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章保证项目的质量
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范文

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本制度是为了确保项目施工质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满足业主需求、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而制定的。
凡涉及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事项,项目部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2. 质量目标2.1 实现项目的合格率达到100%,确保项目交付后质量问题的最小化。
2.2 提高项目各阶段施工质量的控制能力,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3. 质量组织和职责3.1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结构:3.1.1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对项目质量负主要责任。
3.1.2 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并协助项目负责人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3.1.3 工班长、班长负责落实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施工人员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3.2个人职责:3.2.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质量管理,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要求。
3.2.2 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组织质量培训,监督并检查施工质量。
3.2.3 工班长、班长负责指导施工人员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解决质量问题。
4. 质量管理流程4.1 设计阶段:4.1.1 质量部门参与项目设计评审会议,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4.1.2 在设计阶段进行风险评估,提出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
4.2 施工准备阶段:4.2.1 质量部门组织编制施工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
4.2.2 建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明确各项质量验收标准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4.3 施工阶段:4.3.1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4.3.2 工班长、班长负责指导和监督施工人员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4.4 竣工验收阶段:4.4.1 质量部门组织对项目进行质量验收,确保项目符合要求。
4.4.2 编制竣工图纸、竣工记录等项目交付资料。
5. 质量管理文件及记录5.1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包括质量验收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执行。
5.2 质量管理计划:包括项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和验收标准。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及进度保证措施

3、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及进度保证措施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我们分别制定了项目组人员保证方案和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以及项目进度保证方案.项目组人员保证方案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项目组的人员配备既有高层次的技术带头人,也有中坚力量高级工程师、研发经理等,还有一般工作人员具体开发设计工作的人员、试验人员、管理人员等,并实行项目经理、研发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制,加强研发技术管理的有效性和研发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内容编制和评审质量计划制定质量保证计划:依据项目计划及项目质量目标确定需要检查的主要过程和工作产品,识别项目过程中的干系人及其活动,估计检查时间和人员,并制定出本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例行审计和里程碑评审,需要监督的重要活动和工作产品,确定审计方式,根据项目计划中的评审计划确定质量保证人员需要参加的评审计划.明确质量审计报告的报送范围.质量保证计划的评审:质量保证计划需要经过评审方能生效,以确保质量保证计划和项目计划的一致性.经过批准的质量保证计划需要纳入配置管理.当项目计划变更时,需要及时更改和复审质量保证计划.“过程和工作产品”的质量检查根据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质量的审计工作,并发布质量审计报告.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按照过程要求执行了相应的活动,是否按照过程要求产生了相应的工作产品.本项目中对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审计当中.不符合项的跟踪处理对审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要求项目组及时处理,质量保证人员需要确认不符合项的状态,直到最终的不符合项状态为“完成”为止.质量管理责任分配我公司在开发项目上按照规范化软件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每个项目除配备了项目开发所需角色外,还专门配备了质量保证小组、配置管理小组、测试小组来确保质量管理的实施,下面针对这三种角色进行说明:质量保证小组职责质量保证小组作为质量保证的实施小组,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部门都与质量保证小组有关.质量保证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以独立审查方式,从第三方的角度监控软件开发任务的执行,分析项目内存在的质量问题,审查项目的质量活动,给出质量审计报告.就项目是否遵循已制定的计划、标准和规程,给开发人员和管理层提供反映产品和过程质量的信息和数据,使他们能了解整个项目生存周期中工作产品和过程的情况,提高项目透明度,从而支持其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质量保证人员依据质量保证计划,通过质量审计报告向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提出已经识别出的不符合项,并跟踪不符合项的解决过程,通过审计周报或者审计月报向项目经理提供过程和产品质量数据,并与项目组协商不符合项的解决办法.质量保证小组的检测范围主要包括:项目的进度是否按照项目计划执行,用户需求是否得到了用户的签字确认,软件需求是否正确的反映了用户的需求,是否将每一项用户需求都映射到软件需求;系统设计是否完全反映了软件需求;实现的软件是否正确的体现了系统设计;测试人员是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和全面的测试;客户验收和交接清单是否完备;对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人员是否记录了详细的维护记录;配置管理员是否按照配置管理计划建立了基线,是否严格控制变更过程,是否对配置库进行了维护.配置管理小组职责配置管理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基线管理等规程,借助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来保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产生的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阶段工作成果和产品成果、进展状态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形式,是反映项目及其工作产品的过去、现在、动态的资料和数据集中管理体现.配置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根据项目计划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建立配置库,为项目组人员分配配置库权限,创建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交付阶段的基线.当纳入基线库的工作产品发生变更时,严格按照配置项变更控制过程执行变更,变更后建立新的基线.测试小组职责作为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如同软件开发一样,测试在执行之前,测试小组制定软件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工作.