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学生姓名: 杜磊
学号:0805070116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0801
指导教师:王健
完成日期:2012年 05月 20日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内容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也有长足进步,这就要求各个环节能均衡发展,从软硬件双方面把学校建设成一流的信息管理、教育教学的平台。
本系统着重研究教学质量评价及分析系统,提供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分,快速集中收集各方面的评教信息,为教务老师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本系统主要功能划分为四块:评价问卷的管理、评价人员管理、评价结果统计查询、报表的输出。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教学信息的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
该评价系统采用+SQL 达到对数据库的调用,实现各项功能,应用了B/S模式,方便本校教务部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教数据的管理,使得教务部在查询、整理、输入、输出等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该系统也是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更加有效督促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
学生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网上评教,更加减轻教务老师的工作量。
关键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学生评价教师评教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which requires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both, from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spects of the school building into a two-cla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latfor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pplied to B / S mode, and thi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at is convenient for the Academic Affairs Division of the subject teacher to teach when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data management, making the Academic DepartmentIn the query, organize, input, output and so the church can get anywhere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is also a Teacher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inspection, supervision and more effective as a means of teaching.Students can also teach the system to achieve on-line assessment.More teachers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the Senate. and SQL database calls to realize the various functions envisaged.
Keywords: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student evalute teacher evalute
目录
绪论 (1)
(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背景 (1)
(二)开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1)
一、系统规划 (2)
(一)系统调研 (2)
(二)系统可行性分析 (2)
1.经济可行性分析 (2)
2.操作可行性分析 (2)
3.技术可行性分析 (3)
二、系统分析 (4)
(一)需求分析 (4)
1.性能需求 (4)
2.系统的数据要求 (4)
(二)业务流程图 (4)
(三)数据流程图 (5)
1.数据流图使用的基本符号 (5)
2.学生数据流图 (6)
3.专家数据流图 (6)
4.教师数据流图 (7)
5.管理员数据流图 (8)
(四)数据字典 (8)
1.数据项 (8)
2.数据结构 (9)
3.数据流 (10)
4.数据存储 (10)
5.加工处理 (10)
三、系统设计 (12)
(一)软件的设计目标 (12)
1.设计目标 (12)
2.基本要求 (12)
(二)系统总体框架图 (12)
(三)功能图 (13)
(四)数据库设计 (14)
1.图例说明 (14)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E-R图 (14)
(五)数据库表的设计 (15)
(六)输入输出设计 (18)
1.输入设计 (18)
2.输出设计 (18)
四、软件实施 (19)
(一)学生评价块设计 (19)
(二)管理员身份登录 (19)
(三)教师身份登录 (20)
五、系统运行测试 (21)
(一)运行环境 (21)
(二)软件测试 (21)
1.测试方法 (21)
2.测试过程 (22)
(三)系统维护 (22)
1.维护的内容 (22)
2.维护类型 (23)
结束语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一 (27)
绪论
(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背景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涉及到各种信息的处理。
人类的信息社会就是对信息进行有效合理的加工和处理,它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技术动力。
在软件技术的应用中,软件的开发技术,尤其是应用型软件产品的开发技术成了重中之重。
不断开发适应用户需求、市场需要的新型软件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最大利润是所有信息企业追求的目标。
随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的教学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具备强大而高效的教学效果评价工具就成为保证和监督教学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
本系统着重研究教学质量评价及分析系统,提供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分,快速集中收集各方面的评教信息,为教务老师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10]
