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作业安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线作业安全
(4)对外围人员的防护 各单位都要对员工进行射线危害及防护知识的宣
传教育,既不能一无所知,也不能谈射变色;有射线 作业的区域,施工单位应把射线作业的具体地点告知 夜班作业人员,不进入射线作业警戒区;射线作业单 位除设置警戒外,还应有专人进行监护,防止值班、 巡查人员误入警戒区。
六、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二)射线作业安全管控措施

线 作 添加 1、源的管理 业 标题


4、作业条件




7、时间控制

2、准入管理
5、屏蔽措施
3、作业许可 6、距离控制
8、警戒监护 9、个体防护 10、事故应急
1、射线源安全
(1)施工现场使用、存放射线源,必须修建安全可靠的源库,其 场地位置、规模标准、设计,要经环保部门批准,源库不得设置 在人员密集、施工和交通道路两旁。
(2)在源库明显位置必须有放射性标识的警示牌、放射线源库房 除应装设可靠的保险锁外还必须设置红外监视器和报警装置, 其 周围15米以内禁止非工作人员靠近。
(3)存储室应有工作照明,要配备2名以上人员专职负责源的管理, 实行双人双锁制度,一人负责禁卡和密码,一人负责钥匙,不得 将其随意更换或交与他人保管,必须由两位管理员同时开门方能 进入源室。探伤工作结束后应将源及其容器放回原坑存放,领用 和归还都要有详细记录。
(5)如果进入设备、管道、容器(球罐、塔、釜)内进行擦伤 作业除应办理射线作业许可证外还要同时办理受限空间作业 许可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射线作业安全 4、作业条件
委托单位要为射线作业人员提供保障安全的作业条件。 (1)是否有作业平台或平台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周边有无洞口,防护是否到位; (3)照明是否充足; (4)是否有符合要求 的进出通道和上下梯道; (5)受限空间气体检测结果。 探伤作业负责人要对作业条件进行 检查确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 伤。
射线源分类
核素名称
Co-60
I类源 II类源 III类源 IV类源 V类源 (贝可)(贝可)(贝可)(贝可) 贝可) ≥3×1013 ≥3×101 1≥3×1010 ≥3×108 ≥1×105
Ir-192
≥8×101 3≥8×1011 ≥8×1010 ≥8×10 8≥1×104
常用的X射线机类型
现场常用γ射线机类型
钴-60探伤机
硒-75探伤机 铱-192探伤机
◆射线的危害
射线是电离辐射一部分,电离辐射的能量很高,能导致人
体组织器官系统功能紊乱,如出现白内障、皮肤烧伤、脱发、骨 髓内细胞的减少而引发造血障碍、白细胞低下,生理功能低下, 大剂量的辐射,可造成组织细胞的集体损伤,导致残疾和死亡。
三、射线作业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4、《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 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 871-
2002
四、射线辐射事故的管控
(一)射线辐射事故的主要原因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二)应急处置 1、单位应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射线源失控、 射线伤害、高处坠落等应急处置内容,并向作业人员 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射线事故发生时紧急处置 程序。
2、发现射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失控、丢失、被盗或失踪当事人 应立即向单位安全负责人和领导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 调查处理。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 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 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 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 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 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 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射线作业安全
课程目录
一、射线作业及其危害 二、事故案例 三、主要法律法规 四、射线作业安全 五、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一、射线作业及其危害
◆什么是射线作业?
射线作业是对工艺管道、设备、容器的焊缝进 行无损探伤,检验焊缝质量的一项技术手段。
射线作业实质上是一种电离辐射,主要包括 α (原子核)、β(高速电子流)、γ和Χ(高能电磁波) 射线。
二、事故案例
1985年重庆大学因丢失两个放射源,引起学生罢 课,上街游行,口号是“我们不做幸子”,“钴-60幸子-死亡”,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1996年1月5日吉林市吉化建设公司,在γ探伤结束 后,由于照明灯发生故障,工作人员麻痹大意,违
反操作规程,将源掉在施工现场,后被一民工捡到,
带回宿舍致使10人受照,1人得急性放射病,双下肢、 一上肢截掉,经济损失达50多万元。
6、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保护 现场并认真配合环境、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侦破。
Thanks
教学资料
• 资料仅供参考
(2)按照GBZ132-2002《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要经过
计算,按不同放射源、不同活度、不同防护来确定安全距离, 一般情况下可控制在80~100m。
8、警戒监护
管理区
安全区
控制区
2.5μSv/h
15μSv/h
安全区
警戒线
9、时间防护
从事接触放射线工作时,人体受到外照射的累积剂
量同暴露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受照射的时间超长,接受 的累积剂量越大。为了减少工作人员受照射的剂量,应 缩短工作时间,禁止在辐射场所作不必要的停留,工作 需要接近放射源,工作完毕就立即离开,在剂量较大的 情况下工作,防护条件差的情况下,为减少受照射时间, 可采取分批轮流操作的办法,以免长时间受照射而超过 允许剂量。
射线作业安全
10、个体防护
(1)每名操作人员应配备一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和个人剂量计。个人剂 量计应定期送交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测量。
(2) 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等。
个人剂量报警仪
FJ-347A X γ剂量仪
射线作业安全 (3)γ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常规个人剂量 测,并 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管理档案,个人 剂量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连续5年内年平均有效 量20mSv;一年中四肢(手和脚)或皮肤所受的当 剂量500mSv。
辐射事故应急处

