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春天养生的最后一件事,关乎全年,别让自己“带病”入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雨|春天养生的最后一件事,关乎全年,别让自己“带病”
入夏
gǔyǔ
谷/ 雨
谷雨,三月中。

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雨为天地之合气,谷得雨而生也。

”就是“雨生百谷”的意思。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快速回升并开始有炎热之感,雨量增多。

农民开始耕作,地生万物。

而在人体的五行中,土代表了脾胃,此时正是脾旺之时。

趁机此时养好脾胃,清除体内湿浊,才能为“夏长”做好准备,四季脾旺不受邪。

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萍始生:萍,水草也。

春暮了,丰沛的雨水带来浮萍,随水漂浮而生。

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催农人要抓紧农事。

戴胜降于桑:戴胜平时是在地上觅食的,谷雨节气,戴胜喜欢筑巢在桑树上。

此时也是桑蚕生长的时候,戴胜出没于桑间也是由于阳气生发旺盛所致。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

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在每个季节最后18天,脾都会参与到季节的转换中来。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写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01
谷雨,健脾去浊
谷雨时节湿气较重,人体内热和湿气容易结合在一起,形成热湿,人就可能感到胃口不佳、身体困重、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

这时候,要趁着脾胃运化功能比较强大清一清体内的湿浊,用一个清清爽爽的身体迎接夏日。

早上可以练练八段锦里面的“调理脾胃需单举”,这一动作可以强健脾胃,疏通气机,尤其适合焦虑、饮食不规律的人,最适合的时间是早上7-9点,此时胃经当令,气血正盛。

1)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2)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

3)手掌起落动作要慢,不可急。

晚上,可以用艾叶泡脚。

艾叶可以祛寒行气、散寒除湿、利水消肿,维持人体阴阳平衡,适当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

02
谷雨,最耗肾水
“肾水生肝木”,春季肝木升发的来源来自肾水,为人体的生长排病提供了春季的能量。

谷雨是春“生”的鼎盛期,人体也是一样,需要“滋水涵木”,水指得就是肾水,所以此时也是最耗费肾水的时节,需要及时填补肾精,这里教大家一个强肾的动作:
1)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以脚跟和膝盖为轴,发动浑身肌肉和内脏的颤抖;
2)双手握空拳,拳背轻贴腰眼(或者肾俞穴),利用抖动按摩穴位,双拳不要故意动,只是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来带动双拳进行反复摩擦穴位;
3)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这个方法可以鼓动肾气,通过全身抖动,能使内脏运动,增强全身气血流通;双拳按摩肾俞,又能激发肾气,起到补肾的作用。

03
谷雨,心气旺盛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


——《黄帝内经》
天气转暖后,人的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因此也要注意保持心境的平和。

双手合十是一种简单的养生方法,人在双手十指相贴、掌心相对时,可以放松身心,最大限度地使人进入一种全身心彻底松弛的状态,使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养心安神。

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将两手手指并拢,两掌贴合,掌心虚空放松。

舌轻舐上腭,意念放在两手心连线的中点。

它可以使人瞬间变得心平气和,杂念全无。

01
饮食应遵循“三少”“三多”
“三少”:少吃酸、少油腻、少食寒凉。

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酸味入肝若多吃酸味食物,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伤害脾胃之气。

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

寒凉的食物不宜在春季食用,特别是生冷的东西如冰淇淋、冷饮等。

否则,会将寒气聚集在体内,导致夏季脾虚,带来一系列不适。

“三多”:多吃甜、多喝水、多吃蔬菜。

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等。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平时多喝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
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有些食物对肝的损害。

人们经过冬季之后,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因此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对于肝脾不和的人,可以喝些甘麦大枣茶,作为《金匮要略》里的名方:小麦补心养肝,甘麦和大枣益气和中、润燥缓急,可以补脾胃气,对于春天五脏躁动不安引起的失眠、烦躁、脾胃虚弱有很好的效果。

▲甘麦大枣茶了解更多
02
益肝补肾强脾
谷雨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才能增强脾的运化能力。

可适当吃一些小麦胚粉、面粉、荞麦粉、莜麦面、小米、大麦、黄豆及其他豆类、黑芝麻等。

此外,还可以多吃春天的野菜,枸杞芽、婆婆丁、荠菜、马齿苋、车前草、苦苣菜、茼蒿、香椿、春笋、蒲公英......
这些野菜各式各样,得时气滋养,大多都有着扶阳祛湿、健脾理气、消炎杀菌的作用。

·谷雨养生汤·
清代名医吴鞠通创制的“谷雨养生汤”,可以有效滋补益肾,很适合谷雨食用。

做法:
取鸭梨半个、荸荠5个、藕30克,与鲜芦根15克、麦冬15克一起煮水,加冰糖调味。

谷雨的上午、下午,分别取汁500毫升饮用。

上午喝升发阳气,下午喝养阴生津。

03
湿邪加重,多吃这些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人体最易遭受风湿邪气的侵犯,《黄帝内经》里说“无春即无夏”,不注重养生,将会影响到夏季的健康,所以要健脾祛湿。

谷雨时节除了多吃主食,少吃肉,也可以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利水祛湿的食物。

具有祛湿效果的食物有:薏米、白扁豆、红小豆、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

同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陈皮茯苓茶·
原料:
陈皮、茯苓、普洱茶叶
做法:
陈皮、茯苓加水煎煮10分钟,冲泡普洱茶叶。

功效:健脾利湿,理气消滞。

体质偏湿热者茯苓换成土茯苓,普洱茶换成绿茶。

谷雨时节,万物长齐,大地郁郁葱葱,可以说是一年中大自然最为生机盎然的时候。

俗话说“心随自然”,古人在这时也会做许多事情,让心情和精神都达到一年中最佳的状态。

01
赏牡丹
宋代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花释名》中写道:“洛花以谷雨为开候。


“谷雨三朝看牡丹”,悬灯宴饮,花意盈盈,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等地都有观赏牡丹的盛会。

02
渔家祭海
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

民间流传“骑着谷雨上网场”一说。

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场面十分隆重。

“过了谷雨,百鱼近岸”,对于渔民而言,谷雨水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正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

03
南方摘茶,北方食椿
南方有谷雨摘茶的习俗,谷雨茶,也叫做雨前茶,是二春茶。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里曾说采茶的讲究:“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经过冬季的休息,春天的滋养,这时候的茶叶正是芽叶肥厚,质地柔软,色泽青翠,口感活泼鲜美。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

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北方谷雨有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春未逝,绿意翠江堤。

风动柳摇眉眼俏,露湿花落菜荚栖。

听雨读诗,与万物一起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