本项目中,测试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代码走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为了保证程序的质量,开发人员需要对同伴的代码进行代码走查,同时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单元测试,确保程序编译、运行正确.测试人员根据软件需求分析报告进行软件集成测试用例和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写.对编写完成的测试用例提交项目组进行评审,同时质量保证人员对评审过程和工作产品进行监测.测试人员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组开发的软件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在完成集成测试之后,可以进行软件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包括对软件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压力测试.只有进行了系统测试软件测试才是完整的.系统测试在本项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性能要求有可能改变软件的设计,为避免造成软件的后期返工,测试在性能上需要较大的侧重.质量保证措施通过质量管理责任的分配,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质量保证的实施过程:项目进度项目计划的制定为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和支持工作、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及过程产品的有效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便所有相关人员能够按照该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制定项目计划,必须获得相关干系人的认可,并以此作为项目跟踪的基础.项目进度是项目进行是否顺利的最直观表现.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首要前提是选择从事类似规模和类似业务项目的有经验的项目负责人参加制定项目进度计划.项目计划由项目负责人制定,由项目各小组组长、项目成员、干系人、质量保证人员参加一起进行评审.评审过程主要讨论项目计划的可行性,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对计划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完善,并由质量保证人员对其结果进行跟踪处理,以确保项目计划完整性、可行性,项目计划评审通过后,交由配置管理人员进行配置管理.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按项目计划中里程碑为界限,将整个开发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根据里程碑的完成情况,适当的调整每一个较小的阶段的任务量和完成的任务时间,动态跟踪和动态调整,以利于项目质量保证的实施.实际运作中,质量保证人员在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检查时,对于发现的项目偏差,以质量审计报告的形式提交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人员对计划进行维护,对于已经变动的项目计划,由配置管理进行配置管理.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开发人员对系统需要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定义过程.从系统分析的经验来看,这个过程往往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次性对系统形成完整的认识是困难的.只有不断地和客户领域专家进行交流确认,方能逐步明了用户的需求.从系统开发的过程得知,系统分析时犯下的错误,会在接下来的阶段被成倍的放大,越是在开发的后期,纠正分析时犯下的错误所花费的代价越是昂贵,也越发影响系统的工期和系统的质量.本项目中,将邀请招标方技术负责人参与需求调研,以便保证需求调研质量,同时形成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评审时会同双方管理层、项目实施层共同进行,对于通过用户确认的需求,交由配置管理员形成需求基线.用户需求在招标方确认后,由系统分析人员形成软件需求分析报告,同时对软件需求分析报告进行评审,对于评审通过的软件需求分析报告可以交由测试人员进行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编写.对于开发过程存在的需求变动,招标方填写变更申请单发给项目经理,在质量保证人员参加的情况下,对这个变更进行评审,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一起讨论实施变更的可行性及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影响小的变更直接记录,大的变更则需要形成正式的变更报告,无论那种变更都需要对相应的文档实施同步变更包括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设计、安装手册、操作手册等.但是对于无法实现或是变更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将导致进度的延期,这时,我们将变更报告提交给招标方并召开协调会议,讨论变更取舍问题或是项目进度变更问题.决定变更之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变更,测试人员检测变更结果,而质量保证人员监督变更实施过程,并协助配置管理员对变更后的成果进行配置管理.变更实施完后,运行前还需要协助用户一同测试并由招标方签字后同意方可上线.系统设计优良的体系结构应当具备可扩展性和可配置性,而好的体系结构则需要好的设计方法,需要针对项目的结构、项目的特征和用户的需求来分析.本项目中将安排我公司高级系统架构师担当项目总体设计师,汇同总体设计组完成系统设计.另外对公共类模块的开发.由总体设计组通过对用户需求的仔细研究,尽可能的识别出公共类,并进行定义和设计,以减少重复工作.对于项目组提供的设计文档,由项目经理组织,质保小组成员参与,对其设计文档进行评审,及时发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错误,降低项目开发风险,同时确保设计文档能为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提供切实的指导.对于可复用的设计进行提取作为公共库设计和开发,提供项目组.最后交由配置管理员进行设计文档的版本控制.系统实现系统实现的目的是依据系统设计文档,由程序员进行程序编写,以便实现设计要求,系统实现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对模块进行代码走查和交叉单元测试,以保证模块代码质量.软件实现也就是代码的生产过程.根据上一阶段形成的设计文档,程序员在完成代码之后,可以开始编码并且进行代码走查和单元测试.对于测试完成的程序可以交由配置管理人员进行配置管理.系统测试系统开发涉及到一系列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可能引入缺陷Bug,本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正常使用和日后的维护.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所有阶段和所有参与系统的人员中,包括系统分析、设计和编码.分阶段的评审和测试是软件质量的有力保障.系统存在平台测试和应用系统的测试以及最终的测试.由于测试也存在协调的问题,如错误具体定位,在应用系统发现一个错误,到底是应用系统的自身的错误还是中间件存在的错误,需要测试人员进行准确的判断.为了达到良好的测试目的,本系统测试工作由测试组来完成,主要采用下列方法进行系统的测试:从测试方法上来说,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着重于测试软件系统的外部特性;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每一项功能都要进行逐个测试,检查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是否能正确地接受输入,是否能正确地输出结果.白盒测试:由于软件的所有源代码都要由项目组成员编写,对其内部的逻辑规则和数据流程,都要进行测试,以检查其代码编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从测试策略上来说分为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在所有模块都通过了单元测试后,将各个模块组装在一起,进行组装测试,用于发现与接口相联系的问题.在通过组装测试后,将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组装成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软件结构.系统测试:在本项目通过了以上的测试步骤后,与其它系统元素如硬件服务器、网络系统等进行集成测试和系统级的确认测试,将各种可能的缺陷完全排除掉,从根本上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系统维护本项目中,技术支持小组的任务一方面是保证对项目客户的跟踪服务,另一方面是确保该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系统维护期,对于一般性的错误,如操作不当等引起的问题,全部由技术支持小组执行完成,但需要用户测试确认上线.如果较大的修改则需要走变更控制流程,填写变更申请,经项目组讨论分析可行方案在由技术支持小组实施,通过测试后方可提交用户.在这个过程中质量人员需要对维护过程和维护记录单进行检查.项目进度保证方案加强项目进度管理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通过制定项目里程碑管理运行表、定期举行项目状态会议、比较各项任务的实际开始日期与计划开始日期是否吻合、确定正式的项目里程碑是否在预期完成等方式加强项目进度管理.