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堂 内 外
2 0 1 3 - 0 4
建构 主义理论在 高中地理教 学中的实践与恩考
文 摩 雪钦
摘
要: 现代 素质教 育所倡导的培养学 生主 动探 究、 合作学 习和创新 能力 已成 为 当代教 育的热点 , 也是 当代培养人才 的着眼点和
根本点。课 堂教 学是进行 素质教育 的主要渠道 , 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 构建有利于 师生共 同发展 的教 学模 式是新时期教学改革 的迫切任 务。通过 学习建构 主义理论 , 运用教 育学、 心理学知识, 结合 自己多年的高 中地 理教 学经验 , 运用建 构主义的教 学模 式, 使 学生动起来 ,
打击了学 生主动学 习的热情 。那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跳 出这 区的图片 , 然后确定学 习的任务 , 将学生分成 四个 学习小组 , 分别
一
怪 圈呢?究其根源 , 我们应该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 把课 负责 收集 福州城市用地变化 、 福州 交通 发展 、 福 州工业发展 、 福州
教育, 确 保新课程 改革 的顺 利进行 , 就必 须改变传 统的课 堂教 学 教师要逐步引导 , 让学生 自己找 出答案 。检 测评 估不仅评定 知识
而且还要从 情感 、 态度 、 文化 、 策略等方面进行评定 , 让学 方式 , 通过创设情境 、 建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 式 , 为学生主动建构 和技能 ,
知识提供 宽松的学习环境 , 使学 生逐渐形成发现 问题 、 探 究原理 、 生反思 自己的进 步与问题 , 及时调控下一 步的学习计划 。如 此才
思, 总结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困惑。
一
境激发学 生的好奇 心 , 引导学生参 与教学 活动 , 积极探 究 , 主动完 成对知识 的建构。 3 . 分组构建学习共同体 , 建构合作式课堂
传统 的地 理课 堂教学是教师讲 授 、 学 生听背 , 为了节约时 间 ,
、
建构主义理论对地理教学实践 的启 示
的差异 ; 大气 水平 运动 中的海风和陆风 的形成 可 以用《 军港之夜 》 交流协作 , 学生 在课堂上不 仅展示 了 自己 的探 究成果 , 而 且共享
的歌词 “ 海 风轻轻地 吹 , 海浪轻轻 地摇” 导人 , 让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究其 描述 他人的资源 , 轻松完 成了对知识 的建构 。学生参 与教学的积极性 的不科学之处 。只有 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身参 与到教学活 动中来 , 被调动起来 , 也充分彰显 了学生 的主体地位 。 他们的主体意识才会被 唤醒。他们的学 习兴趣 才会大大增强 , 课 堂教学效率才会 得到提高。
1 . 激发学生学 习地理 的兴趣 , 唤醒学生 的学 习主体意识 传统 的教学模 式是 复习 旧课—讲 授新 知识一巩 固应用新 知
识一检查评价 。它是 以教师为 中心 , 课 堂为 中心 , 教材 为中心 。教 少数 成绩好 的学生才有发言机会 ,更别提 同伴之 间的合作交流 。 师讲授 占用大部分课 堂时间 , 学生神情漠 然 , 疲 于应付课堂笔记 。 建构主义认 为学生通 过交流协作 才能及时 纠正错误 或片 面的认 学 生抱怨地理课枯燥乏 味难学 ; 教师抱怨 学生木鱼脑袋 难教。 当 识 。例如 , 高 中地理《 城市化》 中的城市化带来 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然这种 教学模式便 于教师对 课堂教学 的组织 、 管 理与控制 , 有利 教 材中引用 上海 的例 子 , 学 生觉得离 我们太远 了 , 感 受不 到它 的 于教学进度 的完成 。但是 忽视 学生的主体性地 位和主观能动性 , 变化 。因此 , 我们采用福州城市化的案例 , 展示 福州 老城 区和新城
堂主导 地位还 给学 生 , 唤醒学 生的主体 意识 。比如 , 借助地 理 图 人 口结构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材料 , 通 过走访市规划局 、 土地局 、
