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影评解说文案_《摆渡人》:鸡精浓汤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摆渡人》解说文案_《摆渡人》:鸡精浓汤宝
.
中国| 中国香港爱情/喜剧电影《摆渡人》,于2016年上映,由张嘉佳导演,张嘉佳
编剧,影片讲述了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这座城市的传奇就是“摆渡人”。
据说,他们能消除世间痛苦。
酒吧老板陈末和合伙人管春,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但其实是“金牌摆渡人”,空手接白刃,人肉千斤顶,只要你“预约”,就“无所不能”。
邻居女孩小玉为了偶像马力,预约了他们的服务,但在帮助小玉挑战整个城市的过程中,陈末和管春也逐渐发现了自己躲不过的问题。
从欢天喜地的生活,到惊天动地的疯狂,摆渡人最辉煌的篇章,从这里开启。
很惭愧,我是从《非常勿扰》里知道张嘉佳这个名字的。
据说那时他已经火了很久,
一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卖翻了天,天天雄踞在亚马逊图书销售榜前几名。
一个人火总有原因,他那些治愈系的“温暖”故事,估计与文学沾不上边,但一定是撩拨到了很多人的内心。
能打动人的,总有些可取之处。
直到后来听了据说感动万千痴情男人的MC天佑
喊麦《女人你们听好了》后,我才觉得自己的理论可能还是有修正必要的。
如果“张嘉佳”三个字换成“郭敬明”,那么就会勾起我不堪回首的阅读史,进而让我羞愧难当地对他的电影退避三舍。
但这个名字于我是陌生的,尽管他在“非诚勿扰”里表现得了无生趣又勉强用力,偶然得见的文字也绝不是我的菜,可打上了王家卫与泽东影业的名号,又加入了梁朝伟、金城武这样我无法抗拒的阵容,以及相对不俗的物料,都让我心里动了动。
也要夸一夸电影的宣发,有意识地避免把《摆渡人》打造成一部纯爱电影,而是用风格凌厉的剪辑,有设计感的物料,透露出了一股KUSO风,让人以为这是部无厘头喜剧。
虽然我的
内心是警醒的,但心里又总是浮想出个“万一”,于是干脆赌一把,跑进电影院一探究竟。
假如这是又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呢?事实证明,张嘉佳不是九把刀,倒与郭敬明难分伯仲。
比起不怎么样的文字,导演功力更加堪忧。
这么一手好牌,抓在他手里的简直就是两个王四个2,却被打得稀烂。
除了价值观上稍微没有郭敬明那么极端,整
部电影的视听表达与叙事节奏完全都是灾难级的。
电影开场时,梁朝伟对着客人的背影喋喋不休时,我想起了《东邪西毒》里的‘哥哥’。
但有限的一点王家卫风格反而成为了电影的拖累,絮絮叨叨,言之无物,角色还没铺垫好就忙着煽情与自我陶醉。
你还没搞清状况呢,那边角色都开始大雨滂沱泪流满面了。
这样像输液一样,不顾观众的反抗,把各种情感源源不断地强塞给观众,一会儿你觉得电影节奏快得不得了,角色一个跟着一个上场又离场;一会儿又被无休无止的独白与对话扰得呵欠连天,只恨屏幕前方没有快进条。
国内这批作者转型电影导演的都有一个通病,不会使用镜头语言叙事,甚至缺乏基本的敏感。
大师级的导演给你作监制,又配了奥斯卡级的美术、摄影与服装,给你请来了连眼神都会演戏的影帝,却还是死抱着旁白与台词不撒手。
郭敬明也好,韩寒也好,包括张嘉佳也是,电影里的旁白都是大段大段,“金句”一句接一句,光顾着抖落文字上那点小聪明,却听得人喘不过气。
好不容易开始用升格镜头抒情写意了,无休无止的年代港台金曲又扑上来补位,看完他们的电影,你眼睛还没什么,耳朵倒是累得不行。
电影的原著只是个小短篇,勉强拉扯到两小时,结果就是“摆渡人”这样一个写意的概念,变成了具象化的职业。
但这个职业又是荒诞空洞的,它类似《甲方乙方》的“好梦一日游”,又偷师了一点威尔史密斯的《HITCH》,为概念而概念,杂七杂八塞了好些个小故事在里面,但个个都简陋得
不行。
里面没有一个角色你不是似曾相识的,而所谓摆渡人为人打开心扉的方法,几乎就是生拉硬拽,什么让有风湿病的亲人抱冰块演苦肉计,什么饥饿疗法拯救失恋女,什么众筹办个小演唱会激励失意歌手,这么不走心的套路,还不如上快手跟那些理小平头,戴金链子的天安社大哥聊几块钱人生来得有用,就因为加了点梁朝伟的迷人微笑,居然还屡试不爽,包治百病。
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出在了文本上,张嘉佳的原著本来就是加了鸡精的浓汤宝,连鸡汤都算不上,漂亮的文字多,情绪状态多,戏剧化的故事却少,本来拍个以抒情为主,特写多多的简单爱情片儿还勉强,却非要搞成三段式的多幕群戏,而偏偏导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