控制项目进度措施(1)项目经理一定对整个项目的开发周期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把任务的划分一定要一天为单位,不要一模块为单位,而每天无论是开发人员还是测试人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即每天下午,有项目经理组织开发人员进行系统的了解,并且作好相应的记录.对已经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一个详细的记录.而对没有解决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要向后退.找到根本的原因所在.(2)加强沟通和交流,项目经理一定要多多与开发人员进行交流,要调动其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问题该如何解决,不要让他等待问题的解决.了解其实际的进展以及对开发工具的熟练程度,这对以后的任务的重新安排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把一些难点提出,让大家共同克服,或者有一些技术比较精通的人来解决.解决完以后一定,让大家都熟悉其编程思路.而对经常用的知识点,一定有详细的说明.这样实现资源的共享.(4)做好项目的总结,无论是难点还是不难,只要有问题,一定要提出,并且解决完以后一定让大家都熟悉,这样有助于大家的技术水平的提高.(5)做到日清日结,是保证项目进度的关键所在.(6)质量保证:我公司保证本次所投标的项目均为高质量,确保所提供的设备软、硬件在运行期间能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7)严谨的售后服务体系、严格的售后服务制度、积极的售后服务响应模式,同时在各个售后服务响应中心职责明确的前提下,如何将售后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以下具体的售后服务措施作保障,并将措施具体实施.同时,我公司还负责向用户培训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简单维护,并于客户签订售后服务协议,以保障客户利益.(8)响应时间:我公司对本次招标供货有效期内所提供的所有系统,坚持每月定期回访.系统若发生故障,我公司在接到用户报修信息后,在2个小时内远程指导修复.若情况特殊会在24小时内到场解决处理.(9)服务工作时间:对本次招标供货有效期内所提供的所有系统、软件、硬件,我公司坚持每周7天,每天24个工作小时全天候服务.4、本项目拟派技术人员配备表:。
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范文

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项目部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内部的所有项目。
第二章质量目标
第三条项目部的质量目标是: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第三章组织安排
第四条项目部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审核设计文件、组织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等。
第四章质量管理
第六条项目部负责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第七条项目部负责建立质量控制文件,明确各项工作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标准。
第八条项目部负责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第九条项目部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第十条项目部负责落实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确保工程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第十一条项目部负责建立质量跟踪记录,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责任划分
第十二条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质量管理。
第十三条各工程部门负责各自工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协助项目负责人和工程部门负责人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修改,应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生效。
以上是一个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的范文,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工程项目质量保证

工程项目质量保证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是指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保证工程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并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来论述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及其相关问题。
一、规划阶段在工程项目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风险分析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首先要进行严密的勘察和测量,确保项目的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在编制工程项目规划和初步设计时,要合理安排资源、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注重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设计阶段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应该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细化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化和全面的设计。
同时,设计阶段要注重设计文件的编制和管理,确保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设计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三、施工阶段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施工期间,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达标。
四、质量验收在工程项目竣工阶段,需要进行质量验收,验证工程的质量是否满足规定标准和设计要求。
质量验收包括对工程工艺、结构、装修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工程设备的安装调试情况进行测试,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合格。
在质量验收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合格性。
五、质量管理体系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完善和执行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标准,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培训、质量检查、质量改进等方面,可以有效地规范和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
消防安全评估质量手册范本

质量手册(第1版)xx-xx-xx发布xx-xx-xx实施质量手册版号:第1版审核:批准人:生效日期:控制状态:编号:持有人:XXXX消防检测有限公司(不受干预原则、公正性原则、保密原则、非歧视原则、法律责任、廉正责任)为保证XXXXXX消防安全评估有限公司安全评估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特作声明如下,望全体工作人员遵照执行,同时希望有关单位监督。
1、XXXXXX消防安全评估有限公司是独立法人单位,公司开展的各项安全评估业务工作不受行政干预。
2、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严格遵守《质量手册》的规定,在安全评估工作中,严格按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细则等进行,以诚实、公正的态度确保各项安全评估工作的质量,并对安全评估结果负责。
坚决抵制来自商业,行政或其它方面的影响。
3、公司不以经济指标考核内部人员,而应确保安全评估工作质量,提供良好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度,以此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4、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为客户保守秘密,不得参与受检项目的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未经受检单位同意,不得透露客户的技术资料及安全评估数据和结果。
