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亚健康
德兴市疾控中心方武忠
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
亚健康是医学界和社会各界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世界卫生组织对亚健康的表述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是一个当代新名词、新概念,是基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概念而提出的,而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本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和亚健康状态凸显的问题,与人和自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引发的冲突密切关联。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产业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来自生活、工作、学习、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也日益沉重;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的价值观念随之改变,心理应激明显增多。
同时,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对新的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健康标准的讨论。
在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上,从单纯注重生物因素过渡到关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
医学的目的也不只局限于治疗疾病,而是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疾病前期的预防上。
对健康的标准也从追求传统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健康”为目的,转向了追求“心、身及社会适应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看到除了健康和疾病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通过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他将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相对于这个健康的定义,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定义:“亚健康是一种既没有疾病,又不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该定义体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
这一重大转变,至少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由治病的医学转向保健的医学,二是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三是在重视科技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关怀。
二、亚健康的范畴
亚健康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各种躯体、心理、社会交往方面的主观感觉上的不适或能力的减退等,但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或评估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也即所谓“有症无据”。
具体来说,这类人群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
老年大学保健课教材
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精神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三、反映亚健康的一系列数据
亚健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工作效率低下、创造价值减少,进而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更是大大增加了医疗成本,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更是整个社会的损失。
当今社会,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
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
俄罗斯约有1/4的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法国把它视之为“人类的新传染病”。
据有关研究资料提示:CFS发生率至少在20%~40%;最多见的发病年龄为20~45岁;在儿童最普通的发病年龄为13~15岁,但也有更低年龄段的儿童发病;CFS在女性中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CFS 影响着所有种族的人群。
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
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东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飞机调度员、学校教师、企业经理、汽车驾驶员、警察、学生、少年、知识分子等都是亚健康状态的多发人群。
一项覆盖全国42个城市的亚健康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48960例被调查者中,27839人属于亚健康状态,占56.86%。
因此,我国人群的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是75.3%,上海是73.4%,广东是73.41%。
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睡眠障碍,62%的人经常腰痛,58%的人易疲劳,57%的人记忆力明显减退,48%的人存在皮肤干燥、面色晦暗、情绪极不稳定。
广西的一项调查显示,67.3%的城市人群属于亚健康,其中男性占62%,女性占38%。
沈阳市民健康抽样体检显示,9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况。
四、不良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的形成
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
除了这三方面因素之外,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之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着这些情况:生活不规律、熬夜、吸烟、饮酒、高热能、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
但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亚健康,他们都觉得,亚健康又不是病,累了就去唱唱卡拉OK,休息
不好就睡睡懒觉,大不了再买些口服液喝喝,就会没事了。
其实不然,为期3年的“云南省长寿地区多民族老年人综合调查”课题组于2002年4月4日公布的结果表明,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则是长寿的重要保证。
1、熬夜——人与健康的赌博人体的生物钟应当顺应大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现代人由于各种压力,晚上应酬多,往往做不到早睡,所以早起难免哈欠连天,精神不济。
人体的调节平衡点由自己的生物钟控制,偶尔晚睡不会破坏人体生物钟的和谐,但若长期熬夜,人在应激状态下皮质激素就会大量分泌,这种激素可维持人的活动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一旦分泌状态被搅乱,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2、高热能、高脂肪饮食——超重、肥胖的近亲超重和肥胖指的是异常或过量脂肪积累,可损害健康。
在2005年,全球至少有20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预测表明:到2015年将约有23亿成人超重,7亿多成人为肥胖者。
超重和肥胖曾经被视为仅在高收入国家存在的问题,但目前在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也呈急剧上升的趋势。
而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便是摄入较多的高脂、高糖,而缺少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微量营养素的高能量食品,导致摄入的卡路里与消耗的卡路里之间的能量不平稳。
加之缺乏运动,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子、大胖子。
因此,远离不健康饮食。
3、运动缺乏,生命在于运动,人体长期缺少运动,就一步步走向亚健康和疾病。
五、干预亚健康的四部曲
1、养精调神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
中医学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
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病的第一步。
2、合理饮食做到营养足够全面,饮食规律有节(前面的课程已讲过)。
3、适量运动。
(前面课程已讲过)
4、科学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开展药物治疗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