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测试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州五中2021- 2022 学年高一第三次单元检测
化学试题
第I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3C-NMR (核磁共振)、15N- 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14C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1O4> HBrO4> HIO4
B. 原子半径:Na>Al>S>Cl
C. 非金属性:C1>S>O>C
D.稳定性:HF> HC1> HBr> HI
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列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只有2个的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IA的元素就是碱金属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4.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性:X<Z
B. 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价
C. Y、Z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D. Z、R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5. 2006年,科学家以钙离子撞击铜(Cf)靶,产生了一种超重元素一Og,其反应可表示为:
249 98Cf+48
20
Ca→294
118
O g+31
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Og位于第七周期第VIII族
B. Og具有放射性,其原子十分不稳定
C. Og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Og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6.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 Na
B. P
C. Cl
D. Ar
7.下列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A. 灼烧
B. 过滤
C. 萃取
D. 蒸馏
8.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步骤有:①海带焙烧成灰,加入水搅拌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入稀H2SO4和H2O2 ④加入CCl4萃取⑤分液。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步骤②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B.步骤③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I- +H2O2+2H+= I2+2H2O
C.步骤④中可用酒精代替CCl4
D.步骤⑤中下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9.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
C.由不同种非金属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定只含极性共价键
D.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0.下列各反应热效应中,其中一项与其它不同的是
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道题目有1~2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20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1. 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1kJ ,破坏1mol 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kJ ,形成1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kJ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Q 1+Q 2>Q 3
B. Q 1+Q 2> 2Q 3
C. Q 1+Q 2<Q 3
D. Q 1+Q 2<2Q 3 12. 元素周期表(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推测和判断。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若X 和Y 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X>Y B.由水溶液的酸性: HCl>H 2S ,可推断元素的非金属性: Cl>S
C. Cs 和Ba 分别位于第六周期第IA 和IIA 族,则碱性: CsOH>Ba (OH) 2
D. IIA 族元素依次为Be 、Mg 、Ca 、Sr 、Ba : MgSO 4 易溶于水,CaSO 4微溶于水,则SrSO 4可能难溶于水 1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 CaCO 3=====高温
CaO+CO 2↑ B. CH 4+2O 2
−−→−点燃CO 2+2H 2O↑
C. C+CO 2
=====高温 2CO D.2KOH+H 2SO 4= K 2SO 4+2H 2O
14.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戊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乙
C.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丙>丁>戊
15. 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元素,其
中O点代表氢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B.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C. 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D.A、B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第II卷(共50分)
16.现有下列9种微粒:1
1H、2
1
H、13
6
C、14
6
C、14
7
N、56
26
Fe2+、56
26
Fe3+、16
8
O2、16
8
O3。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
(2) 56
26
Fe2+的中子数为___ __,核外电子数为。
(3)形成上述9种微粒的核素有____种、元素有____种。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H4Cl ,N2,CO2 。
(5)已知有下列物质:
①HNO3 ②硫单质③NaOH ④液氦⑤Na2O2⑥H2O2⑦CCl4 ⑧NH4Cl ⑨KBr ⑩O2
分别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以上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
不含化学键的是。
17.几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族
I A 0
周期
1 ④
IIA IIIA IV A V A VIA VIIA
2
⑤⑥
3
①③⑦
4
②⑧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⑥元素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2)①③⑦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3)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4)①②③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⑦的非金属性强于⑧,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 (填字母)。
A.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稳定
B.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D.⑦的氢化物酸性比⑧的氢化物酸性弱
(6)①和④形成的化合物是(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里金属是_____ (填字母)A、钠B、镁C、铝D、钾;
③写出a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的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⑤写出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19.(1)第三周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 __,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 ___,酸性最强的是_ ,两性的是(用元素符号填空)
(2)在C、N、O、F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 。
(3)第32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4)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①仪器A的名称为_ ,干燥管D的作用为_ 。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1>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 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 _____ ( 填现象),即可证明,氯气在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_。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 ___ 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高一第三次单元检测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1.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微粒之间的关系、同位素概念的理解应用等知识点。
2.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元素周期律的内容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3.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序数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
4.选:B
[分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故X、Y处于第二周期,Z、R、P、Q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X为Li、Y为O、Z为Na、R为Al、P为P元素、Q为Cl。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半径、原子序数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
5.选:A
[解答]解:A. Og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18,原子核外电子层数7个,最外层电子数8个,位
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0族,故A错误:
B. Og具有放射性,容易发生衰变,其原子十分不稳定,故B正确:
C. 0族元素为稳定结构,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Og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
D. Og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微粒数关系、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概念等知识点,注意概念实质的理解应用。
6.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化合价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把握主族元素的化合价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F、O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选:B
[解答]解:A.灼烧时需要坩埚、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不能使用石棉网,故A错误:
B.图中烧杯、漏斗、玻璃棒可过滤分离出含碘离子的溶液,故B正确:
C.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分离出碘单质,故C错误:
D.图中为蒸馏装置,冷凝管中冷水应下进上出,图中冷水方向不合理,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海带提碘,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仪器的使用。
8.选:C
[解答]解:A.步骤②为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故A正确:
B. 步骤③中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确,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 =I2+2H2O. 故B正确:
C.步骤④为萃取,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代替,故C错误:
D.四氧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萃取后有机层在下层,下层液体需要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9.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规律中的特例,B为解答易错点。
10.选:D.