5、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凡因失职或违章而造成的安全评估质量事故均应追究责任,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对因工作质量问题给客户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责任。
6、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奉行廉洁公正的原则,不得向安全评估单位吃、拿、卡、要;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各项禁令。
XXXXX消防安全评估有限公司:(公章)总经理:(签名)日期:年月日1公司识别全称:XXXXXX消防安全评估有限公司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联系人:公司负责人:2 概况2.1XXXXXX消防安全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xxx年底,是独立法人单位,现有在职人员XXX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人员XX名。
公司相关人员有多年的消防安全评估行业从业经验,工作敬业,经验丰富。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7年修正本)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7年修正本)发布部门: 国务院发布日期: 2017.10.07 实施日期: 2017.10.07效力级别: 行政法规 时效性: 有效 法规类别: 工程建筑 (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六条 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第二章 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
第九条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第十条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十一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07章 建筑构造综述

第7章建筑构造综述7.1 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它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本章中,我们将就组成建筑物实体的各种构、部件,特别是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分隔系统,它们相互间的基本构成关系和相互连接的方式以及建造实现的可能性和使用周期中的安全性、适用性,作较为详细的讨论。
其中的内容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等多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
7.2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一座建筑物建成后,会经历数十年以上甚至上百年的使用周期。
因此,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之初,不但要考虑到建造时的现实性,例如造价和施工的可能性,还应该考虑到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适应环境和使用要求变更的需求。
如果更进一步,还应该考虑其在使用周期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能耗、排放物,等等。
所以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必须关注到每一个细部的构造,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长期、综合的影响。
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7.2.1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形。
即使肉眼看不出来,但变形却每刻都在发生,例如基础的沉降、混凝土的徐变、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等等。
作为结构专业的人士,可能更为关注变形对结构安全可能产生的变形及受破坏的程度,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但在其他一些方面,变形因素对于建筑物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变形因素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使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出现裂缝。
例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有可能造成建筑物墙面开裂或者装配式楼板的板缝间出现裂缝;昼夜间的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所产生的温度应力有可能使建筑物屋面的防水材料发生破裂;各种相关的建设活动,像进行装修以及周边道路、建筑物的改造和建设等等,都有可能给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带来非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影响。
这些细小的破坏虽然不一定会影响到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能,但却会造成建筑物外围护系统的渗漏、装饰效果的改变等不良后果。
0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说明:1.0.1本条是在建设部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系列验收规范体系中,提出修订《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原则,以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对本规范未包括的建筑地面工程(含基层铺设和各类面层铺设)施工质量验收必须按设计要求或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
1.0.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本条规定了本规范检验、验收的质量标准和原则,考虑了目前的情况,还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中附加条文中有关建筑地面工程的质量指标,但其质量指标均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说明:1.0.4本条提出了本规范编制的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以下简称《统一标准》)。
建筑地面工程系建筑工程中的子分部(分项)工程,因此在执行本规范时,强调应与《统一标准》配套使用。
1.0.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说明:1.0.5由于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与验收涉及面较广,与相关专业交叉,为了避免重复,本条提出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与本规范相关的其他有关国家和行业的规范、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建筑地面building ground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7年修正本)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7年修正本)发布部门: 国务院发布日期: 2017.10.07 实施日期: 2017.10.07效力级别: 行政法规 时效性: 有效 法规类别: 工程建筑 (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六条 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第二章 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
第九条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第十条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十一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项目部质量保证责任书范文

项目部质量保证责任书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在我们项目部即将展开的新一年的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质保工作,提高项目部整体质量水平,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质量可控,现制定本质量保证责任书,向全体项目成员提出以下要求和目标:一、工作目标1. 建立和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质量可控;2. 根据项目特点和工程要求,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控制要点,并按计划执行;3. 加强施工技术改革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4. 开展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提升项目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
