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语》教学设计
《鸟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鸟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语》教学设计1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 、概括文章大意
二、新授
1.文章刚开始时作者对于鸟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爱鸟)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呢?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和哪些鸟儿进行交谈的?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至十一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鸟语呢?
4.大家听,布谷鸟在说些什么呢?(放音频)
你怎么知道,小作者听懂了?
“分明”
你能给它换一个词语吗?
确确实实、的确(学生齐读这一句)
还听懂了什么?
同学们看,在布谷鸟的语言中,作者听懂了这么多,老师都想和它对话了。

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
同座试一试,展示着练习
请两对。

(感觉怎么样?师生点评)
你们看,布谷鸟,还在对作者说说什么呢?(想想)
小作者和布谷鸟儿对话,有趣极了,和喜鹊的对话更有意思。


我们去听一听。

(学生齐读)
5.喜鹊的语言小作者听懂了吗?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能换种说法吗?
(3)同学们。

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学生说:中彩票、生宝宝、结婚、过节得到压岁钱等等
同学们你们的喜事可真多,你们愿意做一只喜鹊来报喜吗?请一位学生读“喳喳喳喳”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齐读。

6.在与布谷鸟、喜鹊的交谈中,老师还懂得了很多鸟类的语言,还听懂了什么鸟的语言?
(1)师生交流
(2)老师领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

同学们,此时此刻,作者已经成为鸟儿的知音,你们想成为鸟儿的知音吗?我们也来与鸟儿对话,做做猜想……
(3)听鸟的叫声。

(知道的学生说,不知道的老师说)用多媒体的设备出示图片,并出现声音
还想听一听吗?还想听谁的歌声?它在说什么呢?
师生交流
还想听谁的?它在说些什么呢?大家来猜想一下。

师生交流(生;多么美丽的早晨啊)
还想听什么?它在说什么?(啄木鸟)(抓虫子)
(我认为自己有几个点所设计的拓展训练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试卷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习题,而且对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这个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知识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习题、和教材中例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良好的训练的目的。

但在深入方面很欠缺,比如:作者为什么喜欢鸟语呢?这个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


7.作者更是鸟儿的知音,他还从鸟儿的身上得到了启示。

出示:
从……
(1)指名读
(2)指导读,齐读
(3)试着背一背(学生自练)――指名背(背诵得十分正确,如果带上点感情就更好了)——再请一位――齐背
同学们,作者在和鸟儿接近、交谈的过程中,鸟语不但好听,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

(引读)
总结拓展:刚才我们跟着读者听鸟语、对话鸟语……看看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4)出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仿照句式进行仿写。

(5)放录音(榕树片断)
最多的是麻雀……顷刻间就无影无踪了,鸟语是最动听的语言,找一个树林子,你的心灵就贴近上的心灵,听绿荫深处的鸟的鸣声。

顽皮的山雨……假如天空中看不见鸟影,没有鸟的叫声,生活会多么……让我们的家园……
(这里,我设计了大段大段的描述性的语句,学生听得很美,很入境。

同时读写结合,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三、课外练习
1.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练笔:
(1)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围绕“爱鸟周”的活动,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或者招贴画,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鸟
教后记
《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上课伊始先将收集的百灵、喜鹊、布谷鸟的叫声配以图片一一放给学生听、看,让学生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然后引出公冶长的故事和文中“我”也想成为通晓鸟语的人。

接着,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共同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其间穿插梳理课文内容的“句式”训练,同时这一句式也为之后的想象说话打基础。

孩子们沉浸在其中,乐此不疲。

而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仿写。

但是,由于时间和铺垫不够,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小作者还会从那些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呢?(这样的处理方式就会使仿写和想象融为一体,一举两得)学生的回答丰富而富有创意:“从捉虫能手乌鸦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从夜里忙碌的猫头鹰那里,我学到了保护庄稼的重要性。

”“从为树治病的啄木鸟那里,我认识到了助人的快乐。

”“从海面的清洁师海鸥那里,我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

”“从努力起飞的雏鹰那里,我学到了不怕失败的精神。

”“从拼命保护孩子的母鸡那里,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

”“从叽叽喳喳正在练声的百灵那里,我学到了勤学苦练的精神。

“从行动迅速的翠鸟那里,我了解到做事的态度。

”“从善于捉虫的啄木鸟那里,我懂得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
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

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

我们惟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不断地走进新课程,只有走进孩子,才能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鸟语》教学设计2
一、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词。

