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体系的进步,但是因为建筑企业规模、管理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建筑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只有着重加强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从管理与施工两个维度提高工程质量。
因此,有必要对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展开研究,以此来使建筑工程项目
的开展变得更具规范性。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
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创新方法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工程管理作为重要的内容是不可忽略的,因为这和工
程质量有着紧密的关联,可以说起到决定性作用。
建筑工程管理当中要严格按照
国家地区的指导方针和政策,立足工程实际需要的情况下采取匹配针对性的举措,让管理的效率逐步提高。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新时期之下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施工,当中涵盖了多个工序,整个工程都需要认真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工程的
整体质量大大提升。
所以,将建筑工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也是务实建筑
工程质量的重要根基。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1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特征较为明显。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形势会受到社会、政策、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随时发生变化。
建筑企
业的工程管理模式如果不随市场变化而做出相应改变,就会被市场淘汰。
因此,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是建
筑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寻求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最佳形态。
1.2全面提升施工质量的要求
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关系着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建筑结构愈加复杂、建筑规模逐渐增大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质量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需求。
建筑企业通过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弥补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第一,质量意识薄弱,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施工队伍的质量和素质高低对于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
在施工队伍素质较低的情况下约束着整个施工质量,而且在工作人员缺乏完善的系统培训之下,对于建筑工程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影响。
第二,控制机制不健全,质量监督有待完善。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缺乏完善的体系建筑施工,比较复杂环境。
在工程结构复杂工期紧迫的情况下,需要多个主体相互配合,这也使得建筑施工拥有一定的危险性。
倘若在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处理不合理,那么就会出现极大的损失。
因此,结合控制体制不健全、施工管理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必须要逐步加强力度,做好质量的监督。
第三,材料质量不过关,管理有待强化。
材料成为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根基,材料管理在质量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对于工程质量形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材料、技术管理过程中通过不良的手段难以保证施工材料的安全,这影响施工项目难以按照预期的规定有序进行。
总的来说,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强化每一项管理工作,拥有较强的质量管理意识。
通过完善的控制体制以及加大技术、材料等管理力度,更好地为保证建筑工程有序施工和高质量施工带来一定的支持和保证。
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方法
3.1完善管理制度
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首先就要有一个完善的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制度,这个制度要贯彻到每个工程、每个环节。
实施责任制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工
作责任心和工作效率。
在施工的任何环节都要有责任人,监督管理施工的质量,
保证当建设工程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准确地找出问题的位置,制定出解决方案并承
担责任。
建筑单位对工作态度好、工作质量优、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要进行嘉奖,
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其次,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要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
管理,加强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3.2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一个建筑公司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
员工作为后盾。
各个施工单位应该及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人员培训战略,并采
取一些与之对应的手段来强化对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
应用水平,保证施工人员熟悉建筑企业各部门的管理情况,从而提高企业的人事
管理水平。
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强化施工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自己的业
务水平;扩大管理的范围,提高工资待遇,增加技术人才,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强化项目的质量。
3.3革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理念与机制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成效及施工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现行管理体制息息相关,建筑企业应转变以前粗放型管理理念,革新扁平化质量管理模式。
(1)建筑企
业应针对施工质量管控工作,对项目部管理人员与具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队伍建
设与组织架构建设,构建层级分明、职责明晰的施工质量管控小组,确保工程施
工作业实施、质量初验、质量验收等工作岗位专人专责,有效解决施工质量管控
责任脱节问题。
在具体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的作业进度实
时动态调整质量管理计划,不断跟踪质量管理的实时状态,依托动态优化控制方
法研究施工质量偏差,为质量管理纠偏提供参考依据。
(2)建筑工程项目方应
建立工程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其主要构成包括完备的质量会诊制度与工程监理制度。
在质量会诊制度方面,施工方作为作业单位,应采取自查自纠的方式对建筑
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过程化的质量管理,通过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检验排
查质量问题,寻找根源并及时制定纠偏措施。
在工程监理制度方面,监理机构作
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监督方,需要安排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进行工程全面
跟踪与勘察验收工作,质量校核与把关需严格按照行业规范与工程质量要求进行,并整理好工程质量抽检与相关台账,提高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关的规范性。
3.4明确管理模式创新方向
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明确管理模式的创新方向非常关键,能够
避免盲目创新给工程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施工技术等的发展,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建筑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
为此,建筑企业
需将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上日程。
但是,由于缺乏创新目标和创新方向,很多工程
管理模式的创新呈现出无效化特点。
盲目的创新不仅对工程管理没有价值,甚至
会造成管理混乱。
因此,在创新管理模式之初,建筑企业需要明确管理模式创新
方向,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和工程项目的管理需求,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创新路径,逐步完成管理工作的阶段性改革,最终达到
改良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集结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复杂程度较高的系统性项目,工程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工程设计与交底、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方
式与技术等均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建筑企业应积极转变粗放
式管理理念,革新扁平化管理模式,切实做好建筑工程设计与图纸交底,严格落
实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立军,张逸飞,王法奇等.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探讨[J].居舍,2021(26):123-124+128.
[2]班晓丽.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J].居业,2021(04):104-105.
[3]范文博.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06):13-15.
[4]陈云锋.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策略探析[J].房地产世界,2020(19):72-73.
[5]彭涛.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思考[J].建材与装
饰,2020(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