二、工作职责1. 项目经理(1)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确保项目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2)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和相关工作措施,并进行监督和检查;(3)负责组织和开展项目质量验收工作,并做出责任判定;(4)负责处理项目质量问题和事故,做出相应处理和报告;(5)组织开展质量安全培训,提高项目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
2. 监理工程师(1)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和控制施工质量问题;(2)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监督和检查;(3)配合项目经理组织质量验收工作,提出监理意见;(4)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进展和质量情况。
3. 施工队长和工人(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2)按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可控;(3)及时报告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隐患,配合项目经理进行处理;(4)参加质量安全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4. 质量专责(1)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和更新;(2)配合项目经理做好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跟踪检查执行情况;(3)参与质量验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4)跟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问题分析和整改。
三、工作措施1. 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编制相应的文件、规程和标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完善;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控制要点,并将其落实到每个施工环节,确保质量可控;3.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提高项目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4. 定期召开工程质量分析会议,总结和分享质量管理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5. 加强与业主、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项目的全局质量管理水平;6. 主动接受社会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积极参与行业的质量管理活动。
项目部工程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部工程质量控制制度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项目部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提高项目整体运行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项目部的工程施工过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验收和交付等环节。
3. 质量控制流程3.1 规划阶段- 进行项目范围和目标的明确定义,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和质量目标。
- 定期组织项目讨论会议,明确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3.2 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保证设计合理、可行。
- 设计人员和项目部负责人进行沟通,确保设计满足项目要求和质量要求。
3.3 采购阶段- 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进行供应商选择、询价和合同签订。
- 对采购的材料进行质量把关,确保符合规定标准,并留存相关证明文件。
3.4 施工阶段- 项目部负责人进行组织与调配,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 监督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纸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5 验收阶段- 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预期目标。
- 验收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3.6 交付阶段- 对已验收合格的工程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交付物符合要求。
-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关工程交付文件和技术支持。
4. 质量控制要求4.1 依法合规- 所有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 项目部应重视安全生产,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环境保护。
4.2 严格把关- 对所有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 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问题,防止质量隐患产生。
4.3 记录追踪- 项目部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档案,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和结果。
- 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追踪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4.4 培训提升- 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岗位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水平。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中国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项目质量管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项目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三、原则1.参与全员:全体项目参与方都应参与项目质量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预防为主:强调预防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
3.管理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连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不断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
5.法规合规: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质量和合规性。
四、制度内容1.责任分工:明确项目参与方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和职责,并设立质量管理团队。
2.资源保障:提供项目所需的质量管理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资金等。
3.质量策划: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明确项目质量目标、评估方法和标准。
4.过程控制:建立项目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5.检查和测试:建立质量检查和测试机制,确保项目过程和成果的合规性和质量。
6.确保文件:建立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制度,包括项目文件、质量报告、整改措施等。
7.问题解决:建立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及时处理项目中的质量问题和纠纷。
8.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评估机制,考核项目质量管理的成果和效果,并对团队进行认可和奖励。
五、监督与改进1.监督机构: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监督机构,并设立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
2.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项目中的质量风险。
