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多媒体的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多媒体的魅力
作者:薛殿臣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12期
文/薛殿臣
我个人认为,所谓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有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更要有一种理念和
追求。

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
我们的语文教学。

多媒体能够把文本、图像、声音等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
相关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这比我们单纯地说教要好得多。

所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经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深深地体会到网络魅力的同时,也在努力地更新着自己的理念,使它
更好地服务于我的课堂教学。

该如何让我们的每一节课成为智慧的课堂,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多媒体的魅力呢?
一、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只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因而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改变教学目标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要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怎么办?我认为,只有掌握良好的方法才能驾驭飞速增长的具体知识,只有“会学”,才能“学会”。

利用
多媒体的图像处理能力和声音处理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欣赏能力,并刺激学生表达的
欲望,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功效。

如,教学《桥之美》一课时,我先利用大屏幕出示
了《雨霖铃》这首词,并且出示了跟这首词相关的图片及原文,还加以配乐朗诵,让学生在美
的意境中感知这篇文艺性的说明文,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

当我提出让学生也来想象一篇《桥之美》时,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妙语不断。

这声情并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但掌
握了知识,而且巧用动画,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改变教学方法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传统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只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中再
现到学生的笔记本上的重复型教学,压抑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创性和
对知识的综合利用。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以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教学,并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时,把要批改的文章在大屏幕上演示出来,让学生边讨论边批改,不但节约了板书时间,扩大了课
堂容量,而且更直观,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强,教师也能及时得到学生反馈的内容,及时地给学
生指导,师生的交流更快,修改的效果也更好。

并且,修改后的升格作文学生也印象深,达到
了修改和学习范文二合一的效果。

在教学中要注意变换媒体,交换信息传递方式,使学生感受
到教师传递的各种不同指示信号的刺激,促使认知激情的产生,从面提高学习积极性。

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应用于教学中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它
虽然对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它也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并不能
完全取代现在这种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所以,目前在中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避免涉
入以下误区:
1.追求形式
从教材内容看,不是所有内容利用多媒体都能取得最佳效果,正如前苏联顿茨克工学院教
授巴克拉诺夫指出:采用电化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离开了这些,多媒体也就
谈不上比传统媒体的新与优。

有些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讲解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万不可非要用
电脑给它加上华丽的包装。

2.滥用电教
电教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在学习过程中过多的感官刺激,会造成两种不正常的情况:(1)以开始表现出一定兴趣,因而渐生厌烦;(2)在观看电教教材时,不自觉地存在一些紧张心理,会令学生顾此失彼,没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教学效果难以理想。

3.忽略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信息传递途径的多样化,使学生在电教过程中,很多时间面对电教媒体,无法像往常
一样,自然地、经常地与教师直接对话达到沟通。

因此,电教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
的参与意识,注意及时准确的反馈。

我们都知道,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1)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又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
要手段和途径。

因此,它所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课程教学手段不应仅停留在显示某种教学媒
体的现代化效果上,而应从整体优化课程教学的目标出发,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技术构建现代化
课程的教学模式。

由此看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研究和实践将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第一初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