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客出行时间选择的京沪高铁差异化定价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旅客出行时间选择的京沪高铁差异化定价研究京沪高铁作为国内少数实现盈利的高铁线路之一,其现行票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收益的进一步提高。
本文基于旅客出行时间选择差异所带来的客流量变化的角度,对北京-上海区段高铁实施不同时段的差异化定价策
略进行重点分析,以期为铁路公司分时段差异化定价策略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在市场化机制下,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上下波动,反之,价格的调整也会使得需求相应发生变化。
本文首先对分时段旅客需求不均衡性和各时段票价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重
点分析,提出旅客出行时间选择对票价产生影响的实现路径,并梳理总结了这一
过程影响旅客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高铁出行
时间差异化定价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民航和国外高铁/铁路实施的不同时段票价差异化的具体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本文从不同时间维度考虑出行时间的影响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京沪高铁公司差异化定价策略的具体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然后,对京沪铁路客运市场运输产品和运输需求的分析,为之后实证研究客运市
场竞争主体的确定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京沪高铁现行票价存在的两大问题,基于500份调查问卷数据对京沪高铁的旅客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不
同出行目的旅客的出行时间选择特征。
基于出行时间差异化定价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以潜在类别选择模型为主体的高铁客流分担率模型,并基于补发的100份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潜在类别模型能够对客流分担率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通过构建包含客运市场总客流量、高铁客流分担率和票价的差异化定价模型,最终得到不同时间维度下不同时段两种速度高铁的差异化票价水平。
通过相关经验的借鉴和实证结果的
分析,对铁路公司提出以下建议:综合考虑出行时间、快速性和舒适性等多种因素对两种速度高铁实施不同的分时段差异化定价,有利于其改善公司总体的收益;实施出行时间的差异化定价时需要考虑不同时间维度下的交叉影响,从而形成包含年、月、周、天等多种时间维度的多级分时段差异化票价体系,较大时间维度下的最优票价为处于该时期的更小维度下分时段票价的调整提供了基准票价,票价差异化的程度和区间距离大小有关,距离越远,差异化程度越小;需要依据差异化定价策略实施的时期长短适时调整高峰与非高峰的票价浮动上下限;将出行时间差异化定价策略与其他票价策略灵活结合应用,能够丰富现行票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