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观察
郑贝贝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31例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131例采用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改变情况、胰岛素功能改善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治疗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停药比例、口服降糖药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药品评价》
【年(卷),期】2017(014)009
【总页数】3页(P30-32)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转归
【作者】郑贝贝
【作者单位】周口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河南周口 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2型糖尿病高发于老年人,可能与老年人饮食结构不合理、活动量减少、体重增加等诸多因素有关[1,2]。

据报道显示[3,4],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其
中新诊断病例约占57%。

2型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恢复胰岛素细胞功能。

此次研究对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早期强化胰岛
素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5],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餐后2h血糖高于11.1mmol/L,研
究取得患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周口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31例,男69例,女62例,年龄为28~74(58.6±12.4)岁,病程为3~25(10.2±3.1)年,观察组患者131例,男70例,女61例,年龄为27~75(58.4±13.0)岁,病程为3~24(10.1±3.8)年,两组
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202,规格50mg)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进行用药计量调整,口服阿卡波糖50~100mg/d,疗程3个月。

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强化胰岛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0519,规格10mL∶400单位)治疗,用药方案为基础胰岛素+三餐前短效
胰岛素,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医生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和体质,对胰岛素初始剂量进行评估和确定,胰岛素用量为0.5IU/(kg・d),每日胰岛素总量的50%~60%作为基础剂量,余40%~50%作为餐前追加剂量,疗程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
差()表示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改变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0.05)。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P<0.05)。

两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5)。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治疗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停药比例、口服降糖药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可在环境因素的触发下发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能量摄入增加和运动减少等)及人口老龄化发展,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6,7],严重影响着公众的身体健康。

在2型糖尿病诊断初期,主要是胰岛β细胞功能发生可逆性衰退,如果早期未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和处理,胰岛β细胞功能有可能永久性丧失,而影响到患者预后。

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治疗方案,指每日进行3次或3次以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从而达到短期内控制血糖的目的,治疗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具体如下[8,9]:早期给药和个体化治疗。

早期给药对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化治疗主张小剂量给药,然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增加用药剂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P<0.05)。

两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5)。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治疗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停药比例、口服降糖药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
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

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
疗的效果显著,预后较好,分析如下。

糖尿病的主要特点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二相分泌增强。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抑制餐后血糖升高,并抑制后期胰岛素异常升高,易导致下次进餐前出现低血糖。

胰岛素功能缺陷与持续性高血糖密切相关[10,11],持续性高血糖会造成毒性,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还会抑制胰岛β细胞的分
泌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处于代偿阶段,而胰岛β细胞分泌的大量胰岛素,会加
重负荷,导致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衰竭,可将胰岛β细胞功能会随着血糖升高
和胰岛素抵抗加重而出现恶化。

因而及早给予患者外源性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在短期内迅速降低血糖,使得持续性高血糖毒性降低,能改善第一时相分泌功能,有助于胰岛β细胞恢复,起到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关文献】
[1] 王志军, 周建芝, 吴寿岭, 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随访分析[J]. 中华老年心
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2): 151-154.
[2] 彭美娣, 王雪琴, 耿桂灵, 等.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认知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6): 686-689.
[3] 叶真, 丛黎明, 丁钢强, 等. 浙江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12): 988-991.
[4] 王建华, 郑昊林, 刘淼, 等. 社区老年人群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患病率与糖尿病控制情况及影响因
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9): 1220-1222.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42-43.
[6] 赵世华, 王颜刚, 王萍, 等. 山东沿海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5年变迁研究[J]. 中华内分
泌代谢杂志, 2013, 29(1): 9-13.
[7] 孙强, 陈小芳, 吴先萍, 等. 四川省彭州市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8): 1091-1094.
[8] 麻丽军.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2): 3558-3559, 3564.
[9] 黄培衍. 早期胰岛素强化与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 49-51.
[10] 苏建彬, 陈金锋, 吴刚, 等. 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缺陷[J]. 中华内科杂志, 2012, 51(9): 718-719.
[11] 范文华. 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3): 199-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