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职业院校开展状况及其效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2016年第1期(下)
学术研究
!"#$%"&'()*"
! "#$%&'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拳将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及古典文学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以中国传统的儒学、道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

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它能使练习者意、气、形、神合为一体,非常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以及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中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与阳,四象即为风火水土,八卦即天地等诸意,意指太极为万物之根本,且宇宙万物的一切都包含着阴与阳和表与里的两面,表明事物间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

易学认为,凡是属于温热、上升、明亮、兴奋、轻浮、活动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围;凡是属于寒冷、下降、晦暗、抑制、静止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

而太极拳就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在一
招一势动作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阴阳互变,相辅而生。

太极拳还是艺术美的完美阐释。

太极拳不仅仅涵盖了中国传统哲学、经络医学等内在的道德伦理修养之美,还体现了行拳走架之外的美。

太极拳追求含蓄内敛、连绵不断、急缓相间、行云流水、以柔克刚,体现了中国艺术的阳刚与阴柔之美,使习练者的内外美有机地交融在一起。

在动作上,太极拳要求全神贯注,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重视身心合一,动静结合,强调用意而不用力,体现了韵律美;呼吸上,要求意动身随,以意识引导呼吸从而配合动作以达到以意领气、内外统一的协调美;在形体上强调虚实变换,身体轻柔,收腰敛臀,变换看似缓柔,但灵活多变,攻击随行随发,体现了太极拳的变换美;心理调控上,要求心无杂念、无我无他,完全沉浸在太极拳的世界里,心静若水,这往往能够给人以清净淡远、祥和空灵的意境,体现了太极拳的淡雅美。

( "#)*+,-./01234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在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潜心研究创编,之后在陈家沟陈氏家族经历了上百年传承,清代中后期外姓弟子杨露禅学成回乡后在北京传拳,后创编杨氏太极,后来,温县赵堡镇和兆元、河北永年人武禹襄等人分别创编和式、武式、吴氏、孙氏太极。

现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规定套路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也是全民健身的主选运动,并在广大高
等院校广泛普及。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竞技体育项目依然是众多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主题项目。

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其教育价值更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另一方面,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很多体育教师对太极拳的认识也很狭隘,带有一定的偏见。

他们认为,对于活泼好动的大学生,太极拳项目过于单调、沉闷,不适合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

这些外在的大环境因素及教师、学生等内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极拳教学在职业院校中的普及、发展。

河南省是武术的发源地之一,陈氏太极拳又发源于河南陈家沟,因此,河南省高职院校发展太极拳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分别对河南省工业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职业院校太极拳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职业院校普及了太极拳教学,一般在大一或大二开展太极拳教学。

普修课一般24个学时,选修课学分一般分为1学分、1.5学分和2学分。

5 "6)7-.89:;<%=>?@
大学阶段是职业院校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只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做良好的基础保障,他们将来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太极拳的练习注
太极拳在职业院校开展状况及其效用研究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周艳杰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燕秋

要:太极拳在健脑、改善心肺功能、调节情绪、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良好作用。

为了探索太极拳对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
作用,采用访谈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河南省职业院校太极拳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太极拳;高职生;身心健康;效用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农业2016年第1期(下)
学术研究
!"#$%"&'()*"
重传统的引导、吐纳等方法,着重练神、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此外,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地锻炼肌肉,舒筋活络,还可以通过呼吸与动作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内脏得到很好按摩,能够增强体质。

因此,练习太极拳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太极拳对大学生生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健脑作用。

练习太极拳对大脑有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身心放松,排除杂念,精心练习,“心静意定”,这必定会使大脑皮层得到一定的休息。

同时,练习太极拳将调节全身内外器官功能的任务交给中枢神经系统来完成,久而久之就会加强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以静制动,虽动有静”是太极拳独有的练习方式,这种练习方法有益于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功能。

这对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等有显著疗效。

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调节大脑,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

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

太极拳强调在周身放松条件下进行锻炼。

它不仅要求躯体放松,而且更要求大脑放松。

在大脑支配下,神经、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小动脉得到舒张,同时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这些都有助有改变血压值,使其处于正常范围。

在上课、学习、劳作之后,练习太极拳有助于全身放松,能使兴奋的神经、疲劳的肌肉恢复得比较快,有助于快速消除疲劳,保持头脑清醒,从而提高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

2、改善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

练太极拳的时候,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并且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来有效增强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吸氧呼碳的次数,从而相对提高各器官的获氧量。

练习太极拳一般时间都比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二十多
分钟的时间,因此,更加能帮助我们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交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

3、促进身体各部分功能和谐发展。

柔软、慢连贯、走弧线(即圆形动作)和一动无有不动是太极拳动作的几个重要特点,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全身各部门协调用力,换而言之,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是对全身各部分的锻炼。

柔韧性、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例如,在练习太极拳时,凡是全身能动的部分都要参加活动,所以叫做一动无有不动,它的运动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全身动作的和谐和细致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肝脏,外洛于肢节。

太极拳强调身心放松,可消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的七情刺激,有利于经络疏通。

同时,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动作,可以使周身暖意融融,使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加大,有利于脉气在全身上下、内外循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

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与此同时,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还能促进骨骼的粗壮以及关节的稳固。

这是因为肌肉的收缩对骨骼及关节具有牵拉作用,并增加骨骼及关节附近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使骨骼以及周围关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消除精神压力。

社会节奏的加快,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使现在的高职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些不良情绪使部分学生患上了心理疾病,如自闭、情绪低落、精神衰弱、多疑、躁狂等。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出现了学生不堪情感、就业压力自杀的案例。

为此,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太极拳讲求气、行、神的锻炼,要求气定神闲、心态平和,再加上其动作缓慢柔和、行云流水、圆活自然等特点,更有利于稳定锻炼者的情绪,使其心态平和。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做到注意力集中,心无杂念,这也可以使学生摒弃烦恼和不愉快事情的纠缠,获得内心的平静。

因此,大学生需要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开阔自己的心胸,平和自己的心态,放松精神,消除精神压力。

2、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现在的高职生多是独生子女,一般生活条件较优越,父辈对他们也娇生惯养,使他们交际能力较差,缺乏沟通技巧,意志力比较薄弱,抗挫折能力也不强。

太极拳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练习太极拳能够锻炼他们的意志,同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技艺切磋和思想交流的良好平台,使他们消除孤独感,开阔视野,增进学生之间的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
[1]李兴汉,李刚,等.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4).
[2]高一立.河南省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 ].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0.
[3]刘滨宁.24式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 ].品牌,2006,14(9).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