同时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的五点,都表明了一种自由 立面的概念,这在思想上使建筑表皮获得了解放,彻底和建 筑结构脱开。但在这个阶段,表皮被认为是为体量服务的, 关注于表皮的设计也被认为装饰的,不真实的。
表皮构件兼作遮阳板和反光板
双层建筑表皮设计,表皮作为隔声以及通风设备,同时在高层建筑上实现了自然通风
从材料和人的视觉感受出发。
强调建筑的个性和视觉冲击力,关注 新材料和新形式,新技术,创造性的 挖掘已有材料的潜能.
代表人物: Herzog & De Meuron
非线性建筑设计分析
非线性建筑设计分析摘要:在设计非线性建筑的过程中,立面设计通常与它的性能与邏辑的结合会形成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对非线性设计产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怎样处理这种冲突,并利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是非线性建筑设计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问题。
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非线性;建筑设计;研究Keywords:non-linear;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0 引言作为一门前沿的科学理论,建筑的非线性设计理念不断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并将变成目前信息社会的主要象征。
建筑非线性设计方式在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中进行了相应的使用,并且可以有效塑造特色城市的空间。
1 非线性参数化建筑设计介绍2 当代非线性建筑的形态特征当代建筑形式的改变和复杂性科学、计算机技术、拓扑、几何、生物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反映在经历了后现代建筑与解构主义建筑和当代建筑之间的差异,当代建筑不断追求一个新的联合,也就是异质元素的联合,使其能够处于过渡状态。
所以,对于当代概念性的非线性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利用无定形来进行。
目前,站在非线性建设设计的角度来看,建筑形态更多的是设计的产物,它并非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焦点从形式的形成原则转向过程的操作。
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将并置、拼贴、组合等设方式转变为新的操作逻辑,例如:透明、平滑等。
这一部分的操作本质更倾向于和物质的体量进行分离,溶解其形式,通过弱化整体来完成形式的分解,与此同时,通过连接复杂的组织系统来实现整体统一。
对于这一点,西方建筑师在最近几年的理论和实践中获得了验证。
他们强调形式的扭曲和模糊,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效果,利用不同的建筑元素进行有效结合;与此同时,这样的形式和有机建筑、表现主义各不相同,它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形式,而是可以对外部环境、功能和技术做出最直接的反应,还能让其他的参考框架被引入进来促进形式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几何形式,如拓扑,其最终形式往往是各种因素操作的结果。
浅谈参数化设计在建筑表皮中的表现和运用
动生成 。 在参数化的思想下 , 建筑设计 中各种元素被数据化和分
随着多元化 的社会 背景、非线性思想 以及混沌 理论 等的出
组化 , 并且相互 间由各种算法和逻辑所控制 , 每个可变数据 的改 现 ,建筑表皮所承载 的功能结构也 日趋复杂 ,以至 于传统的设
变和数据 的输入都会影 响整个建筑的模型生成结果。 参数化 的这 计工具 都难以精确详 实地表达 。 从此参数化 B M技 术在建筑表 I 种可变和 灵活 的特点 , 使得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和精确 , 设计 皮的运用开始受到众 多设 计师的关注 。
c i AD, vt ii lP oet Re i,D gt rjc 等为首的以 B M 理念为核 a I 新和丰 富。 建筑表皮的英语单词 有很多 , Iu fc (  ̄ s rae 表皮 ) s i Arh C 、kn
( 皮肤 ) n efc ( 、itrae 界面 ) aa e ( ,fc d 立面 ) n ls r ( 围 ,e cou e 外 心的参数化 建筑软件 ,另一类 则是利 用脚本语言的编写 ,使表
这 系 ,将这些参数通过计算 机程序组织在一起 ,经过 计算机运算 在有 限的空间创造之外 ,还 有无限丰富的表皮创造的可能 , 得到最终的参数模型n ] 。 本著 作奠定 了后现代主义建筑 的理 论基础 , 致使后现 代建筑把
参数化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数据的可调节 性和数据模型的 自 表皮 的意义独立于建筑空 间之 外。
从参数化 的运 用角度来看 , 整个表 皮的生成是按 照 “ 卫图
颜 色— — 窗洞尺寸 ”的逻辑 关 系通过 关系模块或 脚本而建立 , 窗洞的大小 由计算机根据所对应的卫 图颜色以及逻辑关 系 自动
( )参数化设计 在建 筑表 皮的运用实例 二
建筑表皮
建筑表皮的学习和探究———建筑表皮的积极性,局限性,发展性建筑表皮是建筑物的外边界直接与大自然对话。
表皮设计不能等闲视之。
精致的表皮设计将达到“通达人性,化育人心”的效果。
“边界不是意义停止的地方,而是意义开始的地方”。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指出,“边界不是物的停止”,正如希腊人所认识到的那样,“边界乃是某物赖以开始其本质的那个东西”。
下面就建筑表皮发展的历史来浅谈建筑表皮的作用。
古典建筑的立面强调装饰性,体现权力和尊严,而自19世纪的工业革命,新材料和新技术给建筑表皮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了建筑的外表应该是内部结构和功能表达,即“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他坚信由功能创造的艺术需求才是合乎逻辑的起点。
20世纪开始,现代主义在建筑设计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它的代表人物勒柯布·西耶( Corbusier)在1923年出版的《走向新建筑》提到:立面被解放,可以独立于主结构。
而在密斯(Ludwig Miesvan der Rohe)“少即使多”的理论风靡世界时,在美国、欧洲对现代主义的批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多。
认为现代主义乏味、平淡,作为居住的机器缺少人情味。
