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王瑶
【摘要】一生背负着太多争议、矛盾的女性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用自己的方式,对那些轻视、怀疑甚至欺侮她的人一一回击,用她的成就让世人永远铭记.
【期刊名称】《西部皮革》
【年(卷),期】2018(040)004
【总页数】1页(P129)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解构主义;天才;维特拉消防站
【作者】王瑶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1 扎哈.哈迪德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一位被称为“解构主义大师”的建筑界女魔头。
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开明的家庭。
18
岁时,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攻读数学系,22岁时,全家为了她的学业移居
伦敦,她开始在著名的建筑学府——建筑联盟学院学习。
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 (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
当时她的火爆脾气是出了名的,那正是她的导师和同学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作品中爆发力的源泉。
哈迪德毕
业之后进入大都会事务所,之后在AA创立了个人工作室。
2004年,哈迪德获得
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建筑奖,该奖项创立了25年以来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性,而且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2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哈迪德是一个工作狂,她的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但此解构主义非彼解构主义,她本人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位解构主义建筑师,她与解构大师屈米、埃森曼是有区别的。
虽然建筑形式相似,但是屈米的思想源自德里达,而哈迪德则是受到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影响。
屈米及埃森曼解构主义的共性是在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而哈迪德则是通过对传统观念的批判,进而对建筑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从而发展适合新时代的建筑,这才是哈迪德在建筑中所要实现的本质目的。
1993年,哈迪德推出成名作——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
当她的建筑方案一出,就因其超现实主义风格而名噪一时。
哈迪德通过营
造建筑物优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达到理想的效果。
哈迪德的实践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以理论实践研究与设计实践并重,可谓是多方位出击。
她的一些颇具前卫和实验性的绘画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并且被众多机构永久收藏,这都反映出这位不平凡的女建筑的广阔视野。
以“打破建筑传统”为目标的哈迪德,一直在实践着让“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于是才会有超出现实思维模式的、突破式的新颖作品。
扎哈说:“我自己也不晓得下一个建筑物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断尝试各种媒体的
变数,在每一次的设计里,重新发明每一件事物。
建筑设计如同艺术创作,你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直到你实际着手进行。
当你调动一组几何图形时,你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建筑物已开始移动了。
”
3 扎哈.哈迪德不平凡的成功之路
扎哈.哈迪德是女性的骄傲,也是建筑界的骄傲,但她的成功之路并不顺畅,甚至
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并不是所有人都欣赏她的设计,在她生活了20多年的伦敦,仍未有一件哈迪德的作品问世,从媒体得知,她自己也认为在英国受到“不公正”待遇。
由于她的设计风格,她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女性建筑师,有人认为她的设计太浮夸,不切实际,实际上,在她43岁之前,也未曾有过任何建成的建筑项目,她也因此被称为“纸上建筑师”,因为她的设计富于动感和现代气息,给施工技术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使得很多作品只能安静的躺在图纸上,而不能付诸实施。
直到1993年,哈迪德才迎来了她的第一座建筑——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
4 维特拉消防站
德国维特拉消防站建筑恐怕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先进的消防站建筑了吧。
整座建筑仿佛是一只纸折的飞镖,充满了倾斜的几何线条,自由的节奏令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墙面倾斜,屋顶跳动着晃动的曲线,或规则、或扭曲,而细部则体现出女性的柔美感。
不稳定的变化动感和结构的分解势态贯穿了建筑的每一个角落。
被夸张强调的水平线条和突出的尖角使这座消防站如“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向上的动感使建筑物和地面有了若即若离的关系。
消防站的功能布局合理,首层的两个小块体按一般设计规划是合在一起的,为了追求变化,设计师有意将其顶端裂开,丰富了体型,也使这个建筑看起来更有动感,更飘逸。
5 所有爱她和恨她的人都会怀念这位建筑界的女魔头
2016年3月31日,扎哈·哈迪德在迈阿密的一家医院中因心脏疾病而去世,享年66岁。
3月31日晚扎哈的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 (Patrik Schumacher)在发给
事务所员工的邮件中这样写道,“带着我个人深深的悲伤,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扎哈·哈迪德由于心脏疾病今晨在迈阿密去世。
对于这位无与伦比的个人、艺术家、
领导者和朋友的离去,我们与她的家人和那些关心她的朋友感同身受。
确定纪念仪
式后,我会与大家联系。
在这巨大的损失面前,我也向大家保证我们的事业会不遗余力地继续进行下去,这是我们必须为扎哈做的,也是她所期望的。
”
有人称赞她的作品优雅、性感,也有人质疑她的建筑浪费不务实,她的一生都在抗争,她曾说过:“奋力抗争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建筑师”。
我无法抑制当我看到她
的设计时,内心的澎湃,以至于我觉得很神奇,我觉得不可能建成的建筑就实实在在的立在那里,这无疑是对那些怀疑者最好的无言的还击。
曾有一位黎巴嫩的记者在采访扎哈时问她,“你是一个幸运儿吗?”扎哈回答,“不!我坚韧不拔地努力!我花了数倍于人的力气!我没有一天放过自己。
”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创造,一生都以设计为乐,她事务所的同事曾说她一周能有80
个小时都在工作,这是何等的毅力。
在她病逝后,同行们不吝给予她最高的评价,因为他们知道,她的才华、勇气和开创性在过去几十年来引领并改变了建筑的面貌。
扎哈事务所的同事曾这样评价她,“她是一个暴君,更是一个天才。
”
这样一位伟大的建筑师,到如今,也值得所有人的怀念。
参考文献:
[1]《扎哈.哈迪德》,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
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5月1号.
[2]《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扎哈.哈迪德》,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