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纵跳”教学重难点的化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下纵跳”教学重难点的化解
“向下纵跳”是体育课中常见的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一些重难点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技巧。
一、教学重点
1. 姿势正确性:在进行向下纵跳时,学生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即身体挺直,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
2. 腾空高度:向下纵跳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腾空高度,因此要注意动作的力量和技巧。
3. 着地稳定性:向下纵跳后,学生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准确地着地。
二、教学难点
1. 技术动作的流畅性:向下纵跳需要学生掌握一系列的动作,包括弯腰、蹲下、腾空等。
要求学生在动作过程中保持连贯性和流畅性。
2. 着地时的协调性:着地时学生需要保持身体平衡,并尽量减小冲击力。
这对学生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三、解决方案
1. 示范动作:教师通过示范向下纵跳的正确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2. 分步练习:将整个动作分解成不同的动作步骤进行训练。
先从弯腰开始,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后再逐步增加蹲下、腾空等步骤。
3. 适当增加难度:当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基本动作后,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增大腾空高度、加快动作节奏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4. 做好安全保证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要求学生在合适的场地进行练习,并提前做好适当的热身活动,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四、教学流程
1. 介绍向下纵跳的基本要领,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姿势。
2. 分解动作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向下纵跳的每个动作步骤。
3. 进行基本动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
4. 逐步增加难度,提高腾空高度、加快动作节奏等。
5. 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6. 进行整体练习,让学生能够流畅地进行向下纵跳。
7. 注意安全保护,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