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王亚珍
(甘肃省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多教师开始研究利用音乐教学来促进学生情感成长,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

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180-01【本文著录格式】王亚珍.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教育目标[J].北方音乐,2020,03(05):180,182.
音乐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充满审美情趣的学科,利用音乐教学来实施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感知,通过情感共鸣来促进学生对生活更加真实的认知,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因此小学音乐教育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除了要重视技巧的培养,还要通过审美教学,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情感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创建有效的音乐意境,陶冶情操
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传达感情,对倾听者、演奏者都能够产生较强的情绪感染效果。

音乐的旋律、节奏、词曲等都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震撼、触动。

积极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情感,还能为迷茫的人们指引道路。

音乐教学以情感教育目标为基础,可以有效传递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陶冶情操。

要落实情感教育,教师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可以从积极的、向上的角度去感受音乐,从音乐中获得力量和精神。

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利用众多背景相似的音乐来创造一个浓厚的意境和氛围,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迅速代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感受这个意境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可爱的动物》这个章节时,在欣赏歌曲《顽皮的杜鹃》《赛马》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动画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鼓励大家思考,还有哪些有关小动物的歌曲,让学生大胆唱出了,并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赞扬。

再引导学生从歌曲和这些短片中提高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怜悯之心,促进其在生活中能够友好对待动物。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做一些有效延伸,比如播放一些国家稀有动物的相关介绍,从小让学生树立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比如在学习《爱祖国》这个章节时,可以多寻找一些爱国之歌,展示一些中国从崛起到发展的短片,让学生去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材施教
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和品德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要提高音乐教师的聘用门槛,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保持学习的状态,积极主动去学习新的音乐技巧和教学方式,针对时代的潮流和发展来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以情感教育为教学目标,深入探究歌词的意境。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许多歌词的了解程度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教师也要利用这个优势,挖掘歌词中积极向上的内容,灵活运用到情感教学中。

比如在学习《小鸟小鸟》时,教师先教学生学唱歌曲,然后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小鸟非常喜爱的地方,比如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面有绿树、鲜花、清泉,让学生一边演唱,一边想象如果自己是一只小鸟,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不是非常开心。

接着教师可以针对歌曲中的歌词“小鸟们多门向往那只有绿色、鲜花、清泉的好地方”,以此来作为情感的铺垫,引导学生来思考,为什么小鸟们是向往,而不是真正拥有这种生活呢?人类的存在对小鸟有什么影响?然后播放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短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提问,如果你们是小鸟,愿意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吗?很多学生都说不愿意,从而引入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音乐教师也要正视学生的不同特点。

例如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特点、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都不相同,在音乐的学习上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都会因为自身的经历、体验等有所差异。

因为音乐与人的思想和精神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声音传到耳朵中,直击心灵,并回荡在脑海中,影响人们的思维,启发人们去想象和创造。

听音乐能够引发人们的回忆、联想、想象,落实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引进科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开发小学生的大脑,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其智力不断发展。

而且小学生的各方面都还处于待开发的阶段,音乐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启蒙作用,通过对学生情感、思想的牵引,来提升理解力,并锻炼其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不断联想音乐画面,来培养创造意识。

三、扩宽情感教育的渠道,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困难,不能自顾自地按照教案教学,而是
(下转第182页)
180 Northern Music
器为童谣伴奏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从而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三、运用切实有效的训练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想像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始。

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唱歌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可提示在速度和力度变化上动动脑筋,引导学生讲出各自的处理方案,享受自己思维劳动创造出来的美。

歌曲教学《大鹿》,学生学会歌曲后,我引导他们,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时心情是怎样的?大家回答:悠闲的。

我又问:当小白兔急急忙忙跑来敲门时心情是怎样的?大家回答:非常着急的、紧张的、害怕的。

我接着问:我们应当用什么方法表现它们的心情呢?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大鹿站在房子里往外瞧时唱得稍慢些,小白兔来敲门时唱得稍快些。

我先让他们尽情地想像,自己试着低声唱唱,然后按照他们的处理意见集体演唱歌曲,学生们都做得很好,整堂课也达到了高潮。

在知识技能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如创编歌词,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熟悉的歌曲改编歌词,或者创编歌词,这样既可以提高演唱歌曲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习《谁唱歌》,在同学们学会歌曲后,我启发学生,你还知道谁的叫声?能模仿一下吗?他们立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又问:谁可以把这个小动物和它的叫声编成歌曲呢?马上有学生唱出:谁唱歌儿汪汪汪?谁唱歌儿喵喵喵?谁唱歌儿咩咩咩?谁唱歌儿呱呱呱?有学生接着唱:小狗唱歌汪汪汪,小猫唱歌喵喵喵,小羊唱歌咩咩咩,青蛙唱歌呱呱呱。

大家你问我对,整个课堂沸腾起来。

通过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欣赏的内涵与外延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展示创造思维能力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

音乐欣赏就是让学生在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再创造活动。

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通过听、看、动口、动手等提高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有一次我教一年级时,带领孩子们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完整欣赏乐曲后,选择乐曲情绪:A雄壮活泼 B优美抒情,学生能很快说出《玩具兵进行曲》非常雄壮,我说:谁能用其他方式来体现这种雄壮、活泼的情绪呢?同学们有的当指挥官带着大家模仿玩具兵踏步,有的双手扛枪姿势踏步,还有的拿出画笔画他们表演的场景。

通过自由选择表演形式,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开拓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魏秀梅(1979—),女,汉族,山东日照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 小学音乐。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

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对学科的延伸来强化音乐的育人作用。

将音乐和美术学科结合起来,达到视觉和听觉的高度融合,从而从多方面来调动学生的感官。

比如在学习有关《春天》的歌曲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歌曲来描绘一幅春天的景象,让学生在聆听歌声的过程中,带着愉悦、放松的心情绘制美丽的春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丰富图画的内容,从而将形象的作品与音乐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而且通过这种学科的延伸,还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其能够健康成长,提高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有关舞蹈的歌曲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视频来学习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音乐里面的情绪,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或者鼓励学生根据歌曲进行即兴创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其身体协调发展。

还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音乐教师也要注意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完整的人格。

音乐的发展一直在历史的场合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与人们的心情、情感、精神、道德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情感教育的渗透,实际上就是将音乐中的真情实感传达到学生脑海和心灵,让他们可以深入、正确地感受音乐所描绘出来的各种形象,包括大自然、丰富的感情、伟大的人物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爱祖国》这个章节时,通过对《只怕不抵抗》《红旗颂》以及《救国军歌》等歌曲的欣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那些为祖国做出贡献甚至是付出生命的英雄形象的伟大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小就树立奉献社会、奉献国家的爱国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学校要重视音乐教学,要以情感教育为目标,挖掘音乐中各方面的情感因素。

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丰富教学方式,引导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元元.以情感人尽情歌唱——浅析小学音乐教学结合情感教育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
[2]李立婷.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J].戏剧之家,2018(10).
[3]王迎春.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
(上接第180页)
182 Northern Mus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