这样,被认为“亲切、清晰”的后现代主义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文丘里(Robert Ven—tuf)通过《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和《拉斯维加斯的启示》两书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明确反对国际风格的纯粹和简化,主张复杂性和含糊性。
后现代主义在注重建筑功能设计的同时十分注重表皮的设计,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在本质上的区别。
表皮是视觉的第一印象,因此建筑表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是否带有“色彩”、“人情味”、“地方性特征”等一系列这一时代人们所追求的文化精神内涵。
这使得建筑表皮的地位被提升到了等同于建筑功能、建筑结构的相同地位,走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细读建筑表皮的发展历史,思考当今多元文化的迅猛发展,视觉文化,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使建筑表皮在强大社会背景的支持下,更有机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表皮手法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
d the h it e
c
th o d s o f d
ig n
p
a r t ic u la r ly
.
tm e
n in
t o f
o
化或破坏体 量 筑 》 中所说
u e
正 如 柯 布 在 他 的现 代 主 义 宣 言 《 向新 建 走
… …
tu ra l fo
r m s a re w
a ls o
d iv e r s e
t ic
e
th ro t ic
a
g h it s
xa m
附加 色 彩
s
.
.
绘画
。
、
雕 塑等装饰
其 装饰性
很 多都 是 通 过 附
,
b
a c
ro u n
d
.
c la s s
if ic
a
t io n
.
c o m
p o s it io n
a n
d p
ra c
le
p le
加构件 完 成 的
果
如 在 赖 特 早 期 的草 原 住 宅 时期
m e n
th e
a rc
tu s a
c
d d e v e lo p
t t r e n d o f t h e Im p te m e n l a t i o
ra c
o
f
这 种 与结 构 功 能 同 为
一
体 的 建筑 表 皮
。
,
所 能 自 由 发挥 的 只 有
.
h it e kg
t u r a I s k i n m e t h o d s i n a r c h it e c t u r e p
建筑知识:建筑材料的非线性分析与优化
建筑知识:建筑材料的非线性分析与优化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是保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非线性分析与优化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材料性能的关键技术。
一、建筑材料的非线性分析建筑材料的非线性分析是指当材料承受一定的载荷时,其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
材料的非线性分析是不可避免的,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非线性效应对设计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优化。
1.轴向受压的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分析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混凝土出现了“骨架曲线”的特性,在不同的载荷下,它的应变硬化率也不同。
这种情况下,使用线性弹性理论来分析混凝土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轴向受压的混凝土材料,采用理论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非线性物理现象。
通过混凝土骨架的微观分析,建立了各向同性的弹塑性理论模型,这种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中。
2.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分析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和混凝土输送负载的方式不同,因此在载荷作用下,这两种材料的形变和应力响应不同。
另外,在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随着加荷的增加,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都会增加。
对于钢筋混凝土,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其非线性特征。
该方法可以模拟出混凝土的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和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材料性能进行相应的修正。
二、建筑材料的优化设计材料优化设计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
优化设计的目的是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材料性能的优化实现结构的轻量化和高效化。
1.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优化设计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通过研究混凝土中的微纤维增强体系,可以增强混凝土的耐劈裂性和韧性,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另外,在混凝土中加入微粉、飞灰等物质,可以防止混凝土龟裂、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非线性建筑设计
非线性建筑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传统线性建筑设计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非线性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为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
本文将从非线性建筑设计的定义和特点、设计原则及实际应用案例等方面,探讨非线性建筑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非线性建筑设计的定义和特点非线性建筑是指形态复杂、不具备线性构成关系的建筑。