3、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 速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 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4、发生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事故时,立即 离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 环节,迅速开展检测,严防对食物、畜禽及水源的污染。
5、对可能受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 采取暂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施的 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根据需要实施其他救治及处理 施。
事故案例
【经商网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天津宏迪检
测公司在南京中石化五公司院内作业时,丢失一枚用于探伤的放 射源铱-192。南京市立即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经过三天努力,找到了这颗只有 黄豆大小的放射源,并成功放入 铅罐回收。暂未发现人员受辐射 损伤。相关部门正周密排查可能 近距离接触放射源人员,做好医 疗观察。
5、屏蔽措施
γ射线穿透力比α、β射线都强的多,采用铅、铀、钨 等高密度物质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这些金属材料比较贵, 为了降低成本,通常用铅、铁、混凝土、砖做为屏蔽材料 使用。

铝板
混凝土
α β γ
射线作业安全
6、距离控制
(1)按照GBZ117-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一般控
制在30~40m;
1、射线源管理不善丢失(90%);
2、现场作业的人未完全撤离就开机; 3、自动训机休息间隔误入辐射现场; 4、在屏蔽室操作探伤机,而铅门无联锁装置,有人误入现场,
擦伤机不断电仍继续工作; 5、无安全警示措施或警戒不严,使不知情者误入辐射现场; 6、缺乏职业防护知识或职业道德,不按规程操作,不配带个
人防护用品; 7、现场作业条件差,屏蔽措施难以到位。
射线作业安全
(2)对操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操作技 能,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禁止无证或不按照 规定的种类和范围进行射线作业。作为操作者必须 清楚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危险性的工作,如果操作 和防护不当都可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健康造成危 害。
3、作业许可
(1)任何单位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前必须办理《射线 作业许可证》,严格按许可范围、时间和安全防护 要求进行探伤作业。射线作业必须以书面或电子方 式告知受影响的相关单位,被告知单位必须通知到 各装置的相关人员。
(一)定义与分类 放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
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的事 件。放射事故分为四类:
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 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 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2、重大辐射事故—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 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 残疾。
(4)放射源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源库必须有 防火、防盗、防泄露措施。
(5)业主负责对源库和对所有进入现场射线源进行统一管理。
2、准入管理
射线作业安全
(1)射线作业单位必须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辐 射安全许可证》,根据项目《射线作业HSE管理规 定》射线业单位必须将企业资格证件、辐射安全许 可证、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射线防护和安全保卫 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检测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台 帐、安全监仪器设备及防护设施器具台帐、放射源 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现场射监测方案、辐 射事故应急案和应急措施等资质报业主项目QHSE 监管部备案。
(2)许可证只限当日、当班、当作业地点有效(X射 线最长为3天)。
(3)射线作业时间一般都是夜间22时—次日凌晨6时, 不得擅自提前或推后。
射线作业安全
(4)作业工作批准后,射线作业单位在射线作业前一个小时应 开始射线作业准备工作,在警戒灯、警戒绳、警戒人员布置 到位后,射线作业单位派人通知射线所在单位值班人员进行 检查确认。射线所在单位值班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对射 线作业地点进行检查确认。
射线的危害
贝塔(β:电子束)射线伤害:
1、是一种内部辐射危害,因为当吸入或摄入进 入人体后其危害最大。 2、当接受极高的剂量照射时可能造成皮肤灼伤。 3、房屋的墙壁或轻金属即可阻止贝塔辐射。塑 料同样也是一种可接受的防护材料。
伽马(γ:电磁波)射线伤害:
1、原子核内所产生的高频电磁波波。 2、这是一种外部辐射危害,因为如果不采取严 密的防护措施,伽马射线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3、防护时应采用高致密材料,如铅。
辐射事故应急处 理
3、较大辐射事故—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 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4、一般辐射事故—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 值的照射。
环保总局《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 2005年 第62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