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师,什么是无声的抗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老师,什么是无声的抗议进入中班以来,孩子们的精力是越来越旺盛,特别喜欢和同伴在一起说话、玩游戏……班级里到处都是吵吵闹闹的喧哗,特别是过了新年以来更甚。
每次都需要我及时地介入,而有时我的介入基本上也只能维持三到五分钟,效果甚微,不免让人有些郁闷。
这天午饭前,班级里又是吵吵闹闹的,我试图制止这种吵闹声,试了几次无果后,我正犯愁,突然,看见冯小宝举起了小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一边不满地小声嘀咕:“吵死了!”她旁边的雅洁看到了也捂住了耳朵,不满地看着身边在大声说话的孩子。
不一会儿,又有几只小手捂上了自己的耳朵。
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灵机一动,对着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看,为什么有几个小朋友用手捂住了耳朵呢?”这一问,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几个捂耳朵的孩子身上,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沉默片刻后,雨辰轻轻地说:“可能是因为我们太吵了……”听到了答案,我马上抓住这句话:“对呀,因为你们的讲话声音太响了,影响了其他小朋友,所以他们向你们提出了‘无声的抗议’。
”
“无声的抗议?”几个孩子眼里带着疑惑:“冯老师,什么是无声的抗议?”“无声的抗议就是这些孩子自己安静了,只用捂住耳朵来表示希望大家安静下来。
”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纷纷表示明白了。
随即蓓蓓突然提议:“我们以后都用‘无声的抗议’来提醒别的小朋友安静下来吧!”蓓蓓话音还未落,大多数孩子都齐声表示同意。
于是,我与孩子们达成了这个“无声的抗议”的协议……
升到中班以后,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比小班的时候本领大了许多——他们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想法,不再一味只是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
面对着这些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活跃起来的孩子们,缺乏方法的我常常感到很头痛,曾经也尝试过许多方法来和我的孩子建立一些共同的规则意识。
但是,这些来自老师的规则,对孩子们来说还是一些死死地“规矩”,而不是孩子们自己接受并且乐意遵守的“规则”。
而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们共同讨论,或是从某个孩子的某个观点建议开始,扩大影响,使之变成大家共同认同的规则,这样孩子们乐意接受也愿意遵守。
我和孩子们达成了“协议”之后,便开始实施了。
每当教室里吵闹声有
愈演愈烈之势时,有些懂事的孩子便会举起自己的小手捂住耳朵,用带着抗议的眼神看着周围还在吵闹的孩子,有些孩子看见了这“无声的抗议”便会马上停下来不说话,注意力也集中到了我的身上。
如果吵闹声还在继续,那么,我会轻点一下:“孩子们,你们看,有人有‘无声的抗议’咯!”说完后,大家便会真的自觉安静下来,同时把注意力也集中到我的身上。
看来,这个方法短期内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中班的孩子是需要老师和他们商量共同制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规则的。
以后,我决定多多让我们的“小鬼来当家”,让他们自己来做主,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监督并帮助他们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