这类建筑通常具有自由形态、空间多变、结构混沌等特点,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
非线性建筑设计注重形态与结构的有机融合,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非线性建筑的设计原则1、材料选择:非线性建筑设计在材料选择上,注重材料本身的特性,如自重、强度、耐久性等。
同时,还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实现最佳的结构效果。
2、结构设计:非线性建筑强调结构的有机性和复杂性,注重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受力、传力路径和稳定性等因素,以实现建筑与结构的完美融合。
3、空间设计:非线性建筑设计中,空间设计是核心要素之一。
设计师需空间的变化、流动和视觉效果,通过不同空间元素的组合与穿插,创造出丰富多变、流动开放的空间体验。
三、非线性建筑的应用案例1、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该博物馆运用非线性建筑设计的经典之作,通过悬臂式结构、金属钛板外墙等设计手法,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动态、流畅的视觉效果。
2、法国诺曼底住房:这栋建筑采用非线性设计理念,将曲线形态融入住宅设计中,使建筑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同时,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出色的抗震性能。
3、中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该机场航站楼运用非线性建筑设计,将自然景观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突出空间感和层次感。
非线性形态的航站楼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机体验。
四、总结归纳非线性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已在国内外众多优秀建筑作品中得到应用与展现。
非线性建筑设计分析
非线性建筑设计分析摘要:非线性设计就是将偏向于感性的建筑设计思维转变为更加理性的设计思维,将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更倾向于专注建筑形式的实现结果,转变为专注设计过程的逻辑推理,并大幅提高建筑设计的运算速度和运算量,使设计规则向更高效、科学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建筑设计;非线性设计;特点非线性建筑设计突破传统建筑设计条框,主要体现在部分新型特征层面,如动态、自相似等,建筑内部空间为人们视觉提供新的流动性,与城市环境高度统一,成为城市的核心标志。
城市化建设脚步加快,为城市中添加多数非线性建筑,逐渐变更城市整体面容,但其仍处于探索阶段,带来优势的同时与各方冲突矛盾日渐凸显。
因此,建筑设计人员需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创新性思维加强非线性建筑设计探索,实现建筑多元化目标,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本文对设计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探究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主要阐述的概念及其性质,介绍非线性建筑设计的概念及其特点,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论述,并对建筑思维的常用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1非线性参数化设计概念及其性质非线性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通过数据逻辑建立一种特定的关系,这套逻辑包含自变量、逻辑联系、因变量,形成一套完整的方程式。
如果其中某个自变量发生改变,将会对数据结果产生影响,进而产生一种全新的数据模型。
即可以通过不断地改变参变量的数据,从而快速生成多种建筑方案。
这种设计模式可以将设计师从烦琐反复的设计修改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设计过程本身。
2非线性建筑设计的概念及其特点2.1线性与非线性的区别线性是数学上的概念,指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直线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阶导数为常量的函数,即f(x)=ax+b。
这样非线性的概念就很好区分,非线性的数学关系就可以理解为:一阶导数为非常量的函数。
非线性科学,其实就是复杂性科学。
在自然界中,很多事物都呈现复杂性的特征,如山脉、波浪、植物、细胞等,它们本身就是流动的、不规则的、自由的、随机的。
赫尔佐格的建筑表皮
赫尔佐格的建筑表皮关键词表皮设计视觉生态功能摘要建筑表皮的设计是近年来建筑界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雅克·赫尔佐格和托马斯赫尔佐格关于建筑表皮的设计思想与作品,以期从两个方面来了解当代建筑表皮的设计。
1.建筑表皮设计的发展建筑表皮(surface)通常被理解为建筑空间的围护(enclosure),是建筑内外空间之间的交界,但建筑表皮与建筑外墙是有一定区别的,广义而言是人们通过触觉、视觉直接感受到的建筑表层,包括内部和外部。
建筑的表皮设计虽然是近年建筑设计的热门领域,但它并非新事物,而是古已有之。
散普尔(Gottfried Semper)认为原始棚屋中的围栏和编成的栅栏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空间围护,这些用来作为原始建筑围护的编织而成的墙体应当是最早的建筑表皮。
在原始社会时期,建筑表皮就发生了从单一空间围护结构到包含覆层的复合墙体的转换,散普尔认为建筑表皮是空间产生的基础,并强调了表皮的表现性而非物质本体性。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Leone Battista Alberti)曾尝试将建筑的母题以及其他母题以大理石镶嵌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将建筑的物体性转化为以表皮来组织的视觉秩序。
1923年,柯布西耶在其《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了建筑的三个关键要素,即体量、平面和表皮,将表皮定义为“体量的外包,并能减小或扩大我们对体量的感觉”,之后柯布在其提出的新建筑五点中将建筑表皮扩展为“自由立面”。
正如柯布所写道的:“体块被表面包裹……建筑师的任务是使包裹体块之外的表面生动起来,防止它们成为寄生虫,遮没了体块并为它们的利益而把体块吃掉。