(二)开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开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实用性。
一个好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会将一个庞大的投票评优工作井井有条的管理起来,计算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计算机是机械的、精确的,它不会使管理工作出现差错。
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大大减轻教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好处是,设计该系统只是一种手段,通过它使我可以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掌握开发语言的使用方法,掌握开发各种项目的工作技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型软件产品,单说它的应用范围就十分广泛,只要有学校的地方,都可以采用本系统。
计算机的作用就是辅助人们完成那些烦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们从劳动力中解脱出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就是辅助教务老师完成繁琐的资料统计工作。
总的来说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需求。
本课题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成功完成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间接目的及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软件的开发思想,掌握软件开发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技术素质,树立良好的软件开发理念,建立正确的、符合工程规范的、系统化的软件工程思想,灵活运用各种软件分析与设计技术,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一、系统规划
(一)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用户的要求:
可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系统的开发是否可行。
2.确定系统研究人员:
提出新系统的人员并不都是系统研究人员,有些人对于其功能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没有明确的认识。
它们只是根据自己的业务工作需要提出了要求,系统开发人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认用户的要求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保证开发的系统与用户提出的要求相吻合。
3.系统质量的确保:
学校的现行系统可能是手工系统,也可能是使用计算机的系统,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详细地调查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系统内部功能结构,以便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新系统逻辑模型,为新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保证整个系统开发的质量。
总之,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避免新系统的开发失败。
(二)系统可行性分析
该系统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可行性分析是在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是否可行,需要不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或者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
它是程序员成功开发该系统的重要前提,是开发必不可少的步骤。
1.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开发新系统所投入的资金与系统投入使用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确认新系统是否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现在,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逐渐强大。
本系统属网站,需购置服务器、打印机各一台以及各种相关软件,采用自主开发方式,系统开发成功,正常运转,将更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节省人工书面操作等,所产生的效益远大于所需费用。
因此,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操作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为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帮助学校内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的管理。
操作简单,使用者可以很快熟悉系统的各个模块功能。
因此,本系统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节省时间以及人力和物力。
而且本系统的兼容性好,在一般的应用系统条件下完全适用,可以扩展到其他学校,学校以及培训机构做到实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相结合。
因此,本系统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3.技术可行性分析
从目前IT行业比较流行的数据库开发、管理软件来看,对于比较简单的中小型数据库,SQL2000和相结合是在实际应用中较为成功的一种解决方案。
为用户提供了业界软件开发一直坚持的非常友好、操作简单的用户界面、完善强大的数据库操作功能和简洁明了的数据库接口,所以技术实行起来相对会容易。
综上所述,实施本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都是可行的.[9]
二、系统分析
(一)需求分析
需求是用户对系统提出的要求,这组要求可能是原始的、笼统的,也可能是抽象的、细节化的。
但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必须以一组需求化为出发点。
软件需求分析工作是在软件计划阶段完成之后开始的,其主要目的是:在综合分析用户对系统提出的一组需求(功能、性能、数据等方面)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模型表达软件将要实现的需求,并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形式作为本阶段工作的结果,为下一阶段的软件设计提供设计基础。
(如图2-1所示);[1]
图2-1软件开发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流程