二、精读指导
1、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填空:我从小就爱鸟,爱看(),爱听()。

(2)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讲公治长的故事。

理解“通晓”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治长’啊!”这句话怎样读?
(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读后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① 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
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亲切、分明)
指导朗读
② 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指导朗读
③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二)读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 引读第10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 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
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读后朗读,指导朗读。

(三)小结:“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学习第三段。

“我”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讨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3、总结。

四、作业
1、造句:
疏忽……
顽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鸟语》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本文主要讲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课文语言活泼,结构清晰,教学时,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

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和感悟鸟语的“丰富”,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爱鸟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收录一些鸟的叫声。

搜集一些鸟的图片。

生字卡片、光盘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当你只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头脑中产生了哪些迫切想弄明白的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鸟儿会说些什么话?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是什么话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好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4)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投影出示并朗读下列词语(见课后习题3)。

补充:肥羊傻话矫健通晓呢喃犒赏应验
终日搏击公冶长呆愣愣
3、指导朗读下列句子:
4、指名朗读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相机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矫健呢喃犒赏催促无拘无束怠慢应验终日
5、同桌分自然段依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该段主要讲了什么,然后交流一下。

三、理清文章脉落。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是写什么内容?作者通过写这些想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2、检查交流。

3、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作者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
(2)作者为什么爱上了“鸟语”?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3)课文的重点是写鸟语,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写爷爷所讲的公冶长的传说呢?
4、指导学生分段。

四、指导书写生字:催鹊怠嗓
1、仔细认读,说说这些字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傻:右旁笔画较多,书写要紧凑。

五、作业。

1、抄写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冶()疏()顽()鹊()
治()蔬()玩()雀()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新词语。

2、听写下列词语:疏忽催促怠慢勤劳刻苦
二、第一段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用我们人类的语言和同伴交流着,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同样,动物们也有各自的语言。

(放鸟叫的声音)
1、自由朗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板书:爱鸟
3、指导朗读,读好“美丽矫健”这个词,读出喜爱的心情。

4、如果老师提供给你这样一个第一段,你认为接下去应该写什么?(鸟儿美丽矫健的身姿、它们的歌声和软语)本文作者是这样写的吗?
三、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公冶长的传说)
2、联系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鸟儿美丽矫健的身姿和它们的歌声、软语,而要用一个自然段来写爷爷所讲的公冶长的传说呢?
(1)学生交流。

(2)映示: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A、指名朗读,读出感叹、向往的语气
B、“公冶长”为什么加引号?
C、我为什么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呢?
D、齐读,读好感叹语气。

3、阅读理解“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


(1)用一个关联词语将下列两句话连起来。

()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心里()是很快意的。

()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心里很快意。

(2)齐读这句话,体会意思。

(3)多想
4、引读:“于是,我便……”
5、过渡:“我”是怎样跟鸟儿交谈的呢?
四、第三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从哪里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鸟语”的喜爱?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有关词句,读出喜爱之情。

3、理解重点句:
(1)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喜鹊的“话”说的是什么?
“不能应验”指什么?
虽然喜鹊预报的喜讯常常不能“应验”,但人们听到它的“话”,心情怎样?
齐读,体验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2)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齐读,说说省略号表示什么?作者都从哪些鸟的鸟语中得到了启示?
(3)填空:
从()的喜鹊那里,我得到了()。

从()的(),我()。

5、齐读第三段。

6、作者因为爱鸟,愿意和鸟交谈,成为好朋友,才能懂鸟儿的语言,他又从和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启示,学会了许多道理。

(教师随即板书:懂鸟、学鸟)
五、第四段
齐读。

注意感叹句。

读好“的确”“好朋友”。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造句。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疏忽”一般指麻痹大意。

疏忽——做数学作业时,我经常疏忽大意,把一些极简单的计算题做错。

由于我的疏忽,忘了把会议通知交给校长,耽误了校长参加这次重要的会议。

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

“倍感亲切”感到十分亲切。

倍感亲切——我身体不好,老师摸了摸我的头,让我趴在课桌上上课,我倍感亲切。

3、观察一种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事先布置观察,看其形,听其声。

交流观察所得。

指导写段。

可先写形状,再写叫声;也可先写叫声,再写形状;还可交叉在一起写形状、叫声。

例:“唧儿,唧儿……”黄莺那婉转悦耳的叫声吸引了我。

仔细看,灌木丛中飞来了好几只黄莺,它们长着一身黄绿相间的羽毛,漂亮的尾巴翘得高高的,小脑袋灵活地、不停地转动着,“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柳枝上飞到了那边的竹林中,真是有趣极了。