”此时作为自由立面的建筑表皮是服务于建筑体量的,并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在密斯1929年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中,内外界限被取消了,空间是自由流动的,建筑表皮作为空间围护的角色已经模糊,十字钢柱替其完成了承重功能,由此建筑表皮获得了绝对自由。
图表 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图片来源于:/1271889481842/1282834463747/111688788/M_U1290653050060.JPG)1966年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将建筑问题分解为空间问题与表皮问题,指出在有限的空间创造之外,还有无限丰富的表皮创造的可能,后现代主义把独立于空间之外的表皮的意义提升至第一性的重要性。
建筑外表皮——西方建筑思潮
表皮与空间
彼得·卒姆托在瑞士山区设计瓦尔斯温泉浴场,在该浴场的设计中卒姆托 使用了产自于当地山体的灰绿色片麻岩作为外墙材料,表现出建筑与场 地的同质和谐。
表皮与结构
建筑表皮与结构的相互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建筑表 皮与建筑整体结构,一种是建筑表皮自身的结构。其实, 不难理解,建筑表皮既然具有空间,那么构筑表皮空间的 实体物质就组成了表皮的结构。 这里建筑表皮更像一个建筑的构部件,建筑师把这 个部件设计得符合不同的建筑的多种需要,有艺术表现 的需要,有建筑节能的需要,有技术装配施工的需要,有 经济技术许可的需要,等等。建筑表皮的结构处理在一 定程度上更是归属于建筑细部的构造,但是如果把建筑 表皮整个看着一个整体的部件,它更表现出一个具有结 构构造机制的工业制造品。
表皮与结构
中国奥运工程国家游 泳中心“水立方”创 造性地采用了新型多 面体空间刚架结构体 系,结合新型的有机 高分子材料ETFE作 为表面膜材,建筑表 皮像是由成千上万的 “气泡”组成的,呈 现给人们一种晶莹剔 透的建筑形象。
参数化表皮实例
天津的中钢国际广场是由MAD 操刀的国内 项目中参数化建筑表皮的典型案例。 建筑的表 皮有明显的参数化运用痕迹,是参数化表皮设计 中典型的连续差异渐变。这种蜂窝状的表皮结构 是基于在实际场地中采集的风力和太阳照射等数 据,经过计算和布置由五种不同的构件组成整个 建筑表皮立面;立面六边形窗采用镶嵌型设计, 既改变了当前传统的纯玻璃幕墙体系,也凸显了 生态绿色的节能理念,这样的表皮设计有助于在 夏天最大限度地获得能量,在冬天减少能源损失。 同时建筑形态和结构承重也集中蜂巢状的六边形 的表皮单元,进一步突出了表皮在建筑设计中的 作用和价值体现2013.5.13
建筑表皮的概念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表皮与遮阳设计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表皮与遮阳设计现代建筑设计注重美观与实用性的结合,建筑表皮和遮阳设计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表皮是建筑外部的装饰材料,既具有美观的功能,还能够保护建筑结构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而遮阳设计则是为了在保证室内光线的同时,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中建筑表皮与遮阳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建筑表皮的重要性建筑表皮是建筑外立面的保护层,起到保护内部结构、调节室内温度和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
首先,建筑表皮能够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不利因素,如风雨、紫外线等,保护建筑内部结构不受损坏。
其次,建筑表皮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材料和颜色进行装饰,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提升其美观性和吸引力。
此外,建筑表皮还能够通过调节光线的穿透,达到控制室内温度和节能的目的。
二、建筑表皮的应用1. 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建筑表皮材料。
其透明性能使得室内充满自然光线,提升居住和办公环境的舒适度。
而且,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不过,为了防止日照引发的过热问题,常常在玻璃幕墙外面加设遮阳装置,如可调节的百叶窗或遮阳板,以便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2. 瓷砖和石材瓷砖和石材是常用的建筑表皮材料,具有耐久性和装饰性。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纹理,使建筑外观更加美观。
同时,瓷砖和石材也具有隔热的功能,减少室内温度对外散失。
3. 金属面板金属面板是一种较轻的建筑表皮材料,常用于现代建筑的外立面装饰。
不同的金属面板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外观效果,如亮面、哑光或纹理等。
此外,金属面板还具有隔热和防火的功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三、遮阳设计的重要性遮阳设计是为了在保证室内光线的同时,减少阳光直射带来的热量和眩光,从而达到节能和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目的。
遮阳装置可以分为固定式和可调节式,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设计。
1. 固定式遮阳装置固定式遮阳装置常用于南方地区,可以通过设计建筑投影来达到遮阳效果。
例如,在建筑立面设置窗帘墙或延伸屋顶,以便在夏季遮挡阳光,降低室内的温度。
几凡论如何看待建筑设计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几凡论如何看待建筑设计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几凡设计教育」设计丨手绘丨游学丨考研丨留学丨出版◆◆◆理性PK 非理性脑海中蹦出来一个熟悉的名字盖里一个拿曲线骗人的“老骗子”因为你总是琢磨不透他的草图迪士尼音乐厅草图是这样的实际是这样的8 Spruce Street草图是这样的实际是这样的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草图是这样的实际是这样的巴拿马生物博物馆草图是这样的实际是这样的小编反正已经跪了但是,盖里说过,草图每一笔都是跟他的想法有关系的。
所以不可妄加理解为是他随性的一笔,每一条线都应该区别对待,都有存在的意义。
这期的主题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建筑设计是建筑师有目的的思维创作活动。
人的思维分为理性和非理性思维。
因此,在我们看到的建筑设计作品中,往往包含着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
