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七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练习题精选2(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生物(现象)的实例及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都有繁殖现象
B. 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新冠病毒﹣﹣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昼夜交替
C.母鸡下蛋D.电闪雷鸣
3、科学探究往往经历六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
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

这六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②④⑤⑥
C.②④③①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4、如图为某生态系的食物网简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 .该食物网中共有 4条食物链
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5、萝卜的根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
A.光 B.温度 C.水分D.空气
6、“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这里影响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 B.阳光 C.温度D.土壤
7、“一山不容二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都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8、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10、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顺序是()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②草尽狐兔愁;③春江水暖鸭先知;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11、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的活动时,某班级同学设置了一组对照,以下符合实验要求的一组是()
A.清晨的裸地与中午的裸地B.中午的灌木丛与傍晚的灌木丛
C.清晨的草地与清晨的裸地 D.中午的草地与中午的灌木丛
12、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如果去西藏旅游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氧气 C.水 D.阳光
13、近十几年来,江南某地的青蛙被大量搬上餐桌,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

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生态系统中()
A .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B .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C .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D .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B .草是所有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
C .具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D .受到 DDT污染后,草中的DDT含量最高
15、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A. B .
C .
D .
1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下列能够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的是()
A .草→食虫鸟→兔→鹰
B .草→鼠→蛇→鹰
C .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 .草←食草昆虫←鼠←蛇←鹰
17、中国是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国家之一,入侵物种达到 529种。

遂宁境内的河流中就有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俗称“水葫芦”,以及严重影响水稻生长的福寿螺。

这些外来有害生物流入我国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①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④破坏当地生态系统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18、面对《流浪地球》我们选择希望;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

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 .“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B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C .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19、“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阳光
20、在一个由草→ 田鼠→ 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鼠的数量就会()
A .缓慢上升
B .迅速上升
C .仍保持相对稳定
D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指植物、动物和细菌等生物
B.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D.如果生态系统受外界干预超过其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遭到破坏
22、某地扩建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 B.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C.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 D.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
23、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

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粪便可作为肥料。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和杂草之间是合作关系
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
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
D.稻田中没有分解者,物质不能循环
24、下列能够表示完整食物链的是()
A. 螳邮捕蝉,黄雀在后
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 狼吃兔,兔吃草
D. 猫头鹰吃田鼠,蛇也吃田鼠
2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范围除了水圈的大部还包括()
A.大气圈的上部、岩石圈的上部
B.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上部、岩石圈的下部
D.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下部
二、综合、探究题(每空2分,共50分)
26、在清晨或雨后的菜地里,常看到有些种类的菜叶上爬有蜗牛,蜗牛喜欢吃哪种菜叶呢?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鞋盒及莴苣、白菜、菠菜、芹菜四种菜叶和蜗牛,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
(1)在研究活动中,除不同外,其他饲养条件都保持相同且适宜.
(2)在鞋盒的四角分别放置上述四种菜叶,蜗牛应该在鞋盒的.叶片的大小、多少及新鲜程度应尽量保持.
(3)小组用一只蜗牛开展研究,这种做法的错误是没有设置.
(4)就蜗牛这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请再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27、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善实验过程.
(1)作出假设:.
(2)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合理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3)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
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28、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有 _______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禾谷类→ ________ →鹰。

(2)鹰与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 _____ (填“捕食”或“竞争”)。

(3)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 ________ 。

(4)在该生态系统中的,禾谷类属于 __________ ,其他动物属于 __________ ,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5)如果为了消灭害虫,在禾谷类上喷洒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最多是 __________
(6)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 ________ 。

(7)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食虫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

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___________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参考答案
1、 C
2、 C
3、 C
4、 C
5、 A
6、 C
7、 C
8、 D
9、 C
10、 D
11、 D
12、 B
13、 A
14、 D
15、 D
16、 B
17、 C
18、 D
19、 C
20、 D
21、 D
22、 D
23、 C
24、 C
25、 B
26、(1)菜叶
(2)中央;一致
(3)对照实验
(4)蜗牛喜欢生活的潮湿的环境
27、(1)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2)明亮;黑暗;光;
(3)否;一只鼠妇数量太少,误差太大,实验偶然性太大;(4)求平均值;
(5)光;阴暗.
28、(1)两;食草籽的鸟
(2)捕食
(3)分解者
(4)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5)鹰
(6)阳光
(7)自动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