1.性能需求
(1)统一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
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教师,学生以及专家评价信息处理的需求。
(2)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
即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
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3)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和中文信息的界面,易于系统的维护。
针对用户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要提供足够的帮助,缩短用户对系统熟悉的过程。
[1]
2.系统的数据要求[9]
(1) 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准确性如电话号码的输入必须是数字等。
(2) 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3)数据的共享与独立性。
(二)业务流程图
在使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过程中,学生通过通过登录界面后给老师评价。
老师通学生的
考试成绩以及课堂表现来给学生进行评价。
管理员则通过管理课程表和学生还有教师的信息各种表,管理人员的权限实现整个业务的流程实现。
统一将所有的数据存储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存储数据库中。
整个业务的流程如下:[11]
处理信息传递过程
文档外部实体
图2-2业务流程图符号说明
图2-3业务流程图
(三)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图是描述系统逻辑功能的主要工具,通过几个特定的符号,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使用、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的整体情况。
数据流图是系统结构化分析行之有效的工具,它抽象地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情况,但却无法表达各个处理的详细内容,因此还要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数据流和处理等做出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这就是数据指点和变换逻辑说明。
[11]
1.数据流图使用的基本符号
E P
S
外部实体处理逻辑数据存储
数据流
2.学生数据流图
下图是学生操作流程的描述。
教师质量评价中,学生需输入口令才能登录系统,学生进入系统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下列操作:管理自己的基本信息、评价教师、填写意见、查询评价;
图2-4学生数据流图
3.专家数据流图
下图是专家操作流程的描述。
教师质量评价中,专家需输入口令才能登录系统,专家进入系统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下列操作:管理自己的基本信息、评价教师、查询评价;
图2-5专家数据流图
4.教师数据流图
下图是教师操作流程的描述。
教师质量评价中,教师需输入口令才能登录系统,教师进入系统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下列操作:管理自己的基本信息、课程查询、查询评价;
图2-6教师数据流图
5.管理员数据流图
下图是管理员操作流程的描述。
教师质量评价中,管理员需输入口令才能登录系统,管理员进入系统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下列操作:管理自己的基本信息、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专家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年届管理、问卷管理、查询评价。
图2-7 管理员数据流图
(四)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对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处理逻辑等组成部分的严格定义,下面是本系统的部分数据字典:[7]
1.数据项
2.数据结构
3.数据流
4.数据存储
5.加工处理
三、系统设计
(一)软件的设计目标
1.设计目标
(1)系统应建立友好的界面,即要操作简单、直观、灵活,又要易于学习掌握。
(2)系统在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时,就具有自动识别的功能,以帮助用户更正错误。
(3)系统在确定用户名和密码后,应具有自动连接数据库的功能。
(4)在正确连接数据库,查询到用户相应的信息后,应在界面显示相关的信息
(5)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系统应遵循有关信息安全标准,具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
2.基本要求
(1)实用性
软件设计开发的最终目的都是应用。
网上教务评教系统将会是学校教务部中非常实用的评教软件,操作简单,方便,是用户急切需要的助手,是教务工作者很好的管家。
(2)技术性
本软件开发环境是在Windows 2000 server的开发平台上,利用Active Server Pages作前台页面开发,SQL作后台数据库开发。
安全可靠,可移植性强。
本软件是在软件工程开发过程的指导下按步进行。
页面友好清晰美观,简单易学,符合人机对话的需要。
[2]
(二)系统总体框架图
总体框架图介绍了不同用户登录后不同的各个功能(如图3-1):
图3-1 系统总体框架图
(三)功能图
功能方框图是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
树形结构的顶层是一个单独的矩形框,它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下面的各层矩形框代表各个数据的子集,最底层的各个框代表组成这个数据的实际数据元素(不能再分割的元素)。
随着结构的精细化,层次方框图对数据结构也描绘得越来越详细,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需求分析阶段的需要。
系统分析员从对顶层信息的分类开始,沿图中每条路径反复细化,直到确定了数据结构的全部细节时为止。
本系统包含的主要模块包括整个评价系统的主要功能划分为四块:评价问卷的管理、评价人员管理、评价结果统计查询、报表的输出(图3-2所示);[6]
图3-2系统功能图
(四)数据库设计
1.图例说明
[11]
E-R 图使用基本符号如图3-3所示 (1) 属性 (2). 实体 (3). 联系
属性 实体 联系
图3-3E-R 图使用的基本符号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E-R 图
图3-4总体E—R图
(五)数据库表的设计
为了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化,仅仅用文字来描述信息的流动和存储还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调查分析舍去物质流,抽象出信息流,定义出数据库,各数据表的结构,并对各种数据的属性和各项处理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将系统数据分为以下几个表:管理员基本信息表,班级信息表,打分信息表,成绩表,管理员信息表,专家基本信息表,类别信息表,项目信息表:年届信息表,评价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表,问卷信息表,教师基本信息表等几个表,各表的具体设计结构如下: [11]表3-1 管理员基本信息表:
