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研学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阳研学作文
篇一《丹阳研学之旅:奇妙的开始》
去丹阳研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未知的大冒险。
出发那天,我兴奋得像一只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麻雀。
一到丹阳,那地方的气息就不一样,空气里似乎都带着一种独特的味道,有点像古老的书卷和新鲜的田野混合起来的感觉。
我们的第一站是一个传统的玉器作坊。
刚走进作坊,我就被那些五花八门的工具吸引住了。
有形状古怪的小锤子,还有像小梳子一样但尖上特别锋利的东西。
作坊的老师傅特别逗,留着一小撮花白的胡子,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条缝。
我站在那儿看老师傅制作玉器,他那双手啊,就像有魔法一样。
他拿起一块玉料,先用小锤子轻轻敲打,然后拿起那个像小梳子的工具开始细细地雕琢。
老师傅雕琢的时候特别专注,周围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了,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一点精彩的画面。
只见他这儿刻一笔,那儿磨一下,玉料上的灰尘就像小雪花似的纷纷落下。
随着他的雕琢,玉的形状慢慢显现出来,原本就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在他手下渐渐有了生命。
一块有点圆润的地方慢慢变成了一个小动物的脑袋,那耳朵都刻得清清楚楚的,耳朵上的纹理都像真的一样。
老师傅像是在跟玉对话,用他的手艺告诉这块玉它应该变成什么样子。
我看得入神,忍不住问了好多傻问题,像“师傅,这个工具为啥这么特别啊”之类的,老师
傅也不烦,耐心地给我解答。
这普通的玉器作坊,一下子就变得像是充满宝藏的神秘世界。
这趟丹阳研学的开头就这么有趣又奇妙,真不知道后面还会遇到啥好玩的呢。
篇二《丹阳行:美食和农民伯伯的智慧》
在丹阳研学的过程中,吃成了一件超级有趣的事。
走在当地的小巷子里,到处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我们找到了一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饭馆。
一进门就看到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些当地的特色菜。
那桌子椅子都有点旧旧的,但是很干净。
店里的老板娘特别热情,嗓门大得像个喇叭似的,一进门就招呼我们坐下,然后大声报着菜名。
其中一道菜叫“大麦粥”,端上来的时候热气腾腾的。
粥的颜色有点像淡淡的咖啡加上牛奶的那种混合色。
我喝了一口,哎呀,那口感可把我惊到了。
滑溜溜的粥里有麦粒,那麦粒嚼起来特别有嚼劲,带着淡淡的清香。
老板娘看到我一脸惊奇的样子,笑着说:“这大麦粥啊,是咱丹阳的老传统了,以前的农民伯伯下地干活前就喝这个,耐饥又好喝。
”
我好奇极了,就想去看看这大麦长啥样。
后来在一个农民伯伯的田里看到了大麦。
大麦那模样,一根根直直地立在那里,穗子长长的垂下来。
农民伯伯正在田里除草呢。
只见他弯着腰,手里拿着个小锄头,一下一下仔细地把杂草除掉。
他对我说:“小伙子,这大麦可金贵了,不好好打理就长不好。
”伯伯一边跟我说话,一边有条不紊地干活,他知道哪株草可以留着,哪株就是坏的得拔掉。
这麦田看起来不大,但是伯伯要精心照顾,才能有收成,这时候我才明白这大麦粥背后的不容易。
原来一道普通的美食背后,是农民伯伯这么多的辛苦和智慧。
丹阳这个地方,不仅有好看的玉器,还有美味背后的农耕故事呢。
篇三《再见,丹阳:满满的回忆》
丹阳的研学之旅接近尾声了,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最后一天,我们又在丹阳的老街逛了逛。
那老街的路石板都有点不平了,走起来高高低低的。
街边的房子都有些年头了,墙面的石灰有点脱落,露出斑驳的砖头。
我在一家小店里看到了一个小玉器挂件,形状就是之前在作坊里看到老师傅刻的小动物的模样。
看到这个挂件就想起了老师傅专注的眼神和灵巧的手艺,还有那满屋子如同雪花般的玉屑。
我又路过了之前吃大麦粥的小饭馆,仿佛还能听到老板娘响亮的招呼
声。
想着那碗热乎乎的大麦粥,还有在麦田间跟农民伯伯聊天的情景,那些画面不断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从兜里掏出一点钱把那个小玉器挂件买了下来。
当我把它拿在手里的时候,感觉这个小小的挂件像是承载了我在丹阳的所有记忆。
它带着玉器作坊的技艺气息,带着大麦粥的清香味道。
要离开丹阳了,坐在车上看着窗外这个逐渐远去的地方。
那田野、那作坊、那老街慢慢变小。
我知道,这个小小的丹阳城已经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里的人和事就像小电影一样不停地放映着。
这次的丹阳研学之旅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东西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还想来这个充满惊喜和回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