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艺术成绩教学设计1.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王羲之的书法成绩和艺术特点,列举其代表作品及其风格,并明白他被尊称为“书圣”的原因;
②了解顾恺之的成绩,能说出他的绘画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③明白石窟艺术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绩的最高表现及它是如何进展起来的并能列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二、进程与方式
①通过对王羲之、顾恺之作品的观摩和比较,体会这两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②通过搜集有关王羲之、顾恺之和石窟艺术的资料,学会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艺术美的鉴赏水平,增进对艺术美的追求;
②学习艺术家们刻苦勤奋,不懈追求,终有所成的意志;
③熟悉到书画石窟艺术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伶俐才干一路创造的,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增添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方面的代表性成绩。
教学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一般都缺乏书画鉴赏方面的知识,所以要专门快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式:
自主阅读学习法谈话法图表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进程:
导入:
同窗们,咱们班级的同窗哪个字写得最漂亮呢,大家此刻也在学习一门书法课,有无认真钻研书法的同窗呢?书法是大家喜闻乐见,超级爱好的一种艺术,它是以中国特有的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的,中国的汉字经历了一个如何的进展演变进程呢?请同窗们回忆一下咱们前
面所学过的内容。
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回答:(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商朝)甲骨文(西周)铭文(秦朝)小篆(秦朝)隶书
师:按照这条线索能够看到汉字经历了篆书、隶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形成了楷书、行书和草书。
这就是汉字的五种书体,同窗们能识别出这些书体吗?(投影“汉字的五种书体”让学生识别)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又叫正楷,特点就是结构端正,但写起来较慢。
草书笔画相连,写起来快,但不易辨识。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书写既快又易辨识。
若是说楷书给人的感觉是“静”,草书给人的感觉是“跑”,那么行书给人的感觉就是“走”。
教学新课:
(一)“书圣”王羲之
师:说到“行书”,咱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对于楷书、草书、行书都有创造性的奉献,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同窗们明白那个人是谁吗?
生: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师:对于王羲之,同窗们有多少了解呢?
生:(略)
师:明白王羲之为何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吗?
学生回答并展示王羲之的作品,教师总结:
①王羲之书法博采众长,书风独特,继往开来。
他改变了前代比较质朴的书风,将字写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②王羲之是书法的多面手,篆、隶、草、行、楷各体皆精,留下了许多佳作名品。
师: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同窗们明白王羲之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完成这篇《兰亭序》的吗?
生:讲“曲水流觞”的故事。
师:《兰亭序》全文只有324个字,却记叙了整个集会的盛况,文笔流畅、情文并茂,字字有力、潇洒,书法水平达到了顶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至今人们仍然把它看做行书的最高表率。
可惜今天咱们看到的只是后人的摹本,因为这部帖后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中,他钟爱王羲之书法,尤其喜爱这部《兰亭序》,立下遗言要把这部帖殉葬,于是这部“天下第一行书”便和唐太宗一路埋入了昭陵。
师:请同窗们看“《兰亭序》摹本局部”,把其中的“之”字都找出来,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觉呢?
生:(略)
师:(投影“之”字)王羲之追求结构上的变换或笔法上的变换,《兰亭序》中共有20个“之”字,无一类似。
北宋书法家米芾曾写诗称赞:“之字最多无一似”,既无怪僻离奇之嫌,又具出奇制胜之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难怪《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那么王羲之为何能写成如此的作品呢?请同窗们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有关王羲之的事迹,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学习他人,博采众长。
(学生讲王羲之向张芝、卫夫人等名师学习的事迹);锲而不舍,苦练书法。
(学生讲“羲之墨池”的故事);注意观察,用心钻研。
(学生讲“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师: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略)
过渡:中国从来就是书画同源,许多书法家同时也是画家,比如王羲之,在书画上均有很高的造诣。
不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方面成绩最高的仍是东晋的顾恺之。
(二)顾恺之和绘画
师:同窗们明白顾恺之最擅长画什么吗?其创作特点是什么?有那些代表作品呢?
生:略。
师: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痴绝、画绝,其中“画绝”在“三绝”中最为突出。
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只有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指《女史箴图》介绍画面情景,同窗们明白这幅画现存哪里吗?生:(略)师: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这幅画被英军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对此同窗们有何感想呢?生:(略)
师:(投影《洛神赋图》)这幅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同窗们明白这幅画描画的如何的故事吗?生:(略)
师:《洛神赋图》画面人物众多,风光秀丽,线条优美,不愧为传世之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书法、绘画大放光彩,雕塑艺术也取得了专门大的成绩。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表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绩。
(三)石窟艺术
师:请同窗们看书,试探以下几个问题:(投影)(学生先独立试探,然后讨论回答,教师启发)
①我国的石窟艺术是如何兴起和进展的?
②那时有那些著名的石窟艺术代表?
③为何那时北方会盛行凿窟造像之风?
教师展示关于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充分体会北朝石窟艺术的特点,理解它们在我国艺术进展史上的重腹地位,并知道珍惜和珍惜这些文化至宝。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画雕塑艺术异彩纷呈,这些艺术成绩不仅是咱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也是全人类文化结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