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多功能森林及其近自然经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多功能森林及其近自然经营
一、以橡树林为例解读近自然经营的原则、目标和技术
德国斯帕萨特地区有一片古老的橡树林,在欧洲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

这片橡树林约67.3hm2,为国有林,属于Rothenbuch林业企业所有。

据德国2000年森林清查资料,该林分主要由橡树和欧洲山毛榉混交,橡树平均年龄达350—365年,山毛榉平均年龄为145年;每公顷立木蓄积量达到498 m3,其中橡树271 m3、山毛榉227 m3;平均胸径橡树为72 cm、山毛榉为33 cm;平均树高为橡树34 m、山毛榉23.5 m3,最高的橡树达到44m。

该橡树林最早是17世纪初人工营造的,后来经过长期持续的经营,形成了高大的橡树乔林。

1855-1877年又在高大乔林下种植了山毛榉,逐步培育为珍贵的大径级阔叶混交用材林。

1.近自然经营的3个基本原则
德国专家斯匹克教授以现场为例,介绍了近自然育林的3个基本原则:
(1)目标树应该是乡土树种,也可以引进适应当地条件的外来树种,但从近自然育林的角度看,最好选择乡土树种;
(2)林分结构应该是稳定的、健康的,能够实现持续的演替。

这里所说的稳定,不仅是指林分结构的稳定,同时也包括林分抵抗风险及各种灾害的稳定性;
(3)结合经营目标,尽可能地运用自然力经营森林。

在近自然经营的适用范围方面,人们对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解,原来仅限于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其实上述3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人工林,也适用于天然林,特别是天然次生林的经营。

尊重自然规律,在充分进行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加以人工干预。

2.近自然经营的目标
近自然经营的目标实质上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近自然林经营并不排斥木材生产,与传统森林经营理论相比,近自然经营理论认为只有实现最合理的近自然状态的森林才能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经济
效益与生态目标之间并不冲突。

德国专家指出,对近自然育林的理解不能简单化。

近自然经营并非是简单地追求一种近自然状态,更不是纯自然经营。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我们的目标,既要考虑经济目标,又要兼顾生态目标,这2个目标是完全可以综合实现的,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的森林经营。

如从2003年起,利用这片森林创建了“埃克霍尔天然林保护区”,目的是将这片橡树林作为欧洲重要的“生态旗舰”保护起来,不再允许开展任何经营活动。

但是专家对此表示忧虑,因为如果单纯保护,仅依靠自然的力量,多少年以后这些橡树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山毛榉纯林,这主要是由于山毛榉是当地极具竞争力的乡土树种。

这片橡树林能够发展到今天正是由于进行了长期持续的经营活动,通过人工干预伐除竞争性的山毛榉而促进了橡树目标树的生长。

因此需要适时给目标树创造出足够的生长空间。

成熟木的高度取决于立地的肥沃程度,而树干直径则取决于树冠生长的空间。

因此,要想培育大径级木材,就要通过伐除竞争树木而为目标树释放出足够的生长空间,即使干扰树是珍贵树种也应伐除。

这种经营方式的采伐强度不会很大,一般在20%—30%左右。

二、德国森林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多功能森林和珍贵用材。

德国森林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多功能森林和珍贵用材,经济效益是重点、兼顾生态与社会效益。

围绕着珍贵用材培育,积累了目标树经营的技术措施。

在没有显著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培育珍贵树种所生产的高质量木材能够提供更高的收入。

经济状况的改善主要依赖于木材的质量。

许多年以来,高质量木材在国际市场上被赋予很高的价值,预计这种高质量木材的价值将会随着对可更新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而进一步提高。

未来发展大径级珍贵用材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德国木材市场发达、优质优价,另一方面德国的劳动力成本很高,这些决定了德国森林经营方式的2个主要特点:一是培育大径级高价值用材;二是尽可能借助自然力,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果,这也是采取近自然经营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德国
早期也经历了很长的森林恢复过程,只是在森林恢复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开始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才可以借助自然的力量。

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可以更多地对森林经营进行投入,将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像德国一样,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需要尽可能多地依靠自然力,以降低经营成本。

但是目前,鉴于我国森林破坏及退化的严重程度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应该大力增加人力投入来缩短森林恢复的进程。

德国森林经营实践表明,无论是近自然经营理念或是择伐林经营模式,其根本目标是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而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主要为了生态目标。

通过持续地、科学地开展近自然的多目标森林经营,能够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果。

在我国对木材资源的刚性需求以及对森林生态与社会服务的结构性需求的大背景下,德国近自然经营特别是择伐林经营体系,为探索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现实需要的森林经营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吴水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