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4 推断题课件课件(自主梳理+热身反馈+典例分析+名师预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
色不变;
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
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A.2 个 12/8/2021
B.3 个
C.4 个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D.5 个
专题(zhuāntí)4┃推
解 析 因样品中的 CuO、铁粉均是黑色,可知该样品 颜色是黑色的,故①说法正确;样品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同时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所以② 说法错误;由“滤液中加入洁净铁丝,铁丝表面无变化” 推知,滤液中没有 CuSO4,也没有 H2SO4,说明滤渣中一 定有铜,可能有铁,则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无论铁 与硫酸反应,还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均生成+2 价的硫 酸亚铁,则⑤说法错误。
12/8/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4.[2013·武汉] 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
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
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
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
专题(zhuāntí)4┃推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金属铜。“G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在 初中阶段只有可能是氨气的水溶液氨水显碱性,所以 G 是氨气。 “农业上常用 F 改良土壤”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就是熟石灰。所以 在文字描述部分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而在框图部分,我们
可以看到 A 在通电条件下生成甲和乙,所以只能是水通电分解成 氧气和氢气的反应。又因为甲、丙和 G 的关系,甲是氢气,换言 之乙则为氧气。乙和戊生成 H,所以 H 是氧化铜,因为后面又生 成了戊,所以一定发生了还原反应,而 E 不可能是氢气,所以 C 肯定是二氧化碳,又因为乙、丁、C 之间的关系,所以 E 是一氧 化碳。而最后一步反应,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所以 D 是氧化钙,而 B 是碳酸钙。把各个物质推断出来后就可以解决所 有1的2/8/问2021题了。
符合氢氧化钡与其他溶液混合时的现象,判断 C 为氢氧化钡;
D 溶液只出现一次放出气体、其余二次均为无明显现象,正
是稀盐酸与其他溶液混合的现象,判断 D 为稀盐酸。
A 与 B 反应,稀硫酸与碳酸钠混合时,交换成分发生复
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C 与 D 反应,氢氧
化12钡/8/20与21 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专题(zhuāntí)4┃推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2)考查的知识面:推断题是考查知识面最广泛的题型之 一。掌握好单元的知识内容,尤其是碳和碳的化合物、金属
和酸、碱、盐有关的知识内容。
(3)知识储备:在推断题中都是根据题目中对物质的描述 来推断物质的组成,也就是说我们要对物质的特点有一定的
了解。比如物质的颜色、物质间相互发生反应会产生的特殊
12/8/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2.[2012·南充] 某气体物质 3.0 g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生成 CO2 4.4 g,同时生成 1.8 g H2O。则对该物质相关判 断正确的是( C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1
高温 _2_H__2_+__S_iC__l4_=_=_=_=_=__S_i+ __4__H_C_l__。
解 析 这是一道框图和描述相结合的推断题,我们在做题时 一定不能忽略文字描述的重要性。有的时候“题眼”就在文字中。 对于本题来说,“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相当于已经告诉 1我2/8/2们021丙就是氮气,“戊为紫红色金属”也相当于告诉我们戊就是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类型(lèixíng)四 连线型
例 4 图 ZT4-2 中的 A、B、C、 D、E、F 分别表示石灰水、硫酸铜溶 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 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明相邻 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试根据图 ZT4-2 中关系确定 A、B、C、D、E、 F 各物质的化学式。
专题 4 推断题 (zhuāntí)
12/8/2021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特点┃
推断题其实是一种很成熟的题型,曾经有一个阶段因为题 目较难而不在中考中出现此类题型。而随着学生水平的提升, 推断题又成了中考中的趋势,在近两年天津中考中推断题都有 出现,且在卷面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G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
甲和丙化合制备 G;农业上常用 F 改良土壤(如图 ZT4-1 中部
分反12/应8/20条21 件已省略)。
专题(zhuāntí)4┃推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回答下列问题。 (1)D 为__C__a_O___;G 为___N_H__3__。 __C__u_(O2_)_+H__C和_O_E_=_=反△_=_=应_=_C生_u_成_+__CC_O_和_2 _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工业上可以用甲和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来制取硅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8/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自主(zìzhǔ)训练┃
1.[2013·和平区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 按照图 ZT4-3 关系相互转化的是(“→”表示反 应一步完成)( D )
A.X 是 CaCO3;Y 是 CaO;Z 是 Ca(OH)2 B.X 是 BaCl2;Y 是 Ba(NO3)2;Z 是 BaCO3 C.X 是 CuCl2;Y 是 Cu(OH)2; Z 是 CuSO4 D.X 是 Na2SO4;Y 是 NaCl; Z 是 NaNO3
12/8/2021
第五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类型(lèixíng)二 框图型
例2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
了解了某些物质的性质以及物
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ZT4-1 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