像、 电视新闻 、 多媒体信息等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 了解身边 的 环保 局 、 交通局等部 门, 利用网络 、 报刊、 书籍 、 寻访老 人等方式去 地理 , 高一地理必修 1 “ 太 阳视 运动” 的学习可 以让 学生 观察 当天 查找 资料 , 并将查找 的资料进行整 理 、 分析 、 归类制成课 件在课堂 太 阳升 起与落下 的方 向与平时所谓 的“ 太 阳东升 西落 ” 在描 述上 上进行汇报 , 他们从 多角 度 、 多方面 、 多层次进行分析 交流。通过
模仿 、 背诵和训练来掌握地理知识 。教师 的权威性 和学生 的依赖 观 、 准确 的评价 。评价手段可 以是反馈练习 、 活动小结 、 论文等 , 教
性阻碍 了学生 的探究 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 更谈 不上对知识 的 师及时 设计不 同层 次 、 不同侧 面的知识让学生 检测 , 并让 他们进 主动建构 , 以至于素质教育难 以落到实处 。因此 , 要真正落实素质 行 互 评 、 互议 、 互改 , 对 于 学 生 检 测 中 出现 的典 型性 、 代 表性 问 题 ,
4 . 注重过程性的评价 , 巩 固教 学 互 动 成果
建构主义注重对过程性的评价 。在 组织 交流协作 时 , 教师作 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一定 的反馈 。在组
2 . 创设地理情境 , 建构探究式 课堂 教学模式
传统 的高 中地理教学 方式 , 以教 师讲 授 、 灌 输为主 , 学生通过 织交流后 ,教师按事先定好 的评价标准 对各个学生进行全 面 、 客
课 堂 活起 来 。
关键词 : 建构主义理论 ; 启 示; 探究式和合作 式课 堂教 学; 学生主体 意识 ; 评价 ; 思考 本人将 建构主义理 论和高 中地理 教学实 践相结合 ,实 施引 究气候成 因 , 学生在 回忆世界气候成 因的旧知识基础 上结 合 中国 导、 探究 、 建构 的教学模式 , 并对两年 多的教学实践进行 深刻的反 地理 位置和地形 、 季风形成等进行分析 、 讨论 、 归纳 。这种 创设情
2 0 1 3 - 0 4
建构 主义理论在 高中地理教 学中的实践与恩考
文 摩 雪钦
摘
要: 现代 素质教 育所倡导的培养学 生主 动探 究、 合作学 习和创新 能力 已成 为 当代教 育的热点 , 也是 当代培养人才 的着眼点和
根本点。课 堂教 学是进行 素质教育 的主要渠道 , 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 构建有利于 师生共 同发展 的教 学模 式是新时期教学改革 的迫切任 务。通过 学习建构 主义理论 , 运用教 育学、 心理学知识, 结合 自己多年的高 中地 理教 学经验 , 运用建 构主义的教 学模 式, 使 学生动起来 ,
打击了学 生主动学 习的热情 。那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跳 出这 区的图片 , 然后确定学 习的任务 , 将学生分成 四个 学习小组 , 分别
一
怪 圈呢?究其根源 , 我们应该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 把课 负责 收集 福州城市用地变化 、 福州 交通 发展 、 福 州工业发展 、 福州
教育, 确 保新课程 改革 的顺 利进行 , 就必 须改变传 统的课 堂教 学 教师要逐步引导 , 让学生 自己找 出答案 。检 测评 估不仅评定 知识
而且还要从 情感 、 态度 、 文化 、 策略等方面进行评定 , 让学 方式 , 通过创设情境 、 建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 式 , 为学生主动建构 和技能 ,
知识提供 宽松的学习环境 , 使学 生逐渐形成发现 问题 、 探 究原理 、 生反思 自己的进 步与问题 , 及时调控下一 步的学习计划 。如 此才
思, 总结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困惑。
一
境激发学 生的好奇 心 , 引导学生参 与教学 活动 , 积极探 究 , 主动完 成对知识 的建构。 3 . 分组构建学习共同体 , 建构合作式课堂
传统 的地 理课 堂教学是教师讲 授 、 学 生听背 , 为了节约时 间 ,
、
建构主义理论对地理教学实践 的启 示
