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三课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方块的奥妙
——汉字的结构
►人文掌故
纪晓岚楹联趣事
1.乾隆在带领群臣巡视江南途中见一池塘的莲花正含苞待放,犹如握着红拳,忽有所感,于是出一上联让纪晓岚对: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纪晓岚抬头见池边剑麻绿叶挺拔,甚是可爱,遂对道: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2.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

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下联却苦索不得。

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意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

正当大家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此联对仗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随从群臣的称赞。

据说后人对此也有一副对联是: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选自《国学周刊》2013年8月22日版) ►名句有约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9.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素材积累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

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

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每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选自《名人故事》)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汉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每一个汉字都是由特定的部件拼装而成的
B.汉字的每个部件可以和其他部件构成许多汉字
C.汉字的部件都有一定的语音和意义,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字的具体意义
D.汉字的部首在不同汉字中的位置非常灵活
2.下列关于“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金、木、水、火、土”五行偏旁能够和其他部件构成数量众多的汉字
B.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做偏旁的汉字的意义大多数与五行有关
C.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缤纷世界,于是在为那些“五行相生”所产之物造字的时候,也多采用它所属的五行做偏旁。

这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部首下收字众多的原因D.“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以固定的形态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3.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B.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别
C.独体字在结构上不能再拆分,象形字和会意字都是C独体字
D.合体字由独体字组合而成,合体字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就叫偏旁
4.下面是对汉字的笔画和笔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A.“臣”字共六画,起笔是横
B.“成”字的最后一笔是撇
C.“麦”字共七画,第三笔是横
D.“鼐”字共十五画
5.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期《对话》节目中展示的一位小学生的作文。

这位同学把他在网上聊天所使用的词语用到作文里去了。

请选出对其中用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D)
昨天晚上,我那很阳光的GG带着他那一点也不淑女的“恐龙”GF到我家来吃饭。

饭桌上,GG和GF一个劲地向我妈妈PMP,酱紫真是好BT,7456,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QQ上“打铁”去了。

A.“恐龙”指“长得不好看的女孩”
B.“PMP”表示“拍马屁”
C.“7456”表达“气死我了”之意
D.“打铁”表示“贴美眉”
能力提升
6.有些对联的上下联是运用了汉字的合体结构和方块的特点,给下列一副对联,写出下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答案: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7.下面这首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请写出这个句子。

鹅唱池边鸟惊飞,一首情人送别曲。

人立门前盼谁归,两行女子相见泪。

夕阳西下佳丽来,遥看嫦娥成双影。

故人并坐共举杯,有云遮月心又醉。

答案:我们要做个好朋友。

8.请猜出下面这些字谜。

(1)长安一片月______ (2)重逢______
(3)村里安身______
(4)带头改革结硕果______
(5)2×6______ (6)242÷22______
(7)服装展览______ (8)干涉______
(9)闺中少女______ (10)国庆的早晨______
(11)江东二乔______ (12)巾帼______
(13)镜中人影______ (14)酒肉朋友______
(15)空山不见人______ (16)来日光临______
(17)李时珍名著______ (18)连夜造林______
(19)林海无边______ (20)毛遂自荐______
(21)每人栽树五棵______ (22)你我各一半______
(23)你我他______ (24)龋齿______
(25)缺一点良心______ (26)人需边上走______ (27)十五日______ (28)书签______
(29)双雁落平沙______ (30)水天相连______ (31)思想不集中______ (32)先先后后______
(33)向阳门第______
(34)欣闻廿年换旧貌______
(35)行行复行行______ (36)言出必行______
(37)一心向上________
(38)一边戏水,一边吃草________
(39)女人之将来________
(40)一字六笔无竖横,同心同德力无穷________
(41)周末晚会______ (42)自我批评______
(43)中心一点口不见______
(44)十个哥哥______
(45)樱桃小嘴______ (46)同胞兄弟______
(47)一人腰上挂把弓______
(48)武昌起义______
(49)岳父大人______ (50)两狗谈天______
(51)既有头,又有尾,中间生了四张嘴______
(52)一家十一口________
答案:(1)胀(2)观(3)榭(4)丰(5)积(6)商(7)裂(8)步(9)娃(10)坦
(11)娱(12)好(13)入(14)饺(15)仙
(16)晃(17)苯(18)梦(19)梅(20)衙
(21)梧(22)伐(23)仨(24)穿(25)恳
(26)趁(27)胖(28)颊(29)丛(30)汩
(31)忿(32)告(33)间(34)薪(35)罢
(36)若(37)必(38)鲜(39)妹(40)众
(41)名(42)记(43)卜(44)克(45)如
(46)捉(47)夷(48)朝(49)仗(50)狱
(51)串(52)吉
9.汉字结构确实精巧奇妙,古人常常借汉字的结构来拆字或组字,创制有趣的文字游戏。

