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中说禅-缠论笔记(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中说禅-缠论笔记(15)
没有趋势没有背驰
本章内容,定义了上涨,下跌,盘整三个概念。
这里的定义是基于一个K线周期图的层面,通过走势图很直观的定义,用均线系统辅助判断。
和以后缠论中的通过中枢的定义有很大的不同。
原文: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所有上涨、下跌、盘整都建立在一定的周期图表上,例如在日线上的盘整,在30分钟线上可能就是上涨或下跌,因此,一定的图表是判断的基础,而图表的选择,与上面所说交易系统的选择是一致的,相关于你的资金、性格、操作风格等。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这里定义的上涨,就是当下的高点和低点都比最近的高点和低点更高。
下跌,就是当下高点和低点都比最近的高点和低点更低。
这个和以后的缠论的定义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这里的上涨和下跌,在以后可能就是中枢的形成过程。
原文:如何把握高点和低点?必须要均线系统来过滤,也就是前面常说的“吻”的概念,只有在“吻”前后出现的高、低点才有意义。
这里的定义的上涨和下跌,如果和以后的缠论的笔结合起来使用,
也有很不错的效果。
买卖点的操作,除了本课的操作方法,还可以结合同级别分解的操作方法来判断。
对于确认高点和低点,如果两者中间够一笔,高点和低点的确认就可以根据笔的定义来。
如果不够1笔过或者没有形成笔,但高低点在这个k线图上有很明显,就用均线系统过滤后确认。
实际操作中,尤其在大级别的k线图中,这里的概念反而更加实用,也应用的最广泛。
原文:转折,一般只有两种:一、“湿吻”后继续原趋势形成陷阱后回头制造出转折;二、出现盘整,以时间换空间地形成转折。
第二种情况暂且不说,第一种情况,最大的标志就是所谓的“背驰”了。
必须注意:没有趋势,没有背驰。
在盘整中是无所谓“背驰”的,这点是必须特别明确的。
还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这里的所有判断都只关系到两条均线与走势,和任何技术指标都无关。
解读:实际上,上述的描述就是湿吻后的走势是否创新低的情况。
创新低,背驰了买入。
没有背驰,就等再次湿吻后根据走势进行判断。
没有新低,意味着盘整,就等待方向选择。
这里的趋势,和后期的趋势概念不同,这里的趋势,就只是指这里的上涨或者下跌。
参考前面的上涨,下跌定义。
但是,这个结论是必须记住的:没有趋势,没有背驰
原文:纯粹的两条均线的K线图,就足以应付最复杂的市场走势了。
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看图能力,可以参照一下技术指标,例如MACD等,关于各技术指标的应用,以后会陆续说到。
结合笔的应用,均线系统辅助,用同级别分解的操作模式,利用这里的上涨、下跌、盘整的概念,即使不学习中枢概念,利用盘整背驰的方法进行比较,也是要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
关于背驰的判断:
原文:如何判断“背驰”?首先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中说禅趋势力度:前一“吻”的结束与后一“吻”开始由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交所形成的面积。
在前后两个同向趋势中,当缠中说禅趋势力度比上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
提醒:这里的背驰,包含以后课程里真正的背驰和盘整背驰,而且盘整背驰的应用更为广泛。
macd原理就是均线原理相似,长短均线只差DIF及DIF的短期平均值DEA,macd的红绿柱子就是DIF减DEA。
面积也比较好计算:任意相邻的红柱或绿柱组成一个直角梯形,所有梯形高度一样,假设梯形高度为1,上底和下底就是红绿柱高度,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就可以算出红柱和绿柱面积。
这就是为什么通过MACD进行辅助判断的原因。
缠中说缠定理:
任何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缠师经典
1、如果你已经对背弛很熟悉,最好当然是第一类买点。
第二类买点对不熟悉的人好一点,至少可以避免判断错背弛在下跌中买股票的风险。
本ID所说的对任何周期都有效。
但必须注意,“第一次缠绕不是”是针对趋势中寻找背驰来说的,因为如果是趋势,一定会有两次以上的缠绕,而没有趋势没有背驰。
关于如何判断趋势,以后都会说到的。
当然,在盘整中,一次缠绕后就会有买点,但本ID是不赞成在盘整中买股票的,除非这种盘整是周线或月线级别的,这样才可以弄出大的利润来。
2、对于女上位,除了最后依次缠绕,每次缠绕后买入都会挣钱,但本ID只把第一次缠绕后的定义为第二类买点。
ID只建议在图形的底部买,这样风险好控制,这是好习惯。
市场里,好习惯是第一重要的。
一个坏习惯可能可以让你一度赢利,但最终都是坟墓。
3、关于macd的论述:
(1)MACD是辅助的办法,最简单的还是看均线的上涨力度。
对于MACD,肯定是片和片比,但当下那一片,红柱子或绿柱子不能继续伸长,开始缩短时,就是严重关注了。
不必须等到红柱子变成绿柱子,或反之,否则反应太慢了。
(2)柱子出现今天比昨天短,昨天比前天长的情况,证明柱子的一波出现转折,转折这一天的高度如果比上一波转折高度低,就形成柱子上的背驰。
但对于MACD,单纯看柱子上的背驰还不行,还要看黄线DEA和白线DIFF的走势,特别对于通道式,一定要看。
(3)一般最有效的背离是这样发生的:黄白线回到0轴附近再上去,股价新高而两线以及柱子都不新高,这时候出现的背离最有效。
(4)MACD关键是处理好红绿柱子的一波,与一波中的高点转折的关系。
每个红绿柱的一波都向一个小山,山顶就是转折的地方,这一看图就明白了。
但光会看红绿柱还只是初步。
关键要会看上面的两条黄白线。
黄白线在0轴之上就是多头行情,之下就是空头行情。
缠中说缠的MACD定律:第一类买点都是在0轴之下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都是第一次上0轴后回抽确认形成的。
卖点的情况就反过来。
4、关于深市和上市走势图:
大盘要看深圳的,上海的不准。
如果看MACD,深圳上次并不背驰,这次是否,就看今后几天红柱子能否继续伸长了。
5、一个忠告
股票是一个快乐的游戏,别把自己搞得那么苦。
坚持只选择第一类第二类买点进入,就是保持快乐的好方法。
真正的高手是什么?就是庖丁解牛,选择难度最小的方向去,整天爱玩高难度的,成不了高手。
6、关于三角形整理(中枢形态):
三角形的判别不看均线,直接看图形。
符合斐波那契数列的时间周期点很重要。
包括三角形形成周期和起涨以来的周期等。
三角形整理的第五波末段。
7、关于缺口理论:
缺口不补,表示强势。
特别是突破性的缺口,或岛型反转的缺口,是不补的。
上海指数94年在300多点留的那个缺口,10几年都没补过。
唯一肯定要补的缺口,就是盘整中的,已经上涨最后的衰竭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