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类书的发展及其类目的沿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类书的发展及其类目的沿革
张晚霞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9)002
【摘要】古代类书自曹魏《皇览》始,至南北朝已初具规模.《隋书·经籍志》列入子部"杂家类",开启了后世目录中类书属于子部的主流方向.唐宋以来,类书编纂日臻繁盛,毋煚《古今书录》子部专辟"事类"一目,《崇文总目》子部改"事类"为"类书".郑樵《通志·艺文略》创"类书"专类,不再隶属子部.明清两代,类书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或以"类书"为大类、或沿四部旧例而又存疑的困惑.随着当代科学分类的日趋缜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古今类书分作"Z22中国百科全书、类书",归入"Z 综合性图书",不失为理性科学之举.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张晚霞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淮北 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7
【相关文献】
1.《中图法》4版类目注释中的同类书排列问题
2.从《中国法》三版“家庭,婚姻,恋爱”类目的设置谈这类书的分类
3.我国类书的发展及其类目的沿革
4.从类书的
沿革看我国编辑史的发展5.以《初学记》为例剖析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结合的类书目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