下面是一则关于拆字的妙对趣闻,流传已久。

相传风流才子纪晓岚与丁云和尚为棋友。

一日纪晓岚去竹林找丁云对弈,丁云不在,纪晓岚独坐廊下等候。

很久丁云才归,纪晓岚起身行礼,吟一联道:“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

”丁云一听,连忙还礼答道:“月门闲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

”话音刚落,两人不禁大笑,挽手进屋下棋。

不知不觉夜深,小沙弥便来报说寺门已经关闭。

纪晓岚听此,便知小和尚是在下逐客令,于是才思涌出,遂吟一联道:“门内有才方是闭”;纪晓岚此联含有对弈雅兴未尽之意,责怪小沙弥太不懂事,而小和尚听后却不知所云,丁云赶忙答道:“寺边无日不知時”。

老和尚这是借此给小沙弥解围,向纪晓岚赔礼。

上文拆字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联:竹寺→等;双手→拜;四维→羅(罗);“月”字在“门”内→閑(闲);两个“山”字→出;“大”“小”→尖。

第二联:“才”字在“门”内→闭;“寺”加“日”→時(时)。

10.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

下面这联(采用当时的繁体字形)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或入園中,推出老袁還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加“口”→國;“園”去口→袁;“余”加“辶”→途;“道”去“辶”→首。

此联作者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十分痛恨,对国家前途命运一片渺茫。

11.传说,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到妹婿秦观家里去做客。

苏小妹见哥哥来了,大摆酒席,热情招待。

饭后,秦观陪苏轼到书房小憩,忽然苏轼看见桌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画,上面写着:“我有一
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

”苏轼看完以后,对秦观说:“妙,妙,妙!”于是随手提起笔来,也写了一个字谜:“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

”写毕,秦观拍手道:“真妙,真妙!”苏小妹听了,跑进书房,说:“什么东西如此之妙?”俯身看罢,信口说道:“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

”说完,苏轼、秦观异口同声地说:“妙极了,妙极了!”他们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字谜,请大家猜猜,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鲜
12.旧社会商人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时,不愿意让旁人知道他们商量的价格,就会把手伸在对方的袖子里,用手指比划字形来交流。

还有一种类似暗语的“价目析字语”来表示出价,就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采用字谜谜面的方式暗示所要表达的价格。

比如“一”说成“旦底”(取“旦”字的底),“二”说成“中工”(“二”字中间加一画就是“工”字),“三”说成“倒川”(把“川”字倒过来),“四”说成“横目”(把“目”字横过来)。

此外如是两位数,就按顺序说出来,如“二十一”就是“中工旦底”,“三十四”就是“倒川横目”。

下面是其余几个数字的暗语,请按照前面说的思路猜一猜,看看都对应哪些数字。

分头,缺丑,断大,早下,毛尾,旭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题目中的价目析字语分别是:分头=八(“分”字的上半边),缺丑=五(“丑”字缺一笔),断大=六(“大”字一撇断开),早下=十(“早”字的下半边),毛尾=七(“毛”字的尾部),旭边=九(“旭”字的左边)。

13.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的,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所以猜字谜既有趣味又能益智。