的差异 ; 大气 水平 运动 中的海风和陆风 的形成 可 以用《 军港之夜 》 交流协作 , 学生 在课堂上不 仅展示 了 自己 的探 究成果 , 而 且共享
的歌词 “ 海 风轻轻地 吹 , 海浪轻轻 地摇” 导人 , 让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究其 描述 他人的资源 , 轻松完 成了对知识 的建构 。学生参 与教学的积极性 的不科学之处 。只有 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身参 与到教学活 动中来 , 被调动起来 , 也充分彰显 了学生 的主体地位 。 他们的主体意识才会被 唤醒。他们的学 习兴趣 才会大大增强 , 课 堂教学效率才会 得到提高。
1 . 激发学生学 习地理 的兴趣 , 唤醒学生 的学 习主体意识 传统 的教学模 式是 复习 旧课—讲 授新 知识一巩 固应用新 知
识一检查评价 。它是 以教师为 中心 , 课 堂为 中心 , 教材 为中心 。教 少数 成绩好 的学生才有发言机会 ,更别提 同伴之 间的合作交流 。 师讲授 占用大部分课 堂时间 , 学生神情漠 然 , 疲 于应付课堂笔记 。 建构主义认 为学生通 过交流协作 才能及时 纠正错误 或片 面的认 学 生抱怨地理课枯燥乏 味难学 ; 教师抱怨 学生木鱼脑袋 难教。 当 识 。例如 , 高 中地理《 城市化》 中的城市化带来 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然这种 教学模式便 于教师对 课堂教学 的组织 、 管 理与控制 , 有利 教 材中引用 上海 的例 子 , 学 生觉得离 我们太远 了 , 感 受不 到它 的 于教学进度 的完成 。但是 忽视 学生的主体性地 位和主观能动性 , 变化 。因此 , 我们采用福州城市化的案例 , 展示 福州 老城 区和新城
堂主导 地位还 给学 生 , 唤醒学 生的主体 意识 。比如 , 借助地 理 图 人 口结构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材料 , 通 过走访市规划局 、 土地局 、
像、 电视新闻 、 多媒体信息等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 了解身边 的 环保 局 、 交通局等部 门, 利用网络 、 报刊、 书籍 、 寻访老 人等方式去 地理 , 高一地理必修 1 “ 太 阳视 运动” 的学习可 以让 学生 观察 当天 查找 资料 , 并将查找 的资料进行整 理 、 分析 、 归类制成课 件在课堂 太 阳升 起与落下 的方 向与平时所谓 的“ 太 阳东升 西落 ” 在描 述上 上进行汇报 , 他们从 多角 度 、 多方面 、 多层次进行分析 交流。通过
模仿 、 背诵和训练来掌握地理知识 。教师 的权威性 和学生 的依赖 观 、 准确 的评价 。评价手段可 以是反馈练习 、 活动小结 、 论文等 , 教
性阻碍 了学生 的探究 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 更谈 不上对知识 的 师及时 设计不 同层 次 、 不同侧 面的知识让学生 检测 , 并让 他们进 主动建构 , 以至于素质教育难 以落到实处 。因此 , 要真正落实素质 行 互 评 、 互议 、 互改 , 对 于 学 生 检 测 中 出现 的典 型性 、 代 表性 问 题 ,
4 . 注重过程性的评价 , 巩 固教 学 互 动 成果
建构主义注重对过程性的评价 。在 组织 交流协作 时 , 教师作 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一定 的反馈 。在组
2 . 创设地理情境 , 建构探究式 课堂 教学模式
传统 的高 中地理教学 方式 , 以教 师讲 授 、 灌 输为主 , 学生通过 织交流后 ,教师按事先定好 的评价标准 对各个学生进行全 面 、 客
课 堂 活起 来 。
关键词 : 建构主义理论 ; 启 示; 探究式和合作 式课 堂教 学; 学生主体 意识 ; 评价 ; 思考 本人将 建构主义理 论和高 中地理 教学实 践相结合 ,实 施引 究气候成 因 , 学生在 回忆世界气候成 因的旧知识基础 上结 合 中国 导、 探究 、 建构 的教学模式 , 并对两年 多的教学实践进行 深刻的反 地理 位置和地形 、 季风形成等进行分析 、 讨论 、 归纳 。这种 创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