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
丁、戊均为单质,丙是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物质;常温下,丁
为黑色固体,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紫红色金属;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 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12/8/2021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B_a_(_O_H__)2_、__N_a_2_C_O_3_; 可能含有__K_N__O_3__;一定不含有__F_e_C__l3_、__N__a_2S__O_4_。
A__C__a_(O__H_)_2__;B____H__C_l____; C____F_e_____ ; D___C_u__S_O_4___ ; 1E2/8_/2_02_1B_a__C_l_2 ___;F__N__a_2C__O_3__。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解 析 观察线框图,总结图框中物质之间关系:F 能和 A、B、E 三种物质反应,即为此题的“题眼”。六种物质中, 碳酸钠可以和硫酸铜、碳酸钙、盐酸、氯化钡四种物质反应, 与铁不反应,可知 F 为碳酸钠溶液,C 为铁;B 可以和铁、 碳酸钠和 A 三种物质反应,可知 B 为盐酸,A 为石灰水;铁 和硫酸铜、D 反应,可知 D 为硫酸铜溶液;由上可知 E 为氯 化钡溶液,代入验证即可。解决这道题必须对化学方程式比 较熟悉。
12/8/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断题
3.[2013·衡阳] 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 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 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 学魔术”四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A ) A.NaOH 溶液、酚酞溶液 B.CuSO4 溶液、NaOH 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12/8/2021
第十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解 析 根据现象记录表,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A 溶液出
现沉淀、放出气体、无明显现象各一次,符合稀硫酸与其他
溶液混合所出现的现象,判断 A 为硫酸;B 溶液出现一次沉
淀、两次放出气体,和碳酸钠与其他溶液混合的现象相符,
判断 B 为碳酸钠;C 溶液出现两次沉淀、一次无明显现象,
ABCD A -↑↓- B ↑-↓↑ C ↓↓-- D -↑--
12/8/2021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由此推断 4 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H__2S__O_4__;B__N_a_2_C_O__3_;C_B__a_(_O_H__)2_;D___H__C_l___。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H__2S__O_4_+__N__a_2C__O_3_=_=_=_N__a_2_S_O__4+__H__2O__+__C_O__2_↑。 C+D:_B__a_(_O_H__)2_+__2_H__C_l_=_=_=_B_a_C__l2_+__2_H__2O_________。
专题(zhuāntí)4┃推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类型(lèixíng)三 表格型
例 3 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 4 瓶失 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 A、B、C、D。每次取少量溶 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 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
┃典例分析(fēnxī)┃
类型(lèixíng)一 描述型
例 1 [2013·达 州 ] 有 一 包 白 色 粉 末 , 可 能 含 有 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 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 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1)①+② →产生白色沉淀 (2)①+③ → 有气泡产生 (3)②+④ →产生白色沉淀 由此推断①、②、③、④依次是( B ) A.稀盐酸、Na2SO4 溶液、K2CO3 溶液、BaCl2 溶液 B.K2CO3 溶液、BaCl2 溶液、稀盐酸、Na2SO4 溶液 C.BaCl2 溶液、K2CO3 溶液、Na2SO4 溶液、稀盐酸 12/8D/20.21 Na2SO4 溶液、BaCl2 溶液、K2CO3 溶液、稀盐酸
因为推断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所以对知识的 连贯性也要求得比较高。在中考的推断题中一般至少会涉及两 单元的知识内容,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既要掌握知识, 又要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解答此类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如下:
(1)“题眼”——是我们解决推断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找 到题目中最有效的切入点,也就是我们在这里说的“题眼”。根 据题目所给信息,找到直接能推断出来的物质或者最有特点的 未知12物/8/2是 021 我们解题的关键。
12/8/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5.[2013·河北区模拟]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 时,甲同学配制了 Na2SO4、K2CO3、BaCl2、稀盐酸四种溶 液,但没有及时贴标签。乙同学在使用时为区分四种无色溶
液,将溶液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并进行如下所示实验:
现象等,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4)题目形式:题型叫做推断题,其中描述型、框图型、 表格型和连线型为几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当然不管题目类型
如何变化,我们都是要找到“题眼”才能进行高效的答题的。
不过由于题目形式的变化,找“题眼”的方法也会有所变化。 12/8/2021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zhuāntí)4┃推
(2) 写 出 步 骤 ②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B__a_C_O__3_+__2_H_C__l=_=_=__B_a_C__l2_+__H_2_O__+__C_O__2↑_。
解 析 该粉末加水溶解后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不含 FeCl3;溶于水得到的白色沉淀有 BaSO4 或 BaCO3 中至少一 种;在沉淀中加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说明该沉 淀是 BaCO3,不是 BaSO4,所以该固体一定存在 Ba(OH)2 和 Na2CO3,则一定不存在 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