3.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进行项目质量管理评估和改进。
六、沟通与培训1.沟通机制:建立项目质量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畅通。
2.培训计划: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培训计划,提供相关培训和培训教材,提高项目参与方的质量管理能力。
七、执行与监督1.质量考核:建立项目质量考核制度,对项目参与方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
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为确保项目质量、安全达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1. 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估等环节,确保项目的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2.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策划、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事故报告等环节,确保项目过程中的人员和设施安全。
3. 监控和审核制度:包括定期进行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的监控,以及持续改进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审核。
4. 项目文件管理制度:包括文件编号、归档、保存和管理规定,确保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得到合理保存和利用。
5. 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应急预案等环节,确保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应对。
6. 资料传递和交底制度:包括项目中各项工作的传递和交底方式和要求,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和沟通。
7. 现场监管和巡查制度:包括对项目现场的实地监督和巡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符合规范要求。
8. 协调配合机制:包括项目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制和协调配合要求,以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顺利进行。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际项目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 1 页共 1 页。
如何控制好项目质量管理

如何控制好项目质量管理作者:张丽张恒李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7期摘要:“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
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已被公司各级领导所认同,“内抓现场质量领先,外抓市场名优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经营战略已被广泛采用,施工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
而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公司形象的窗口,因此抓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项目抓起。
而项目质量管理是公司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公司深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抓项目质量管理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层次,二是项目层次。
本文就两个层次分别谈一谈对抓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
关键词: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抓项目质量管理必须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每个施工项目质量的总和代表公司着整体质量水平。
优质工程是公司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也是公司形象的金字招牌,劣质工程损害公司形象,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质工程的正面效应与劣质工程的负面影响并不是一比一的对等关系,对公司信誉的影响可以说是“十誉不足,毁一有余”。
公司为维护自身的形象,必须重视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抓项目质量管理,必须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
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上的全权代理人,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的总指挥,除应有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外,还应要求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真正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抓好质量管理、创建名牌工程、为企业形象“贴金”、而不是抹黑的质量责任意识。
项目班子(包括项目经理)由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是履行质量职能的骨干力量,又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的实际工作者,选配项目班子要注重总体功能。
QAP-项目质量保证计划-中海油

项目经理应分析进度滞后的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以确保按时完工
5.4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ZPMC 的项目经理应确保在项目的任何方面,尤其是客户的合同规定能被参与项目的所有各方以获得 客户满意为最终目标而理解并执行。
参与本项目的人员需有相应的资质及经验。项目关键人员的简历应提交客户审核和确认。项目管理的 组织机构参考附录 I。项目经理应制备和管理组织机构图,并在有任何人员变动时进行更新。
I) 采购主管
· 负责更新本项目所有原材料的记录/状态。 · 与项目管理团队、采购部门就采购及预算进行协调。 · 确保开工前所有原材料妥善保管。 · 就原材料交货情况向项目经理建议。 · 协调保管员的原材料检验、储存及保管工作
J) 质保工程师
· 应作为项目质量体系实施的重点。 · 确保实行独立检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及合同要求的有效实施。 · 确保所有操作规程及操作员/技术员的资质符合项目标书要求。 · 监控所有 QA/QC,NDT 和焊工行为,确保与合同标书要求一致。 · 就质量相关的问题与承包商进行沟通,并向 ZPMC 员工及承包商逐步灌输质量意识。
6.2 制造程序
ZPMC 给各相关部门分发相应的项目制造程序
6.3 工具和设备
所有的工具和设备应由专门的设备主管准备并监控和管理,使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合理 化利用。在调试和试车阶段,检验和测试设备必须按规章要求及时进行校准。
本项目应至少准备下述主要的工具和设备 ·升降起重机设备 ·电焊机 ·脚手架 ·办公工具 ·足够的安全制造空间 ·焊前或焊后热处理加热工具 ·电气元件测试工具,如传感器、电阻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高强度螺栓用液压扳手 ·冲砂和油漆用的自动冲砂机和空压泵 ·实验室和 NDE 无损探伤设备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7期1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概述对施工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本质是对生产要素的综合管理,即对人力资源、施工建材、投入资金和施工进度的管理。
施工项目质量管控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有效调配和管理,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并在施工期限内完成工期,保证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达到双赢目的。
2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存在的问题建设项目大多工期较长,现场管理复杂,资金调配难度较大,诸多因素影响着项目的质量,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影响施工建设项目质量的几个主要问题。
2.1 项目规划不合理项目开展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初期的规划设计。
一些项目在规划初期,地形勘探和测量不够准确,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一些旧区在划定范围图、进行项目设计时使用的资料过于老旧,残缺不全,导致施工当中问题频发;同时,部分设计师和规划师盲目追求新颖的建设效果,没有结合当地地质、气候条件进行规划设计,部分施工图纸标识不清,造成施工困难,阻碍施工建设进度。
