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论文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出与投入比率低。

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2、学生学习被动,课堂教学老师包办代替太多,学生自己读书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3、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积极性差。

教师唱主角,少数优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

二、基本对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基本的对策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做法是:(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
趣,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创设自学氛围,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时有法可循。

教师还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功感。

还可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

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

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

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放”的彻底,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区分好“乱”与“气氛活跃”的关系。

教师要导之有法,调动学生积极。

二是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

三是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

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

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题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