表3-2 班级信息表:
表3-3 打分信息表:
表3-4 专家基本信息表:
表3-5 课程信息表:
表3-6 类别信息表:
表3-7 项目信息表:
表3-8 年届信息表:
表3-9 评价信息表:
表3-10 学生基本信息表:
表3-11 教师基本信息表:
表3-12 问卷信息表:
(六)输入输出设计
1.输入设计
输入设计对系统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影响。
输入数据的正确性直接决定着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如果输入数据有误,即使计算和处理十分正确,也无法获得可靠的输出信息。
同时,输入设计是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交互的纽带,决定着人机交互的效率。
输入设计包括规范和数据准备的过程。
[5]
2.输出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输出设计的内容包括: [6]
(1)有关输出信息使用方面的内容。
包括:信息的使用者、使用目的、报告量、使用周期、有效期等等。
(2)输出方式。
在所设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主要采用了报表输出的方式。
它主要包含有两种形式:查询报表、汇总报表。
其中查询报表主要用于查询基本信息等的输出;汇总报表主要用于员工对基本信息的统计输出。
(3)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音输出系统、磁盘记录设备等等,而本软件所利用到的主要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其中显示器主要用于员工查看信息记录,打印机主要是用于打印员工开出的单据等等。
(4)输出介质。
本软件主要的输出介质主要有多种规格的白纸。
四、软件实施
这一章主要介绍软件的实现过程,及主要功能。
部分代码将会在论文的最后给出。
本系统主要面向的用户群体包括管理员,学生。
其中管理员,学生两部分的主要区别仅在于他们的权限的不同,比如管理员可以查看系统中任课教师的评优分数,对评优教师的各项评教指标进行查询等等,而学生是不具备这些权限,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我将用户群体分做四大部分,一部分是管理,一部分是教师和专家,还有是学生。
本文以学生和管理员为重点对象来介绍(一)学生评价块设计
用户在使用本软件时均需要登录后,才可使用,登录时会提示你输入用户名,及用户密码。
用户名均是管理员分配给每位用户的且具有唯一性,用户自己不可更改,用户自己可以更改密码。
在登录时,系统会根据你输入的用户名来判断你是几级用户:管理员为1级,学生是2级。
确定是几级用户后,系统会给不同用户不同的权限。
登录时,给出不同的提示信息[4]。
如图4-1
图4-1学生登录
(二)管理员身份登录
管理员的权限是本系统的最高权限,管理员同学生的区别就在于,管理员可以对不同学生的投票进行汇总管理,还可以显示出被评教师的投票分数。
图4-2管理员登录
(三)教师身份登录
以教师身份登录后,可以管理个人信息,我的课程,我的评价和评价查询等功能。
教学评教
模块可以对各个老师进行评价。
评价查询可以查询各个老师的评价情况。
[3]
图4-3管理员登录
五、系统运行测试
(一)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微型计算机一台,各项技术指标
图5-1 运行环境硬件配置
软件环境:visual studio 2005,SQL 2000
操作系统:Windows XP/2000
网络环境:利用现有广域网Internet即可
(二)软件测试
测试的目的就是,系统在投入生产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系统中的错误。
目前系统测试仍然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是对系统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
系统测试在系统生命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
[13]
1.测试方法
系统测试是将已经集成好的各个模块,作为一个整体,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外部设备、数据和人员等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对系统进行的一系列的测试。
系统测试是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通过确定的方法,从信息系统模型和软件代码中发现并排除潜在的错误,以得到能可靠运行的信息系统的过程。
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决定了在所开发的信息系统中肯定会隐含和残存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问题。
因为在理论上不能保证所开发的信息系统是绝对正确的,因此必须通过测试来发现和排除这些问题。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但测试并不能保证能发现系统中潜在的所有问题。
因此,再彻底的测试,也总会遗留一些问题到运行阶段。
成功的测试是尽量多地发现问题,并保证所提交的系统是能够可靠运行的系统。
[14]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白盒法和黑盒法:
白盒法测试,也称逻辑驱动测试或称逻辑覆盖测试。
使用白盒法需阅读程序内部的逻辑,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锯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
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
“黑盒”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法是穷举输入测试,只有把所有可能的输入都作为测试情况使用,才能以这种方法查出程序中所有的错误。
2.测试过程
(1)测试用例[3]
测试查询管理员登录功能:管理员信息表
预期效果:列出管理员对评价界面
测试结果如下:
图5-2管理员评价图
(三)系统维护
为了清除系统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和错误,软、硬件维护人员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为了使系统适应用户环境的变化,满足新提出的需要,也要对原系统做些局部的更新,这些工作称为系统维护。
[8]
系统维护的任务是改正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隐含错误,扩充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提出的新的功能及性能要求,其目的是维护软件系统的“正常运作”。
1.维护的内容
程序的维护:在编程中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错误,在系统运营过程中,还要对程序不但更新,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数据文件的维护:对于有关系统的数据库,其他文件,图片进行维护,定时不定时对数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