[点评]本题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关键。
11.选:D
[解答]解:破坏l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对于H2 (g) +Cl2 (g) =2HCl (g)反应热△H=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Q1kJ/mol+Q2kJ/mol - 2Q3kJ/mol= (Q1+Q2- 2Q3) kJ/mol.由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 2Q3) <0,所以Q1+Q2<2Q3。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注意把握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12.选:B
[解答]解:A. 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二者核外电子数相同,设X的原子序数为x,Y的原子序数为y,则x-1=y+2,故x=y+3,故A正确:
B.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如非金属性F>Cl,但酸性HF<HCl,故B错误:
C. 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第IA和IIA族,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而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CsOH>Ba (OH) 2.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化合物具有递变性,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则SrSO4可能难溶于水,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13. 选:C
[解答]解:A. CaCO3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甲烷和氧气的反应为燃烧反应,燃烧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符合图象,且该反应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常见的西热放热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
14. 选:BD
[解答]解: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丙>丁>戊,故入错误:
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则金属性:甲>乙.故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则最外层电子数:甲<乙,故C错误:
D.金属性丙>丁>戊,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丙>丁>戊,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5. 选:AC
[解答]解:0点代表氢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由里往外延伸,由图可知,O、B连线的三种元素为第I A 族,A为O元素,B为Na元素,C为Si元素,D为S元素,
A、由原子序数可知,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故A正确:
B、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大,若电子层相同,半径越小,故B错误:
C、B为Na元素,C为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 (OH) 3, Al (OH) 3具有两性,可
与强碱反应,故C正确:
D、钠与氧元素可以形成过氧化钠,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为非极性键,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看懂图象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的整体把握。
16. [解答]解:(1)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性质不同的单质,16O2和16O3互为同素异形体,(2) Fe2+中的中子数N=56- 26=30,核外电子数为26 - 2= 24,
(3)一个原子即为一个核素,属于核素的有:1
1H、2
1
1
1
H、2
1
3
1
H
、
13
6
C、14
6
14
6
C、14
7
14
7
N、56
26
56
26
Fe2+,共7
种;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元素有H、C、N、Fe、O,共5种,
(4)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2为单质分子,其电子式:
(5)只含离子键的是KBr.则为⑨:只含共价键的有HNO3、硫单质、H2O2、CCl4、O2;则为①②⑥⑦面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NaOH、Na2O2、NH4Cl,则为③⑤⑧: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⑤Na2O2
和⑥H2O2,则为⑤⑥,不含化学键的是稀有气体氢,则是④,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的考点有:同素异形体、核素、元素、化学键的类型,电子式的书写,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需要重点掌握,属于基础题。
17. [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Na.②为K、③为Al、④为H、⑤为C、⑥为N、⑦为
Cl、⑧为Br:
(1)⑥元素的氧化物为NH3,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2)同周期自左而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l>Cl
(3)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只能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1.
是Na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A族,
(4)元素的金属性K>Na>Al. 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Al (OH) 3. 离子方程式
略
(5)a. 元素非金属性与氢化物稳定性一致,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稳定,说明⑦的非金属性更强,故a正
b. 元素非金属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说明⑦的非金属性更强,故b正确:
c. 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⑦的非金属性更强,故c正确:
d. 氢化物酸性强弱不能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如酸性HF<HCl,HC1>H2S. 但非金属性F>Cl>S,故d错误,
(6)①和④形成的化合物是NaH,由钠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其属于离子化合物,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熟记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实验事实,题目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8. [解答]解: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则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金属性K>Na>Mg>Al.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故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D,
③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 2Na++2OH- +H2↑,
④反应现象不明显,说明反应速率小,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速率,所以把冷水换为热水,把水换为盐酸增大了溶液中氧离子的浓度,可以加快速率:
⑤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略。
[点评]本题将元素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律与实验知识结合起来,考查了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难度不大。
19. [解答]解:(1)第三周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为稀有气体Ar; 可作半导体材料的为S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的是NaOH,酸性越强的是HClO4,星两性的是Al (OH) 3;
(2)C、N、O、F位于第二周期,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最大的为C,
(3) 32号元素为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于第四周期IV A族,
(4)①根据仪器的构造以及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A为分液漏斗,干燥管D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1>I,则A中的浓盐酸被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氧气:2KMnO4+ 16HC l=
2KCl+MmCl2+5Cl2↑+8H2O氯气把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Cl2+2I-=2C1-+I2,碘遇与淀粉变蓝色:多余的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2NaOH=NaCl+NaC1O+2H2O
[点评]本题一是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二是考查了实验的设计及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为解答关键,实验设计和评价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