但看似非理性的设计中是否有理可寻呢?文|方案二1日本北海道儿童精神康复中心(藤本壮介)随机的建筑设计手法,有着怎样精确的设计?相同的正方形单元,不规则的自由组合。
为什么选择这种构成方式?将建筑涂黑,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或疏或密的室外空间。
这些室外空间的形状如此自由多变,又富有联系。
这些室外空间看似随意,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到实际是由三个主要室外公共空间(一个位于中间,由两个较大空间组成,另外两个处于两边),其他每三或四个建筑形成小型的室外空间,在这三个大型室外空间之间,而每一个主要的室外空间又由其旁边的狭长的边角空间联系到其他空间。
藤本壮介说客户要求的功能是十分复杂的。
面对这种情况,藤本做出了逆向思维,刻意对“无法获得整理的内容”赋予了一个保持原状的形态。
于是,一个完整简单的矩形建筑实体承载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它们的组合方式却是随机自由式的。
基本的形态,与具有弹性,多变的关系,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适应性非常强的新型空间。
2华鑫中心(山水秀建筑事务所)看似不规则的建筑形体下,隐藏了怎么样的设计策略?华鑫办公集群位于桂林路西,其入口南侧是一块绿地。
线性建筑与非线性建筑的比较分析
线性建筑与非线性建筑的比较分析建筑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线性建筑和非线性建筑是比较常见的两种。
线性建筑是指有序排列的房间、在同一平面上的楼层,设计上呈线性分布。
非线性建筑则其设计风格与线性建筑大相径庭。
本文将从建筑形式、设计灵活度、空间利用效率等方面阐述线性建筑和非线性建筑的区别。
建筑形式线性建筑的建筑形式是一条直线排列,通常明确的前后关系和排列方式,楼层之间楼板设计上互相吻合,高度差异不大。
楼层整齐,外观简洁,外围较为规整。
非线性建筑的建筑形式则为曲线型、原型、变形或有机型,并不呈现明显的前后关系,更加具有空间的动态感。
外观比线性建筑更加朴素、自然、有生命的感觉,可以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形态。
设计灵活度考虑到空间的可塑性,非线性建筑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变化要比线性建筑大得多。
设计师们可以灵活地应对场地的地形起伏和空间限制,并利用建筑外形、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差异化。
为了实现这种灵活的设计,需要建筑师在空间规划和内外部氛围营造等方面尤为注意,以确保每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而线性建筑的设计则相对固定,自身限制较多,因此在设计时所具有的灵活性较少。
空间利用效率线性建筑的空间内部环绕着一个中央走廊,每个房间、厨房和卫生间通常只有一侧的门。
这样的设计易于维护,但也会导致空间浪费。
非线性建筑的设计通常更加充分利用了场地空间,通常会采用双重高度或分层设计、可移动隔断、挑高和倾斜天花板等方式来改善空间。
在这样的设计下,空间能够更加方便地适应人们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
结语总结来说,线性建筑通常是一种保守的设计方式,外观、空间和结构上较为规矩,设计灵活度较低。
非线性建筑则是更具创新性的建筑形式,设计更加自由、有机、动态感十足,同时也更加复杂。
不同的建筑风格对于场地和业主的要求有所不同。
了解不同风格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并创造出更有特色的建筑。
扎哈·哈迪德建筑中的非线性理论
200YAN JIUJIAN SHE扎哈·哈迪德建筑中 的非线性理论Zha ha · ha di de jian zhu zhong de fei xian xing li lun张钰涔 杨婷薇非线性科学已经在现代得到极大的运用,通过对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中非线性科学的浅析,从而理解非线性科学在建筑学中的影响与作用。
一、社会发展背景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城市不断高速发展,建筑的结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后现代建筑大师们将各种参数化理论都运用在了建筑设计上。
本文就将对后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普利兹克利奖的唯一女性获奖者——扎哈·哈迪德在其建筑设计中运用的非线性理论手法进行浅析。
二、非线性科学概念首先,非线性这个词一出现一般联想到的是非线性函数,而与非线性函数相对的是线性函数,线性函数是指因变量与自变量成比例地变化,即变化过程中二者的比值不变的函数,其图像一般是一条直线。
与其相对的非线性函数并非是一条直线,更多的是曲线,甚至是点的离散分布。
线性及非线性的概念就是从线性函数及非线性函数中抽象出来的。
1968年~1971年扎哈·哈迪德就读于巴黎嫩首都贝鲁特美国大学数学系,为其之后将非线性科学的理论概念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埋下伏笔。
非线性科学是复杂的,其主要以不确定不平衡及不规则的复杂现象等集合的这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众多非线性现象的共性问题。
“复杂性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属性,非线性则是这种复杂性的根源”。
非线性科学以动能系统以及开放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认为随机相关的辩证决定论可以从辩证的角度反映世界的本质。
非线性科学的主体是混沌、分形与孤子,而与复杂性科学相关的系统论、耗散结构、协同论则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有力武器。
混沌理论,则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核心之一。
所谓混沌是指“在微观、宏观两个层次上,确定的非线性系统所滋生出的某种不确定的或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
任何外界因素基本上是无法导致这种随机性及不确定性产生的,这种随机性及不确定性更多是非线性作用于系统内部时而产生的,混沌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还在于非线性。
参数化设计在建筑表皮中的表现和运用研究
参数化设计在建筑表皮中的表现和运用研究如今,参数化设计在建筑设计行业的应用情况日益廣泛,本研究以参数化设计与建筑表皮的来源与特点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参数化设计的应用情况及形态表现。