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型特点。

①野径无人草丛生
②一口咬去多半截
③大火烧到耳朵边
④牛角上边来一刀
⑤东西南北无弯路
⑥雨余山色浑如睡
⑦空山之中一亩田
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⑨无角牛登上没峰山
⑩两人力大冲破天
⑪挥手告别
⑫千言万语
⑬晕头转向
⑭与我同行
⑮添丁进口
⑯边打边谈
⑰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茎(“径”去双人旁加“艹”);②名(“多”去“夕”下边加一“口”);③耿(“耳”+“火”);④解(“角”+“牛”+“刀”);⑤置(“四”+“直”);⑥雪(“雨”+倒“山”);⑦画(“一”+“田”+“凵”);⑧踵(“千”+“里”+“足”);⑨击(“牛”去撇+“凵”);⑩夫(“二”+“人”);⑪军(“挥”去“手”);⑫够(“句”子“多”了);⑬晖(“晕”的“日”字头转到左边);⑭衙(“吾”插入“行”中间);⑮可(“丁”+“口”);⑯订(“谈”的半边“讠”+“打”的半边“丁”);⑰由(两“山”字相对成“田”,中间,出头成“由”)。

真题演练
14.下面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理解这幅图,写一段话,概述它的象征意义。

(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示例二: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明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15.下面是一些字谜,试猜一猜各是什么字。

(1)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更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砍伐森林,水必流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

答案:(1)慧(2)梳(3)夕
本节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汉字结构方面的知识,学习解答一些高考中与字形结构有关的新型语言运用题,如猜字谜、对对联、理解变形汉字在图标(徽)中的含义等。

猜字谜技法规律
为了帮助同学们寻求一条猜字谜的途径,下面从字谜创作所惯用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掌握其固有规律。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同样,猜字谜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构造。

字谜的构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四种。

即:借字法、写义法、笔画交代法、拟人法。

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种基本方法,最常见的综合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借字法。

借字法即借用其他字交代谜底。

这是字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

谜底为四个字,每字都由“十”“八”“口”三字合成,第一句合成为“杏”,其他三句分别为“呆”“束”“困”。

又如:“二山穿在一起,猜出没有道理”。

前句是借“二”“山”两字,“穿在一起”是说谜底由“二”“山”合成,写出即为“击”。

后句是为排除误解而设。

合成法的特点是把所借来用以合成谜底的字,都在谜面上作了明确交代,有时采用一句话,有时采用一成语,有时只用两字,猜测起来较为省力。

二、加字法:交代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用以暗示谜底
如:“见人就笑”。

这是采用一句话提示谜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通常的话来理解。

它的意思是谜底加上“人”字就成了“笑”字,
由此得知谜底为“竺”。

再如:“有耳听不见”。

是说谜底加一“耳”为“聋”,因此谜底应为“龙”字。

加字法的特点是谜底加上的字在谜面中作了明确交代,谜底加上一字后所组成的字,有的作了交代,有的只是暗示,尚需猜测者自己判断。

三、减字法:交代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
如:“夫人莫入”。

即是“夫”字去掉“人”字,谜底为“二”。

再如:“一了百了”。

意思是“一”字没有了,“百”字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谜底为“白”。

减字法的特点是谜底隐藏在谜面中,只需你把应减掉字的有关笔画减掉,谜底就暴露了。

四、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
如:“给一半,留一半”。

意即拆开“给”“留”二字,各取一半组成谜底。

写出为“细”。

再如:“彼此各有一半”即是拆开“彼”“此”“各”三字,从中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乃“跛”字。

离合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谜底的各个组成部分。

五、暗示法:交代谜底匿于某字之中
如:“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

意即谜底在“走”字的“上边”,“坐”字的“下边”,“堆”字的“左边”,“挂”字的“右边”,显然是个“土”字。

又如:“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

是说谜底在“地”和“他”字里。

谜底为“也”。

暗示法的特点是谜底较为暴露,易于猜测。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

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

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

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
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

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

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

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

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

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

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

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

今天,他安息了。

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

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

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

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

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

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
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选自《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

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

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

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

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

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

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

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

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

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

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

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

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

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

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

麻花辫。

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

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

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而坚毅。

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

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

谷子的叶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

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

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

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

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

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

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

孤独与忙碌迥异,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

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