4、学生拟稿。

5、指名交流,评议。

《鸟语》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通晓、犒赏、呢喃、应验”等词
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鸟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视听导入
看看画面,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矫健的身姿,爱听他们的歌声和软语,于是动笔写写下了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想想:课文写了,“我”和哪几种鸟对话?
2、学习字词:
通晓犒赏呢喃疏忽软语翩翩飞翔倍感亲切搏击风雨
(1)重点理解:犒赏呢喃软语通晓
你不理解哪些词?请工具书帮忙——课文中找找——课件演示理解“呢喃软语”
(2)了解“公冶长”
3、学习二、三小节。

男生读2节,女生读第三节。

4、听到了什么,自读4—10节。

用笔划划。

三、重点理解
(一)布谷鸟:
1、预设:布谷鸟会催促块块出工。

2、听布谷鸟叫声,体会鸟语。

它好象在说什么?
3、指导朗读,练习对话。

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男女生对话
4、引读第8节: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
(过渡:人们把布谷鸟的语言当作一种激励啊!孩子们——
5、理解句子: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懈怠!
(1)指名读
(2)说话训练:声声催促仿佛在说——
过渡:布谷鸟能催我奋进。

这是我们和它的对话中感受到的。

那么,从喜鹊的叫声中你又读懂了什么呢?
(二)喜鹊
1、学生交流。

“喳喳喳喳……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2、联系课文指导朗读:“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
3、引读
4、理解句子:
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1)齐读。

(2)联系前文理解:虽然……但……
(3)指导朗读。

(4)引读第10节(听鸟叫,编对话。

)
你听!画眉在叫,黄莺在叫,百灵在叫,还有这写鸟儿也在叫。

发挥你的想象,听听鸟语,编编对话!
5、语言训练,自编对话.
四、深化感受
1、引读11节。

2、说话训练:从————那里,我————————。

五、总结全文
鸟语让你遐想,鸟语让你快乐;感谢大自然,让我们找到了又一个“知音”,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满怀深情地再读最后一节: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板书:
布谷鸟
喜鹊催人奋进
画眉增添乐趣
鸟语黄莺
百灵
《鸟语》教学设计5
鸟语教案教学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自学认识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通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与鸟儿亲切相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意趣。

重点难点:
仿造课文片段练习说话、写话。

理解文中各引号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录音)同学们,美丽的清晨,在郊外、在公园,你的身边处处充盈围绕着这些声音。

听,是什么?
对,那是鸟儿在鸣叫。

仿佛一首美妙的乐曲,又好似在向人们倾诉些什么?你能听懂它们的话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鸟的世界,感受一下鸟的语言。

(揭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质疑梳理: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2.根据学生提问,指导归纳梳理:
老师这里有一些关键词给大家,看看你能不能将这些问题归归类?
(给出“鸟语”、“‘我’→鸟语”、“鸟语→‘我’”等)随即解释关键词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

三、精读理解,感悟体味:
1.“鸟语”是怎样的呢?文中有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出示:布谷鸟——布谷布谷喜鹊——喳喳喳喳)你还知道其他“鸟语”吗?(随即板书:燕子——唧……)
2.鸟儿的话,有人能听懂吗?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的?默读课文1-3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通晓”、“犒赏”、“快意”等词语的理解)
3、(过渡)公冶长的故事让“我”对鸟语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于是“我”也忍不住和它们交谈起来了!我和哪几种鸟儿对话?听到了什么?(指“‘我’→鸟语”部分的问题)女生读4-9小节,男生读10小节,一起读11小节。

4、你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以重点语句理解主题)
(“无拘无束”仿例写词训练)
重点理解:
“一想起布谷鸟……还真不敢疏忽怠慢”——体会我从“鸟语”中获得了人要勤劳刻苦的启示。

“虽然它…………增添不少乐趣”——理解鸟鸣充满生机与希望,使人感觉快乐舒心。

(引号的作用予以归纳:“说话”、“话”、“语言”——特殊含义;2、5、6、7、8、9小节中的引号为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公冶长”、“知音”——着重论述、重点突出)
5.(过渡)听了那么多的鸟语,“我”有没有成为“公冶长”呢?读句子“天长日久,虽然……异常深厚的感情”,你从哪里看出作者与鸟儿有异常深厚的感情?
指导朗读:
【《鸟语》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