标签:参数化设计;建筑表皮;形态表现在科学技术(特别是数控制造技术、计算机软件等)的发展影响下,在建筑表皮表现中所应用的参数化软件日益增多,使建筑表皮在含义、样式等方面日益丰富化。
通过参数控制建筑表皮由设计到生产、由图纸到3D优化等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属于参数化软件所具备的优势[1]。
随着参数化设计的诞生,使建筑表皮的生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该设计方法通过结合数据间信息数据、逻辑串联等的传递,使表皮模型由复杂化变成可控化与可视化,改善了建筑表皮的设计质量,提高施工安全性。
1.参数化设计及建筑表皮概述1.1参数化设计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兴起了参数化设计,其较常在非线性建筑的设计中应用,且此概念在当时主要是在教学研究中采用,例如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法大学。
而建筑联盟学院(英国最老的独立建筑教学院校)也根据参数化设计设置了与之相关的教学课程。
参数化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设计中的各项相关影响因素视为参数,同时从各项相关影响因素中寻找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计算机程序将此类参数组织起来,借助计算机运算取得最终参数模型。
可调节的数据以及自动生成的数据模型属于参数化设计当中最为显著的优势。
基于参数化理念,分组化与数据化建筑设计中的各项相关元素,并采用不同的算法及逻辑对各元素相互间加以控制,当中输入数据或是改变任何一个可变数据均会对建筑模型所生成的结果带来影响[2]。
参数化具备灵活性、可变性等优点,有效提高了建筑设计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仅需要对运算逻辑中的部分参数进行改变,短时间便可获取方案结果,此设计方法使设计方案的修改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新活力。
1.2建筑表皮在建筑历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使建筑表皮的相关定义、含义等也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状态,并日益丰富化。
建筑表皮的材料认知与建构逻辑——以慕尼黑的三栋新建筑为例
建筑表皮的材料认知与建构逻辑——以慕尼黑的三栋新建筑为例建筑表皮的材料认知与建构逻辑——以慕尼黑的三栋新建筑为例在建筑设计中,表皮材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外观的装饰,更关系到建筑的功能性、环保性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本文将以慕尼黑的三栋新建筑为例,探讨建筑表皮材料的认知与建构逻辑。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The Hi-Tech Hub建筑,该建筑采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作为表皮。
金属材料的使用不仅赋予了建筑现代感和科技感,还具备耐久性和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与此同时,金属材料还能反射阳光照射,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在设计上,The Hi-Tech Hub建筑采用了整齐划一的设计语言,金属板材形成了大面积的平整表面,突显了现代科技的冷峻和洗练。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慕尼黑市东部的The Green Oasis建筑。
作为一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项目,该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生态材料作为表皮。
例如,建筑外墙采用了可再生的竹子覆盖,不仅能起到隔热和去除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作用,还给人们带来了绿色和自然的感觉。
此外,The Green Oasis建筑在设计上也考虑到了雨水的收集利用,利用生态材料形成的表皮可以有效地收集和过滤雨水,进一步减少环境的影响。
最后,我们看看慕尼黑市西南部的The Glass House建筑。
这座建筑以玻璃作为主要的表皮材料,给人一种通透、明亮的感觉。
在设计上,The Glass House建筑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以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线,提高室内采光质量。
此外,玻璃材料还能有效地隔音和隔热,为建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然而,相对于金属和生态材料,玻璃材料的耐久性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对慕尼黑的三栋新建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表皮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性、环保性和美观性。
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适合的表皮材料非常重要。
金属材料适合现代科技感较强的场景,生态材料适合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要求的场景,而玻璃材料则适合注重室内采光和透明度的场景。
建筑的表皮分析
建筑的表皮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各个历史时期有关表皮的理念,揭示表皮的历史演变;关于建筑表皮在未来设计实践中的探索,本文介绍了两位著名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以及他们的一些关于表皮的理念,分析他们对建筑表皮不同角度的认识从而造就的不同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建筑;表皮On the Analysis of Building SkinChen Hua(Hunan Communication Occup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Hunan410002) 【Abstract】This paper reveals the history of building skin by analyzing all the related ideas of different stages. As to the future exploration of building ski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wo celebrated architects' designs and some of their different ideas about building skin, which result in their different design styles.【Key words】building;skin1. 前言老子《道德经》说道:“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用意在于强调建筑对使用者来说最有实用价值的,不是围合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