2.2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低下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资深的项目经理人和技术工作人员,也会导致项目管理混乱,阻碍项目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和高效性,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此外,部分项目部人员架构混乱,管理无序,甚至没有与员工签订合同,职责和利益分配不清晰,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都对项目质量构成威胁。
2.3 资金管理不科学由于施工建设项目部的管理不成熟,往往也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对资金和资产管理和调配不科学,轻则造成资金浪费和使用不当,重则导致资金链断裂,迫使工期延长。
目前民营建设项目大多需要通过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因而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也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2.4 现场管理混乱大多数人对施工建设项目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施工项目现场必然是混乱不堪的。
事实上,尽管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地理条件多变,但施工现场的有序管理也能够有效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项目质量保障总结汇报

项目质量保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总结汇报我们项目的质量保障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
时间里,我们团队努力工作,不断提升项目的质量,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我们项目质量保障工作的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制定了严格的质量保障计划,明确了质量目标和
质量标准。
我们充分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质量保障的指导方针,确保项目的质量能够达到客户的期望。
其次,我们注重团队成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每个成员都具备了足够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我们还建立了质量保障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不受影响。
再次,我们注重沟通和协作,与客户和其他团队成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
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向,确保项目的质量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
最后,我们还注重总结和改进,及时总结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
措施,确保下一次的项目能够做得更好。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项目质量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
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项目的质量能够达到最高水平。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此致。
敬礼。
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质量保障措施制度保障为了对整个项目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以下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日常沟通制度:每周提交项目状态报告。
实施项目组成员应于每周书面列示完成任务、存在问题及下周计划提交给实施项目组。
项目经理以项目进度报告的形式每周向实施项目组成员通报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已经开展的工作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达到项目实施小组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整个实施项目小组成员及时了解项目的整体状况,同时借鉴宝贵经验。
并根据项目主计划及项目整体进展,讨论下周工作计划。
项目例会制度:每一到两周举行一次,项目组领导、各相关部门的相关领导及项目实施咨询顾问参加,根本作用在于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进程。
同时应对所有的项目会议与专题讨论会议等编写出会议纪要,对会议做出的各项决定或讨论的结果进行文档记录、整理,并分发给与会者和有关的项目实施人员采用备忘录、电子邮件等其他方式随时进行项目信息沟通并存档。
文档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项目文档,包括项目升级方案、计划、阶段成果确认、问题处理记录、会谈记录、项目变动、培训记录、来往信函等所有与项目有关的文档,以项目文档跟踪整个项目实施过程。
同时对各阶段提交给用户方的成果性工作报告皆备案存档。
问题处理制度问题报告制度:项目组成员应首先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问题,如不能解决向项目经理报告乃至项目领导层汇报,所有重要问题都应有书面材料。
问题跟踪制度:项目小组成员在遇到实施问题时,应首先建立问题书面记录,并有随后的跟踪记录,通过各种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形成解决结果记录,以便实施完毕有据可查。
问题的跟踪应落实到相关的具体项目组成员,由具体的项目组成员协调资源及时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展。
质量保障质量保障计划:双方明确项目的整体目标,共同协商制定项目的验收条件、验收标准、最终验收标准。
在项目实施中,厂商项目实施小组由资深咨询顾问担任项目经理,整体把握、控制、监督本项目的实施工作,严格把好实施质量关,由有经验的咨询技术顾问与业务顾问配合来开展实施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以数理统计方法与质 量管理相结合,通过对过程中影响因素的 控制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③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以“三全为主要特征, 即:管理对象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 的。 SSPM/WRL 16/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4 现代质量管理(2) ④ 现代质量管理阶段:以顾客满意为中心, 重视与企业职工、社会、交易伙伴、股东 等顾客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重视中 长期预测与规划和经营管理层的领导能力。 重视人及信息等经营资源,使组织充满自 律、学习、速度、柔韧性和创造性。
现代质量管理追求顾客满意,注重预防而不 是检查,并承认管理层对质量的责任。
SSPM/WRL
17/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4 现代质量管理(3)
7.4.1 戴明 (著名质量控制专家)
① 戴明奖
W· 爱德华· 戴明博士(1900-1993) Plan 主要因其对日本有关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工 Act ② 戴明改进循环 计划 作而闻名。“二战”后,戴明博士应日本政 改进 府的邀请,到日本帮助他们提高生产率和质 (PDCA循环) 持续改进的 量。戴明作为一个统计学家和纽约大学教授, 过程 他告诉日本人,高质量意味着更高的生产率 和更低的成本。20世纪80年代,看到日本获 Do Check 得的巨大成功,美国企业争先恐后应用戴明 执行 检查 技术,以帮助自己的工厂建立质量改进计划。 戴明奖——象征着高质量组织的奖项。
干系 人对 质量 的需 求与 期望
质量计划 编制 质量
标准 以及 实现 方式
质量保证
项目 绩效 评估 报告
质量控制
项目 质量 改进 措施
图7-1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SSPM/WRL
15/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4 现代质量管理(1)
质量管理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 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以检验为基本内容, 方式是严格把关。
SSPM/WRL
22/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4 现代质量管理(7)
7.4.6 菲根堡姆 (全面质量管理专家)
① 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发表 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标志着全面质量管理时 代的到来。
