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旅游流及其运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旅游流的运动模型
1.马里奥特的两地间旅游流模型:该模型提出了联结永久 居留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三种不同的路径——进入 路径、返回路径和休闲路径。 2.康贝尔的休闲与度假模型:该模型刻画了从一个城市中 心向外辐射的不同的旅游流运动型式。 3.沙罗特的国家模型:该模型是在国家和国际的尺度上探 讨旅游流的特点的。模型中对旅游需求和供给、国内 旅游和国际旅游做了区分。 4.兰德格林的空间分层模型:该模型注重考察不同类型 的旅游区点的作用,分层次地刻画中心城市型、周边 小城市型、周边乡村型和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之间所 形成的旅游流的运动规律。
第九章 旅游流及其运动
本章重点 旅游流概念 旅游流形成原因 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 国际旅游流、中国国内旅游流及入境旅 游流的特征 本章难点 旅游流形成原因的理解
第一节 旅游流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旅游流的概念 旅游流是指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上由于旅游 需求的近似性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移 位现象。
二、 旅游流的特征
三、 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
(1)空间距离 影响因素 (2)国际(区际)关系
(3)旅游供求关系
第三节 旅游流运动的实证分析
一、 世界国际旅游流运动的区域空间格局
空间上,发生地和接待地仍集中于欧美地
区
区域格局 时间趋势上,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业迅速崛起 区域内国际旅游流运动量大,跨区域则小Biblioteka 二、 中国入境旅游流的运动特征
1.流向上: (1)客源地:相对集中,市场级次明显; (2)目的地: 适当的文化差异成为吸引外国旅游者的 重要因素; 2.流速上:一方面季节性,另一方面逗留时间的地区差 异大。 3.流量上:集中比率较高(游览多个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者 相对较少)。
三、 中国国内旅游流的运动特征
1.流量上, 小 大
2.流向上,目的地主要是休闲观光处;客源地受经 济条件影响明显。 3.流速上,平均逗留时间较短。
本章重要观点
1.旅游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构成了旅游 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旅游需求的近似性和旅游供给的区域集中性是 制约旅游流运动规律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3.旅游流单纯指旅游者的流动,不包括与旅游活 动相关的资金、信息和物质的流动。 4.旅游流表面上是一种空间和时间现象,但本质 上却是一种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对它的分析 和考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维 度上。
流量 考察旅游流特征 的维度 流向
流速
旅游流流向:旅游流在持续的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旅游路线, 它反映着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之间关联的方 式和路径。 旅游流流量:旅游流在单位时间内和一定空间上所形成的 规模。 旅游流流速:旅游流在目的地持续时间的长短。
第二节
旅游流的形成和运动模式
一、旅游流的形成 (1)历史角度:市场经济必然产物 旅游流形成原因 (2)需求角度:需求近似性的推动 (3)供给角度:区域集中性的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