建筑的本质是空间,正是人类对空间的需求,才导致建筑的产生,这是不容质疑的。
我们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空间是如何被限定的呢?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呢?人类对建筑的追求仅仅是物理空间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建筑的表皮也如同色彩缤纷的时装,它既是形成空间的基本物质条件,担负着为使用者过滤外界干扰,围合成空间场所的基本功能;也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转承的介质;同时,在空间体验的转换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线性建筑设计中建筑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分析研究摘要:在非线性建筑设计中,表皮设计对其呈现的哲学观点——表现性和逻辑性结合作用是通常会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对于非线性设计是有影响甚至是不利的,如何去了解这个冲突矛盾,并且找到合适并且高效的方法去解决,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非线性设计;建筑表皮;表现性;逻辑性abstract: in the nonlinear architectural design, skin design usually produces conflict with their philosophical views presented -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and logic combination, such conflict for the nonlinear design is influential or even detrimental. how to understand this conflict and contradiction, and find a suitab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nonlinear design; building skin; performance; logic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 引言在当今科技发展的影响下非线性建筑设计的研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其中,非线性建筑设计的表皮也逐渐成为建筑师所关注的问题。
其应用给人们视觉和心理带来的感受也越来越直观和彻底。
表皮应用的合理与否更是直接影响到非线性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也进一步影响建筑物的建造意义。
而在非线性建筑设计中表皮的表现性和逻辑性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应怎样化解,是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关键所在。
1.表现性与逻辑性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
非线性原本是数学方面的研究。
在数学领域范畴中,非线性系统往往是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由于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不再满足叠加原理,系统整体表现出来的现象也不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个体表现不出来的行为。
【1】对于“表皮”一词,当前建筑理论研究通常释有两层含义:一是物体的最外一层;二是物体的表面。
而对应着其在哲学上的定义,“表皮”又可以有着不同的释义:一是“表面”,在这个层面上所谈论的“表皮”实际上是一种二维的物质概念——没有厚度,也不牵涉具体的构造形式,但是具有色彩、质感等基本的物质属性,是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平面图像;二是“表层”,表层是“表皮”的另一个物理指涉,属于三维概念。
表现性(presentation)是指一种直接显现,直接表达的,它是一种人对于美的鉴赏与感受性,如材料的质感、色彩、硬度,以及各构件的几何构成关系等。
【2】表现性强调的是建筑本体的表现,并不是符号的、象征的或图像的表现。
建筑的物质性决定了它是由实在的材料经过一定的组织而形成的实体,作为支撑加围护的表皮也具有这种实体性,它也要依据材料的物理性能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建立起自己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逻辑性(logicality)。
【3】2.非线性建筑设计中建筑表皮的表现性和逻辑性2.1 表现性非线性建筑中,建筑表皮的表现性直白来说是材料的表现。
从远古时期开始,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就是建筑设计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非线性建筑这种特殊的建筑,材料所形成的建筑表皮的表现,至关重要。
“轻盈如薄膜的木地板,厚重的石块,柔软的植物,抛光的花岗岩,柔韧的皮革,生硬的钢铁,光滑的花心木,水晶般的玻璃,被阳光烤的得暖暖的沥青……所有这些都是建筑师的材料,是我们的材料。
”【4】表皮的应用会给非线性建筑的设计带来怎么样的诠释,是现代建筑师关注的焦点。
2.2 逻辑性对于当代建筑师而言,以图案性的装饰重现建筑表皮显然是比较肤浅的。
在进行建筑表皮的建构时,如何将表皮的装饰性统一在建造的逻辑之中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表皮的生成需要内在逻辑的支撑。
建筑形式的生成需要逻辑,同样作为建筑中最能够被人们感受到的界面——建筑表皮的生成也是如此。
没有逻辑支撑的建筑表皮设计是没有深度的,所以逻辑也就是非线性建筑表皮设计的依据和理由,它指引着设计过程的推进。
同时,逻辑性不仅体现在材料上,还体现在结构和建造上。