② 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来自最后的检验手段或检验方 法的优劣,更来自于市场调研,设计开发,生产控 制及后勤物流等产品制造的所有环节。 ③ 产品质量比生产速度重要得多,无论什么时候出现 质量问题,应当允许停止生产。
(11)
(12) (13)
软件开发工具引发质量控制困难。
不遵守软件开发标准和规范。 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SSPM/WRL
9/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2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1)-质量 • 什么是质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 ( ISO ) 对质量的定义: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 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高级软件项目管理
(保证项目的质量) Senior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叶柏龙
2013-8-18
SSPM/WRL 1/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学习目标
在学完本章内容之后,你应该能够: 1.理解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项目经理在确保 质量中的角色。 2.定义质量并理解质量与 软件 项目各方面的关系。 3.讨论质量专家的现代质量管理观念。 4.描述项目的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 制所包含的内容。 5.解释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 6.比较 IT 项目的不同测试类型以及它们与质量的 关系。 7.描述与IT项目质量改进相关的关键问题。
在所有被取消的IT项目中,有80% 是由于软件质量问题造成的。
SSPM/WRL
5/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软件人总是处于 压力之下工作; 7.1软件质量(4)-重要性1 电器、电信、银行、商店、 • 常常要在不合理 核电站、航空航天设备、 交通、医院、餐饮…… •软件质量的重要性(1) 的期限内完成给 自动化机械、医疗仪器、 定的工作;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信息化 •软件涉及的领域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离不 救生设备、武器装备…… ① 软件已深入到生活之中 与范围越来越广; 开软件、依赖软件,但也受到 • 许多工作都是第 软件中缺陷和 bug的制约! ② 软件越来越事关重大 •一次; 习以为常 不愿意主动检查、 • ••软件没有小试、 无法弥补 ③ 人们对软件的期望与日俱增 中试、定型过程。 • 测试自己的程序。 不可能弥补 • • 找自己程序的缺陷 难以弥补 ④ 软件出错的范围和可能越来越大 十分困难。 • 不愿意检查、维护 他人的程序。 ⑤ 软件出错后没有第二次机会
③ 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是一个由131个 国家标准化机构参加的世界性组织。1946年包括中国、美 国、法国、苏联、印度、英国等25个国家的64名代表在 伦敦召开筹备会议,1947年2月23日ISO宣告成立。
④ 1997年香港新建机场投入运营时,由于软件的问题使新机 场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出现严重混乱,不能正常按计划接送 客货,造成相当的损失。
SSPM/WRL
4/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1软件质量(3)-严重性3
• 软件质量问题的严重性(3)
√ 计算机2000年问题几乎震动了整个社会,其中
主要根源在于软件设计考虑不周全。
明确的事物对象, 不仅可触知,而且 有形。 性能、寿命、可信性、 安全性、适应性、经 济性。
SSPM/WRL
10/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2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2)-质量管理 • 什么是质量管理
国际标准化组织 ( ISO ) 对质量管理的定义:
①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 调活动。 ②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是指软件企业为了使其 软件产品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市场与用户 的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 施、控制、改进活动的总和。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1软件质量(2)-严重性2
• 软件质量问题的严重性(2)
③ 1996年欧洲航天局阿丽亚娜5型(Ariane 5)火箭发射后40 秒钟火箭爆炸,发射基地2名法国士兵当场死亡,耗资产10 亿美元,历时9年的航天计划严重受挫,震惊了国际宇航界。 事后专家调查分析报告指出,爆炸原因在于惯性导航系统 软件技术要求和设计的错误。
SSPM/WRL
11/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2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3)-软件质量(1) • 什么是软件质量(1)
①软件质量:是将客户的隐性需求转换
为明确需求,并且满足所有明确需求。
②是否满足:同时还与如何最小化隐性
需求、最小化未实现的需求相关。
③是否满足:此外还与是否以一致的、
可重复的满足有关需求有关。
SSPM/WRL
7/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1 软件质量(6)-原因1
• 产生软件质量问题的13个原因(1)
① 管理者缺乏质量观念,未从一开始就强调质量。
② 开发者未将保证质量作为他们的重要而且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③ 没有真正执行 “决不把不合格的中间产品带到下一阶段” 。
④ 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⑤ 大家看不到提高质量对公司的生存发展有多重要,普遍缺乏 主人翁责任感。
①功能性: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依从性、安全性; ②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 ③易用性: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 ④效 率:时间特性、资源特性; ⑤可维护性:易分析性、易改变性、稳定性、易测试性; ⑥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遵循性、易替换性.
SSPM/WRL
14/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3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去的劳动时间、失去的机器时间、顾客不好的印象、失 去的销售额、担保成本。。。。)
③强调指出:过低的估计低劣质量的成本是
十分危险的。
SSPM/WRL
20/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4 现代质量管理(5)
7.4.4 石川馨(著名质量方法专家)
机 人 通常使用类似的鱼骨图 2 种类型: 原因追溯型: - 用来标识根本原因 建立对策型: - 用来标识解决方法 基本的鱼骨图: 头: 结果 分支: 原因因素, 通常是 4M和 E (人, 机, 法, 料和环境) 可利用集思广益的方法建立鱼骨图 环
SSPM/WRL
2/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1 软件质量(1)-严重性1
• 软件质量问题的严重性(1)
软件质量不佳引发的事故已直接伤害到生命 和社会安全。
• 1963年由于把DO 5 I=1,3 写成DO 5 I=1.3, 美国飞往火星的探测火箭爆炸; 1993年伦敦附近核电站的反应堆内,由于 温度控制失灵,致使欧洲人口最为密集的 地区面临巨大灾难。后经查明,在反应堆 “主要保护系统中”一个10万行代码的控 制程序几乎有一半未能通过测试; SSPM/WRL 3/45
SSPM/WRL
12/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2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4)-软件质量2 • 什么是软件质量(2)
① 用户角度:软件质量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如
何使用软件、使用效果如何、软件性能如何;
② 开发团队:不仅要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软件,也对中
间产品的质量感兴趣,也对如何运用最少的资源、最快的 进度生产出质量最优的产品感兴趣;
③ 软件维护者:对软件维护方面的特性感兴趣; ④ 管理层:注重的是总体效益和长远利益,就是说质量好
的软件一般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反之,质量差的软件 一般会造成企业市场萎缩。
SSPM/WRL
13/45
第 7 章 保证项目的质量 7.2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5)-软件质量特性 • 什么是软件质量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