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PPM统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售后PPM统计
汽车行业售后PPM值计算
零公里PPM:汽车还没有交到最终消费者手中上路;即零件或整车还未销售,通俗讲就是车子还没有跑发现的不合格件,比如在装车现场或进料检验发现的零件。

售后PPM:已经出售到消费者手中,开始上路行驶;
零公里和售后的定义是以主机厂来定义的。

在主机厂或4S店发生故障的为零公里故障,就是车还没到终端客户就坏了。

交付到终端客户使用定义为售后,终端客户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故障定义为售后故障。

IPTV:返修千分之R,又可称为每千辆车故障率,指售出的每千辆车中某零件
返修的数量。

是用1000台来做基数,返修的次数为分子,代表汽车在售后的质量表现;即千台故障率。

如售出500辆ATV,返修离合器100件,则本批离合器的IPTV为100/500*1000=200。

关于售后PPM统计,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能比较准确的统计出来。

我目前的做法是:当月回公司的售后索赔件除以当月供货数算出(而实际,这些索赔件是以前供货的,可能是不同时间段的索赔件,分母可能也变化),以后逐月累计计算,这样全年度的可能更有说服力。

1.但是需要考虑售后的时间性和要考虑的数量计算方式。

比如同一批货交给客户的时间越长,不良数就有可能越多,最终那么交给客户的数量是以最初那批货量为准,还是累积交货量为准。

这就需要自己定义。

但一般汽车行业以IPTV值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来看。

2.这个和普通的PPM计算不一样,很多公司现在都是用滚动累计不良数量和销售数量/生产数量来看。

假如产品销售时间比较长(半年以后) 同时这个累计周期也要看产品的保修时间,这样一分二会比较好一些。

3. 我们的产品退回后是追溯回产品生产的月份,一直累加,算出
在生产的那个月份的PPM,满保质期后这个值就稳定了,但没满保质期的可以看出大致的趋势。

4. 退回产品数量/其真实datecode的当月产量(可能会更新好几个月份的退货量),然后作6个月的移动平均.
5. 借鉴一下售后索赔率的公式我认为应当改为:i月回公司的售后索赔件/(上年供货总数量+本年∑i月供货总数量)/(12+i)当然分母用几个月的平均与你们的产品三包期有关,我给的公式是对于汽车行业而言的;
建议用售后资金赔偿率这个指标比较好一些,公式:i月赔偿金额/(上年销售收入+∑i月销售收入)/(12+i)
6. 退回产品分类和退回总体分类问题。

不同的退回零部件(A1,A2,A3),可能要找到不同的总体(N1,N2,N3);A1/N1, A2/N2, A3/N3 可能更有意义;当然(A1+A2+A3)/(N1+N2+N3)也有意义。

有效退回问题。

到底是生产者的问题,还是使用者的问题,即是否有效退回,很需要研究。

7. 最合理的方法是采用滚动计算,按产品三包期为限,不同的产品找到不同产品的生产日期,当月退回产品总数除以当月该产品销售总数得到的PPM,累计一年就能看出到年产品生产的总质量水平。

像汽车产品一般在售出一年左右才会有售后故障,所以统计起来比较繁琐,工作量大。

8. 公式举例说明:
2011.1月售后PPM=2009.12-2011.1退回的且生产日期也在2009.12-2011.1的退货数量之和/2009.12-2010.1产量
2011.2月售后PPM=2010.1-2011.2退回的且生产日期也在2010.1-2011.2的退货数量之和/2010.1-2011.2产量
这个公式费了老多脑子里,更换了N种方法,真是够了!算比较准的。

滚动的周期是12个月,因为一个产品自生产日期起12个月还没被使用的可能性为零。

楼主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选择滚动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