3.非线性建筑设计中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冲突3.1 表现性与逻辑性的矛盾原因建筑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有着怎样的关系?符合逻辑的表皮就一定有表现力吗?是否可以为了表皮的表现性而违反逻辑?这两者能不冲突地共存吗?在一定程度和范围讲,表现性和逻辑性是相互矛盾的。
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栱,用非常复杂的构件来传递梁到柱子的荷载,远没有一根斜撑来的直接,从逻辑角度来说,斜撑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减小跨度的手段,但是试想一下,如果造型丰富的斗栱被一根细杆所代替,中国传统建筑就会失去神韵,也失去了其伦理功能。
通常情况下,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建筑结构与构造不能完全替代建筑本身,由于建筑有很深刻的人文因素,人的感情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认知。
比如很符合力学逻辑的三铰拱在地面附近由于没有弯矩,构件截面很小,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
此时的结构构件虽具有逻辑性,但是它并没有表现出强壮有力的支撑感,给人以错误的直观感受。
而往往不完全符合或违反逻辑的构件却有预期的表现力。
所以,应充分利用现代材料加工技术,对材料和结构进行“真实与清晰”的表达,体现材料自身的美,或者用新的加工手段创造材料以往从未有过的感官体验。
这样我们既忠实了材料和构造,也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并且能更有效地推动建筑的发展。
【5】3.2 表现性与逻辑性矛盾的解决方法关于讨论非线性建筑中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的关系问题,我们会首先想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带来的“建筑盛宴”。
外部观察每一个国家馆的建造,每一座非线性建筑中表皮的表现与逻辑是非常融洽的,怎样做到这种平衡关系?以下就以世博为主要实例来分析这种关系。
(1)视觉表现的逻辑性材料本体的表现是一种永恒的、实在的表现,可以抵抗建筑在意义上的阐释和形象上的象征,使建筑在这个纷繁瞬变的图像时代里成为人们实在的、可以依托的处所。
通过材料有序或者是有秩的组织塑造,给非线性建筑赋予非同一般的特点,使得视觉表现淋漓尽致。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万科馆(见图1、图2),昵称“麦垛”。
从名字上就知道这座建筑是用秸秆作为结构材料,万科馆是由多相工作室设计,并以材料——结构——空间的推演逻辑结构为基础生成建筑的形态。
最终实施的“麦垛”是由表皮为秸秆板的3个正圆台与4个倒圆台交错组成,它们围合而成的半室外空间四周通透,顶部通过透明采光膜连成一体。
圆台内部是独立的展厅与后勤办公间,建筑外部环绕着景观水池。
万科馆的通过自然材料所呈现出的表征,在设计过程中也是符合逻辑性的,通过结合来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并唤起人们接受、欣赏、尊重自然的观念和信心。
图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万科馆图2万科馆的主要建筑材料—秸秆(2)设计逻辑中的材料表现建筑设计不应该只关注表面形式,而生成逻辑才是重点。
对于非线性建筑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否则非线性设计的建筑革命将沦为对形式风格的时髦追求,而对建筑表皮这个多年来作为无数建筑师关注焦点和设计出发点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形式的总结和经验的分析层面,更应从设计理念和建构方式的层面进行探索。
观其世博会中的英国馆(见图3、图4),似乎开始并没有找到逻辑性在其中的运用。
英国馆相对于世博会的“大”,可以以“小”著称。
只有200多平米的建筑面积就构成了整个展览空间。
这个“小”并不是单纯的缩小,它自身就带有一定的逻辑。
“小”可以简化功能与技术,使建筑获得形式上的自由,也可以避免许多不需要被表现的建筑元素。
在这座“小”而全面的建筑中,表皮的应用又是一大亮点。
英国馆的表皮按形式分为两类:展厅表皮的刺状结构和地形的折板结构。
其中,亚克力杆管通过铝制套管穿越并固定在建筑的双层木质盒体上,这一结构保证了亚克力与铝套管的稳定性。
每一根管内端部都安置了展馆的主题展品——种子。
日间,亚克力管将室外日光导入室内,为内部提供照明并照亮展品;夜晚,安装在亚克力管中部的照明系统,将人工光同时导向室内与室外,构成变换的外部界面。
图3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图4亚克力管端部的种子(3)逻辑性与表现性结合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矛盾。
同样,非线性建筑的表皮设计中的表现性与逻辑性相互作用也存在矛盾。
建筑师通过表皮围合奇异的空间形式,反映了他们探究矛盾解决的表达方式。
在这些表达方式中,充分诠释了非线性建筑中表皮的表现性和逻辑性的结合。
这种结合驾驭在矛盾之上,完美地展示了建筑所要传达的哲学精神。
除了表皮给非线性建筑带来的直观外部表现是愉悦的之外,其中所具有的实用性也非常符合设计逻辑性。
故其建筑表皮表现性和逻辑性的充分结合能够给非线性建筑带来视觉以及心理的享受。
4.结语非线性思维建筑语言下的表皮,更多的是展现片段而不是整体,它们描述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建筑师运用当代各种材料和技术条件,充分拓展了建筑表皮的选材范围以及材料的组织方式。
同时,材料的丰富运用也赋予了表皮日新月异的内涵,使得非线性建筑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和合理化。
总之,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大背景的变化,作为建筑美学主要体现者的建筑表皮已经逐渐地改变从属地位,受到了广泛关注。
非线性建筑表皮就是非线性建筑理论在建筑表皮设计上的具体应用,结合多元文化的繁荣,视觉艺术、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以及非线性建筑设计下的表现性与逻辑性完美的结合,使得非线性建筑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1]哈里尔著,朱义胜译,非线性系统(第3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大师》编辑部编.路易斯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德)托马斯施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大师》编辑部编,彼得卒姆托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褚智勇编,.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