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如何理解孙权的“古今之成大事业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他有一句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孙权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首先需要具备的是“坚忍不拔之志”。
坚忍不拔意味着在面临困境和挫折的时候,不放弃,不气馁,而是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断地努力。
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断地向前迈进。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呢?孙权在《魏书》中曾经说过:“卧龙精于法律,计策,诸葛亮卓然天下。
”这是对诸葛亮最高的赞誉,也是对其成功的解释。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正是因为他具备了坚忍不拔的精神。
在面对荆州失守、刘备战死等重大挫折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最终成功完成了抵御十面埋伏、平定南蛮、北伐等一系列重大挑战,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典故和千古名篇,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我们可以发现,拥有坚忍不拔精神的人物,其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充满了挑战和风险的,并且他们往往也具备着高超的才干和卓越的智慧。
这两者的结合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除了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高超的才干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精神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须具备的,那就是“使万物之能者为我所用也。
”这个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实用的态度,意味着不局限于个人的才干和经验,而是善于吸取周围的资源和人才,使其为自己所用。
作为今天的青少年,我们也应该具备孙权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者”所具备的精神和素养。
我们应该拥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断拓展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同时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善于吸取周围的资源和人才,最终成就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